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膳食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分子结构亲和力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金尧 任凤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用荧光滴定法研究了食用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与牛血清蛋白间的亲和力关系。研究证明食用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黄酮结构的影响,类黄酮中羟基的甲基化使其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增长1~794倍。环A、B、... 用荧光滴定法研究了食用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与牛血清蛋白间的亲和力关系。研究证明食用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黄酮结构的影响,类黄酮中羟基的甲基化使其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增长1~794倍。环A、B、C的羟基化作用对类黄酮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也有很大影响,糖基化作用因共轭位置和糖种类的不同而使类黄酮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力降低1~2个数量级。C2‖C3双键的加氢化作用使结合能力稍有减弱。与非聚合型儿茶酚和邻苯二酚型儿茶酚相比,聚合儿茶酚和邻苯三酚型儿茶酚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更强。分配系数升高时,类黄酮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增强;氢键的电子供体和受体数目增多时,类黄酮与牛血清蛋白的亲和力降低,表明疏水力是影响其相互结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亲和力 黄酮类化合物 牛血清蛋白 蛋白结合 荧光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合成α-呋喃丙烯酸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如 张恒峰 +1 位作者 李桂银 赵金尧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在微波辐射和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利用Perkin反应,快速合成了α 呋喃丙烯酸;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不同种类的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及反应物的物料比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为260W、微波反应... 在微波辐射和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利用Perkin反应,快速合成了α 呋喃丙烯酸;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不同种类的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及反应物的物料比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为260W、微波反应时间为11min、以聚乙二醇1000(PEG1000)为相转移催化剂,糠醛与乙酐的体积比为1∶2,糠醛与无水碳酸钾的量比为1.00∶0.55时,α 呋喃丙烯酸的产率为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相转移催化 PEGl000 糠醛 Α-呋喃丙烯酸 碳酸钾 乙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酸氢根季铵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糠醇的氧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如 赵金尧 杨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5-598,共4页
以自制的负载铬酸氢根季铵树脂为氧化剂将糠醇氧化为糠醛,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季铵树脂与糠醇的量比对氧化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条件为:以苯为溶剂,n树脂∶n醇=3.5∶1.0,回流时间为10h。研究结果... 以自制的负载铬酸氢根季铵树脂为氧化剂将糠醇氧化为糠醛,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季铵树脂与糠醇的量比对氧化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条件为:以苯为溶剂,n树脂∶n醇=3.5∶1.0,回流时间为10h。研究结果表明:负载铬酸氢根的季铵树脂可选择性地将糠醇氧化为糠醛,且铬酸氢根季铵树脂可回收重复使用;在最优条件下,糠醛产率达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氢根季铵树脂 糠醇 糠醛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催化合成β-硝基对氯苯乙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如 杨辉 +1 位作者 赵金尧 李桂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2-805,共4页
以季铵盐PTCA作相转移催化剂,通过Henry反应,在醋酸铵/冰乙酸存在的条件下,用对氯苯甲醛与硝基甲烷缩合合成β 硝基对氯苯乙烯。研究了不同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物物料量比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以季铵盐PTCA作相转移催化剂,通过Henry反应,在醋酸铵/冰乙酸存在的条件下,用对氯苯甲醛与硝基甲烷缩合合成β 硝基对氯苯乙烯。研究了不同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物物料量比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季铵盐PTCA是一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以季铵盐PTCA为相转移催化剂,反应物料量比n对氯苯甲醛∶n硝基甲烷为1.0∶1.8,反应温度为78℃,反应时间为2h,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率达7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 季铵盐PTCA对氯苯甲醛 硝基甲烷 β-硝基对氯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的12种丙烯酸酯类单体在水性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 被引量:7
5
作者 赵金尧 柳阿芳 +2 位作者 万富 文明 刘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3-499,共7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的12种丙烯酸酯类单体在1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A)、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B)、2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C)、5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D)等4种水性食品模拟物中的特定迁移量的方法。食品模拟液经二氯甲...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的12种丙烯酸酯类单体在1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A)、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B)、2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C)、5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D)等4种水性食品模拟物中的特定迁移量的方法。食品模拟液经二氯甲烷旋涡振荡提取(A、B、C中加入氯化钠1.2 g,D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0.5 mL),用HP-VO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12种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在2.5~50μg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5~2.0μg。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84.0%~11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丙烯酸酯类单体 迁移量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合膜袋中17种溶剂残留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金尧 万富 +2 位作者 柳阿芳 黄爱萍 李厚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7年第5期69-72,共4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常见的17种溶剂进行了分析。对加热温度、平衡时间进行了优化,采用DB-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当温度加热到110℃,平衡40 min条件最优;17种溶剂能完...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常见的17种溶剂进行了分析。对加热温度、平衡时间进行了优化,采用DB-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当温度加热到110℃,平衡40 min条件最优;17种溶剂能完全分离,线性较好,加标回收率为79.64%~91.78%,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2%~4.52%,检出限为0.003~0.012 mg/m^2;该方法能满足塑料包装材料中溶剂残留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 复合膜袋 溶剂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烘焙纸中13种元素含量及迁移情况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钱荣敬 赵金尧 +1 位作者 文明 刘红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0-1047,共8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烘焙纸中13种元素的方法,分析13种元素在几种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方法将13种元素单标标准溶液,用4%乙酸逐级稀释,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烘焙纸中13种元素的方法,分析13种元素在几种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方法将13种元素单标标准溶液,用4%乙酸逐级稀释,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按照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进行上机分析,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对13种元素分别进行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计算回收率和精密度。检测20个烘焙纸样品的13种元素含量,分别采用4%乙酸、10%乙醇和异辛烷作为迁移模拟液,在一定条件下对烘焙纸进行迁移实验,测定元素的迁移量。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2~200μg/L,相关系数均>0.999、检出限0.0002~0.055mg/kg。加标回收率在82.6%~11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1.6%~4.3%,烘焙纸中铝、钡、铜3种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铝元素,平均含量为559mg/kg;元素在3种迁移模拟液中迁移量的大小顺序为4%乙酸>10%乙醇>异辛烷,在4%乙酸中锂的最大迁移量可高达94.4%,在10%乙醇中迁移量最大的是钴元素,迁移量40.9%,在异辛烷中迁移量最大的是铬元素,迁移量6.9%。结论ICP-MS法测定烘焙纸中13种元素,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等优点,该法适用于烘焙纸等食品接触用纸中多元素的检测分析。各元素在酸性食品模拟液4%乙酸中更易迁移,在油性食品模拟液异辛烷中迁移最小,说明烘焙纸接触油脂类食品时,元素迁移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烘焙纸 元素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特定迁移量 被引量:4
8
作者 康峰 赵金尧 +4 位作者 刘钊 周丛 万富 谭宇诗 王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8-404,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食品接触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特定迁移量的方法。按照以下参数进行迁移试验:①参考方法为国家标准GB 5009.156-2016和GB/T 23296.1-2009;②模拟液为4%(体积分数...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食品接触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特定迁移量的方法。按照以下参数进行迁移试验:①参考方法为国家标准GB 5009.156-2016和GB/T 23296.1-2009;②模拟液为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1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2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5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和橄榄油;③迁移温度为70℃,迁移时间为2h。得到的迁移溶液供UHPLC进行分析,选择ShimSen-VD C 30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体积比为40∶60的甲醇和7.5m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溶液(pH 3.0)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在230nm处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以邻苯二甲酸为内标、用5种模拟液配制混合标准溶液系列,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的线性范围为0.5~15.0mg·L^(-1),检出限(3S/N)为0.03~0.07mg·L^(-1)。对实际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得到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的回收率为92.4%~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17%~5.0%。用此方法分析了PET样品,未发现有这两种物质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间苯二甲酸 邻苯二甲酸 迁移量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乙烯食品接触材料中1-己烯、1-辛烯和乙酸乙烯酯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 被引量:3
9
作者 柳阿芳 赵金尧 +3 位作者 万富 刘梁 沈明军 雷朋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3-1078,共6页
试验中选择的食品模拟物为4种水基食品模拟物(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10%,20%,50%的乙醇溶液)和1种油基模拟物(橄榄油)。经迁移试验得到上述5种介质的食品模拟液。取4种水基食品模拟液各1.00mL和油基食品模拟液1.000g,分别... 试验中选择的食品模拟物为4种水基食品模拟物(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10%,20%,50%的乙醇溶液)和1种油基模拟物(橄榄油)。经迁移试验得到上述5种介质的食品模拟液。取4种水基食品模拟液各1.00mL和油基食品模拟液1.000g,分别置于5个顶空瓶中,各加入N,N-二甲基酰胺(DMF)200μL,加盖密封。顶空平衡温度为80℃(水基食品模拟液)和100℃(油基食品模拟液),顶空平衡时间均为15min。处于气态的组分(1-己烯、1-辛烯和乙酸乙烯酯)随即引入DB-WAX色谱柱(60m×0.25mm,0.25μm)进行分离。上述3种被测物的保留时间依次为5.303,6.632,7.402min。在上述5种食品模拟液中,3种被测物(1-己烯、1-辛烯和乙酸乙烯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5.0mg·kg-1,2.5~25.0mg·kg-1和2.0~20.0mg·kg-1,其检出限(3S/N)为:1-己烯0.05mg·kg-1(水基食品模拟物),0.2mg·kg-1(油基食品模拟物);1-辛烯0.05mg·kg-1(水基食品模拟物),1.0mg·kg-1(油基食品模拟物);乙酸乙烯酯0.5mg·kg-1(体积分数为50%乙醇溶液),0.2mg·kg-1(其余3种水基食品模拟物)和1.0mg·kg-1(油基食品模拟物)。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88.0%~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2%~7.9%。对20种聚乙烯食品接触材料样品进行分析,均未检出上述3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聚乙烯 食品接触材料 1-己烯 1-辛烯 乙酸乙烯酯 迁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婴儿湿巾中9种防腐剂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富 柳阿芳 赵金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称取0.500 0g湿巾样品,剪碎后,加入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5.00mL,漩涡振荡提取3min,经0.22μm滤膜过滤,以Diamonsil C_(18)(2)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滤液中的9种防腐剂,流动相为甲醇-0.1%(质量分数)磷酸溶液,梯度洗脱。采... 称取0.500 0g湿巾样品,剪碎后,加入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5.00mL,漩涡振荡提取3min,经0.22μm滤膜过滤,以Diamonsil C_(18)(2)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滤液中的9种防腐剂,流动相为甲醇-0.1%(质量分数)磷酸溶液,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咪唑烷基脲、5,5-二甲基海因、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苄索氯胺和苯扎氯铵的检测波长为210nm,氯苯酣醚的检测波长为230nm,醋酸氯己定、山梨酸钾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的检测波长为254nm。9种防腐剂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01~0.5mg·L^(-1)之间。对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7.2%~10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2%~8.4%之间。应用该方法分析了20批次婴儿湿巾样品,有15批次的样品中检出咪唑烷基脲、5,5-二甲基海因、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醋酸氯己定、山梨酸钾或苄索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防腐剂 婴儿湿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中乙醛和丙酸乙烯酯迁移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富 赵金尧 +3 位作者 柳阿芳 康峰 周丛 王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中乙醛和丙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方法。将食品模拟液水、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溶液或橄榄油灌入PET瓶中,在迁移温度为40,60℃下迁移1,10,20,30d。取10mL模拟液于22mL顶空进样瓶中...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中乙醛和丙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方法。将食品模拟液水、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溶液或橄榄油灌入PET瓶中,在迁移温度为40,60℃下迁移1,10,20,30d。取10mL模拟液于22mL顶空进样瓶中,设置顶空平衡温度为80℃,顶空平衡时间为60min。气化后的样品用SH-RT-Q-BOND毛细管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用3种食品模拟液配制混合标准溶液系列,结果显示:乙醛和丙酸乙烯酯的质量浓度均在0.5~10.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016~0.050mg·L^(-1)和0.002~0.050mg·L^(-1);对实际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乙醛和丙酸乙烯酯回收率分别为96.0%~106%和94.0%~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1.4%~5.3%和1.9%~5.2%。按此方法分析实际样品,未检出丙酸乙烯酯,乙醛在水中的迁移量大于在4%乙酸溶液和橄榄油中的,且60℃的迁移量大于40℃的,最高迁移量为4.4mg·L^(-1),低于国家标准GB 9685-2016规定的限量(6.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乙醛 丙酸乙烯酯 迁移量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甲基丙烯酸酯食品材料中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向模拟食品液的迁移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富 李阳广 +1 位作者 柳阿芳 赵金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1-668,共8页
以4%乙酸溶液和4种浓度(10%,20%,50%,95%)的乙醇溶液作为食品模拟液,将作为食品接触材料的聚甲基丙烯酸酯(PMA)塑料薄片分别浸泡于上述5种食品模拟液中。塑料片的测试面积(S)为0.3dm^2,模拟液的体积为50.0mL。分别在3种条件下浸泡:①70... 以4%乙酸溶液和4种浓度(10%,20%,50%,95%)的乙醇溶液作为食品模拟液,将作为食品接触材料的聚甲基丙烯酸酯(PMA)塑料薄片分别浸泡于上述5种食品模拟液中。塑料片的测试面积(S)为0.3dm^2,模拟液的体积为50.0mL。分别在3种条件下浸泡:①70℃,2h;②40℃,10d;③60℃,2h(95%乙醇溶液作为食品模拟液时)。浸泡后的模拟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滤液按仪器工作条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选择Shim Sen-VD C30色谱柱(250 mm×4.6mm,3μm)作为分离柱,柱温为35℃,以不同比例的(A)0.1%(体积分数)磷酸溶液和(B)甲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的流量为0.5 mL·min^-1,在此条件下,所测定的13种甲基丙烯酸及其羧酸酯可达到理想分离,并在波长210nm处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13种化合物所测得的峰面积与相应的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均为1~20mg·L^-1,其检出限(3S/N)为0.015~0.084mg·L^-1。分别对在上述5种食品模拟液中和3种浸泡条件下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结果表明:每一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5.0%以上,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酯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用脱氧剂包装膜防尘、防水、防油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丛 万富 +3 位作者 刘钊 赵金尧 康峰 徐梁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以食品用脱氧剂包装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观测法测试其防尘性能,折盒观察法测试其防水、防油性能。优化后测试条件为:防尘测试采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直穿孔;防水性能测试在室温下采用10 mL 0.0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防油性能测试... 以食品用脱氧剂包装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观测法测试其防尘性能,折盒观察法测试其防水、防油性能。优化后测试条件为:防尘测试采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直穿孔;防水性能测试在室温下采用10 mL 0.0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防油性能测试采用5 mL 60℃的橄榄油;以渗漏时间作为防水、防油性能判断依据。该方法能较好地区分直打孔、防尘、三防脱氧剂包装膜,适用于食品用脱氧剂包装膜“三防”性能的日常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剂 包装膜 防尘性能 防水性能 防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用脱氧剂包装膜防水、防油性能测试方法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峰 陈红军 +4 位作者 周丛 万富 刘钊 赵金尧 徐梁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2,共5页
研究了擦拭间隔时间、等待称量时间、填充物类型、填充量、热封面积占比对增重法测定食品用脱氧剂包装膜防水、防油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优化后的试验条件为:取样面积为5 cm×5 cm,用还原铁粉进行填充,填充为2.0 g,以0.8 cm热封宽... 研究了擦拭间隔时间、等待称量时间、填充物类型、填充量、热封面积占比对增重法测定食品用脱氧剂包装膜防水、防油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优化后的试验条件为:取样面积为5 cm×5 cm,用还原铁粉进行填充,填充为2.0 g,以0.8 cm热封宽度热封成袋,从浸泡液中取出后应立即用纸巾擦拭干净,并立即进行称量。优化测试条件后,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35%~8.06%;具有良好精密度,稳定性较好,可用于食品用脱氧剂包装膜防水、防油性能的日常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用脱氧剂 包装膜 防水性能 防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预制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雄伟 陈然兵 +3 位作者 李政 刘娜 赵金尧 曾宪峰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32期4-6,共3页
近年来,随着“懒人经济”和“烹饪小白”等理念的兴起,预制食品以方便快捷的优势,获得了消费者的欢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以湖南省预制菜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湖南地域特点以及湘菜产业规模的角度出发,分析湖南省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优势。同... 近年来,随着“懒人经济”和“烹饪小白”等理念的兴起,预制食品以方便快捷的优势,获得了消费者的欢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以湖南省预制菜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湖南地域特点以及湘菜产业规模的角度出发,分析湖南省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优势。同时聚焦于产品安全控制、专业生产设备以及人才培育维度,对湖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产业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