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PE2和FOXP3在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孔丽 赵素贤 +7 位作者 张莹 金萌 王闪闪 任伟光 张玉果 孔令波 韩芳 纪雷 《临床荟萃》 2025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分析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8-like 2,TIPE2)和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TIPE2和FOXP3在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肝癌和肝硬化... 目的分析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8-like 2,TIPE2)和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TIPE2和FOXP3在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肝癌和肝硬化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组织60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TIPE2和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肝组织病理分级、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otransferase,ALT)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等多项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癌患者较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TIPE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IPE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FOXP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P<0.01);TIPE2和FOXP3表达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程度越低TIPE2下调越明显,而FOXP3上调越显著;同时TIPE2表达程度与血清AFP水平、AST/ALT比值、中性粒细胞数量和NLR呈负相关。结论TIPE2可能通过负性调控FOXP3+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了肝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在肝癌的发生中可能发挥负性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TIPE2 FOXP3 肝组织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roTouch联合FIB-4、APRI及GPRI评估肝纤维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文 张思雨 +3 位作者 路宇 赵素贤 王荣琦 南月敏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评估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小板(platelet,PLT)比值(APRI)、age-AST-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相关的比值(FIB-4)及谷氨酰胺转肽酶(glutam... 目的评估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小板(platelet,PLT)比值(APRI)、age-AST-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相关的比值(FIB-4)及谷氨酰胺转肽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PLT比值(GPRI)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经肝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慢性肝病患者337例,采用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同步检测ALT、AST、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PLT,计算FIB-4、APRI及GPR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比分析FibroTouch及3种血清学模型的诊断效能,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验后概率对比分析FibroTouch联合多参数模型的诊断准确度。结果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著肝纤维化(≥S2)169例,进展期肝纤维化(≥S3)86例,肝硬化(S4)42例。LSM诊断纤维化分期S≥2、S≥3、S=4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26、0.882、0.920,明显高于FIB-4(0.734、0.711、0.739)、APRI(0.662、0.669、0.719)和GPRI(0.621、0.674、0.720),P值均<0.01。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脏炎症程度、ALT、AST及TBIL水平可影响LSM、FIB-4、APRI及GPRI诊断肝纤维化。计算验后概率示,FibroTouch诊断纤维化分期S≥2、S≥3、S=4与肝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分别为72.44%、80.52%、84.21%;LSM联合FIB-4诊断肝纤维化的符合率优于LSM联合APRI或GPRI,S≥2、S≥3、S=4分别为85.88%、92.38%、95.83%;进一步联合其余模型的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四者联合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S≥3、S=4的符合率分别为95.71%、98.6%、99.08%。结论 FibroTouch联合FIB-4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度高,进一步联合APRI及GPRI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穿活检的需求,为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动态监测及疗效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弹性成像技术 无创血清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FasL/sFas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杜静华 张艳 +3 位作者 任伟光 孔令波 赵素贤 南月敏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oluble Fas ligend,sFasL)及sFas水平,并动态观察联合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及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r...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oluble Fas ligend,sFasL)及sFas水平,并动态观察联合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及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后PLC患者血清sFasL、sFas水平变化,探讨PLC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方法选择PLC患者40例(初发26例,复发14例),采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血清sFasL/sFas水平,同步检测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另选CHB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PLC患者血清sFasL、sFas水平显著高于CHB组及健康对照组,尤以复发PLC增高为著。PLC初发、PLC复发、CHB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FasL水平依次为(86.21±28.47)μg/L、(317.56±139.54)μg/L、(43.62±9.96)μg/L和(26.61±7.93)μg/L;sFas依次为(51.15±22.97)μg/L、(107.13±27.19)μg/L、(16.81±6.34)μg/L、(21.57±7.95)μg/L,PLC复发组血清sFasL和sFas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PLC初发组显著高于CHB和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PLC治疗后1、3、6个月血清sFasL为(150.32±27.95)μg/L、(82.52±15.07)μg/L、(34.66±5.26)μg/L;sFas为(102.09±27.92)μg/L、(30.59±6.79)μg/L、(21.20±3.19)μg/L,治疗后1个月sFasL、sFa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3个月sFas及治疗后6个月sFasL、sFa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及P<0.01)。治疗前后血清ALB、ALT及TBIL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sFasL、sFas水平为PLC发病及进展的重要标志;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TACE治疗PLC可通过调节凋亡基因sFasL、sFas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细胞凋亡 植物制剂 维生素B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南月敏 付娜 +3 位作者 梁保丽 赵素贤 王荣琦 韩芳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6期1446-1448,共3页
关键词 药物毒性 肝损伤 体状和症状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坡 孔丽 赵素贤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7期727-731,共5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清除HCV感染,达到治愈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最主要目标。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发展迅猛,可以有效清除病毒,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国际上已广泛用于HCV感染者的治疗。本文...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清除HCV感染,达到治愈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最主要目标。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发展迅猛,可以有效清除病毒,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国际上已广泛用于HCV感染者的治疗。本文就DAA的分类、特点、耐药问题及不同HCV基因型的治疗方案等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肝炎病毒属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使用中酒精及碘酒的管理体会
6
作者 赵素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9期82-83,共2页
目的使用中的酒精及碘酒含细菌菌量数合格.方法对市防疫站2003年~2005年中每年对我院各临床科、急诊科、门诊、手术室等正在使用的常用酒精及碘酒中细菌菌量数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酒精及碘酒中细菌菌量数超标原因,制定了使用人员... 目的使用中的酒精及碘酒含细菌菌量数合格.方法对市防疫站2003年~2005年中每年对我院各临床科、急诊科、门诊、手术室等正在使用的常用酒精及碘酒中细菌菌量数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酒精及碘酒中细菌菌量数超标原因,制定了使用人员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原则、环境管理、消毒剂瓶内落尘进菌、消毒剂的挥发、消毒剂的使用时间、容器的处理和消毒.结果由2003年及2004年正在使用中的酒精及碘酒细菌菌量数合格率分别为52.63%及81.2%.2003年及2004年正在使用中的碘酒细菌菌量数合格率分别为90.9%及90.9%.上升至2005年正在使用中的酒精及碘酒细菌菌量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加强使用中酒精及碘酒各环节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细菌菌量数的生长,使其达到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碘酒 污染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