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草-灌植物根径变化对生态护岸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周子棚 丁洋 +3 位作者 薛洋 赵进勇 陈汪洋 王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生态护岸植被根系深埋在土体中不易被观测,在生长过程中对岸坡稳定影响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而在根系固土的边坡稳定性模拟方面,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植被的种植位置或根长变化对护岸稳定性提升多少的比较,很少有研究分析植物根径变化对护... 生态护岸植被根系深埋在土体中不易被观测,在生长过程中对岸坡稳定影响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而在根系固土的边坡稳定性模拟方面,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植被的种植位置或根长变化对护岸稳定性提升多少的比较,很少有研究分析植物根径变化对护岸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以永定河莲石湖两岸边坡为例,通过MIDAS软件,建立岸坡根土复合体的有限元模型,分别以素土岸坡,不同根径下的狗牙根护岸、连翘护岸、狗牙根与连翘组合的护岸类型为研究对象,计算这四种情况下岸坡稳定安全系数和变形的最大位移量,定量分析植物根径变化对护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同类型生态护岸,稳定性随植被根径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不同生态护岸,在狗牙根护岸、连翘护岸和狗牙根-连翘的护岸中,当根径达到最大值时,岸坡稳定安全系数分别比素土岸坡提高了4.376%、30.2%和39.1%;岸坡变形的最大位移量分别比素土岸坡减小了7.16%、32.6%和41.7%。稳定性由强到弱的护岸类型为:狗牙根-连翘护岸>连翘护岸>狗牙根护岸>素土护岸。通过根径变化的不同生态护岸稳定性的分析计算,加深了植物根系固土的认识,为生态护岸工程植被的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根系直径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根系固土 护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无机材料的仿生涂层技术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探析
2
作者 李志鹏 詹政法 +1 位作者 赵进勇 丁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4-265,共12页
【目的】评估仿生涂层技术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中的防污、防腐及抗生物附着性能,分析其在复杂水环境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层喷涂工艺制备仿生涂层,测试其抗菌性能、物理性能指标及水质安全指标,综合评估涂层在水生态环境中的防护... 【目的】评估仿生涂层技术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中的防污、防腐及抗生物附着性能,分析其在复杂水环境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层喷涂工艺制备仿生涂层,测试其抗菌性能、物理性能指标及水质安全指标,综合评估涂层在水生态环境中的防护能力。结合典型案例,验证涂层的长期稳定性及防护效果。【结果】仿生涂层技术通过多层喷涂工艺在表面涂覆形成致密保护层,在防污、防腐及耐久性方面表现优异,抗菌率超过95%,VOC排放量≤23 g/L,在酸碱和盐水环境中保持稳定,工程应用表明,耐沾污性≤2%,清洁维护频率降低1~3倍,设施使用寿命显著延长。【结论】仿生涂层技术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中展现出优异的防污、防腐和抗生物附着能力,可有效减少生物污染,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为水工结构提供高效、可持续的防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技术 水生态保护修复 着生生物防控 仿生涂层技术 防腐抗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伦理建构中的八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云昌 丁洋 赵进勇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6期7-11,共5页
河流伦理是河流哲学,其自然科学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河流生态学。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深化对水、河流、湖泊的认识,建构河流伦理知识体系;深化对当前水利工作主要矛盾的认识,充分发挥水利部门在解决“四水”问题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水工... 河流伦理是河流哲学,其自然科学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河流生态学。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深化对水、河流、湖泊的认识,建构河流伦理知识体系;深化对当前水利工作主要矛盾的认识,充分发挥水利部门在解决“四水”问题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水工程对水生态影响的认识,调整完善水利工程布局;深化对水工程使用寿命问题的认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管理水工程;深化对生态调度工作的认识,推进江河湖库的精细化调度;深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复杂性的认识,用生态的方法修复河流生态;深化对水旱灾害的认识,对洪灾旱灾进行分级管理;深化对发展改革紧迫性的认识,推进水利工作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提出推动河流伦理落实落地的建议,推进实现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伦理 河流生态学 水利高质量发展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挡潮闸结构功能优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文贤 赵进勇 朱丽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150,共6页
挡潮闸工程在控制运用过程中一直饱受河流环境生态、河道淤积、工程管理等问题的困扰。在收集整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分析,初步厘清了各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且... 挡潮闸工程在控制运用过程中一直饱受河流环境生态、河道淤积、工程管理等问题的困扰。在收集整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分析,初步厘清了各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且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①河流生态环境受损、河道淤积、工程管理等问题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属与挡潮闸相关的工程伴生问题;②传统挡潮闸工程简单的结构功能造成了对河流的过度控制,是上述伴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③以提升闸门启闭切换效率为抓手,提出对传统挡潮闸工程实施双闸门控制,并对工程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能够对前述各类工程伴生问题起到缓解作用,具有一定的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潮闸 结构功能优化 双闸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湿地构建技术及其对再生水受纳水体水质的净化作用
5
作者 崔晓宇 赵海波 +3 位作者 张志昊 白龙 汤德勤 赵进勇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2期137-142,共6页
浮动湿地技术是水体水质净化的有效手段,研究对聚酯纤维、丙纶纤维、椰壳纤维3种浮动湿地载体纤维材料进行了比选,并考察了浮动湿地技术对再生水受纳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聚酯纤维强度为1.18 cN/dtex,高于丙纶纤维和椰壳纤维;而3种... 浮动湿地技术是水体水质净化的有效手段,研究对聚酯纤维、丙纶纤维、椰壳纤维3种浮动湿地载体纤维材料进行了比选,并考察了浮动湿地技术对再生水受纳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聚酯纤维强度为1.18 cN/dtex,高于丙纶纤维和椰壳纤维;而3种纤维的断裂伸长率相差不大。聚酯纤维的接触角为18.2°,与丙纶纤维和椰壳纤维相比,具有更好的亲水性。而且聚酯纤维的微生物固着速度和总量均大于其他两种纤维,更适合用于浮动湿地载体。底部曝气(曝气深度为1.2 m)条件能够显著提高浮动湿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增氧量增大有利于COD_(Cr)、氨氮、TN的去除,但对TP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对再生水受纳水体的净化效果表明,底部供氧-浮动湿地技术对湖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湿地 聚酯纤维 底部供氧 受纳水体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系统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生长模拟研究
6
作者 周子棚 赵进勇 +5 位作者 韩会玲 丁洋 崔子腾 王琦 薛洋 梁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22,共13页
【目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作为一种活体工程材料,在岸坡土体失稳变形时通过承受拉力限制土体位移变形,提高土体抗剪强度,保证岸坡稳定。基于L-系统构建植物根系模型目前在生物科学、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开展了较好的研究,但在生态护... 【目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作为一种活体工程材料,在岸坡土体失稳变形时通过承受拉力限制土体位移变形,提高土体抗剪强度,保证岸坡稳定。基于L-系统构建植物根系模型目前在生物科学、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开展了较好的研究,但在生态护岸植被根系生长模拟仿真方面,相关研究还尚未开展。【方法】基于生态护岸区植物生境的特点,通过L-系统建立了生态护岸植物根系三维生长模型,构建了考虑根系轴向生长和侧向分支、岸坡坡度、浸润线高度、根的随机自由弯曲和向地性生长的植物根系生长规则;利用Matlab开发植物根系三维模型程序,并以华北平原永定河莲石湖段两岸边坡的狗牙根-连翘-榆树植被类型为例,采用根表面积密度的相对误差对模型进行校验。【结果】结果显示:狗牙根根系扫描的表面积密度为7.62 cm^(2)·dm^(-3),模型模拟计算出的根系表面积密度为10.48 cm^(2)·dm^(-3),其相对误差为37.50%;连翘根系扫描的表面积密度为11.01 cm^(2)·dm^(-3),模型计算出的根表面积密度为15.28 cm^(2)·dm^(-3),其相对误差为38.78%;榆树根系扫描的表面积密度为11.96 cm^(2)·dm^(-3),模型计算出的根系表面积密度为16.26 cm^(2)·dm^(-3),其相对误差为35.95%。【结论】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狗牙根、灌木植物连翘以及乔木植物榆树这三种植被的根表面积密度的相对误差均在40.00%以下,符合预期效果,说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草灌桥植被类型的根系形态结构;程序生成的图像在根系总体走向和形态分布上与根系扫描图形非常接近,说明开发的程序能很好地实现建立的模型。通过案例的对比分析,校验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揭示了根系对护岸生境的适应性,并为生态护岸工程植物配置提供了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L-系统 植被根系 生长模型 产生式规则 指标体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修复负反馈调节规划设计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进勇 董哲仁 +1 位作者 孙东亚 张晶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4,共5页
本文建议的河流生态修复负反馈规划设计方法,是一种针对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适应性方法,力图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处理和解决河流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决策方法问题。负反馈调节设计过程是按照"规划—设计—执行(包括管理)... 本文建议的河流生态修复负反馈规划设计方法,是一种针对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适应性方法,力图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处理和解决河流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决策方法问题。负反馈调节设计过程是按照"规划—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模式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其目的是以累积的形式,不断缩小河流生态系统现状与修复目标之间的目标差,应用于河流生态修复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和后评估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修复 不确定性 负反馈调节 评估 规划设计 水文 生物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方法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进勇 孙东亚 董哲仁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3,共6页
河流生态修复主要包括河流地貌特征的修复和水文特征的恢复。基于河流连续体、河流四维模型等河流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水工学的相关理念,对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的一些方法和工程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 河流 地貌多样性 修复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边连通度的平原水网区水系连通性定量评价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进勇 董哲仁 +3 位作者 杨晓敏 张晶 马栋 徐征和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河湖水系保持连通是流域内河流与湖泊、河道与河漫滩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保持畅通的基本条件,也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利用GIS平台和图论理论,研究河湖水系的系... 河湖水系保持连通是流域内河流与湖泊、河道与河漫滩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保持畅通的基本条件,也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利用GIS平台和图论理论,研究河湖水系的系统性连通程度定量评价技术,以胶东地区为例,分析了胶东调水东线工程和引黄济青工程实施后山东半岛东部地区水网连通情况。结果表明,胶东调水东线工程实施后连通度可提高50%。此方法可为平原水网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湖水系连通规划及闸坝调度方案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 图论 边连通度 邻接矩阵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干扰能量法模拟边坡失稳过程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进勇 章青 +1 位作者 邵国建 卓家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9-370,共2页
在土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干扰能量法对边坡失稳过程进行了模拟。结合长江下游某岸坡滑塌实例 ,通过逐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用干扰能量法进行稳定评判 ,确定了各阶段的稳定薄弱部位和潜在滑体 ,进而实现了对岸坡失稳过程的... 在土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干扰能量法对边坡失稳过程进行了模拟。结合长江下游某岸坡滑塌实例 ,通过逐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用干扰能量法进行稳定评判 ,确定了各阶段的稳定薄弱部位和潜在滑体 ,进而实现了对岸坡失稳过程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非线性 有限元 干扰能量法 稳定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苦溪河生态治理的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进勇 廖伦国 +1 位作者 董哲仁 孙东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3,共5页
以人水和谐、生态健康作为工程总体定位,运用生态水工学理念对重庆市苦溪河进行了生态治理。治理工程在岸线布置、沿河建(构)筑物布置、河流纵横断面设计、岸坡防护设计等方面解决了防洪安全、河流纵向形态多样性、断面形态多样性以及... 以人水和谐、生态健康作为工程总体定位,运用生态水工学理念对重庆市苦溪河进行了生态治理。治理工程在岸线布置、沿河建(构)筑物布置、河流纵横断面设计、岸坡防护设计等方面解决了防洪安全、河流纵向形态多样性、断面形态多样性以及河流内栖息地多样性等问题,是生态水工学理念的一次有效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生态水工学 生态治理 多样性 苦溪河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标准进展综述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进勇 于子铖 +2 位作者 张晶 彭文启 王琦 《中国水利》 2022年第6期32-37,共6页
系统归纳梳理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国家地区,部分国际组织,我国水利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行业部门以及北京、浙江等地区的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相关技术标准进展情况。我国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近10年相关技术... 系统归纳梳理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国家地区,部分国际组织,我国水利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行业部门以及北京、浙江等地区的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相关技术标准进展情况。我国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近10年相关技术标准快速发展,但由于河湖生态系统本身的动态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河湖治理工作的阶段性特征,相关技术标准体系需补缺项、强弱项,进一步完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 技术标准 生态系统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视角下的城乡河湖水环境治理“三全三可”策略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进勇 彭文启 +2 位作者 丁洋 冯健 王琦 《中国水利》 2020年第23期9-13,共5页
针对城乡河湖水环境治理的特点,提出了流域视角下的全覆盖、全过程、全要素,以及问题可定位定时识别、措施可落地有效、效果可定量预测的城乡河湖水环境治理“三全三可”策略。总结了该策略在实施中的应用逻辑路线,以北京市海淀区水系... 针对城乡河湖水环境治理的特点,提出了流域视角下的全覆盖、全过程、全要素,以及问题可定位定时识别、措施可落地有效、效果可定量预测的城乡河湖水环境治理“三全三可”策略。总结了该策略在实施中的应用逻辑路线,以北京市海淀区水系生态治理工作方案为例介绍了典型应用。“三全三可”策略体系可为城乡河湖水环境治理方案编制及顶层设计等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城乡河湖 水环境治理 “三全三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进勇 丁洋 +2 位作者 张晶 彭文启 冯硕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2期14-17,共4页
河湖水系阻隔导致生态结构及功能受损,改善河湖水系连通格局是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目的是调整水系结构、恢复关键水生态过程,从而保障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发挥。需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分析区域河... 河湖水系阻隔导致生态结构及功能受损,改善河湖水系连通格局是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目的是调整水系结构、恢复关键水生态过程,从而保障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发挥。需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分析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在水生态系统演替中的作用,使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综合效益最优,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生态水网、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格局 连通性 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水生态系统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水工学的农村水系自然化治理技术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进勇 王琦 +2 位作者 彭文启 张晶 于子铖 《中国水利》 2021年第12期20-22,53,共4页
根据农村水系特征,基于生态水工学理论方法,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修复功能基础上,在河流地貌形态、水系格局、岸坡防护、栖息地加强及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构建农村水系自然化治理技术体系,促进形成生态健康、自然美感、承载乡愁的农村水... 根据农村水系特征,基于生态水工学理论方法,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修复功能基础上,在河流地貌形态、水系格局、岸坡防护、栖息地加强及生态文化景观等方面构建农村水系自然化治理技术体系,促进形成生态健康、自然美感、承载乡愁的农村水系特征,提升农村水系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工学 农村水系 生态修复 自然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态型护岸工程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进勇 魏保义 +1 位作者 王晓峰 王亮 《广东水利水电》 2007年第6期68-72,74,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我国目前的河道防护现状,从生态工程的角度出发,归纳了生态型护岸工程技术的原则和目标,并对几种常见的生态型护岸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从工程实施前后、植物种类的选择、反滤层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我国目前的河道防护现状,从生态工程的角度出发,归纳了生态型护岸工程技术的原则和目标,并对几种常见的生态型护岸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从工程实施前后、植物种类的选择、反滤层的选择三个方面对生态型护岸示范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护岸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生态调查与规划方法 被引量:19
17
作者 董哲仁 王宏涛 +2 位作者 赵进勇 张晶 王俊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3,19,共7页
本文讨论了河流—湖泊系统和河流—河漫滩系统连通性的生态学意义,阐述了河湖水系连通性生态调查与分析方法,提出了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的规划原则,介绍了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提出了恢复连通性效果评估方法。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性 生态调查 规划方法 洪水脉冲 洄游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学相关交叉学科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董哲仁 孙东亚 +1 位作者 王俊娜 赵进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43,共8页
论述了近年来河流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指出河流生态系统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诸多学科与河流生态学的交叉、融合,发展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领域。文中介绍了生态水文学、生态水力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水工学的学科内涵、研究进... 论述了近年来河流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指出河流生态系统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诸多学科与河流生态学的交叉、融合,发展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领域。文中介绍了生态水文学、生态水力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水工学的学科内涵、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趋势。指出学科的细化标志着对于河流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交叉学科必然会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最终朝着建立综合的河流科学理论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学 生态水文学 水文情势 环境水流 生态水力学 生物生活史 景观生态学 生态水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 被引量:120
19
作者 董哲仁 孙东亚 赵进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分析了现行水库调度方法的不足,指出应在实现社会经济多种目标的前提下,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实行水库的多目标生态调度。文中讨论了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的方法,包括建立相应法规体系;保证维持下游河道基本生态功能的需水量;模拟自然水... 分析了现行水库调度方法的不足,指出应在实现社会经济多种目标的前提下,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实行水库的多目标生态调度。文中讨论了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的方法,包括建立相应法规体系;保证维持下游河道基本生态功能的需水量;模拟自然水文情势的水库泄流方式;进行水库泥沙调控及水库富营养化控制;减轻水体温度分层影响;进行防污调度以及增强水系连通性等方面的调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运行 多目标生态调度 河流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堰塞湖地形快速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何秉顺 赵进勇 +3 位作者 王力 魏建军 李自繁 丁留谦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94-398,共5页
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整合雷达系统、GPS系统可使地形高程测量作业迅速而准确。本文旨在探讨三维激光扫描仪与GPS坐标转换的方法及地形测量作业流程。实践证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安县肖家桥、罐滩堰塞... 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整合雷达系统、GPS系统可使地形高程测量作业迅速而准确。本文旨在探讨三维激光扫描仪与GPS坐标转换的方法及地形测量作业流程。实践证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安县肖家桥、罐滩堰塞湖测量中的应用是高效的,它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人力使用少、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等优点,能为突发地质灾害抢险决策迅速地提供地形资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堰塞湖 地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