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冗余并联机构的高性能机床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福群 郭盛 +1 位作者 徐梓淳 李典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提高并联机构在局部精密加工时的调整姿态能力等运动性能,通过添加冗余驱动的方式,提出一种新型2RP(R)/S-2RPS结构冗余并联机构,并对机构进行解耦特性和位置逆解计算,利用约束杆长方程求导方法建立速度输入与输出方程及速度映射矩阵... 为提高并联机构在局部精密加工时的调整姿态能力等运动性能,通过添加冗余驱动的方式,提出一种新型2RP(R)/S-2RPS结构冗余并联机构,并对机构进行解耦特性和位置逆解计算,利用约束杆长方程求导方法建立速度输入与输出方程及速度映射矩阵。根据解耦特性对机构伴随运动进行求解,对比冗余机构在相同约束下与非冗余机构的工作空间。利用雅可比矩阵,对机构静刚度和灵巧性运动性能进行分析,同时将上述机构性能与非冗余机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冗余驱动的方式使机构性能得到提升。以圆弧曲线为运动轨迹,对机构进行圆弧轨迹运动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设计的可行性以及机构具有实现任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结构冗余 运动学 性能评价 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基态和激发态的计算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争林 张复实 +1 位作者 陈锡侨 赵福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采用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得到了H2Pc(酞菁)的优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DDFT方法计算了激发态.通过与H2P(卟吩)、H2Pz(四氮卟吩)和H2TBP(四苯并卟啉)的比较,研究了苯并取代以及氮杂取代对H2Pc的分子轨道和激发态的影响,上述取... 采用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得到了H2Pc(酞菁)的优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DDFT方法计算了激发态.通过与H2P(卟吩)、H2Pz(四氮卟吩)和H2TBP(四苯并卟啉)的比较,研究了苯并取代以及氮杂取代对H2Pc的分子轨道和激发态的影响,上述取代效应使得H2Pc的HOMO-1(132b1u)和HOMO-3(130b1u)轨道发生了翻转,氮杂取代的影响尤其明显.这两种取代都使得Q带振子强度增大,在这四种化合物中,H2Pc的振子强度最大.TDDFT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密度泛函方法 DFT 含量密度泛函方法 TDDFT 基态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酞菁在甲醇-水溶液中的二聚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剑波 赵瑜 +4 位作者 张复实 赵福群 唐应武 宋心琦 姚光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研究了不同磺化度的酞菁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聚集行为.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发现磺化度在1.0以上时染料在稀溶液中主要以单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并可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出聚集平衡常数和平衡时单体所占的百分比,得到磺化度越... 研究了不同磺化度的酞菁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聚集行为.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发现磺化度在1.0以上时染料在稀溶液中主要以单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并可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出聚集平衡常数和平衡时单体所占的百分比,得到磺化度越低越易聚集的结论.有关激发态的实验表明,增加酞菁磺化度有助于提高表观荧光量子产率,但对荧光寿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磺化 二聚 磺化度 荧光量产率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含氧取代酞菁的聚集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新 赵福群 +3 位作者 李忠玉 赵澎 唐应武 张复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7-491,共5页
以3-硝基邻苯二腈为原料分别与苯酚和甲醇反应合成3-苯氧基邻苯二腈和3-甲氧基邻苯二腈,这些α-取代的邻苯二腈以二甲氨基乙醇为溶剂,在有无醋酸锌条件下环合,分别形成α-四苯氧基锌酞菁、α-四苯氧基无金属酞菁、α-四甲氧基锌酞菁、α... 以3-硝基邻苯二腈为原料分别与苯酚和甲醇反应合成3-苯氧基邻苯二腈和3-甲氧基邻苯二腈,这些α-取代的邻苯二腈以二甲氨基乙醇为溶剂,在有无醋酸锌条件下环合,分别形成α-四苯氧基锌酞菁、α-四苯氧基无金属酞菁、α-四甲氧基锌酞菁、α-四甲氧基无金属酞菁,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此类锌酞菁在氯仿等非配位溶剂中能自发形成J型聚集体,其Q带出现一个红移吸收带,经UV-Vis光谱、荧光光谱及MALDI-TOF质谱分析表明,该聚集体的形成机理为基于酞菁分子间的锌-氧自配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含氧取代酞菁 J型聚集体 锌-氧自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酞菁光物理性质的取代基效应(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剑波 赵福群 +4 位作者 赵瑜 张复实 唐应武 宋心琦 周福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1-495,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可溶性的2,9,16,23-四取代的空心酞菁,并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实验表明,烷基、烷氧基、芳氧基取代空心酞菁的最低电子跃迁能和最低激发单重态能量与Hammett间位取代基常数线性相关.而强吸电子基如硝基和强给电子基如... 合成了一系列可溶性的2,9,16,23-四取代的空心酞菁,并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实验表明,烷基、烷氧基、芳氧基取代空心酞菁的最低电子跃迁能和最低激发单重态能量与Hammett间位取代基常数线性相关.而强吸电子基如硝基和强给电子基如氨基取代则会诱导分子内电荷转移和使酞菁聚集,导致吸收光谱畸变和激发态量子产率下降.但取代基对酞菁的振动能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电荷转移 聚集体 物理性质 取代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化和脱质子化对酞菁光谱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剑波 赵瑜 +4 位作者 赵福群 张复实 唐应武 宋心琦 周福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系统地研究了四异丙氧基酞菁的质子化和脱质子化对吸收和发射光谱的影响.研究表明,三氟乙酸可对酞菁分子连续质子化,分别生成[H2Pc(OiPr)4·H+]+和[H2Pc(OiPr)4·2H+]2+而硫酸可使酞菁形成[H2Pc(OiPr)4·4H+]4+此外,NaO... 系统地研究了四异丙氧基酞菁的质子化和脱质子化对吸收和发射光谱的影响.研究表明,三氟乙酸可对酞菁分子连续质子化,分别生成[H2Pc(OiPr)4·H+]+和[H2Pc(OiPr)4·2H+]2+而硫酸可使酞菁形成[H2Pc(OiPr)4·4H+]4+此外,NaOH/EtOH可使酞菁分子脱质子化生成[Pc(OiPr)4]2-,反应一步完成,表明分子中的两个吡咯-NH-同步酸解,质子化可使吸收光谱的Q带和荧光发射峰显著红移,证明酞菁激发态的碱性强于基态.对这些实验现象,利用四轨道电子跃迁模型作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质子化 脱质子化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螺萘并噁嗪配合物的褪色过程动力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金渭 唐应武 +1 位作者 赵福群 宋心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0-203,共4页
报导了一种带5’-CO2Me取代基的螺嗪(A)的开环形式(B)与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并证明了有色体配合物(C)的主要消色过程是先解离出金属离子生成(B).再褪色生成闭环无色体(A)... 报导了一种带5’-CO2Me取代基的螺嗪(A)的开环形式(B)与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并证明了有色体配合物(C)的主要消色过程是先解离出金属离子生成(B).再褪色生成闭环无色体(A).未观测到由(C)直接褪色生成(A)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螺萘并恶嗪 螯合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化合物环化量子产率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牛丽红 赵福群 +2 位作者 周云 杨锦 尉京志 《大学化学》 CAS 2015年第4期30-35,共6页
量子产率是光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实验中选用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利用自行搭建的装置,开发了一个测定光化学反应量子产率的新实验,用于中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表明,该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提... 量子产率是光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实验中选用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利用自行搭建的装置,开发了一个测定光化学反应量子产率的新实验,用于中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表明,该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和实验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产率 光化学反应 光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啉螺吡喃热致变色平衡常数的新测定法(英文)
9
作者 周金渭 李毅婷 +2 位作者 唐应武 赵福群 宋心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7-100,共4页
报导了一种吲哚啉螺吡喃(SP)在丙酮溶液中热致变色平衡常数的新测定方法.通过分别检测紫外光照射SP后生成有色体的褪色过程和避光条件下其开环异构体与Cu(Ⅱ)的配合物形成过程,求得闭环无色体的开环速度常数kf和开环有色体的闭环... 报导了一种吲哚啉螺吡喃(SP)在丙酮溶液中热致变色平衡常数的新测定方法.通过分别检测紫外光照射SP后生成有色体的褪色过程和避光条件下其开环异构体与Cu(Ⅱ)的配合物形成过程,求得闭环无色体的开环速度常数kf和开环有色体的闭环褪色速度常数(kr)分别为4.94×10-4s-1和9.8×10-2s-1.利用Ke=kf/kr,可求得Ke为5.0×10-3.此方法有助于解决Flannery等人方法中对不同溶剂ε估值所带来误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啉螺吡喃 光致变色 平衡常数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吡喃逆向变色光量子产率测定及其光致变色特性研究
10
作者 周金渭 张复实 +4 位作者 李毅婷 赵福群 唐应武 宋心琦 李二成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5年第4期294-300,共7页
研究了1’-十八烷基-3’,3’,-二甲基-6,8-二硝基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的逆向光致变色特性,通过吸收光谱测定了其在不同溶剂中可见光照后无色体(SP)的开环生色速率常数及在甲醇中有色体(MC... 研究了1’-十八烷基-3’,3’,-二甲基-6,8-二硝基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的逆向光致变色特性,通过吸收光谱测定了其在不同溶剂中可见光照后无色体(SP)的开环生色速率常数及在甲醇中有色体(MC)光照关环的光量子产率,发现溶剂的极性对开环有色体(MC)的吸收光谱影响较大,但对无色体的开环速率常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利用 ̄1HNMR分析了SP和MC的结构,证实了MC处于反式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光致变色 螺吡喃 光量子产率 光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动态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制
11
作者 邱勇 张复实 +1 位作者 赵福群 宋心琦 《大学化学》 CAS 1993年第5期41-43,共3页
一、引言光导纤维技术及其应用是当今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光导纤维作为一种传输光信号的工具,具有损耗低、抗干扰强、信息承载量大等优点。另外,光纤探头很容易实现微型化,加之其良好的柔软性能和机械性能,为实现原位检测、遥... 一、引言光导纤维技术及其应用是当今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光导纤维作为一种传输光信号的工具,具有损耗低、抗干扰强、信息承载量大等优点。另外,光纤探头很容易实现微型化,加之其良好的柔软性能和机械性能,为实现原位检测、遥测以及过程控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近年来,大量基于不同机理的光纤传感器的涌现,展示了该技术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实时监测系统 光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协作移动机器人及其力学协调分配方法
12
作者 张程煜 郭盛 赵福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35-2445,共11页
为获取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的最优力学性能,以可以实现多种操作模式的新型轮腿复合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自协作模式下的机器人动力学计算方法。首先,运用牛顿.欧拉方法求解支链的动力学方程,得到支链与平台之间的作用力关系;然后,... 为获取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的最优力学性能,以可以实现多种操作模式的新型轮腿复合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自协作模式下的机器人动力学计算方法。首先,运用牛顿.欧拉方法求解支链的动力学方程,得到支链与平台之间的作用力关系;然后,根据力可操作度指标与动平台承受载荷方向的关系,并以各支撑支链关节力矩最小为目标,提出机器人在自协作模式下支链位置以及支撑力的最优协调分配方法;最后,以特定操作任务为算例,对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实例计算与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引入姿态调整环节后,机器人力矩范数与能耗明显降低,且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呈现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复合机器人 自协作模式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2-2PRUR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及工作空间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典 郭盛 +1 位作者 黄冠宇 赵福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11-2020,共10页
基于工业生产线实际需求,设计了新型2-2PRUR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同时基于散点图对工作空间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通过拆分动平台为两部分并加装行星轮系以解决四自由度并联机构过约束及增大转动自由度转角的方法;运用坐标法写出机构... 基于工业生产线实际需求,设计了新型2-2PRUR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同时基于散点图对工作空间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通过拆分动平台为两部分并加装行星轮系以解决四自由度并联机构过约束及增大转动自由度转角的方法;运用坐标法写出机构约束方程并求解位置正反解;利用位置反解方程解的散点画出机构工作空间,同时以散点数最大为原则运用遗传算法对工作空间进行优化,获得了合理的结构参数。为此类并联机构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非过约束 自由度 运动学分析 工作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Resolution Recording by an Organic Photochromic Mask Layer
14
作者 石明 赵生敏 +4 位作者 易家祥 赵福群 牛丽红 李忠玉 张复实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994-997,共4页
By using the super-resolution near-field structure (super-RENS) method, the super-resolution recording marks are obtained practically by an organic photochromic diarylethene mask layer, under much lower recording la... By using the super-resolution near-field structure (super-RENS) method, the super-resolution recording marks are obtained practically by an organic photochromic diarylethene mask layer, under much lower recording laser power of 0.45roW. The size of recording marks is decreased by 60% (from 1.6μm to 0.7μm) for a diarylethene (photo-mode) recording layer by the optical detection method (limited by optical diffraction), or decreased by 97% (from 160Onto to 5Onto) for a heptaoxyl copper phthalocyanine (thermo-optical) recording layer, the latter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limitation of optical diffrac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desirable result, a proper extent of photochemistry reaction in the mask layer is needed. Thus, the super-resolution recording marks can be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diarylethene in the mask layer, the recording laser power, and the moving speed of the sample di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DISKS FIELD APERTURE DENSITY STORAGE MEMORY FILM READOUT DY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