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识别方法
1
作者 赵恩庭 张长春 +1 位作者 赵海涛 张军国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针对不同时空场景、物种差异等引发的域偏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识别方法,提升复杂野外环境下无标签野生动物物种识别的泛化性能,为开放环境野生动物分类研究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野生动... 【目的】针对不同时空场景、物种差异等引发的域偏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识别方法,提升复杂野外环境下无标签野生动物物种识别的泛化性能,为开放环境野生动物分类研究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野生动物图像的类别信息作为条件构建对抗学习网络模型,通过批光谱惩罚约束和mixup特征对齐方法减轻不同时空场景、物种差异下野生动物图像间的分布差异,建立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模型实现图像识别。【结果】在分别包含8和11种野生动物的域适应数据集上训练和评估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与联合对抗学习和特征对齐的野生动物识别基线方法相比,本研究提出方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3.3%、14.0%,精确率分别提升3.3%、20.6%,召回率分别提升3.5%、20.5%,F1值分别提升3.6%、5.1%,基于对抗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模型对不同时空场景下野生动物的识别性能明显提升。【结论】野生动物图像的类别信息作为对抗学习网络条件,可提供野生动物图像的多模态结构信息,有助于本研究方法更好理解野生动物图像之间的关系,提升野生动物图像域适应学习性能。训练集和测试集图像特征对齐得越好,测试集的图像识别性能越好。本研究为野生动物图像跨域识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识别方法 对抗学习 特征对齐 域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频率集的无人集群智能选频抗干扰算法
2
作者 刘杰 胡晨骏 +2 位作者 时荔蕙 辜方林 赵海涛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3,共12页
认知跳频是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集群通信链路稳健性的关键技术,但是不准确的感知结果与不可靠的反馈信息会导致无人集群认知跳频通信性能恶化。针对上述问题,以提高长期成功传输率和减小跳频开销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 认知跳频是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集群通信链路稳健性的关键技术,但是不准确的感知结果与不可靠的反馈信息会导致无人集群认知跳频通信性能恶化。针对上述问题,以提高长期成功传输率和减小跳频开销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选频算法,该算法以时频资源块为基础学习单元,通过分布式地学习时频资源块中的传输结果以及干扰规律,动态决策时频资源块内每个时隙的最佳频点。在此基础上,引入分层分簇组网架构,通过无人集群簇头节点集中式地汇聚、决策、分发的方式,以时帧为基础单元进行可选频率集动态调整,降低网络跳频开销,支持大规模无人集群网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感知结果与反馈信息不可靠的的恶意干扰环境下都达到了较高的长期传输成功率,通过动态频率集调整的方式在达到最大抗干扰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跳频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集群 智能选频 强化学习 抗干扰 动态频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波作用下复式海堤堤后越浪量数值模拟
3
作者 叶俊炜 王开放 +1 位作者 金芝龙 赵海涛 《中国水运》 2025年第6期34-36,共3页
复式海堤作为关键的海岸防护设施,在应对越浪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堤后越浪量,揭示其对复式海堤的作用机理,对于降低灾害风险具有一定意义。文中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作为基本控制方程,k-ωSST模型模拟湍流效应,VOF方法... 复式海堤作为关键的海岸防护设施,在应对越浪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堤后越浪量,揭示其对复式海堤的作用机理,对于降低灾害风险具有一定意义。文中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作为基本控制方程,k-ωSST模型模拟湍流效应,VOF方法捕捉流体自由表面,并采用wave2Foam中的松弛区吸收和生成波浪,以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为平台建立二维波浪数值水槽。针对复式海堤,研究了有无消浪平台及相对宽度对堤后越浪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复式海堤工程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海堤 越浪量 OPENFOAM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应力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相对湿度响应试验研究
4
作者 赵海涛 丁健 +3 位作者 杨果 相宇 徐文 陈育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4-1112,共9页
为系统研究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对不同水平拉应力的响应规律,设计恒定轴拉下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测试方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拉应力下的相对湿度响应规律,并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给出早龄期混凝土单面干燥条件下相对湿度与拉应力的... 为系统研究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对不同水平拉应力的响应规律,设计恒定轴拉下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测试方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拉应力下的相对湿度响应规律,并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给出早龄期混凝土单面干燥条件下相对湿度与拉应力的线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拉应力施加会造成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瞬时下降,当拉应力从0.8 MPa增加到3.2 MPa时,混凝土深度分别为50、75、100 mm处的相对湿度变化值从0.5%、0.4%和0.3%增加到0.8%、0.7%和0.6%;随着拉应力逐渐增大,相对湿度下降值逐渐增大;在相同拉应力下,距离混凝土暴露面近的相对湿度对拉应力的响应更为显著;拉应力持荷状态下相对湿度会逐渐恢复,恢复时间约2.5 h,在压应力持荷状态下也出现了类似现象,恢复时间约20.0 h,拉应力持荷状态下相对湿度恢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龄期 混凝土 相对湿度 拉应力 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卫星辅助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中无人机部署和功率优化
5
作者 赵海涛 刘颖 +2 位作者 王琴 刘淼 朱洪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2-1290,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CF-mMIMO)通信系统认知局限、资源短缺、覆盖盲区的问题,针对传统覆盖受限的去蜂窝网络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无人机-近地轨道卫星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CFmMIMO的功率分配和无人机位置部署方法。根... 为了解决传统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CF-mMIMO)通信系统认知局限、资源短缺、覆盖盲区的问题,针对传统覆盖受限的去蜂窝网络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无人机-近地轨道卫星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CFmMIMO的功率分配和无人机位置部署方法。根据已知的用户位置以及地面接入点的部署缺陷,考虑各通信接入点的覆盖约束、最大功率约束、跨层干扰约束,以最大化用户最小速率为目标,建立联合用户关联、功率分配以及无人机放置的混合资源分配模型。基于块坐标下降方法和连续凸优化方法,将原本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为3个子问题,并交替求得子问题近似解,最终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近似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合理安排系统的资源放置,显著提高系统通信覆盖,提升用户的平均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 去蜂窝 通信覆盖 功率分配 无人机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场景下基于Transformer的轻量化行人重识别
6
作者 胡海峰 倪宗煜 +3 位作者 赵海涛 张红 沐勇 吴建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2,共15页
针对无人机场景下行人重识别所呈现的多视角多尺度特点,以及传统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受限于局部感受野结构和下采样操作,很难对行人图像的全局特征进行提取且图像空间特征分辨率不高。提出一种无人机场景下基于Transfor... 针对无人机场景下行人重识别所呈现的多视角多尺度特点,以及传统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受限于局部感受野结构和下采样操作,很难对行人图像的全局特征进行提取且图像空间特征分辨率不高。提出一种无人机场景下基于Transformer的轻量化行人重识别(Lightweight Transformer-bas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LTReID)算法,利用多头多注意力机制从全局角度提取人体不同部分特征,使用Circle损失和边界样本挖掘损失,以提高图像特征提取和细粒度图像检索性能,并利用快速掩码搜索剪枝算法对Transformer模型进行训练后轻量化,以提高模型的无人机平台部署能力。更进一步,提出一种可学习的面向无人机场景的空间信息嵌入,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学习获得优化的非视觉信息,以提取无人机多视角下行人的不变特征,提升行人特征识别的鲁棒性。最后,在实际的无人机行人重识别数据库中,讨论了在不同量级主干网和不同剪枝率情况下所提LTReID算法的行人重识别性能,并与多种行人重识别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场景 行人重识别 Transformer轻量化 空间信息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PCT、hs-CRP在恶性血液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郑永青 赵海涛 +1 位作者 王瑞芳 孙明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恶性血液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滨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40例恶性血液病重度感染患者作为试验A组,另选取40例恶性血液病轻度感...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恶性血液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滨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40例恶性血液病重度感染患者作为试验A组,另选取40例恶性血液病轻度感染患者作为试验B组,再选取40例恶性血液病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清IL-6、PCT、hs-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A组血清IL-6、PCT、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试验B组、对照组(P<0.05);试验B组血清IL-6、PCT、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6、PCT、hs-CRP均可作为临床诊断恶性血液病感染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恶性血液病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心理、幸灾乐祸与共情的困难——以芥川龙之介《母亲》为例
8
作者 王玉华 赵海涛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母亲》是一部题为“母亲”却旨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小说。小说中两位年轻的同名母亲均经历丧子之痛,在遭受抑郁的折磨之后,却都为另一方的相同遭遇呈现出幸灾乐祸的心理。这种共情的困难是对芥川龙之介中国之旅与复...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母亲》是一部题为“母亲”却旨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小说。小说中两位年轻的同名母亲均经历丧子之痛,在遭受抑郁的折磨之后,却都为另一方的相同遭遇呈现出幸灾乐祸的心理。这种共情的困难是对芥川龙之介中国之旅与复杂生活阅历的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母亲》 抑郁心理 幸灾乐祸 共情的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洞突水突泥灾害源超前预报方法与安全处置技术研究
9
作者 赵海涛 曹立 杨连云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突水突泥灾害是隧道工程中的主要风险,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传统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难以准确探明致灾体情况。为解决这一难题,文章提出结合TSP法和瞬变电磁法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并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施工处置技术的有机结... 突水突泥灾害是隧道工程中的主要风险,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传统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难以准确探明致灾体情况。为解决这一难题,文章提出结合TSP法和瞬变电磁法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并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施工处置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预防潜在地质灾害。在滇中引水工程伍家村隧洞的成功应用,结果表明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具有可行性,在隧洞穿越断层破碎过程中灾害预测和防控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综合超前预报 断层破碎带 突水突泥 施工处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隧道开挖过程围岩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赵海涛 《北方交通》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针对隧道在施工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应力场和位移场,应用FLAC3D 6.0三维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地层采用Drucker-Prager准则作为岩体塑性屈服准则,计算得到隧道开挖及支护后的隧道应力场、位移场分布规律,进而确定隧道需要支护的... 针对隧道在施工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应力场和位移场,应用FLAC3D 6.0三维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地层采用Drucker-Prager准则作为岩体塑性屈服准则,计算得到隧道开挖及支护后的隧道应力场、位移场分布规律,进而确定隧道需要支护的关键位置。结果表明,支护能够抑制应力和位移的扩大,显著提高围岩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开挖 围岩 初期支护 隧道二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迁移学习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用于长时间非线性波传播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远 傅卓佳 +2 位作者 闵建 刘肖廷 赵海涛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3-773,共11页
由于传统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在长时间模拟时存在计算稳定性差甚至无法获得有效解的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课程学习和迁移学习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CTL-PINN),用于长时间非线性波传播模拟.该改进的PINN的主要思想是将原长时间历程... 由于传统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在长时间模拟时存在计算稳定性差甚至无法获得有效解的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课程学习和迁移学习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CTL-PINN),用于长时间非线性波传播模拟.该改进的PINN的主要思想是将原长时间历程问题转化成若干个短时间子问题,其求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使用传统PINN来获得初始短期子问题的解;在课程学习阶段,使用包含前一步训练信息的传统PINN以时域扩大的方式逐次求解,在迁移学习阶段,使用包含前一步训练信息的传统PINN以时域迁移的方式逐次求解.这种改进的PINN可以避免传统PINN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最后通过几个基准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CTL-PINN方法在模拟长时间非线性波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学习 迁移学习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波传播分析 长时间模拟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有人/无人协同的智能通信与组网关键技术: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浩 魏急波 +3 位作者 赵海涛 张姣 王海军 任保全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系统总结了有人/无人协同的智能通信与组网领域的研究成果。首先,从有人/无人协同的应用场景出发,具体分析了其对通信组网的需求。然后,自底而上按照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的层次划分,深入阐述了通信信道建模、通信波形设计、组网架构... 系统总结了有人/无人协同的智能通信与组网领域的研究成果。首先,从有人/无人协同的应用场景出发,具体分析了其对通信组网的需求。然后,自底而上按照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的层次划分,深入阐述了通信信道建模、通信波形设计、组网架构与协议、智能协同等关键问题,分析了研究现状和代表性技术的特点。最后,面向更加智能、高效、灵活的有人/无人协同通信与组网,展望了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极具潜力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人/无人系统 智能通信 智能组网 群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工业物联网的联邦学习:从需求、愿景到挑战、机遇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淼 夏雨虹 +3 位作者 赵海涛 郭亮 施政 朱洪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35-4353,共19页
随着6G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工业物联网的不断演进,联邦学习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因此,该文专注于探讨6G推动下工业物联网中联邦学习的发展与应用潜力,分析6G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前景,探索如何结合6G特性利用联邦学习技术满足数据隐私... 随着6G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工业物联网的不断演进,联邦学习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因此,该文专注于探讨6G推动下工业物联网中联邦学习的发展与应用潜力,分析6G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前景,探索如何结合6G特性利用联邦学习技术满足数据隐私保护、资源优化和智能决策需求。首先,调研总结了现有相关工作,提出了联邦学习技术面向6G工业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发展需求与愿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分层跨域架构的工业联邦学习新范式,旨在融合6G与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实现泛在、灵活、层次化的联邦学习,以支撑典型工业物联网场景中按需、可靠的分布式智能业务,实现运营信息通信技术(OCIT)的融合。其次,分析归纳了面向6G工业物联网的联邦学习(6G IIoT-FL)可能面临的研究挑战,并提出了潜在的解决方案或建议。最后,指出了该技术未来值得关注的相关方向,旨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研究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联邦学习 6G 数字孪生 OICT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系统差异化业务的数据处理架构与低时延传输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元轶 滕昌志 +2 位作者 徐波 徐邦宁 赵海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6,共10页
面向差异化业务需求,电力物联网(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EIoT)需要设计与之适配的数据处理架构,该架构将引入数据缓存、边缘处理等功能,并且涵盖EIoT中数据的清洗、过滤和融合等关键步骤。此外,在该架构基础上,需要同时满足大规... 面向差异化业务需求,电力物联网(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EIoT)需要设计与之适配的数据处理架构,该架构将引入数据缓存、边缘处理等功能,并且涵盖EIoT中数据的清洗、过滤和融合等关键步骤。此外,在该架构基础上,需要同时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需求,尤其是将电力终端的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EE)作为保障测量、监控、控制等多个电力运行环节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的重要依据。在URLLC中,功率分配被认为是提高能效与数据处理效率的有效方法。然而,由于URLLC的特殊要求,传统香农公式在其中并不适用。因此,需要使用有限块长度编码理论来确保超可靠和低延迟的通信。文中解决了EIoT中URLLC的能效优化问题,并引入自适应深度神经网络,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电力设备接入数量,动态优化深度神经网络参数。深度神经网络将要优化的功率分配函数参数化,以无监督的方式离线训练,并可以在线部署以实现实时的功率分配结果。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在数据处理效率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架构 电力物联网 超可靠低延时通信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毫米波网络邻居发现协议
15
作者 梁仕杰 赵海涛 +3 位作者 张姣 陈海涛 魏急波 王俊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针对定向毫米波网络各节点间无波束方向先验信息导致邻居发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盲交汇算法的邻居发现协议,推导了邻居发现过程中时隙长度、波束个数与邻居发现时间之间的理论关系。进一步,为了缩短邻居发现的时间,在盲交汇算法... 针对定向毫米波网络各节点间无波束方向先验信息导致邻居发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盲交汇算法的邻居发现协议,推导了邻居发现过程中时隙长度、波束个数与邻居发现时间之间的理论关系。进一步,为了缩短邻居发现的时间,在盲交汇算法的邻居发现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位置预测的邻居发现协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盲交汇算法的邻居发现协议的最长邻居发现时间小于无协调的定向邻居发现协议,波束个数N接近2n(2n-1<N≤2n,n>1,n∈Z)时,平均邻居发现时间低于无协调的定向邻居发现算法。此外,基于位置预测的邻居发现协议可以有效缩短邻居发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盲交汇 邻居发现 MA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厚度铺层Nomex蜂窝夹层件固化变形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徐景校 花宏亮 +4 位作者 王玉魁 赵海涛 高晓初 李培智 陈吉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7,共12页
为准确预测变厚度铺层夹层结构的固化变形,基于热-化学-结构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对AS4/8551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Nomex蜂窝夹层结构的固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考虑材料时变特性的影响,结合复合材料瞬时线弹性本构模型、细观力学理论和... 为准确预测变厚度铺层夹层结构的固化变形,基于热-化学-结构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对AS4/8551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Nomex蜂窝夹层结构的固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考虑材料时变特性的影响,结合复合材料瞬时线弹性本构模型、细观力学理论和改进的Gibson等效理论建立起夹层结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结构在整个固化周期中的固化度场、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的分布关系,并同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后通过解析模型分析预固化工艺对结构回弹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结构固化过程,固化变形的平均预测误差为4.8%,最大预测误差不超过6.0%;变厚度铺层设计对较薄区域面板的固化应力影响较大,表现为沿厚度方向的向上剪切应力,在冷却阶段集中于结构端部并转化为结构翘曲;面板预固化处理削弱了固化放热和材料各向异性对夹层结构固化变形的影响,0.25预固化程度下结构最大变形的降低幅度达到14.78%。研究结果为复杂设计蜂窝夹层件制造精度的提升和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厚度铺层 蜂窝夹层结构 多物理场耦合 数值模拟 预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的拉伸徐变行为综述
17
作者 杨果 赵海涛 +5 位作者 胡张莉 徐怡 相宇 程子豪 何锦涛 曹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4-696,共13页
为了理清水泥基材料拉伸徐变的影响因素和复杂机理,从拉伸徐变测试方法、内部组分影响、外部加载条件、拉伸徐变机理等方面对拉伸徐变行为进行综述.总结了拉伸徐变测试的困难性和新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内部组分的种类和掺量对拉伸... 为了理清水泥基材料拉伸徐变的影响因素和复杂机理,从拉伸徐变测试方法、内部组分影响、外部加载条件、拉伸徐变机理等方面对拉伸徐变行为进行综述.总结了拉伸徐变测试的困难性和新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内部组分的种类和掺量对拉伸徐变的影响,包括对水化和强度起主要作用的基体组分,以及影响细观界面滑移的骨料和纤维;基于温度-湿度-水化-滑移耦合作用的研究思路,分析了不同温湿度、加载龄期和应力水平下的拉伸徐变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将拉伸徐变相关徐变机理进行梳理,提出了多场耦合-多尺度滑移的徐变机理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徐变 水泥基材料 徐变机理 多尺度滑移 温度-湿度-水化-滑移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辅助的智能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孔凌劲 梅锴 +3 位作者 刘潇然 熊俊 赵海涛 魏急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0,共13页
为了解决复杂场景下的可靠通信问题,设计了一种在线学习辅助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智能接收机。该接收机能够判断信道环境是否发生改变,并在线收集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形成当前环境下最佳的接收参数。在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模块中,设计了基... 为了解决复杂场景下的可靠通信问题,设计了一种在线学习辅助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智能接收机。该接收机能够判断信道环境是否发生改变,并在线收集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形成当前环境下最佳的接收参数。在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模块中,设计了基于样本含噪均方误差(MSE)的性能比较器作为信道环境变化的判断依据,并采用轻量化的神经网络结构以实现快速在线训练。最后,通过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SRP)进行了实现和验证。仿真和空口实验表明,所提接收机能够有效感知并适应新的信道环境,并且在导频数量受限的情况下,接收性能和收敛速度均优于现有的机器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智能接收机 在线训练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多普勒环境下的MSK扩频非相干接收方法
19
作者 辜方林 凌碧海 +3 位作者 时荔蕙 杨丽博 赵海涛 魏急波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1-1827,共7页
针对高动态与极低信噪比环境下传统相干接收机工作不稳定、实现复杂的难题,提出了一种MSK体制的扩频非相干接收方法。首先,分析了MSK信号的相位特征,推导了多普勒频偏引起的累积相偏对接收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复合网格相位补偿模型并理论... 针对高动态与极低信噪比环境下传统相干接收机工作不稳定、实现复杂的难题,提出了一种MSK体制的扩频非相干接收方法。首先,分析了MSK信号的相位特征,推导了多普勒频偏引起的累积相偏对接收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复合网格相位补偿模型并理论推导了其多普勒频偏范围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相位相关的联合解扩解调非相干接收方法。仿真与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扩频因子下,该接收方法与传统的直扩MSK系统相比性能提升约2 dB;当传输带宽为20 MHz,接收端复合网格数为5,最小相位旋转为0.06π时,所提方法在750 kHz的理论推导多普勒频偏范围内均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该方法具有性能良好、对频偏适应性强、实现复杂度低的优点,在高动态、低信噪比的通信场景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K 非相干接收 联合解扩解调 扩频增益 多普勒频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赵海涛 罗娟 +3 位作者 单玉华 王爱礼 刘平 封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8-1293,共6页
为资源化利用蚓粪,研究了大棚栽培条件下施用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鸡粪有机肥和无机复混肥相比,蚓粪和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黄瓜产量无显著影响;但与比无机复混肥相比,黄瓜中糖酸比,可溶性固型物、V... 为资源化利用蚓粪,研究了大棚栽培条件下施用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鸡粪有机肥和无机复混肥相比,蚓粪和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黄瓜产量无显著影响;但与比无机复混肥相比,黄瓜中糖酸比,可溶性固型物、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POD与CAT活性有所增加。同时,蚓粪能有效降低黄瓜中硝酸盐含量,但对黄瓜的SOD活性影响不大。说明施用蚓粪和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可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明显改善黄瓜的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粪 有机无机复混肥 黄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