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铝基柱撑蒙脱石的热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晓文 高海青 +1 位作者 赵皇 刘晓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7,共4页
以钠基蒙脱石为原料,采取共聚法制备镍铝基柱化剂,并用湿法工艺合成镍铝基柱撑蒙脱石,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柱撑蒙脱石的热处理(300~700℃)产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 以钠基蒙脱石为原料,采取共聚法制备镍铝基柱化剂,并用湿法工艺合成镍铝基柱撑蒙脱石,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柱撑蒙脱石的热处理(300~700℃)产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镍铝柱撑蒙脱石层间的聚合羟基阳离子发生脱水脱羟基反应,羟基阳离子释放的质子进入Si-O八面体层,与Si-O-Al键反应形成Si-OH和Al-OH键.柱撑蒙脱石随焙烧温度的升高,结晶性变差,当温度达到600℃时,(001)面衍射峰已不明显,层结构受到严重破坏,比表面积大幅减小.d(001)由1.9023 nm减小至1.3591 nm,比表面积由156.39 m2/g减小到71.02 m2/g,而平均孔径由5.126 nm增加至9.36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铝基柱撑蒙脱石 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 氮气吸附-脱附 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膨胀剥离法制备石墨烯作为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文 赵皇 +2 位作者 高海青 刘晓旭 申凌燕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6-709,共4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使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取氧化石墨,再通过热膨胀剥离法制备石墨烯,使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表征,...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使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取氧化石墨,再通过热膨胀剥离法制备石墨烯,使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1~2层的蠕虫状褶皱型石墨烯。在0.2下,石墨烯电极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108 mAh/g,2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稳定在780 mAh/g附近,在0.5下,首次可逆比容量为713 mAh/g,2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稳定在520 mAh/g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11、InfoWorks ICM和HEC-RAS在明渠水面线计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燕平 霍培书 +2 位作者 汤丁丁 赵皇 周艳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8期228-231,共4页
采用MIKE11、Infoworks ICM和HEC-RAS模型对武汉市黄孝河明渠水面线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三者计算成果的差异。并综合考虑糙率对模型计算精度的影响,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HEC-RAS计算水面线成果最大,InfoWorks ICM次之,MIK... 采用MIKE11、Infoworks ICM和HEC-RAS模型对武汉市黄孝河明渠水面线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三者计算成果的差异。并综合考虑糙率对模型计算精度的影响,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HEC-RAS计算水面线成果最大,InfoWorks ICM次之,MIKE11最小,且HEC-RAS和InInfoWorks ICM计算成果较为接近。经对比分析,与MIKE11相比,HEC-RAS和InfoWorks ICM模型对糙率的敏感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11 InfoWorks ICM HEC-RAS 水面线 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东湖深隧智慧运营系统功能设计及架构规划 被引量:1
4
作者 史诗乐 赵皇 +3 位作者 秦雄 夏云峰 朱海军 汤丁丁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2期190-195,共6页
针对深隧工程运营日常管理监测、调度需求,设计了合适的智能深隧控制系统,以满足深隧运行的智能调度、精细化管理、内部结构的精准探测、深隧模型的三维仿真需求,确定深隧控制系统总体架构,对控制系统及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选择,明确了开... 针对深隧工程运营日常管理监测、调度需求,设计了合适的智能深隧控制系统,以满足深隧运行的智能调度、精细化管理、内部结构的精准探测、深隧模型的三维仿真需求,确定深隧控制系统总体架构,对控制系统及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选择,明确了开发平台、硬件需求及系统功能逻辑。通过物联网的感知技术,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数据集成、流程集成、界面集成),实现资源共享、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协同运行。通过模型技术以及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对感知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整理、加工、分析,将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帮助管理者作出快速而正确的决策。最终实现了物联网、计算机协同工作和智能化技术的理念在水务领域的深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深隧 智慧运营 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