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纤负载α-Fe_(2)O_(3)/CuFe_(2)O_(4)异质结薄膜的制备 及其催化性能
1
作者 赵永男 郑翔云 +1 位作者 孙红玉 高海燕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芬顿催化剂的降解速率慢、pH适用范围窄、难回收等缺点,采用浸涂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玻璃纤维负载的α-Fe_(2)O_(3)/CuFe_(2)O_(4)异质结薄膜(FCGF),对其结构、形态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亚甲基蓝的光芬顿催化降解,... 为了克服传统芬顿催化剂的降解速率慢、pH适用范围窄、难回收等缺点,采用浸涂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玻璃纤维负载的α-Fe_(2)O_(3)/CuFe_(2)O_(4)异质结薄膜(FCGF),对其结构、形态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亚甲基蓝的光芬顿催化降解,考察其催化活性、pH值适用性和重复使用稳定性。结果表明:CuFe2O4颗粒生长在α-Fe_(2)O_(3)颗粒表面,形成α-Fe_(2)O_(3)/CuFe_(2)O_(4)异质结;在模拟太阳光辐射条件下,加入2 g FCGF和20 mmol/L的H_(2)O_(2),50 mL质量浓度为30 mg/L的MB溶液在40 min后降解率达到97%,而在相同条件下加入α-Fe_(2)O_(3)与CuFe_(2)O_(4)降解率分别为20%和30%,其催化活性的增强可归因于异质结光催化剂产生的光诱导电位差驱动的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同时,FCGF在宽pH范围显示出较高活性,pH=10时,MB溶液40 min后降解效率仍达到63%;FCGF具有良好的稳定性,5次循环后其催化性能没有衰减,反应40 min后MB降解率仍可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_(2)O_(3)/CuFe_(2)O_(4) 玻璃纤维支架 光芬顿反应 MB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体系中溶剂热合成Co纳米纤维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永男 陈向明 +4 位作者 李秀宏 王勇 王超英 李明 麦振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6-988,共3页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olvothermal and microemulsion methods, hierarchical cobalt nanorods with 70 nm width and 39 mm length have been prepar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nanorods are composed of a bundle of 20 ...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olvothermal and microemulsion methods, hierarchical cobalt nanorods with 70 nm width and 39 mm length have been prepar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nanorods are composed of a bundle of 20 nm wide whiskers, which are composed of spherical nanoparticles(\{5 n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operation of the reduction of Co 2+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spherical \{micelles\} into hexagonal rod-like micelles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anostructured cobalt fila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体系 溶剂热合成 CO 纳米纤维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芳香骨架负载二氧化锡锂电负极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永男 王祉健 +2 位作者 董正洪 王骞 黄志强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了提高SnO2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简单的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与多级分孔结构的芳香骨架PAF-41,并用于负载SnO2;利用PAF-41的分级多孔结构来保护SnO2,确保充分反应并抑制其粉化、团聚,提高SnO2电极的循环稳定性;通过TG... 为了提高SnO2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简单的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与多级分孔结构的芳香骨架PAF-41,并用于负载SnO2;利用PAF-41的分级多孔结构来保护SnO2,确保充分反应并抑制其粉化、团聚,提高SnO2电极的循环稳定性;通过TG、XRD、SEM、TEM、BET、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后得到SnO2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材料,由于孔道限制作用,SnO2粒径小且均一,在PAF-41中分散性良好,复合材料孔道能提供足够的空间缓解SnO2的体积变化;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SnO2/PAF-41复合材料电极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在0.2 A/g电流密度下,循环超过300圈后容量仍能保持为618.9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二氧化锡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量锰掺杂Li2FeSiO4/C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永男 郭敏 +4 位作者 高海燕 邓雪莹 高国伟 张李安妮 王宇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0,共8页
为提高Li2Fe1-x SiO4/C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Mn掺杂的Li2Fe1-x MnxSiO4/C(x=0,0.02,0.04,0.06)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方法对... 为提高Li2Fe1-x SiO4/C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Mn掺杂的Li2Fe1-x MnxSiO4/C(x=0,0.02,0.04,0.06)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方法对材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P21/n)对称性的单斜晶体结构,形貌保持为类球形,Mn掺杂使得材料具有更小的粒径尺寸;Li2Fe0.96Mn0.04SiO4/C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0.5 C、1 C和3 C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32.9、188.6、176.5和140.3 mA·h/g。在0.2 C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50周后,放电比容量仍为170 mA·h/g,容量保持率为8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掺杂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负载Fe_(3)O_(4)催化膜的制备及其降解染料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永男 黄国辉 +2 位作者 高海燕 安仁德 吕铭含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0,共5页
为了拓宽芬顿反应的pH值使用范围并减少铁淤泥,通过溶剂热法,以氯化铁为前驱体,玻璃纤维为载体,乙二醇为溶剂,成功制备了玻璃纤维负载Fe_(3)O_(4)薄膜的非均相芬顿催化剂,并研究其降解染料性能;采用XRD、FESEM、HT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材... 为了拓宽芬顿反应的pH值使用范围并减少铁淤泥,通过溶剂热法,以氯化铁为前驱体,玻璃纤维为载体,乙二醇为溶剂,成功制备了玻璃纤维负载Fe_(3)O_(4)薄膜的非均相芬顿催化剂,并研究其降解染料性能;采用XRD、FESEM、HT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Fe_(3)O_(4)纳米球形颗粒粒径较小,均匀负载到玻璃纤维表面,形成表面粗糙的颗粒膜;在模拟太阳光辐照条件下,加入0.16 g/L的催化剂和3 mmol/L的H_(2)O_(2),40 mg/L的活性红溶液在50 min后降解率达到100%,而暗环境下催化剂和H_(2)O_(2)共存条件下的降解率只有35.3%;该催化膜在高pH值下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pH=8.5时,活性红的降解效率仍然达到69.6%。该催化膜对活性红溶液进行6次循环降解,活性红溶液仍然能够实现100%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Fe_(3)O_(4) 催化膜 活性红 光芬顿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聚丙烯腈凝胶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永男 李杨 高海燕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3,共7页
为了提高硫化聚丙烯腈(SPAN)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以去离子水为非溶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丙烯腈凝胶(PAN)_g,然后引入水合肼使PANg的分子链间发生N—N交联,制备出化学交联的聚丙烯腈凝胶(PAN_(g+N)),最终通... 为了提高硫化聚丙烯腈(SPAN)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以去离子水为非溶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丙烯腈凝胶(PAN)_g,然后引入水合肼使PANg的分子链间发生N—N交联,制备出化学交联的聚丙烯腈凝胶(PAN_(g+N)),最终通过高温载硫法制得了硫化聚丙烯腈凝胶(SPAN_(g+N))。利用SEM、TEM、FTIR、XRD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物相特征。结果表明:交联结构的SPAN_(g+N)具有高度互联的三维网络结构,结构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在0.5 C的电流密度时,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 219.8 mA·h/g,循环100圈后的比容量为1 000.6 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82.03%,平均每圈衰减率为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硫化聚丙烯腈 凝胶 热致相分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中空NiO/C纳米纤维的制备及中空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永男 陈淑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0,15,共6页
为制备NiO与碳纳米中空纤维,以聚丙烯腈(PAN)和四水乙酸镍(Ni(CH_3COO)_2·4H_2O)为前驱体,借助静电纺丝法和柯肯达尔效应,成功制得中空NiO/C纳米复合纤维.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 为制备NiO与碳纳米中空纤维,以聚丙烯腈(PAN)和四水乙酸镍(Ni(CH_3COO)_2·4H_2O)为前驱体,借助静电纺丝法和柯肯达尔效应,成功制得中空NiO/C纳米复合纤维.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中300℃氧化2 h制备出的复合纤维形貌最好,纤维平均直径180 nm,纤维内部嵌有大量中空纳米球,其直径约为16 nm,壳层厚度约为4~5 nm.中空球的形成是受柯肯达尔效应驱使的热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中空NiO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柯肯达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ZnO材料的制备及其苯敏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永男 张娟利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3,共4页
为检测有毒的苯气体,通过溶剂热和热处理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种多孔结构的ZnO传感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多孔ZnO材料对苯气体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基于ZnO... 为检测有毒的苯气体,通过溶剂热和热处理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种多孔结构的ZnO传感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多孔ZnO材料对苯气体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基于ZnO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在相对较低的工作温度下对苯表现出优异的响应特性;随着苯浓度的增加,ZnO材料的响应值也在不断增大,250℃时当苯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ZnO材料的响应值达到14;同时ZnO传感材料对甲苯、二甲苯以及三甲苯也具有很好的气敏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气体传感器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_(8)Ag_(1)/PVA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乙二醇的催化氧化性能
9
作者 赵永男 陈江红 +2 位作者 余建国 王帅 宋汝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0,共6页
为克服钯基催化剂由于负载量低且在碱性介质中对醇的电催化氧化的活性、稳定性以及抗中毒能力较弱等缺点,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适用于乙二醇氧化的PdAg/PVA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倍透射显微镜(HRTEM)、电化学工... 为克服钯基催化剂由于负载量低且在碱性介质中对醇的电催化氧化的活性、稳定性以及抗中毒能力较弱等缺点,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适用于乙二醇氧化的PdAg/PVA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倍透射显微镜(HRTEM)、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和醇氧化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_(8)Ag_(1)纳米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9 nm,其中Pd和Ag的摩尔比为8∶1的Pd_(8)Ag_(1)/PVA纳米催化剂对乙二醇(EG)的质量电流密度为5 225 m A/mg,是商业Pd/C的14.37倍;经过5 000 s计时安培测试(CA)后保留的质量电流密度为387.7 mA/mg,是商业Pd/C的24.2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其优异的醇氧化性能源自于PdAg合金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乙二醇 电催化氧化 Pd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CNT/PET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10
作者 赵永男 马少锋 +1 位作者 李和玉 高海燕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改善PET纤维的抗静电性能,以工业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填料,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基体,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备复合纤维,研究不同MWCNT添加量和不同纺丝工艺对复合纤维的热学性能、导电性能以及MWCNTs在PET基体中... 为改善PET纤维的抗静电性能,以工业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填料,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基体,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备复合纤维,研究不同MWCNT添加量和不同纺丝工艺对复合纤维的热学性能、导电性能以及MWCNTs在PET基体中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造粒法制备复合纤维,MWCNT质量分数达1.5%时仍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与纯PET纤维相比,母粒法复合纤维的结晶温度显著增加,MWCNT质量分数为0.5%时,结晶温度提高7℃左右;MWCNT的加入能提高复合纤维的热稳定性;MWCNT/PET复合纤维的导电渗流阈值在1.5%~2.0%之间,MWCNT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纤维的体积电阻率达到10~7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导电纤维 分散性 热学性能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包覆硅酸亚铁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1
作者 赵永男 吴倩倩 +2 位作者 高海燕 王宇萌 张李安妮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4,共6页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亚铁锂(Li2FeSiO4)的容量和倍率性能,以酒石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碳包覆硅酸亚铁锂复合材料(NCLFS),通过元素分析、XRD、SEM、拉曼光谱、XPS、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谱等方法...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亚铁锂(Li2FeSiO4)的容量和倍率性能,以酒石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碳包覆硅酸亚铁锂复合材料(NCLFS),通过元素分析、XRD、SEM、拉曼光谱、XPS、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谱等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CLFS复合材料由平均粒径为23nm的Li2FeSiO4纳米晶组成,较小的粒径能够缩短锂离子扩散路径,提高锂离子的迁移速率;N的引入,提高了NCLFS材料的电导率;与无尿素掺杂的CLFS材料相比,NCLFS复合材料表现出了更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0.2C放电倍率下,放电比容量高达223.2mA·h/g(相当于1.34Li^+),循环100周后仍能保持192.9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氮掺杂碳包覆 硅酸亚铁锂 溶胶-凝胶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共沉淀反应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的影响
12
作者 赵永男 石常鹏 +1 位作者 吴平 高海燕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78,共6页
为了探究关键工艺参数pH值对材料的影响,并简化前驱体反应生成过程,实验采用直接共沉淀方法,在共沉淀反应中调节多组不同的pH值来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并借助XRD、SEM、振实密度、粒径、EIS等测试手段,对pH=11.5下制备... 为了探究关键工艺参数pH值对材料的影响,并简化前驱体反应生成过程,实验采用直接共沉淀方法,在共沉淀反应中调节多组不同的pH值来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并借助XRD、SEM、振实密度、粒径、EIS等测试手段,对pH=11.5下制备的样品进行详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pH=11.5条件下制备的LiNi_(0.8)Co_(0.1)Mn_(0.1)O_(2)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和球形形貌,而且成分分析也得出最接近于8∶1∶1的比例成分,电化学性能也表明pH=11.5制备的样品具有更好的比容量;在2.7~4.5 V电压区间内,在0.2 C的电流密度下首圈放电比容量能到达222.8 mA·h/g,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有86.4%,而其他样品的首圈比容量都在200 mA·h/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系层状三元氧化物 共沉淀反应 比容量 PH值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氮氧杂原子的共价嗪基框架的合成和结构
13
作者 赵永男 高国伟 高海燕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1,68,共7页
为了获得一种新型富含氮氧杂原子的共价嗪基框架,以富含氮、氧杂原子的2,4,6-三苯氧基-1,3,5-三嗪和三聚氯氰为单体,通过傅克反应合成了这种聚合物(CTFO);IR、XPS证实了三聚氯氰在2,4,6-三苯氧基-1,3,5-三嗪的苯氧基对位上发生缩聚,形... 为了获得一种新型富含氮氧杂原子的共价嗪基框架,以富含氮、氧杂原子的2,4,6-三苯氧基-1,3,5-三嗪和三聚氯氰为单体,通过傅克反应合成了这种聚合物(CTFO);IR、XPS证实了三聚氯氰在2,4,6-三苯氧基-1,3,5-三嗪的苯氧基对位上发生缩聚,形成三连接的片层状框架结构;XRD、HRTEM测试结合结构拟合表明了CTFO的AB堆叠多孔层状结构,孔径为0.52 nm;氮气吸附测试证实了CTFO中存在0.5 nm的微孔和堆积形成的24.14 nm的介孔,比表面积为87 m^(2)/g,孔容为0.47 cm^(3)/g;热重分析表明了CTFO在低于45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嗪基框架 氮氧双掺杂 傅克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魏德英 国术坤 赵永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4,37,共5页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二维晶体材料。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独特的单原子层结构展现了许多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已经在微电子、量子物理、材料和化学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碳材料继碳纳米管后再次成为...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二维晶体材料。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独特的单原子层结构展现了许多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已经在微电子、量子物理、材料和化学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碳材料继碳纳米管后再次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概述了石墨烯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潜在应用,并对它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维晶体材料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杂化单晶[Ga_3(PO_4)_3F_2]H_3O·(H_3NCH_2CH_2)_2NH_2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有为 赵永男 +3 位作者 乐善堂 徐恒连 梁宏斌 赵大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50-1452,共3页
A novel three dimensional fluorinated gallium phosphate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by using diethylenetriamine as an organic structure directing agent. X ray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indicates this c... A novel three dimensional fluorinated gallium phosphate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by using diethylenetriamine as an organic structure directing agent. X ray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indicates this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bca, a =1.605 6(7) nm, b = 1 011 4 (4) nm, c =1.854 6(5) nm, V =3.011 6(19) nm 3, Z =4. The three dimensional framework based on linkage of corner sharing polyhedron PO 4, GaO 4F and GaO 4F 2 delimit ten ring channels along b axis in which the triply protonated amines are located serving as charge compensating guests and suppor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镓 水热合成 二乙烯三胺 [Ga3(PO4)3]H3O·(H3NCH2CH2)2NH2 结合表征 杂化单晶 空旷骨架磷酸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在聚对羟基苯甲酸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催化电氧化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建国 王永乐 +3 位作者 韩李梅 谷慧科 赵永男 张恒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7-1119,共3页
通过循环伏安(CV)制备了聚对羟基苯甲酸(poly-PHB)修饰的玻碳电极。考察了电极对抗坏血酸(AA)电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聚对羟基苯甲酸修饰玻碳电极对AA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在修饰电极上产生的峰电流比在未修饰电极上产生的氧... 通过循环伏安(CV)制备了聚对羟基苯甲酸(poly-PHB)修饰的玻碳电极。考察了电极对抗坏血酸(AA)电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聚对羟基苯甲酸修饰玻碳电极对AA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在修饰电极上产生的峰电流比在未修饰电极上产生的氧化峰电流大4倍,氧化峰电位负移205mV。氧化峰电流与AA浓度在2.6×10-5~3.68×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4,检测限为5×10-6mol/L(S/N=3)。在AA与多巴胺(DA)共存的体系中,能排除DA对抗坏血酸测定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抗坏血酸 电催化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铁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亚彬 王青 +1 位作者 高海燕 赵永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以及倍率性能,以浓硫酸作为溶剂,以氧化石墨烯、酞菁铁(FePc)作为原料,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酞菁铁改性氧化石墨烯(FePcGO)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拉曼光谱、XPS等方法证实FePc通过π-π堆积的作用均匀分... 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以及倍率性能,以浓硫酸作为溶剂,以氧化石墨烯、酞菁铁(FePc)作为原料,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酞菁铁改性氧化石墨烯(FePcGO)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拉曼光谱、XPS等方法证实FePc通过π-π堆积的作用均匀分布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研究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FePcGO复合材料的独特结构使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大幅提高,加快了电荷转移和电解质迁移的速率,FePc和GO之间紧密的π-π堆积赋予了材料结构稳定性;同时FePc分子的引入可提供赝电容,抑制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石墨化堆积,改善其超级电容器性能;FePcGO电极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达到337 F/g的比容量,在100 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37%的高电容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酞菁铁 酞菁铁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小勤 赵永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90-93,共4页
水热合成是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之一,可以用来合成碳、金属、半导体以及氧化物等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以及条件温和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简单介绍了水热技术在制备一维纳米材料上的应用、影响纳米材料生长的因素... 水热合成是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之一,可以用来合成碳、金属、半导体以及氧化物等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以及条件温和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简单介绍了水热技术在制备一维纳米材料上的应用、影响纳米材料生长的因素以及一维纳米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一维纳米材料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掺杂MoO3的制备、表征及气敏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海燕 王竞一 +2 位作者 赵永男 陈昆峰 薛冬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06-2212,共7页
以仲钼酸铵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Sn掺杂比例的MoO_3;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runauer-Emmett Teller(BET)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物相、形貌结构和孔径表征;测试了其对乙醇、二氯甲烷、甲醇、甲醛... 以仲钼酸铵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Sn掺杂比例的MoO_3;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runauer-Emmett Teller(BET)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物相、形貌结构和孔径表征;测试了其对乙醇、二氯甲烷、甲醇、甲醛、甲酸、四氯化碳、氨气和丙酮等气体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Sn掺杂未改变MoO_3的结构;290℃为气体传感测试的最佳测试温度;掺杂后的MoO_3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均优于纯相MoO_3,Sn掺杂摩尔比为5%时效果最好,500 mg/m^3测试条件下对乙醇的灵敏度为19.64,响应时间为1.1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钼 锡掺杂 气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负载TiO_(2)/g-C_(3)N_(4)光催化膜的制备及降解染料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海燕 安仁德 赵永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53,共7页
为解决光催化剂效率不高、粉末难回收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玻璃纤维负载TiO_(2)/gC_(3)N_(4)光催化膜(命名为TCNGF)。TiO_(2)和g-C_(3)N_(4)纳米颗粒通过静电自组装在玻璃纤维表面形成了均匀无裂痕的薄膜,重量法测... 为解决光催化剂效率不高、粉末难回收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玻璃纤维负载TiO_(2)/gC_(3)N_(4)光催化膜(命名为TCNGF)。TiO_(2)和g-C_(3)N_(4)纳米颗粒通过静电自组装在玻璃纤维表面形成了均匀无裂痕的薄膜,重量法测得催化剂负载量(质量分数)为4%。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以TCNGF为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下,10 mg/L的罗丹明B(RhB)溶液在40 min的降解率达到98%,4次循环降解实验的脱色降解率均高于99%,且溶液中无絮状沉淀产生,表明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活性、附着牢度和循环稳定性。催化结果表明:适量提高TiO_(2)和g-C_(3)N_(4)的质量比,催化膜内异质结量增多,促使光生活性自由基增多,染料降解速率增快;初始染料浓度对TCNGF光催化降解性能无明显影响。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为主要活性物种;光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表明,TCNGF属于Z型光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法 TiO_(2) g-C_(3)N_(4) 玻璃纤维 光催化剂 染料降解 光催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