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绪调节对行为抑制的影响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绍晨 宫火良 +1 位作者 张俊华 郑希付 《心理研究》 2014年第3期27-34,共8页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将经典的情绪调节范式和oddball范式相结合,探讨情绪调节对行为抑制的作用。结果发现: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下,被试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而对标准刺激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在400-70...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将经典的情绪调节范式和oddball范式相结合,探讨情绪调节对行为抑制的作用。结果发现: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下,被试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而对标准刺激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在400-700ms和1000~3500ms的时间窗内.LPP波存在显著差异;在行为抑制阶段,N2波的平均波幅和潜伏期都存在显著差异,而P3波的平均波幅差异显著、潜伏期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情绪调节策略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为;在三种情绪调节策略中,采用重评策略时,被试在行为抑制上投入的认知资源最少,而使用自然观看策略时,被试在行为抑制上认知资源耗费最多。本实验结果说明重评策略对行为抑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可能会使个体更好地进行行为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策略 oddball范式 行为抑制 LPP N2-P3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唤醒度负性刺激抑制控制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绍晨 郑希付 《心理研究》 2017年第1期17-23,共7页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采用双选择情绪oddball范式,探讨不同唤醒度负性刺激的行为抑制特点。实验选取1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要求被试对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75%vs.25%)分别作不同的按键反应,记录按键前后的脑电。偏差刺激由高...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采用双选择情绪oddball范式,探讨不同唤醒度负性刺激的行为抑制特点。实验选取1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要求被试对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75%vs.25%)分别作不同的按键反应,记录按键前后的脑电。偏差刺激由高、低唤醒两种来自国际情绪图片系统的情绪图片组成。本研究主要分析反应抑制过程的N2和P3的波幅和潜伏期。结果显示:对高、低唤醒刺激的抑制反应诱发的N2波幅和潜伏期没有差异,对高唤醒刺激抑制反应诱发的P3波幅大于低唤醒的P3波幅,并且差异显著。结论:对高唤醒刺激进行抑制控制的结果是产生更大的P3波幅,这一过程的结果显示,人类对高唤醒刺激更难进行抑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醒度 行为抑制 ODDBALL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词汇加工过程中的无关言语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俞锦旺 孟珠 +3 位作者 秦钊 邓志洲 赵绍晨 闫国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1-617,共7页
通过两个词汇识别任务,考察词汇加工过程中的无关言语效应。实验1采用真假词判断任务,考察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白噪音和安静的背景声音对不同具体性的词汇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仅有意义言语干扰了词汇识别,且主要体现在对低具体... 通过两个词汇识别任务,考察词汇加工过程中的无关言语效应。实验1采用真假词判断任务,考察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白噪音和安静的背景声音对不同具体性的词汇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仅有意义言语干扰了词汇识别,且主要体现在对低具体性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显著增加。实验2采用了语义范畴判断任务,同样发现有意义言语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其他声音条件。结果表明,中文词汇加工过程中存在无关言语效应,且当任务强调语义加工时,干扰主要源于无关言语的语义成分,支持了语义干扰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词汇加工 词汇判断 语义范畴 无关言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别性学习对条件性恐惧泛化的影响
4
作者 赵绍晨 岳洁如 +4 位作者 陈伟 戎牧心 杨子凡 孟令怡 郑希付 《心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393-402,共10页
恐惧的双通路模型认为,恐惧可以通过快速通路和慢速通路进行加工。以往研究基于此提出了基于知觉相似性的恐惧泛化模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初级知觉加工外,人类还会进行高级认知的加工。关于初级知觉加工和高级认知的加工机制尚不清楚... 恐惧的双通路模型认为,恐惧可以通过快速通路和慢速通路进行加工。以往研究基于此提出了基于知觉相似性的恐惧泛化模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初级知觉加工外,人类还会进行高级认知的加工。关于初级知觉加工和高级认知的加工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经典的辨别性条件恐惧范式,从数字构成的辨别性学习角度探究恐惧泛化的潜在机制。43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符号学习组和数值学习组。结果发现,在恐惧习得过程中,被试在主观预期和皮肤电导反应(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s,SCR)指标上均习得了恐惧。在恐惧泛化过程中,主观预期和SCR指标出现了分离,具体表现为被试在主观预期上出现了辨别性恐惧泛化,而在SCR指标上并未出现泛化。这表明恐惧泛化中主观预期和SCR可能存在不同的加工机制。这对临床上分别从认知角度和自动生理反应角度治疗焦虑障碍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泛化 辨别学习 双通路 经典条件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