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育(去势)猫生理机能变化及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夙旭 赵海明 陈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4,共6页
绝育(去势)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干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猫的繁殖和行为活动。这项手术不仅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还具有有效控制流浪猫数量、减少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等积极影响。但是绝育(去势)手术会对猫的生理功能产生各种影响... 绝育(去势)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干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猫的繁殖和行为活动。这项手术不仅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还具有有效控制流浪猫数量、减少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等积极影响。但是绝育(去势)手术会对猫的生理功能产生各种影响,例如降低性激素水平、改变行为模式以及影响食欲和能量代谢等,从而导致肥胖、泌尿系统问题和关节疾病等。因此,调节绝育猫的生理变化对于维持其健康和福祉非常关键。本文总结了最近有关绝育(去势)手术对猫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应调节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实施绝育手术及后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育(去势) 生理功能 激素水平 行为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粮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2
作者 何夙旭 蒲静 +4 位作者 赵海明 陈诺 刘强 柳跃军 李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近些年,宠物狗的食品营养品质与安全受到重视。然而,犬粮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微生物方面,引起了宠物行业和养宠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犬粮的质量和安全性,本试验对市场上的四种主粮食品(膨化粮、鲜肉粮、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 近些年,宠物狗的食品营养品质与安全受到重视。然而,犬粮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微生物方面,引起了宠物行业和养宠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犬粮的质量和安全性,本试验对市场上的四种主粮食品(膨化粮、鲜肉粮、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粮)进行了生物安全指标分析,包括重金属、微生物数量、有害病原菌、生物胺、内毒素和真菌毒素等。研究结果显示:四种主粮食品的重金属、细菌总数、有害病原菌和真菌毒素都符合全价宠物食品犬粮GB/T31216-2014的限量标准,但多数样本检测出呕吐毒素。不同类型犬粮均检测出生物胺和内毒素,生产工艺对该方面的指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粮,这些指标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生物安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生物胺和真菌毒素是犬粮食品潜在的安全风险。本研究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获取高品质、安全的犬粮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粮 生物安全 生物胺 内毒素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肥胖问题及其调控手段研究进展
3
作者 何夙旭 赵海明 +1 位作者 陈诺 刘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6,共8页
肥胖会严重影响宠物健康,导致猫肥胖的原因包括不正确的饮食、缺乏运动、老龄化以及肠道菌群失衡等多个因素。研究表明,肥胖与猫消化系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骼问题密切相关。目前,调控猫肥胖的方法包括饮食调节、运动锻炼、药物... 肥胖会严重影响宠物健康,导致猫肥胖的原因包括不正确的饮食、缺乏运动、老龄化以及肠道菌群失衡等多个因素。研究表明,肥胖与猫消化系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骼问题密切相关。目前,调控猫肥胖的方法包括饮食调节、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菌群干预等。文章对猫肥胖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旨在引起养宠人群重视猫肥胖问题,并积极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护猫的健康和理想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健康 菌群失衡 调控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3p靶向Beclin 1介导的自噬增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珊珊 赵海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45,共9页
目的旨在探讨微小RNA miR-124-3p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对伊马替尼(IM)敏感性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根据相应处理方式对GIST细胞进行分组:IM+GIST-T1组、IM+GIST-882组、miR-NC组、miR-124-3p mimic组、miR-124-3p i... 目的旨在探讨微小RNA miR-124-3p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对伊马替尼(IM)敏感性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根据相应处理方式对GIST细胞进行分组:IM+GIST-T1组、IM+GIST-882组、miR-NC组、miR-124-3p mimic组、miR-124-3p inhibitor组、NC组、IM+miR-NC组、IM+miR-124-3p mimic组、IM+miR-124-3p inhibitor组、IM+miR-124-3p mimic+RAPA组、oe-NC组、oe-BECN1组、oe-BECN1+miR-124-3p mimic组。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24-3p和Beclin-1(BECN1)mRNA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测定法和EdU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自噬体形成。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4-3p和BECN1的关系。采用皮下接种法构建GIST-T1细胞移植瘤裸鼠动物模型。结果qRT-PCR显示,与miR-NC组(0.023±0.002)相比,miR-124-3p mimic组(0.351±0.014)细胞中miR-124-3p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miR-124-3p inhibitor(0.011±0.002)中miR-124-3p表达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转染miR-124-3p mimic可显著促进经IM处理的GIST-T1细胞的凋亡(P<0.01),而转染miR-124-3 inhibitor则会抑制细胞的凋亡(P=0.004)。CCK-8结果显示,RAPA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miR-124-3p对IM敏感性的增强作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与NC组相比,IM+miR-NC组细胞中BECN1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加,而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IM+miR-NC组相比,IM+miR-124-3p mimic组细胞中BECN1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明显降低,而p6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IM+miR-124-3p mimic组相比,IM+miR-124-3p mimic+RAPA组BECN1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加,而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IM+miR-NC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与IM+miR-NC组相比,IM+miR-124-3p mimic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与IM+miR-124-3p mimic组相比,IM+miR-124-3p mimic+RAPA组细胞凋亡明显降低(P<0.01)。BECN1是miR-124-3p的靶基因,而miR-124-3p对BECN1有负向调节作用。miR-124-3p通过下调BECN1影响GIST细胞对IM的敏感性。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miR-124-3p过表达增强伊马替尼对裸鼠移植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24-3p通过负调控BECN1介导的自噬增强GIST细胞对IM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伊马替尼 微小RNA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酸酯(PAEs)高、低积累水稻品种根系吸收PAEs的动力学差异
5
作者 肖佩云 陈雪雪 +4 位作者 赵海明 莫测辉 向垒 李彦文 蔡全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4-79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水稻根系吸收酞酸酯(PAEs)的动力学差异,利用3种PAEs化合物、设置不同浓度进行水稻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对PAEs的吸收积累差异。结果表明:PAEs高、低积累水稻品种根系对PAEs的吸收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吸收过程可分... 为探究不同品种水稻根系吸收酞酸酯(PAEs)的动力学差异,利用3种PAEs化合物、设置不同浓度进行水稻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对PAEs的吸收积累差异。结果表明:PAEs高、低积累水稻品种根系对PAEs的吸收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吸收过程可分为快速吸收(0~2 h)和慢速吸收(4~36 h)两个阶段,二者以主动吸收为主;高PAEs积累品种培杂泰丰的根系对PAEs的吸收能力比低PAEs积累品种丰优丝苗的强。水稻根系的PAEs吸收速率受其营养液浓度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能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拟合;培杂泰丰的米氏常数(Km)较丰优丝苗的小,而对PAEs吸收载体的亲和力以培杂泰丰的更高,这可能是2种水稻吸收积累PAEs差异的原因之一。3种PAEs化合物相比,水稻根系对其亲和力大小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导致水稻积累更多的DEHP。水稻根系吸收PAEs会导致其营养液pH升高,增幅(ΔpH)为培杂泰丰>丰优丝苗,即培杂泰丰对PAEs吸收转运载体的亲和力较丰优丝苗强。研究表明,丰优丝苗具有更低的PAEs亲和力和吸收速率,因此其比培杂泰丰可吸收积累更少的PAEs,更有利于农产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邻苯二甲酸酯 吸收动力学 品种差异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微粒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毒性效应
6
作者 潘一峰 刘晓洁 +2 位作者 黄献培 赵海明 莫测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858,共10页
为查明养殖环境中微塑料(MPs)对水产养殖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究聚乙烯微粒(PE-MPs)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PE-MPs的污染浓度增加,养殖水体总氮浓度逐渐上升,而pH值和盐度逐渐降低。凡纳滨... 为查明养殖环境中微塑料(MPs)对水产养殖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究聚乙烯微粒(PE-MPs)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PE-MPs的污染浓度增加,养殖水体总氮浓度逐渐上升,而pH值和盐度逐渐降低。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以细菌(99.98%)为主,还有少量噬菌体和真菌。PE-MPs污染显著改变了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Donghicola eburneusa等8个菌株均可作为聚乙烯污染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生物标记物。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功能通路中代谢作用占比最高(>75%),PE-MPs污染造成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功能通路的显著改变,其中氨基酸代谢等5个通路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萜类和酮类化合物代谢通路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微塑料 凡纳滨对虾 肠道菌群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Ku波段的超宽带端射天线设计与研究
7
作者 李力 曹群生 +1 位作者 赵海明 白明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0,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工作在L-Ku波段的超宽带端射天线。该天线由辐射缝隙印制板、反射腔体、腔体支撑材料等组成。通过在天线的辐射印制板下方增加腔体和负载匹配方法可抑制后向辐射;增加槽间的缝隙单元可调节相邻天线单元的幅度和相位匹... 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工作在L-Ku波段的超宽带端射天线。该天线由辐射缝隙印制板、反射腔体、腔体支撑材料等组成。通过在天线的辐射印制板下方增加腔体和负载匹配方法可抑制后向辐射;增加槽间的缝隙单元可调节相邻天线单元的幅度和相位匹配从而提升端射性能;在天线顶端采用共面波导转换同轴连接器的方式可实现阻抗匹配馈电。对所提出的超宽带端射天线进行了辐射性能的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该天线可实现18倍频程带宽,并具有性能优良的端口匹配和端射特性,S11小于-10 dB,E面最大辐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小于30°。测试结果表明,其与仿真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端射天线 L-Ku波段 大倍频程带宽 低剖面 共面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与苏丹草远缘杂交F1的生物学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海明 李源 +1 位作者 谢楠 刘贵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1,共6页
对高粱(Sorghum bicolor)雄性不育系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间杂交的杂交种F1及其双亲的生育期、株高、分蘖数、叶片中脉颜色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F1的孕穗天数有明显的趋中特点;F1的株高表现高秆特性,具有明显的杂... 对高粱(Sorghum bicolor)雄性不育系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间杂交的杂交种F1及其双亲的生育期、株高、分蘖数、叶片中脉颜色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F1的孕穗天数有明显的趋中特点;F1的株高表现高秆特性,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F1的分蘖性介于双亲分蘖性之间;F1的叶片中脉颜色表现为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只要有一个亲本为白脉,则F1就表现为白脉,只有双亲叶片中脉颜色均为蜡脉时F1才表现为蜡脉。因此培育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杂交种(高丹草)要根据育种目标有目的选择双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不育系 苏丹草 杂交种 生物学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肽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司丙文 吴子林 +7 位作者 邱彦国 黄明媛 吕少英 刘强 赵海明 陈诺 刘艳玲 何夙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1,共11页
肽是由2~20个氨基酸组成的短链小分子蛋白,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调节生长和发育、增强免疫反应、代谢调控和抗菌活性等。从植物、动物和食品加工副产品等不同来源生产具有生物活性和功能性的肽类饲料,是解决蛋... 肽是由2~20个氨基酸组成的短链小分子蛋白,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调节生长和发育、增强免疫反应、代谢调控和抗菌活性等。从植物、动物和食品加工副产品等不同来源生产具有生物活性和功能性的肽类饲料,是解决蛋白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肽的制备方法和功能分类,并概述其在动物生长、免疫、抗氧化性和肠道健康方面的影响情况。这将有助于揭示肽类在饲料中的作用机制,改进肽的性能和利用率,以及开发更环保、健康和高效的肽生物制品,对提高动物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方法 功能分类 免疫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健康与猫肠道菌群关系研究的进展
10
作者 何夙旭 丁丽敏 +6 位作者 许佳 赵海明 陈诺 刘强 韩莉妲 章海欧 司丙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猫作为伴侣动物,与人之间的健康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肠道菌群方面。本文旨在系统阐述人类和猫在健康、老龄化和疾病(如肥胖和过敏)状态下肠道菌群的变化,并总结猫对养宠者健康和肠道菌群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养宠者与猫之间肠... 猫作为伴侣动物,与人之间的健康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肠道菌群方面。本文旨在系统阐述人类和猫在健康、老龄化和疾病(如肥胖和过敏)状态下肠道菌群的变化,并总结猫对养宠者健康和肠道菌群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养宠者与猫之间肠道菌群相互影响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以实现人与宠物之间的健康和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肠道菌群 肥胖 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沭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11
作者 赵海明 李磊 +3 位作者 梁峙 马捷 梁骁 刘喜坤 《江苏水利》 2014年第1期6-7,10,共3页
通过分析沭河流域的污染情况并根据国外生态补偿的成功案例,对沭河流域水资源进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目前,国内尚未有较为明确或关于生态补偿概念的统一定义,厘清对其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在实践中准确地把握政策方向以及更好地进行... 通过分析沭河流域的污染情况并根据国外生态补偿的成功案例,对沭河流域水资源进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目前,国内尚未有较为明确或关于生态补偿概念的统一定义,厘清对其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在实践中准确地把握政策方向以及更好地进行设计和选择。生态补偿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其作用为缓和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受到的干扰,并针对干扰调节自身的状态以维持生存,也可把该调节机制看作符合生态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沭河流域 水资源 生态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种质耐盐性综合评价及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161
12
作者 李源 刘贵波 +3 位作者 高洪文 孙桂枝 赵海明 谢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6,共8页
以中苜1号为对照,对来自俄罗斯的18份紫花苜蓿种质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不但考虑了不同指标的权重,还定量的鉴定出了每份材料的耐盐能力,比... 以中苜1号为对照,对来自俄罗斯的18份紫花苜蓿种质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不但考虑了不同指标的权重,还定量的鉴定出了每份材料的耐盐能力,比聚类分析的结果更具科学合理性,试验共筛选出M7、M9、M15、810共4份耐盐性强的种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除叶水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外,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水分饱和亏缺则呈上升趋势,且不同材料变化幅度不同。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水分饱和亏缺和叶水势等指标很好的反映了材料间的耐盐性,可直接作为耐盐评价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苗期 耐盐性 综合评价 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金升 张爱勤 +4 位作者 李明田 徐静 王志辉 尹文军 赵海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90,共4页
介绍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概况,总结了纳米改性沥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一种新的角度开展了零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的探索,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零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可使沥青性能大幅度提高,并且在工艺和经济上是可行的,最后提出... 介绍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概况,总结了纳米改性沥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一种新的角度开展了零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的探索,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零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可使沥青性能大幅度提高,并且在工艺和经济上是可行的,最后提出了改性沥青纳米复合材料今后研究的几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改性 沥青 零维纳米材料 聚合物改性沥青 维纳米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沥青性能 国内外 大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生长、Cd吸收累积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罗方舟 向垒 +6 位作者 李慧 张丽君 冯乃宪 李彦文 赵海明 蔡全英 莫测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0-1095,共6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不同Cd添加水平(0、2、10 mg·kg-1)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对旱稻(Oryza Sativa L.)生长、Cd吸收累积和根际土壤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M菌可有效侵染旱稻根系...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不同Cd添加水平(0、2、10 mg·kg-1)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对旱稻(Oryza Sativa L.)生长、Cd吸收累积和根际土壤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M菌可有效侵染旱稻根系,其侵染率为37%~72%,随Cd污染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接种GM菌使旱稻根际土壤脲酶及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提高幅度为9.6%~44.5%,从而促进根际土壤碳素和氮素循环,并显著提高旱稻根系、地上部和籽粒的生物量,提高幅度为10.4%~57.1%;接种GM菌同时可降低旱稻对Cd的富集和转运能力,从而显著降低其各部分尤其是籽粒中的Cd含量,降幅为26.8%~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旱稻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游永亮 李源 +2 位作者 赵海明 武瑞鑫 刘贵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该地区饲用小黑麦的合理施肥量,于2014-2016年连续两年以饲用小黑麦中饲1048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氮、磷肥单因素试验,氮肥(N)试验处理为:0、60、120、180、240、300 ...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该地区饲用小黑麦的合理施肥量,于2014-2016年连续两年以饲用小黑麦中饲1048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氮、磷肥单因素试验,氮肥(N)试验处理为:0、60、120、180、240、300 kg·hm^-2,磷肥(P2O5)试验处理为:0、45、90、135、180、225 kg·hm^-2,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氮、磷肥处理下饲用小黑麦产草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磷肥处理下饲用小黑麦两年平均干草产量、ADF和NDF含量和不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全株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P<0.05),故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增产效果不明显,但在提高粗蛋白含量方面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得出,在海河平原区肥力较差土壤上种植饲用小黑麦需施肥,建议施氮肥120~180 kg·hm^-2,磷肥90~135 kg·hm^-2。肥力较好的土壤种植饲用小黑麦可以不施肥或隔年施一次,施肥量同土壤肥力较差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饲用小黑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生产性能、效益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源 赵海明 +2 位作者 游永亮 武瑞鑫 刘贵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87,共15页
为解决海河平原区苜蓿第3~5茬草雨季收获难的问题。于2011-2016年在位于河北衡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试验站开展了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5种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以及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为解决海河平原区苜蓿第3~5茬草雨季收获难的问题。于2011-2016年在位于河北衡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试验站开展了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5种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以及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得出,30-30cm、20-40cm两种行距处理下的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高丹草处理下苜蓿第2年前2茬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食物当量数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但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经济效益与单作苜蓿小区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得出,30-30cm、20-40cm行距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苜蓿前2茬干草产量、总食物当量数、总经济效益、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为: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cm宽窄行秋播种植,于第2年前2茬苜蓿草收获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密度在6万株·hm-2以内,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下一年再重复种植青贮玉米。该模式在保证与单作苜蓿同等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苜蓿3~5茬草雨季收获难、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套作 饲草作物 生产性能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贮模式对高丹草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产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欢 刘贵波 +4 位作者 吴佳海 曾兵 李源 游永亮 赵海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8-196,共9页
为了解决高丹草因水分高造成青贮发酵品质不佳的问题,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干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及干草添加量(12.5,25.0,37.5和50.0kg/t)对混贮高丹草营养价值、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产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 为了解决高丹草因水分高造成青贮发酵品质不佳的问题,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干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及干草添加量(12.5,25.0,37.5和50.0kg/t)对混贮高丹草营养价值、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产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青贮高丹草的丁酸含量较高,弗氏评分等级仅为"可",添加干草混贮可显著提高青贮高丹草的发酵品质,从添加干草的种类来看,添加小麦秸秆组青贮发酵品质最高,添加苜蓿干草组营养价值最高,苜蓿干草组的体外72h干物质消失率(IVDMD)、产气速率(c)和达到最大产气量1/2时的产气速率(AGPR)均为最高,3种干草在72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以及产气延滞时期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从干草的添加量来看,添加25.0kg/t干草的青贮发酵品质最优,达到产气量1/2所需要时间也最长,添加50.0kg/t干草的营养价值和IVDMD最高,添加37.5kg/t干草的产气速率和AGPR最大,添加不同重量干草对混贮高丹草的72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以及产气延滞时期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青贮发酵品质和饲料营养价值,得出最佳的混贮模式为在高丹草中添加37.5kg/t小麦秸秆,添加50.0kg/t苜蓿干草混贮高丹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失率最高,添加37.5kg/t苜蓿干草组产气速率最快,添加50.0kg/t小麦秸秆组的72h累积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混合青贮 营养价值 青贮发酵品质 体外产气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平原区棉花饲用黑麦复种方式及水肥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游永亮 赵海明 +3 位作者 李源 武瑞鑫 刘贵波 翟兰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6-176,共11页
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连续3年在河北省任县安排了定位试验,通过饲用黑麦不同播期与棉花构建几种棉草复种茬口搭配方式,从产量、经济效益、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棉花饲用黑麦复种的可行性及复种... 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连续3年在河北省任县安排了定位试验,通过饲用黑麦不同播期与棉花构建几种棉草复种茬口搭配方式,从产量、经济效益、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棉花饲用黑麦复种的可行性及复种方式。结果表明,棉花可与饲用黑麦复种,为降低饲用黑麦对棉花的影响,饲用黑麦可适当推迟到10月20日播种,次年4月底收获,效益可提高5470.1元·hm^(-2)。棉花饲用黑麦复种与棉花单作相比,平均水分利用率提高16.49%;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提高56.54%;并且土壤有机质平均增长幅度提高5.71%,土壤含盐量平均降低幅度达到23.72%,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是适用于该区域的高效复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饲用黑麦 冬闲田 复种 产量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麦类作物的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游永亮 赵海明 +4 位作者 李源 武瑞鑫 刘贵波 周健东 陈俊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9-201,共13页
为了探究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2016-2018年在华北平原的河北衡水测定了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7类麦类作物从拔节期至蜡熟期的生长发育进程、生物量和... 为了探究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2016-2018年在华北平原的河北衡水测定了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7类麦类作物从拔节期至蜡熟期的生长发育进程、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和粮饲兼用型小黑麦一般在5月中下旬达到乳熟期,而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一般在6月上旬。7类麦类作物的平均生物量从拔节期的2.72×10^(3)kg·hm^(-2)增长到蜡熟期的10.19×10^(3)kg·hm^(-2),其中冬性饲用小黑麦在各个生育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1.4%。7类麦类作物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进程逐渐降低,淀粉含量逐渐升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开花期前逐渐升高,开花期后略有下降。采用Milk 2006综合评价7类麦类作物饲用品质显示,冬小麦从孕穗期后饲用品质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吨干物质产奶量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9%。综合生物量和饲用品质及生育期,冬性饲用小黑麦拔节期至蜡熟期hm;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46.3%,综合表现好,适于在华北平原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麦类 生物量 营养成分 动态变化 Milk 2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粒子对改性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金升 高友宾 +3 位作者 李明田 董梅 李志 赵海明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0-14,共5页
纳米改性沥青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报道较多的蒙脱土纳米改性沥青的制备理论不完善且工艺上存在许多问题。研究Fe3O4纳米改性沥青制备工艺,成功制备了Fe3O4球形纳米粒子(0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指出了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实验结... 纳米改性沥青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报道较多的蒙脱土纳米改性沥青的制备理论不完善且工艺上存在许多问题。研究Fe3O4纳米改性沥青制备工艺,成功制备了Fe3O4球形纳米粒子(0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指出了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实验结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测试表明,与未加纳米改性剂的基础沥青比较,Fe3O4纳米改性沥青三大指标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改性沥青 针入度 软化点 表面改性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