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聚酯纤维对机场水泥混凝土的增韧阻裂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赵胜前 游庆龙 +2 位作者 李京洲 尹杰 黄之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02-309,共8页
为增强机场水泥混凝土的韧性,提升道面结构的抗开裂能力,制备了聚酯纤维(FC)、聚乙烯醇纤维(PVA)和聚丙烯粗纤维(PP)混凝土。以砂率、FC纤维掺量和减水剂掺量为影响因素,28 d抗折强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FC纤维混凝土的最佳配... 为增强机场水泥混凝土的韧性,提升道面结构的抗开裂能力,制备了聚酯纤维(FC)、聚乙烯醇纤维(PVA)和聚丙烯粗纤维(PP)混凝土。以砂率、FC纤维掺量和减水剂掺量为影响因素,28 d抗折强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FC纤维混凝土的最佳配比。采用三点弯曲韧性试验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分析了纤维的增韧阻裂机理。结果表明:砂率、FC纤维掺量和减水剂掺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三者对混凝土28 d抗折强度的影响程度排序为FC纤维掺量>减水剂掺量>砂率,最佳配比为砂率34%、FC纤维掺量1.4 kg/m^(3)、减水剂掺量2%。三种纤维P-δ曲线拐点处的荷载峰值和挠度显著提高,拐点尖锐程度下降。相较于素混凝土,FC、PVA和PP纤维混凝土的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125.8%、118.4%和87.1%,起裂韧度分别提升了38.7%、33.9%和25.2%,断裂韧度分别提升了87.1%、73.2%和55.6%。此外,FC、PVA和PP纤维混凝土开裂过程中所需的断裂能分别提升了216.2%、193.2%和162.9%。结合能量平衡理论,纤维通过能量传递的方式在混凝土中起到增韧阻裂作用,FC纤维的增韧阻裂效果相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道面 纤维混凝土 改性聚酯纤维 响应面法 弯曲韧性 断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轮载作用下机场复合式道面结构力学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游庆龙 李京洲 +2 位作者 罗志刚 赵胜前 马靖莲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以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为平台,考虑旧水泥混凝土道面接缝的传荷能力,建立了复合式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考虑临界荷位的布置,获取了B737-300,B767-300ER和B777-300ER等3种机型飞机的荷载作用下复合式道面结构各层的力学响应,计算了力学响... 以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为平台,考虑旧水泥混凝土道面接缝的传荷能力,建立了复合式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考虑临界荷位的布置,获取了B737-300,B767-300ER和B777-300ER等3种机型飞机的荷载作用下复合式道面结构各层的力学响应,计算了力学响应的极大值及其出现的位置.结果表明:复合式道面结构的临界荷位为纵缝边缘中部,多轴起落架荷载作用下,复合式道面结构力学响应表现为多应力峰值模式,随轴数增多,力学响应增加显著,轮轴之间叠加效应明显.3种机型飞机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底,旧水泥混凝土层底的力学响应的极值位置多出现在靠近纵横边缘一侧的轮胎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 复合式道面 轮轴构型 力学响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组合沥青混合料的蠕变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游庆龙 黄之懿 +2 位作者 魏丙华 赵胜前 姚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6-931,973,共7页
为探究双层组合沥青混合料的蠕变性能,在室内成型双层沥青混合料试件,由上面层AC-13C与中面层AC-20C沥青混合料组合形成(4 cm+10 cm);按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4%向部分试件中掺入抗车辙剂;选取试验温度40℃、50℃、60℃,试验应力水平0.3 ... 为探究双层组合沥青混合料的蠕变性能,在室内成型双层沥青混合料试件,由上面层AC-13C与中面层AC-20C沥青混合料组合形成(4 cm+10 cm);按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4%向部分试件中掺入抗车辙剂;选取试验温度40℃、50℃、60℃,试验应力水平0.3 MPa、0.5 MPa、0.7 MPa,对室内成型的试件进行单轴静载压缩试验,记录试验结果并绘制出蠕变曲线;利用WLF方程获取了不同温度下双层组合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结果的移位因子,并用修正的Burgers模型拟合主曲线;根据试验和拟合结果,采用广义的Maxwell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并将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种双层组合沥青混合料,同一温度条件下,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组合材料的蠕变性能逐渐降低;同一应力条件下,随着温度水平的升高,组合材料的蠕变性能逐渐降低;抗车辙剂对各种沥青混合料的蠕变性能均有明显改善;修正的Burgers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单层和双层组合沥青混合料的蠕变特性;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蠕变性能 主曲线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和Drucker-Prager模型的黄土剪切特性研究
4
作者 游庆龙 熊秘 +5 位作者 陈世业 黄之懿 黄文旭 赵胜前 程明 蒋勇 《材料导报》 2025年第19期138-143,共6页
为探究路基黄土的剪切特征,获取Mohr-Coulomb(M-C)模型参数内摩擦角φ和黏聚力c,Ducker-Prager(D-P)模型参数β和d,控制压实度为94%,含水率ω为9.5%、11.5%、13.5%、15.5%、19.5%,利用GDS(Geotechnical digital systems,GDS)静三轴仪在... 为探究路基黄土的剪切特征,获取Mohr-Coulomb(M-C)模型参数内摩擦角φ和黏聚力c,Ducker-Prager(D-P)模型参数β和d,控制压实度为94%,含水率ω为9.5%、11.5%、13.5%、15.5%、19.5%,利用GDS(Geotechnical digital systems,GDS)静三轴仪在100、200、300 kPa围压下开展重塑黄土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模型在表征黄土剪切特性时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当ω为9.5%时,100 kPa和200 kPa围压下土样应力应变曲线出现“软化”现象,当ω在11.5%~19.5%之间时,所有围压下土样应力应变均出现“硬化”现象。土的内摩擦角φ和黏聚力c,β和d均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当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时,黏聚力c和d会迅速减小。有限元模拟对比M-C和D-P模型,发现M-C模型能更好地反映黄土的剪切特性。最终得到了M-C和D-P模型的力学参数,并给出拟合公式,可预测压实度为94%、含水率在9.5%~19.5%范围内土样的模型参数,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三轴试验 剪切特性 Mohr-Coulomb Ducker-Prag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