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正交试验的框架端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赵卫平
赵芷迎
雷永旺
王振兴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03-211,227,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42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YQLJ04)。
-
文摘
为找出框架端节点抗震性能的优良设计组合,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建立了L9(34)正交表并完成了9组拟静力试验。以A(混凝土强度)、B(锚固方式)、C(纵筋配筋率)为主要研究因素,且每个因素设计三个水平,分别为A 1(C50),A 2(C60),A 3(C70);B 1(弯折),B 2(螺栓),B 3(贴焊);C 1(1.63%),C 2(2.08%),C 3(2.58%)。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和极差分析,并通过新复极差(SSR)法进行各因素水平间多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试件延性、耗能能力、极限承载力均有显著影响;各抗震性能指标的主次效应和最优组合如下:延性的影响主次效应为C>A>B,最优组合为A3+B3+C 1;耗能能力的影响主次效应为A>C>B,最优组合为A3+B3+C 2;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主次效应为C>A>B,最优组合为A3+B1+C 3。综合抗震性能可选取的较优组合为A3+B3+C1或C 2。将各因素水平均值的降幅计算结果作为设计组合对各因素敏感度分析的依据。结果显示各抗震性能指标对不同端节点设计组合的因素敏感程度不同,可针对最大敏感因素进行改性工作。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端节点
抗震性能
正交试验
拟静力试验
-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exterior joint
seismic behavior
orthogonal test
quasi-static test
-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