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弯曲河道河工模型研究前沿与进展
1
作者 赵连军 常奥 +2 位作者 韩沙沙 马东方 赵占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6,33,共7页
弯曲河流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演变过程与机理十分复杂,为探讨弯曲河流水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前人基于河工模型试验开展了大量研究。对现有弯道河工模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系统归纳了理想河道模型和天然河道模型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 弯曲河流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演变过程与机理十分复杂,为探讨弯曲河流水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前人基于河工模型试验开展了大量研究。对现有弯道河工模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系统归纳了理想河道模型和天然河道模型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总结发现,理想河道模型对天然河道做了高度概化,可概括为基于圆弧与直线组合、正弦派生曲线和Kinoshita派生曲线设计的三类弯道模型。理想河道模型具有普适性,在揭示一般规律和机理等河流泥沙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中较为适用。天然河道模型以实际河道为原型并遵循一定的相似原理,主要包括比尺模型和自然模型两类。比尺模型是原型河道按照一定几何比尺缩放后的物理模型,与原型之间满足水流运动相似和泥沙运动相似,适用于原型河道水沙输移、河道冲淤、河床演变等的反演和模拟;自然模型则是通过控制流量大小、流量过程等水流条件,以及河床组成、河床比降等河道边界条件,塑造出的与原型河床形态相似的模型小河,在河型演变相关研究中较为适用。两类天然河道模型与原型河道均具有相似性,可为工程实践应用提供直接参考。总的来说,理想河道模型与天然河道模型在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各有优劣,可根据实际研究需求选择不同模型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工模型 弯曲河道 水沙运动 理想河道模型 天然河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中小型水库淤积物清淤相变与管道输沙研究进展
2
作者 来志强 陈林 +3 位作者 赵连军 周钰航 胡彩虹 郝宇驰 《中国水利》 2025年第10期20-28,共9页
黄河流域约有3100座中小型水库,62%的水库位于黄土高原,淤积较为严重。泥沙淤积已经成为影响黄河流域中小型水库功能正常发挥的制约因素。黄河流域中小型水库淤积物组成复杂多元,包含泥沙、树枝水草等柔性物质及有机质等。为减少淤积,... 黄河流域约有3100座中小型水库,62%的水库位于黄土高原,淤积较为严重。泥沙淤积已经成为影响黄河流域中小型水库功能正常发挥的制约因素。黄河流域中小型水库淤积物组成复杂多元,包含泥沙、树枝水草等柔性物质及有机质等。为减少淤积,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清淤,一般包括清淤流化相变和管道输送两个关键环节。针对黄河流域中小型水库淤积物清淤相变与管道输送能耗机制,学者们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相关成果,但支撑新形势下黄河流域中小型水库高效环保清淤的研究仍显不足。梳理了黄河流域中小型水库淤积物组成、淤积物流化相变机理、管道输沙机制、人工清淤效率提升工艺等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小型水库淤积物特性及淤损机制、射流绞刀等多维扰动作用下淤积物流化相变机理、扰动造浆与管道吸排匹配关系、多元淤积物管道输移与能耗机制、智能化高效清淤技术是未来研究重点,以期为新形势新要求下黄河流域中小型水库淤积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水库 人工清淤 多元淤积物 流化相变 管道输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调沙期黄河下游河道洪峰增值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连军 韩沙沙 董其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
准确预测黄河调水调沙期出现的洪峰增值现象,不仅是水库工程调度和下游防洪工程防护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研究面临的新课题。以增值比例为因变量,以小浪底沙峰、含沙量涨峰期平均涨率、含沙量起涨前基流、悬沙粒... 准确预测黄河调水调沙期出现的洪峰增值现象,不仅是水库工程调度和下游防洪工程防护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研究面临的新课题。以增值比例为因变量,以小浪底沙峰、含沙量涨峰期平均涨率、含沙量起涨前基流、悬沙粒径等小浪底出库水沙特征参数为自变量,基于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沙峰、含沙量涨峰期平均涨率作为洪峰增值的预判参数。研究发现,当小浪底含沙量涨峰期平均涨率超过22.9 kg/(m^(3)·h)时,小浪底至花园口河段可能发生洪峰增值现象,并可基于小浪底沙峰与增值比例之间的相关关系预测增值区间;对2023年调水调沙期小浪底水文站实时水情、沙情进行跟踪,在小浪底水文站第一个沙峰出现后,对小浪底至花园口河段洪峰增值进行了预测预报,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峰增值 特征参数 预测方法 调水调沙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铭 李想 +3 位作者 牛超杰 全李宇 赵连军 胡彩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5,63,共8页
水资源问题制约着缺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郑州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其水资源有限的现状与用水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为科学研究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远期发展情况,根据郑州市经济社会现状的水资源供需和发展状况,采用多系... 水资源问题制约着缺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郑州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其水资源有限的现状与用水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为科学研究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远期发展情况,根据郑州市经济社会现状的水资源供需和发展状况,采用多系统综合的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结合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水利工程四个子系统,构建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SD模型。将2010-2019年的历史数据与SD方法的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平均误差均小于10%,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来预测郑州市未来的水资源承载力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现状延续、控污节流、开源控污和开源节流4种不同方案,对2020-2030年水资源承载力系数进行动态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4种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系数分别为1.24、1.18、1.00、0.89,现状延续和控污节流方案下的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严重超载状态,无法承载郑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源控污方案在预测期内的水资源承载力超载状态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阻力。故开源节流方案为最佳方案,水资源承载力系数小于1,在研究期内未出现超载状态,可有利缓解郑州市的缺水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4种方案的优点,提出有利于郑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模型 郑州市 水资源承载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粒含量的黄河下游堤防土水特征曲线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振慧 赵连军 +1 位作者 张防修 黄李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1,共7页
通过探究黄河下游堤防在不同围压下的土水特征曲线,为汛期堤防安全预报预警提供实时建议。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堤防土体黏粒含量与土水特征曲线的关系,提出以黏粒含量及干密度为主要因素的简易参数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围压... 通过探究黄河下游堤防在不同围压下的土水特征曲线,为汛期堤防安全预报预警提供实时建议。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堤防土体黏粒含量与土水特征曲线的关系,提出以黏粒含量及干密度为主要因素的简易参数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测算方法。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堤防土体的土水特征曲线根据黏粒含量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脱湿曲线可根据黏粒含量分为不同的区域,黏粒含量越大,滞回效应越显著;简易模型对于黏粒含量为20%以上的壤土或黏土的脱湿曲线适用性较好;随着围压的增大,相同含水量对应的基质吸力逐渐增大。模型引入与围压相关的参数c,可实现不同荷载下的黄河下游堤防土水特征曲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黏粒含量 围压 黄河下游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的降脂减肥及其急性毒性
6
作者 安仲华 王宏波 +2 位作者 赵连军 赵千慧 公衍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4-48,74,共6页
旨在观察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对高血脂和肥胖小鼠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采用腹腔注射泊洛沙姆407诱发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采用高脂饲料喂食诱发小鼠肥胖模型,预先给小鼠灌胃给予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观察其对高血脂和肥胖小鼠的血清总胆固... 旨在观察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对高血脂和肥胖小鼠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采用腹腔注射泊洛沙姆407诱发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采用高脂饲料喂食诱发小鼠肥胖模型,预先给小鼠灌胃给予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观察其对高血脂和肥胖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体重的影响。采用最大剂量灌胃,观察番荔枝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血常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及重要脏器包括心、肝、脾、肺、肾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抑制泊洛沙姆407引起的血清TC和TG的升高,使饮食导致肥胖小鼠的体重和血清TC、TG显著下降。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重要脏器均无明显影响。番荔枝核乙醇提取物可防治高血脂和肥胖,且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在降脂减肥相关产品研发中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 乙醇提取物 高血脂 肥胖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高村-孙口段冲淤变化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7
作者 全李宇 李铭 +6 位作者 牛超杰 李东阳 刘尚彬 李想 赵连军 韩沙沙 胡彩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79,共5页
为探究黄河过渡段河道滩槽演变规律,采用实测水沙和大断面数据,分析近年来高孙段河床冲淤、水沙条件和河床形态的演变,以年和汛期为时间尺度,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河槽冲淤量与水沙条件及河床形态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近年来高孙段以冲刷为... 为探究黄河过渡段河道滩槽演变规律,采用实测水沙和大断面数据,分析近年来高孙段河床冲淤、水沙条件和河床形态的演变,以年和汛期为时间尺度,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河槽冲淤量与水沙条件及河床形态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近年来高孙段以冲刷为主,汛期是年内输沙的主要时期;高村断面来沙系数可以分为波动减小(2002~2017年)和快速增加(2018~2019年)两大阶段,而河床形态中水力半径和宽深比变化趋势完全相反,糙率存在增大趋势;高村断面的水沙条件及河床形态与高孙段河道冲淤具有较高的关联程度,河床形态比水沙条件具有更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量 水沙条件 河床形态 河槽演变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提取及其近期时空变化格局
8
作者 韩沙沙 谈广鸣 +2 位作者 赵连军 王静雯 王现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5,95,共6页
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也相应呈现出新的特征。考虑不同潮位、水体计算指数、涨落潮阶段对海岸线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ArcGIS、ENVI提取了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并借助DSAS数字化海岸线分析系统,定量分析了1976-2020年黄河... 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也相应呈现出新的特征。考虑不同潮位、水体计算指数、涨落潮阶段对海岸线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ArcGIS、ENVI提取了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并借助DSAS数字化海岸线分析系统,定量分析了1976-2020年黄河口海岸线变迁特征。研究发现,选择潮位相近、同处落潮阶段且成像质量较好的遥感图,并采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计算,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提取效果较好。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性,神仙沟-刁口河叶瓣1976年以来海岸线基本处于蚀退状态;东营港至孤东油田海岸线自1990年在人工海堤的防护下维持稳定;入海口附近海岸线的蚀退和淤进与陆向来沙量直接相关,陆向来沙充足时呈淤进趋势,反之则冲蚀后退,同时其也受河口改道、海洋动力等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可为未来黄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岸线提取 海岸线变迁 来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输沙条件下河道断面形态调整规律试验研究
9
作者 杨芬娇 韩沙沙 +1 位作者 赵连军 常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1,共5页
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下游河道长期处于不平衡输沙状态,横断面形态调整剧烈,直接影响河势稳定,威胁下游防洪安全。基于2001—2021年黄河下游白鹤镇—高村河段实测断面资料... 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下游河道长期处于不平衡输沙状态,横断面形态调整剧烈,直接影响河势稳定,威胁下游防洪安全。基于2001—2021年黄河下游白鹤镇—高村河段实测断面资料,在分析原型河道横断面形态参数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选取黑岗口—柳园口河段开展物理模型试验,以定量揭示不平衡输沙条件下横断面形态调整规律。原型实测资料分析发现,相对于黄河下游其他河段,花园口—夹河滩河段断面形态变化相对较大。选择花园口—夹河滩河段中典型河段为原型,采用水平比尺600、垂直比尺60构建物理模型,保持相同的初始河道边界条件,开展了2000、3000、4000、5000 m^(3)/s四级流量,不同进口含沙量条件下断面形态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测验断面基本呈现进口含沙量较小时主槽冲刷、面积增大、河相系数减小,进口含沙量较大时主槽淤积、面积减小、河相系数增大的规律。对比原型资料与试验数据发现,不平衡输沙条件下,河段尺度的断面形态参数与来沙系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主槽面积与来沙系数成指数负相关,河相系数与来沙系数成二次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 形态调整 不平衡输沙 物理模型试验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近期来水来沙年内年际波动特征研究
10
作者 韩沙沙 孙苏雨 +2 位作者 刘百川 窦宇航 赵连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2,37,共6页
为探究近20 a来黄河下游水沙新情势,基于花园口站1997—2020年实测资料,并对比同时段潼关站水沙数据,从趋势性、变异性、周期性、年内分布及水沙搭配5个方面,系统分析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年内年际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两站水量呈显著增加趋... 为探究近20 a来黄河下游水沙新情势,基于花园口站1997—2020年实测资料,并对比同时段潼关站水沙数据,从趋势性、变异性、周期性、年内分布及水沙搭配5个方面,系统分析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年内年际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两站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潼关站水、沙量分别在2018年、2004年突变,花园口站水、沙量分别在2017年、2001—2002年显著突变;潼关站水、沙量变化主周期分别为14、13 a,平均周期为9.5 a,花园口站水、沙量变化主周期分别为13、12 a,平均周期为8 a;基于上述分析,将研究时段划分为5个阶段,各阶段两站流量年内分布不均匀度相近,经历了减小-增大的交替过程,含沙量年内分布有所差别;潼关站来沙系数、水沙系数分别呈逐阶段减小、增大趋势,花园口站来沙系数先减小后回升,水沙系数前期较小,Ⅱ—Ⅳ阶段增大,第Ⅴ阶段减小。在天然水沙变化与人工水沙调控综合作用下,近期黄河下游水沙过程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水沙搭配总体相对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条件 趋势性 水沙搭配 游荡段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在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演进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连军 江恩惠 +2 位作者 董其华 吴香菊 高文永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2,共7页
采用非恒定输沙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开展了黄河下游河道1997年汛期洪水演进预测、1998年汛期洪水演进实时作业预报、2002年调水调沙跟踪模拟、“04.8”洪水演进过程中洪峰异常增值现象模拟等计算,为当年汛期防洪调度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采用非恒定输沙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开展了黄河下游河道1997年汛期洪水演进预测、1998年汛期洪水演进实时作业预报、2002年调水调沙跟踪模拟、“04.8”洪水演进过程中洪峰异常增值现象模拟等计算,为当年汛期防洪调度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计算结果与洪水过后当年实测资料对比认为,该模型能准确模拟出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水沙演进传播过程、沿程水位变化过程及河道冲淤演变过程,并能较好的预测出洪水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计算精度能够满足汛期防洪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河道 预报 洪水演进 洪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床边界条件变化对河道冲淤影响计算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连军 韦直林 +1 位作者 谈广鸣 江恩惠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3,共7页
本文采用通过系统验证的黄河下游准二维泥沙数学模型,以2000年汛后地形为初始边界条件,对1960年~1962年实测来水来沙过程可能发生的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1960年~1962年实测值对比,发现两者表现出的河道冲... 本文采用通过系统验证的黄河下游准二维泥沙数学模型,以2000年汛后地形为初始边界条件,对1960年~1962年实测来水来沙过程可能发生的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1960年~1962年实测值对比,发现两者表现出的河道冲淤量及冲淤沿程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该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及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边界条件 河道冲刷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河流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连军 张红武 江恩惠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9-54,共6页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非恒定挟沙水流沙量平衡入手,建立了冲积河流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关系表达式,并引入平衡冲淤物粒径的概念,对冲淤物粒径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一整套计算非恒定挟沙水流悬移质泥沙与...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非恒定挟沙水流沙量平衡入手,建立了冲积河流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关系表达式,并引入平衡冲淤物粒径的概念,对冲淤物粒径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一整套计算非恒定挟沙水流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的模式与方法,同时将该方法引用到数学模型中,采用黄河下游典型洪水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泥沙 床沙 交换机理 冲淤物粒径 河流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悬移质泥沙粒径分布及混合平均沉速的计算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连军 谈广鸣 韦直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0-42,共3页
通过对处于悬浮临界状态的泥沙受力情况分析 ,从理论推导出了悬移质泥沙粒径的分布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天然非均匀沙混合平均沉速的计算公式 ,并对天然实测泥沙特征粒径进行了分析研究 ,建立了表征悬沙级配非均匀程度的参数d50 /... 通过对处于悬浮临界状态的泥沙受力情况分析 ,从理论推导出了悬移质泥沙粒径的分布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天然非均匀沙混合平均沉速的计算公式 ,并对天然实测泥沙特征粒径进行了分析研究 ,建立了表征悬沙级配非均匀程度的参数d50 /dcp随泥沙组成粗细程度及含沙量变化的关系式。采用大量实测资料对混合平均沉速及d50 /dcp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 ,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级配 悬移质泥沙 混合平均沉速 非均匀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演变对河道反馈影响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连军 江恩惠 +1 位作者 吴香菊 李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目前在黄河口改道、淤积延伸对其上游河道反馈影响问题的认识上,各家研究成果不仅定量相差很大,在定性上也有较大分歧。作者分析认为,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与河口演变影响因素繁多,河床(包括河口)冲淤变形十分剧烈,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极... 目前在黄河口改道、淤积延伸对其上游河道反馈影响问题的认识上,各家研究成果不仅定量相差很大,在定性上也有较大分歧。作者分析认为,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与河口演变影响因素繁多,河床(包括河口)冲淤变形十分剧烈,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采用传统的资料分析手段,不能对此复杂情况进行充分和全面的分析,是造成上述研究结论分歧的根源。因此,未来必须借助河工模型试验或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开展研究,才可能彻底揭示黄河口演变对河道反馈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演变 河道演变 反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沙调度效果与未来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思路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连军 韩沙沙 +1 位作者 肖千璐 王婷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
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是黄河综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分析近期黄河流域水沙情势的基础上,采用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黄河水沙调度效果,并提出了未来黄河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思路。研究表明:近期黄河流域水量偏多,编号洪水出现频次增... 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是黄河综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分析近期黄河流域水沙情势的基础上,采用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黄河水沙调度效果,并提出了未来黄河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思路。研究表明:近期黄河流域水量偏多,编号洪水出现频次增加,通过水库群联合调控保障下游防洪安全势在必行;黄河水沙调度在调节洪水流量过程、库区排沙以及减少下游河道淤积方面效果显著;按照现有控导工程连线修建一定标准二级堤防,将滩区划分为主行洪区和滞洪沉沙区,并通过科学管理控制不同区域滩地糙率系数,可实现既能保证大洪水安全过洪,又能为过洪机率较低区域提供经济发展空间的治理目标。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调度 黄河下游 滩槽治理 防洪安全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洪水演进预报水沙数学模型可靠性检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连军 韦直林 +2 位作者 谈广鸣 江恩惠 张红武 《水电能源科学》 2004年第4期30-33,共4页
采用以花园口至孙口河段为基础建立的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演进预报水沙数学模型,在一次有组织的测试中直接将模拟范围下延至利津(即花园口至利津河段),进行了1994年8月洪水现场检验计算,模型仍能成功模拟黄河全下游河道洪水的水沙传播、水... 采用以花园口至孙口河段为基础建立的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演进预报水沙数学模型,在一次有组织的测试中直接将模拟范围下延至利津(即花园口至利津河段),进行了1994年8月洪水现场检验计算,模型仍能成功模拟黄河全下游河道洪水的水沙传播、水位变化及河床冲淤变形过程,由此可见,模型中有关参数表达式在黄河下游水沙运动模拟中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稳定性,不需要通过试算作任何调整,模型预测结果可靠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洪水演进 水位变化 悬沙与床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丰县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与秋茬番茄周年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连军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12期49-51,共3页
介绍了西丰县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与秋茬番茄周年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茬口的安排、定植前的准备、定植后的田间管理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为西丰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 黄瓜 番茄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工程与环境水力学研究新进展
19
作者 赵连军 武彩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对近期在黄河工程水力学基本理论、黄河代表性工程水力学问题、黄河环境水力学、沿黄主要城市水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水力学基本理论方面总结了实体模型变态条件下满足闸堰过洪能力的修正方法、高含沙水流泄水建筑物... 对近期在黄河工程水力学基本理论、黄河代表性工程水力学问题、黄河环境水力学、沿黄主要城市水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水力学基本理论方面总结了实体模型变态条件下满足闸堰过洪能力的修正方法、高含沙水流泄水建筑物流量系数、流凌撞击力水工模型相似率与模拟方法等的研究进展;在工程水力学方面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黄河小浪底新型孔板消能工、西霞院枢纽工程多弧段复合导墙体形与高淹没泄水洞出流等工程问题的研究进展;在黄河环境水力学方面总结了水动力作用下悬移质泥沙对磷元素的吸附及磷元素含量对泥沙群体沉降影响的研究进展;在城市水力学方面总结了郑州市城市管道淤堵机理与郑东新区运粮河组团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力学 环境水力学 城市水力学 研究进展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黄河保护法推动流域标准化建设 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节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连军 《大众标准化》 2023年第21期5-5,共1页
黄河流域是国家重要经济地带,也是重要生态地带。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从黄河流域管理而言,传统业务领域标准体系相对完善,但水生态、水环境、河湖岸线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还不够全面、不... 黄河流域是国家重要经济地带,也是重要生态地带。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从黄河流域管理而言,传统业务领域标准体系相对完善,但水生态、水环境、河湖岸线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具体体现在黄河流域特色的标准相对较少,包括水库群水沙联合调控、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淤地坝群维修养护等方面。因此要构建具有黄河特色的黄河流域标准体系。第一,加强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养护 黄河泥沙 联合调控 淤地坝 水库群 顶层设计 黄河流域 节约集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