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合并脊髓发育异常患儿排便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焓滨
侯金平
+4 位作者
侯金凤
迭小红
孙静
张敏
王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7-1173,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发育异常与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RMs)的关系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2月我科148例经分期手术治疗的AR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腰骶部MRI检查结果分为脊髓发育正...
目的探讨脊髓发育异常与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RMs)的关系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2月我科148例经分期手术治疗的AR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腰骶部MRI检查结果分为脊髓发育正常组和脊髓发育异常组,分析脊髓发育异常在各类型ARMs中分布的差异及对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情况、肛门直肠测压和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①本组148例ARMs患儿中34例(23.0%)检查结果提示脊髓发育异常,包括终丝脂肪变21例(61.8%)、椎管内脂肪瘤7例(20.6%)、脊髓空洞1例(2.9%)、椎管内囊性占位3例(8.8%)、混合型2例(5.9%);②按照Krickenbeck国际分类法对患儿的肛门直肠畸形进行分型,合并有脊髓发育异常的病例包括肛管直肠狭窄1例(占20.0%)、ARMs不伴瘘管5例(25.0%)、ARMs伴复杂直肠会阴瘘1例(20.0%)、ARMs伴直肠尿道球部瘘8例(22.2%)、ARMs伴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6例(18.2%)、ARMs伴直肠膀胱颈部瘘1例(25.0%)、ARMs伴直肠舟状窝瘘8例(24.2%)、ARMs伴直肠阴道瘘2例(66.7%)、一穴肛2例(22.2%),各病理类型组间脊髓发育异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③145例患儿在术中进行了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情况评估,其中有26例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好、105例发育良、14例发育差,脊髓正常组和异常组间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④44例患儿关瘘术6个月后行肛门直肠测压,脊髓发育正常组和异常组肛管静息压分别为(35.0±14.8)、(27.9±14.3)mmHg(P=0.268),脊髓发育正常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rectoanal inhibitory reflex, RAIR)引出率低于脊髓发育异常组(45.9%vs 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⑤按修正的Rintal评分量表随访患儿的排便功能,脊髓发育正常组和异常组间排便功能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结论脊髓发育异常与ARMs肛周肌肉发育情况有关,提示ARMs患儿均应常规行腰骶部MRI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先天性脊髓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脊髓发育异常
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
肛门直肠测压
排便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影像学检查对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静
王至立
+4 位作者
张敏
赵焓滨
迭小红
侯金平
王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与磁共振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3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者二期手术前骶尾部磁共振与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检查结...
目的探讨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与磁共振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3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者二期手术前骶尾部磁共振与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检查结果,明确两种影像学检查在诊断ARM直肠盲端及异常瘘管上的准确性及优点。结果83例患者中,80例磁共振检查结果、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类型一致(Kappa=0.794);3例磁共振检查结果与造影结果相比,前者仅能显示直肠盲端的位置,未显示异常瘘管。83例中,经磁共振成像测得直肠盲端距肛隐窝的距离、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检查测得直肠盲端距肛隐窝距离分别为(36.90±9.14)mm和(36.39±10.81)mm,与术中实际测得距离(34.40±12.70)m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3例ARM患者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合并脊髓栓系8例,终丝脂肪变性5例,骶管内脂肪瘤1例,脊髓圆锥低位5例,骶尾骨发育异常3例,马蹄肾2例,肾脏发育不良3例,输尿管扩张5例,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双子宫畸形2例,Currarino综合征2例。结论两种影像学检查均能明确直肠盲端位置及异常瘘管情况,但磁共振对于伴发畸形的诊断优势明显;相比于造影检查,磁共振具有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暴露及肠穿孔风险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经造瘘口加压造影
肛门直肠畸形/诊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合并脊髓发育异常患儿排便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焓滨
侯金平
侯金凤
迭小红
孙静
张敏
王佚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7-1173,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脊髓发育异常与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RMs)的关系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2月我科148例经分期手术治疗的AR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腰骶部MRI检查结果分为脊髓发育正常组和脊髓发育异常组,分析脊髓发育异常在各类型ARMs中分布的差异及对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情况、肛门直肠测压和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①本组148例ARMs患儿中34例(23.0%)检查结果提示脊髓发育异常,包括终丝脂肪变21例(61.8%)、椎管内脂肪瘤7例(20.6%)、脊髓空洞1例(2.9%)、椎管内囊性占位3例(8.8%)、混合型2例(5.9%);②按照Krickenbeck国际分类法对患儿的肛门直肠畸形进行分型,合并有脊髓发育异常的病例包括肛管直肠狭窄1例(占20.0%)、ARMs不伴瘘管5例(25.0%)、ARMs伴复杂直肠会阴瘘1例(20.0%)、ARMs伴直肠尿道球部瘘8例(22.2%)、ARMs伴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6例(18.2%)、ARMs伴直肠膀胱颈部瘘1例(25.0%)、ARMs伴直肠舟状窝瘘8例(24.2%)、ARMs伴直肠阴道瘘2例(66.7%)、一穴肛2例(22.2%),各病理类型组间脊髓发育异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③145例患儿在术中进行了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情况评估,其中有26例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好、105例发育良、14例发育差,脊髓正常组和异常组间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④44例患儿关瘘术6个月后行肛门直肠测压,脊髓发育正常组和异常组肛管静息压分别为(35.0±14.8)、(27.9±14.3)mmHg(P=0.268),脊髓发育正常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rectoanal inhibitory reflex, RAIR)引出率低于脊髓发育异常组(45.9%vs 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⑤按修正的Rintal评分量表随访患儿的排便功能,脊髓发育正常组和异常组间排便功能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结论脊髓发育异常与ARMs肛周肌肉发育情况有关,提示ARMs患儿均应常规行腰骶部MRI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先天性脊髓发育异常。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脊髓发育异常
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
肛门直肠测压
排便功能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bnormal spinal cord development
perianal muscles development
anorectal manometry
defecatory 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334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726.57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影像学检查对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静
王至立
张敏
赵焓滨
迭小红
侯金平
王佚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59-1162,共4页
基金
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编号:2019 ZDXM021)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cstc2018jcyjAX0230)。
文摘
目的探讨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与磁共振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3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者二期手术前骶尾部磁共振与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检查结果,明确两种影像学检查在诊断ARM直肠盲端及异常瘘管上的准确性及优点。结果83例患者中,80例磁共振检查结果、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类型一致(Kappa=0.794);3例磁共振检查结果与造影结果相比,前者仅能显示直肠盲端的位置,未显示异常瘘管。83例中,经磁共振成像测得直肠盲端距肛隐窝的距离、经结肠远端加压造影检查测得直肠盲端距肛隐窝距离分别为(36.90±9.14)mm和(36.39±10.81)mm,与术中实际测得距离(34.40±12.70)m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3例ARM患者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合并脊髓栓系8例,终丝脂肪变性5例,骶管内脂肪瘤1例,脊髓圆锥低位5例,骶尾骨发育异常3例,马蹄肾2例,肾脏发育不良3例,输尿管扩张5例,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双子宫畸形2例,Currarino综合征2例。结论两种影像学检查均能明确直肠盲端位置及异常瘘管情况,但磁共振对于伴发畸形的诊断优势明显;相比于造影检查,磁共振具有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暴露及肠穿孔风险等优点。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经造瘘口加压造影
肛门直肠畸形/诊断
对比研究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stal Pressure Colostogram
Anorectal Malformations/DI
Comp Study
分类号
R195.4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R449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合并脊髓发育异常患儿排便功能的临床研究
赵焓滨
侯金平
侯金凤
迭小红
孙静
张敏
王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影像学检查对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价值研究
孙静
王至立
张敏
赵焓滨
迭小红
侯金平
王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