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皮酚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改善作用及其调节miR-802-5p表达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俊波 高达 +3 位作者 赵逸菲 许华 邱帆 赵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93,共12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R模型组、15 mg·kg^(-1)丹皮酚组和30 mg·kg^(-1)丹皮酚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腹腔注射55...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R模型组、15 mg·kg^(-1)丹皮酚组和30 mg·kg^(-1)丹皮酚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腹腔注射55 mg·kg^(-1)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R模型。建模成功后,对照组和DR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8 mL·kg^(-1)生理盐水,15和30 mg·kg^(-1)丹皮酚组大鼠皮下注射15和30 mg·kg^(-1)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每日1次,共2周。取大鼠视网膜组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采用高糖(HG,33 mmol·L^(-1)葡萄糖)培养基培养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采用不同剂量(0、5、25、50、70和100 mg·L^(-1))丹皮酚分别干预HRMECs和HG处理24 h后的HRMECs,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和凋亡率,以确定后续实验中丹皮酚最适作用剂量。HRMECs进行转染后分为对照组、HG组、HG+NC inhibitor组、HG+miR-802-5p inhibitor组、HG+丹皮酚(25 mg·L^(-1))组、HG+丹皮酚+NC mimic组和HG+丹皮酚+miR-802-5p mimic组。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和各组细胞中miR-802-5p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NA免疫共沉淀法检测HRMECs中miR-802-5p与SIRT6的结合关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和各组细胞中沉默调节蛋白6(SIRT6)、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和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R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iR-802-5p表达水平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IRT6和PED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CAT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DR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丹皮酚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iR-802-5p表达水平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IRT6和PED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CAT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HE染色,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内外核层细胞排列规则,未见新生血管生成;DR模型组视网膜组织结构不清晰,神经纤维层伴水肿,内外核层细胞排列疏松,有新生血管生成;不同剂量丹皮酚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较DR清晰,内外核层细胞排列较整齐,新生血管生成均较DR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HG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丹皮酚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HG组细胞中miR-802-5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G+NC inhibitor组比较,HG+miR-802-5p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802-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和RNA免疫共沉淀检测,SIRT6是miR-802-5p的靶基因。与对照组比较,HG组细胞中SIRT6和PEDF蛋白表达水平及CAT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和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miR-802-5p inhibitor组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SIRT6和PED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CAT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丹皮酚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CAT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HG+丹皮酚+NC mimic组比较,HG+丹皮酚+miR-802-5p mimic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CAT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丹皮酚可能通过miR-802-5p/SIRT6轴对DR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丹皮酚 微小RNA-802-5p 沉默调节蛋白6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磊国医大师沉滞脉临床应用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璐 甄林强 +6 位作者 庞雨 孙宇轩 邱帆 王伟光 赵逸菲 高达 宋纯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29-32,共4页
张磊老师是第三届国医大师,理验俱丰、医术精湛,行医近70年,擅用临证八法治疗内科杂病。作者有幸成为张磊国医大师第一批传承弟子,于跟师侍诊时发现其常于病案中亲自书写“沉滞脉”,临床可见于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痰湿中阻、情志抑郁... 张磊老师是第三届国医大师,理验俱丰、医术精湛,行医近70年,擅用临证八法治疗内科杂病。作者有幸成为张磊国医大师第一批传承弟子,于跟师侍诊时发现其常于病案中亲自书写“沉滞脉”,临床可见于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痰湿中阻、情志抑郁、浊邪内生、瘀血阻络、经络湮瘀、少阳经气失枢等几种证型,多见于年轻人中亚健康状态或代谢综合征患者,相对轻的病人偏多,但亦可见于年迈体虚,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沉滞脉”病案涉及病种包括呕吐、胃痛、胃胀、胁痛、口苦、痞证、失眠、心悸、中风、痹证、皮肤病、月经病等多种疾病。在选方上,张磊老师广泛应用临证八法处方用药,灵活选用经方、时方、自拟经验方,脉证结合,组方用药,临床效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磊 沉滞脉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