1
|
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系有机质成烃作用 |
赵长毅
程克明
何忠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8
|
|
2
|
吐哈盆地煤成油有机岩石学特征 |
赵长毅
程克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6
|
|
3
|
显微组分荧光机理及其应用 |
赵长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1
|
|
4
|
有机质“接力成气”模式的提出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 |
赵文智
王兆云
张水昌
王红军
赵长毅
胡国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4
|
|
5
|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气源 |
陈建平
王绪龙
倪云燕
向宝力
廖凤蓉
廖键德
赵长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2
|
|
6
|
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确定海相有机质的主生气期及其初步应用 |
王云鹏
赵长毅
王兆云
王红军
邹艳荣
刘金钟
赵文智
耿安松
刘德汉
卢家烂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1
|
|
7
|
库车坳陷天然气高效成藏过程分析 |
赵文智
王红军
单家增
王兆云
赵长毅
汪泽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8
|
|
8
|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一) |
陈建平
赵文智
秦勇
罗平
孟繁有
赵长毅
杨福忠
朱兴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4
|
|
9
|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二) |
陈建平
赵文智
秦勇
罗平
孟繁友
赵长毅
杨福忠
朱兴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4
|
|
10
|
煤系有机质生烃潜力评价标准探讨 |
陈建平
赵长毅
何忠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28
|
|
11
|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三) |
陈建平
赵文智
秦勇
罗平
孟繁有
赵长毅
杨福忠
朱兴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4
|
|
12
|
煤在热演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的核磁共振波谱 |
李岩
王云鹏
赵长毅
卢家烂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3
|
渤海湾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油气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
刘海涛
甘华军
李宏军
赵长毅
杨润泽
李志胜
马恒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4
|
川中须家河组致密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 |
秦胜飞
李金珊
袁苗
杨春
杨雨
赵长毅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5
|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油源浅析 |
卫延召
戴金星
赵长毅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1 |
4
|
|
16
|
渤海湾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成藏条件对比 |
张英利
赵长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7
|
西北中生界烃源岩中木柱质体特征、演化与烃类生成 |
何萍
王飞字
赵长毅
秦匡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8
|
吐哈盆地煤成油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
程克明
赵长毅
苏爱国
何忠华
|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
1997 |
31
|
|
19
|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地层沉积特征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划分的意义 |
杨永泰
张宝民
李伟
张映红
赵长毅
杨东胜
|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
2000 |
7
|
|
20
|
再论有机质“接力成气”的内涵与意义 |
赵文智
王兆云
王红军
李永新
胡国艺
赵长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