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冯守疆 赵连芝 +3 位作者 刘占鑫 赵欣楠 杨君林 张旭临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28-30,共3页
以济谷20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达到45 kg/hm^2时,增施P2O560~90 kg/hm^2、K2O 30~90 kg/hm^2、有机肥450~900 kg/hm^2可显著地提高谷子的产量,较不施有机肥处理谷子产量增加... 以济谷20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达到45 kg/hm^2时,增施P2O560~90 kg/hm^2、K2O 30~90 kg/hm^2、有机肥450~900 kg/hm^2可显著地提高谷子的产量,较不施有机肥处理谷子产量增加200~400 kg/hm^2,增产率3.23%~6.45%;增施有机肥可提高蛋白质含量2.8~6.1 g/100 g,提高粗淀粉含量15~49 g/kg、粗脂肪含量6.5~9.2 g/kg、赖氨酸含量0.7~1.6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配施 有机肥 谷子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突变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连芝 李文建 +5 位作者 王勇 颉红梅 王浩瀚 余丽霞 姜青龙 郑超美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159-162,共4页
概述了张掖市农科院小麦诱变育种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小麦诱变育种的常用方法及辐照处理的参考剂量,并对张掖市小麦诱变育种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诱变 选育 小麦新品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谷子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8
3
作者 赵连芝 杜蓉 +4 位作者 刘占鑫 贾改秀 陆建军 姚志兵 冯守疆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9期93-94,共2页
根据试验示范结果,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从原粮生产产地环境条件、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量指标等方面规范了富硒谷子绿色生产技术。
关键词 富硒 谷子 绿色 生产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冷凉灌区黑小麦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连芝 杜蓉 +3 位作者 贾改秀 刘占鑫 陆建军 姚志兵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89-91,共3页
为规范张掖市黑小麦的生产,根据近年的试验示范结果,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从原粮生产产地环境条件、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量指标等方面,规范了黑小麦优质生产技术。
关键词 黑小麦 生产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套种密度对中黄30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托和 赵连芝 +4 位作者 姜青龙 张国宏 秦天军 郑志荣 贺天新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4期45-46,共2页
本试验设计5个套种密度,研究不同套种密度对中黄30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套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结荚高度增加,单株结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下降,产量是先增加后降低,在大豆套种密度为11.25万株/hm2... 本试验设计5个套种密度,研究不同套种密度对中黄30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套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结荚高度增加,单株结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下降,产量是先增加后降低,在大豆套种密度为11.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3.8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大豆 套种密度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张农1号套种马铃薯高原夏菜试验研究
6
作者 赵连芝 王托和 姜青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6期105-106,共2页
大豆新品种张农1号早熟、植株直立、分枝少,在大豆与马铃薯、白菜套作栽培中,对间套作物遮阴少,共生期短,较好地协调了群体对光热水肥的综合利用,综合产量高。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以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早熟大豆张农1号、白菜... 大豆新品种张农1号早熟、植株直立、分枝少,在大豆与马铃薯、白菜套作栽培中,对间套作物遮阴少,共生期短,较好地协调了群体对光热水肥的综合利用,综合产量高。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以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早熟大豆张农1号、白菜鲁白3号套种组合最优,效益最好。其产量结构水平马铃薯32.7t/hm2、大豆2 925 kg/hm2、白菜75 t/hm2,收入达78 94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大豆新品种 张农1号 套种 马铃薯 大白菜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张掖市冬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7
作者 赵连芝 王勇 +3 位作者 王浩瀚 郑超美 姜青龙 王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5期95-96,共2页
由于历史原因张掖乃至河西走廊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一直停止不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本文讨论了张掖市冬小麦的发展现状,以近年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CB031为契机,提出了发展张掖市冬小麦生产的意义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新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 由于历史原因张掖乃至河西走廊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一直停止不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本文讨论了张掖市冬小麦的发展现状,以近年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CB031为契机,提出了发展张掖市冬小麦生产的意义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新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对张掖市冬小麦的生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冬小麦 示范推广 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张98-7选育报告
8
作者 赵连芝 王托和 梁国森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9期242-242,272,共2页
张98-7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从晋豆19号的变异株中选出的优异株系。2010年该品种参加鉴定试验,2011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12-2013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2014年完成了甘肃省大豆区试品种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中该品种表现良好,适... 张98-7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从晋豆19号的变异株中选出的优异株系。2010年该品种参加鉴定试验,2011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12-2013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2014年完成了甘肃省大豆区试品种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中该品种表现良好,适宜于甘肃省兰州、白银、武威、平凉、庆阳、张掖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高蛋白 大豆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春小麦新品种张春18选育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姚玥琛 赵连芝 +1 位作者 王浩瀚 陈学君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11期7-8,共2页
春小麦新品种张春18 是以杂交选系2743842 为母本、甘麦8 号钴60 辐照突变系7692148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属普通小麦的变种。该品种全生育期96~110 d,半矮秆、抗倒伏、抗青秕、耐旱、落黄好。大... 春小麦新品种张春18 是以杂交选系2743842 为母本、甘麦8 号钴60 辐照突变系7692148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属普通小麦的变种。该品种全生育期96~110 d,半矮秆、抗倒伏、抗青秕、耐旱、落黄好。大田单种一般产量7 50000~8 25000 kg/hm 2,与玉米带状种植产量为5 25000~5 70000 kg/h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张春18 高产 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份玉米自交系品比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托和 赵连芝 梁国森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5期68-69,共2页
玉米自交系的优劣在玉米制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了解和掌握各自交系的状况非常必要。经在张掖市内进行的玉米制种的90份自交系的品比试验得出:各自交系纯度均达到99%以上,生育期136-152 d,主要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均达到玉米制... 玉米自交系的优劣在玉米制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了解和掌握各自交系的状况非常必要。经在张掖市内进行的玉米制种的90份自交系的品比试验得出:各自交系纯度均达到99%以上,生育期136-152 d,主要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均达到玉米制种对亲本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早熟马铃薯大豆白菜间套作栽培技术
11
作者 王托和 赵紫普 +1 位作者 姜青龙 赵连芝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3期126-127,共2页
通过对河西灌区大豆生产现状调查及田间栽培试验研究,制定了本生态区域及同类地区"大豆/马铃薯/白菜"种植模式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范。其产量结构水平大豆3450kg/hm2、马铃薯18t/hm2、白菜28.5t/hm2,收入达4.5万元/hm2。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早熟马铃薯 大豆 白菜 套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新品系9075-2选育及栽培技术
12
作者 王勇 赵连芝 +3 位作者 郑超美 姜青龙 王娟 王浩瀚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2期106-107,共2页
9075-2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中熟春小麦新品系。该品系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现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河西走廊各地推广种植,在沿山冷凉灌区种植增产潜力更大。
关键词 春小麦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