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9家医院1110例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贾王平 郭代红 +4 位作者 田小燕 寇炜 王啸宇 赵粟裕 胡鹏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第8期481-485,共5页
目的了解各类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DILI)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防治DILI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提取并筛选2008~2016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DILI的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引起DIL... 目的了解各类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DILI)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防治DILI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提取并筛选2008~2016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DILI的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引起DILI的药品、实验室指标与主要临床表现、发生DILI的时间及给药途径、DILI转归及治疗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 110例DILI中,男女比例为1.51:1;男女患者年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0,P=0.01);引起DILI前3大类药物依次为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引起DILI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阿托伐他汀、利福平、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在DILI的转归中,应用保肝药物的患者治愈和好转的构成比更高(χ~2=25.136,P<0.001)。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加深对导致DILI药物的认识,合理用药;而对于DILI的患者,应及时停药,并积极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1例药源性肾损伤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郭代红 +6 位作者 朱曼 徐元杰 马亮 鹏芝 蔡乐 赵粟裕 王忠强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10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导致药源性肾损伤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2009~2014年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检索出药源性肾损伤报告501例,对涉及的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类别、给药途径、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导致药源性肾损伤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2009~2014年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检索出药源性肾损伤报告501例,对涉及的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类别、给药途径、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1例药源性肾损伤中,女175例(34.93%),男326例(65.07%),平均年龄(54.14±21.99)岁,涉及197种药物,其中抗感染药所占比例最大,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在用药1周以内(72.45%),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其中痊愈、好转406例(81.04%)。结论药源性肾损伤涉及药物种类较多,临床应提高对药源性肾损伤的认识,加强对高危人群及高危药物的预警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肾损伤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