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缩矩形材的动态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钟声 刘一星 沈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154,共4页
The deformation fixation of the compressive Populus ussuriensis and Larix gmelinii solid wood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Dynamic thermo-mechanical analyzer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 of the treated wood on differ... The deformation fixation of the compressive Populus ussuriensis and Larix gmelinii solid wood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Dynamic thermo-mechanical analyzer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 of the treated wood on different position (compare with the non-compressive control woo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compressive solid wood and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fixation were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steam treatment on dynamic thermo-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treated wood, such as loss modulus and loss tangent. The tendency of the wood components such as hemi-cellulose and lignin were also studied in this cour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urface distance, loss modulus and loss angle tangent decreased in glass state area, the initial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d obviously at 0.5 cm away from the surface. So the deformation fixation of the compressive wood is due to the lower molecule weight of lignin and the failure of creep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矩形材 水蒸气处理 压缩变形固定 动态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薄板横纹压缩强化的微观结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钟声 崔永志 +2 位作者 于海鹏 刘一星 沈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130,共7页
以锯切大青杨、旋切白桦、刨切紫椴3种木材薄板为研究对象,用常温水浸泡至饱水状态后不经热软化预处理进行横纹压缩强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横纹压缩强化前后3种木材的未压缩材和压缩材横、纵切面上的微观结构变化,从微观层面探讨此... 以锯切大青杨、旋切白桦、刨切紫椴3种木材薄板为研究对象,用常温水浸泡至饱水状态后不经热软化预处理进行横纹压缩强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横纹压缩强化前后3种木材的未压缩材和压缩材横、纵切面上的微观结构变化,从微观层面探讨此方法强化3种木材薄板的可行性和有待改进、完善之处。结果表明:3种木材的压缩材横切面上整体变形较均匀,横、纵切面上均未发现压缩裂纹或破坏,纵切面上导管壁均有因压缩产生顺纤维方向的横向挤压折皱条纹;横切面上,大青杨、紫椴压缩材管孔沿压缩方向变形最大,白桦压缩材管孔沿其长轴方向变形最大,并使两侧沿压缩方向、径向排列的木射线细胞和木纤维细胞发生侧向扭曲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压缩 强化 木材薄板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低材质原木制作模压矩形材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一星 赵钟声 +1 位作者 张玉 沈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89,共4页
以低材质原木为原料,对制作难度很大的非正方形截面模压矩形材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杨木、落叶松、冷杉等实体木材的压缩恢复率均随水蒸气处理(180℃)定型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模压矩形材沿其短轴方向由表面至中心密度递减,... 以低材质原木为原料,对制作难度很大的非正方形截面模压矩形材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杨木、落叶松、冷杉等实体木材的压缩恢复率均随水蒸气处理(180℃)定型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模压矩形材沿其短轴方向由表面至中心密度递减,沿长轴方向表面的中部密度最大;应用改进设计的模具,沿模压的短轴和长轴方向同时施力可克服模压矩形材的环状开裂;压缩矩形材的密度分布有利于提高整体压缩材的力学强度和物理性能.同时,该文对压缩矩形材的生产工艺及影响矩形材变形固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矩形材 水蒸气处理 压缩变形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线性理论的黏质土介电谱与含水量频域测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钟声 许景辉 +2 位作者 王一琛 王雷 邵明烨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5-693,共9页
黏粒含量较多的黏质土(黏土类、黏壤土类)介电极化复杂,含水量测量混合介电模型研究较少。通过双线性介电测量理论对黏质土4种不同质地土壤分别配置0、5%、10%、15%、20%、25%、30%体积含水量,在0.001~3 GHz频段进行介电谱测量。分析发... 黏粒含量较多的黏质土(黏土类、黏壤土类)介电极化复杂,含水量测量混合介电模型研究较少。通过双线性介电测量理论对黏质土4种不同质地土壤分别配置0、5%、10%、15%、20%、25%、30%体积含水量,在0.001~3 GHz频段进行介电谱测量。分析发现,介电值(复介电常数实部、视在介电常数)在300.4~2952 MHz内较为稳定;不同体积含水量下对应的介电值显著不同;1050~1503 MHz为黏质土含水量频域测量理想频段,1503 MHz为最佳频率点。在最佳频率点上,构建了2个黏质土含水量频域测量经验模型。对黏质土土样和验证样本进行分析,复介电实部模型计算值与含水量实测值对比,其R^(2)均大于0.9600,RMSE均小于0.0190,RPD均大于5.000。对黏质土土样分析,视在介电模型计算值与含水量实测值对比,两者R^(2)=0.9669,RMSE=0.0176,RPD=5.515,与Topp模型、Roth模型和Malicki模型相比,视在介电模型计算值与含水量实测值相关性更优。验证样本视在介电模型计算值与含水量实测值对比,两者R^(2)=0.9537,RMSE=0.0208,RPD=4.602。研究表明,双线性理论对黏质土含水量介电法测量有较好适应性,本文构建的2个经验模型对黏质土特性土壤含水量有较高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性 黏质土 介电谱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灌溉渠道运行状况健康度检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钟声 许景辉 +1 位作者 王雷 王一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究分类模型对灌溉渠道运行状况健康度的检测效果。【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某灌区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各级渠道流量以及灌溉发生运行不良状况下异常终端报警信息等数据进行抽取和探索分析处理,提取渠道运行状况特征评价指标... 【目的】探究分类模型对灌溉渠道运行状况健康度的检测效果。【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某灌区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各级渠道流量以及灌溉发生运行不良状况下异常终端报警信息等数据进行抽取和探索分析处理,提取渠道运行状况特征评价指标,构建灌区渠道运行状况健康识别模型。【结果】构建的LM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BP网络模型、CART决策树模型,对759个训练样本分类中综合分类准确率均高于98%;对156个测试样本,综合分类准确率LM神经网络模型相比BP网络模型同为96.2%,CART决策树模型为94.9%。对3个模型测试样本ROC曲线分析发现,LM神经网络模型中运行正常渠道分类准确度折线与运行不正常渠道分类准确度折线表现更优。【结论】LM神经网络模型是最优模型,可实际应用于渠道运行状态健康度识别检测,实际应用中对该灌区运行不正常渠道识别准确率为8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灌区渠道 神经网络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P122—Z小径木材剥皮机主机的设计及使用
6
作者 立岗 赵钟声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小径木材 剥皮机 主机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