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溪红壤区食用笋的研究
1
作者 柴锡周 傅庆林 +1 位作者 罗永进 赵禄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在兰溪市低丘红壤实验区,引种了十多个食用笋品种,经多年试验研究,初步明确了在本试区适生的食用笋品种——黄甜竹、红竹、角竹、雷竹,这几个品种用普通的造林抚育管理措施:3~4年即郁闭成林,比当地适生的毛竹(笋竹两用林)提前2... 在兰溪市低丘红壤实验区,引种了十多个食用笋品种,经多年试验研究,初步明确了在本试区适生的食用笋品种——黄甜竹、红竹、角竹、雷竹,这几个品种用普通的造林抚育管理措施:3~4年即郁闭成林,比当地适生的毛竹(笋竹两用林)提前2~3年郁闭投产;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销售母竹计算,平均产投比为8.57∶1;以经营食用笋计算,产投比为8.0∶1;这均高于当地其他种植业.发展食用笋,一旦成林就可永续利用.3年生的食用笋竹林,地表径流系数比无林地减少50.7%,土壤侵蚀模数降为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低丘红壤 食用笋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