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与国族:中国民族理论构建的新探索
1
作者 孙琬婷 赵永春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7,共11页
民族可以区分为广义民族和狭义民族两大类型,狭义民族是指具备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四特征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民族六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广义民族是指具有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族特征的包括两个狭义民族以上的多个狭义民族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可以区分为广义民族和狭义民族两大类型,狭义民族是指具备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四特征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民族六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广义民族是指具有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族特征的包括两个狭义民族以上的多个狭义民族的人们共同体。国族属于广义民族中的一种类型,只要有国家就会有国族,一个国家的国族只有一个,具有政治属性。狭义民族是文化共同体,不具有政治属性,既可以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多个不同的狭义民族,又可以超越国家限制,成为包括移居不同国家的狭义民族而形成的跨界民族共同体。狭义民族与国族的关系不完全是上下位的关系,一个国家的国族(政治共同体)与国族内部的狭义民族(文化共同体)虽然属于上下位的关系,但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多个狭义民族可以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一个等同于国族的新的狭义民族(仍然是文化共同体),其与国族的关系就不再属于上下位的关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国族可以随着国家的灭亡而灭亡,也可以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而发展壮大,而狭义民族(包括新形成的狭义民族)则不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灭亡,可以与其他狭义民族一起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而形成新的国族(一个狭义民族一般不会单独发展成为新的国族),也可以与其他狭义民族建立多个国家而形成多个新的国族,也可以融入其他狭义民族之中而消亡,也可以继续融合其他狭义民族,不断向前发展、演变和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狭义民族 广义民族 国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永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共17页
中国认同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古代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国”观念的出现,中国认同观念也开始产生,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观念正式形成;秦汉时期经过多民族中国的建设,... 中国认同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古代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国”观念的出现,中国认同观念也开始产生,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观念正式形成;秦汉时期经过多民族中国的建设,汉民族在华夏民族发展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中国认同观念获得了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认同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隋唐时期,在汉人中国观念回归的基础上,又以礼别华夷、华夷互化、华夷一家等多民族中国观念为纽带将隋唐与周边少数民族连接在一起,中国认同观念获得了进一步升华;辽宋夏金时期,各个民族及其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正统和中国历史发展谱系中一员的思想观念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一体性;元朝实现大统一,多民族凝聚为中国的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已现端倪,后经明朝和北元均认为自己是中国历史发展谱系一员观念的发展,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随着国家统一事业的完成,具有中国认同意识的各个民族齐聚到清朝中国这一共同旗帜之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民族即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认同 中华民族的形成 中国正统 五德终始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音乌拉钨锡矿床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及铍矿化的发现
3
作者 任美桥 李真真 +7 位作者 许健 徐文坦 孙珍军 任鹏 赵永春 张世昕 赵俊兴 张昕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3-1047,共15页
【研究目的】内蒙古白音乌拉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锡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找矿前景,但在找矿勘查过程中,一直存在热液矿化中心不明、矿床成因认识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找矿效果。【研究方法】运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对该矿... 【研究目的】内蒙古白音乌拉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锡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找矿前景,但在找矿勘查过程中,一直存在热液矿化中心不明、矿床成因认识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找矿效果。【研究方法】运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对该矿区内13个钻孔的蚀变矿物类型和相对含量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矿区的主要蚀变矿物包括白云母族矿物(白云母、多硅白云母、伊利石)、绿泥石族矿物(铁绿泥石、铁镁绿泥石、镁绿泥石)、黑云母、黄玉和电气石,同时含有少量高岭石、地开石、蒙脱石和方解石。根据蚀变矿物填图,矿区的围岩蚀变总体可分为2个带:中深部的强云英岩化带(石英-多硅白云母-黄玉-绿泥石-萤石±黑云母±电气石)和浅部及外围的白云母-绿泥石蚀变带(石英-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电气石),强云英岩带与深部黑云母花岗岩的空间关系表明,成矿流体来自于黑云母花岗岩,该带也代表了本矿区的热液矿化中心。白云母族矿物的特征光谱参数显示,强云英岩化带内Pos2200和IC值均较高,远离该带则变低,Pos2200的增大受成矿流体成分、pH值、围岩性质及温度共同影响,而IC值主要与热液活动的温度相关。【结论】白云母高IC值(>2)可作为白音乌拉矿区的找矿标志。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在富F且发育云英岩化的花岗质岩浆-热液系统中是非常有效的勘查方法,富F矿物黄玉的快速识别,也可能暗示良好的锂、铍找矿潜力。该矿床以绿柱石为主的岩浆热液型铍矿化的发现,证明短波红外光谱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揭示了大兴安岭地区铍成矿类型的多样性,暗示区域上良好的铍找矿潜力,对区内稀有金属未来勘查目标和方向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乌拉 短波红外光谱 白云母族矿物 云英岩化 铍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表面形貌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永春 刘小君 +1 位作者 王伟 刘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7-490,共4页
针对摩擦过程中的表面形貌相互作用问题,文章基于离散元原理,并利用该原理的一种应用程序——颗粒流程序(PFC程序),直观地对表面形貌相互作用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刚性光滑平面与理想粗糙表面相互作用之后,粗糙度变小,表面结构也发... 针对摩擦过程中的表面形貌相互作用问题,文章基于离散元原理,并利用该原理的一种应用程序——颗粒流程序(PFC程序),直观地对表面形貌相互作用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刚性光滑平面与理想粗糙表面相互作用之后,粗糙度变小,表面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并且随着2个接触表面法向接近量的增大,粗糙表面的脱落颗粒数增加,磨损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方法 颗粒流程序 粗糙表面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永春 金雅丽 +1 位作者 张雷 张进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09-1311,共3页
随着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疗卫生事业也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各医院已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医院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而院前急救信息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 随着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疗卫生事业也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各医院已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医院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而院前急救信息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与应用进行系统的概括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人自称“中国”考论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永春 李玉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3-149,共7页
辽人"中国意识的觉醒",并非是到了辽兴宗以后才出现,而是早在契丹建国之初,契丹人就已经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的影响,开始以"炎黄子孙"自诩,并以"中国"自居了。到了辽圣宗时期,... 辽人"中国意识的觉醒",并非是到了辽兴宗以后才出现,而是早在契丹建国之初,契丹人就已经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的影响,开始以"炎黄子孙"自诩,并以"中国"自居了。到了辽圣宗时期,由于契丹人正统意识觉醒,又在自称"中国"的基础上,开始自称正统。辽兴宗以后,中国正统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开向国人及宋、高丽等国宣称辽朝是中国正统。辽人自始至终自称"中国",主要是利用和发挥历史上比较宽泛的"中国"概念,以为自己居于"天下之中"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人 中国 炎黄子孙 正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元件的悬臂梁半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永春 季宏丽 +1 位作者 裘进浩 朱孔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429,共6页
为了探讨非线性同步开关阻尼技术(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简称SSD)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中开关切换效率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详细推导了基于开关切换效率的SSDI(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 on inductor)及SSDV(synchronized switch... 为了探讨非线性同步开关阻尼技术(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简称SSD)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中开关切换效率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详细推导了基于开关切换效率的SSDI(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 on inductor)及SSDV(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 on voltage)的振动阻尼表达式,并搭建了悬臂复合梁振动半主动试验平台,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开关切换的延时越小,控制效果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开关阻尼 半主动 振动控制 压电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代品官命妇获封赠途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永春 王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金代妇女获得朝廷封赠品官命妇封号,主要途径是依靠家庭成员中品官达到一定品阶后的推恩。当品官达到封赠标准时,作为品官妻室的正室、继室均可从夫荣而受封,次室受封赠,其夫至少为一字王或爵级正从一品以上。作为品官母辈,凡符合封赠资... 金代妇女获得朝廷封赠品官命妇封号,主要途径是依靠家庭成员中品官达到一定品阶后的推恩。当品官达到封赠标准时,作为品官妻室的正室、继室均可从夫荣而受封,次室受封赠,其夫至少为一字王或爵级正从一品以上。作为品官母辈,凡符合封赠资格,品官家庭中嫡母均可凭子贵受封赠为品官命妇;庶母、继母若凭子贵而受封赠,其子至少为一字王或正从三品以上爵。金代妇女亦可凭孙、曾孙辈贵而受封,但其孙、曾孙至少或为一字王,或为正从三品以上爵。同时,金代少部分妇女亦可通过自身功绩而受封为品官命妇。金廷通过诸多途径封赠品官命妇,最终仍是稳定官员、标榜这类女性美德与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品官命妇 封赠 《金史》 《大金国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民族理论构建的再探索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永春 李玉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2,167,共10页
民族应该划分为狭义民族和广义民族两种,狭义民族是指具备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四大特征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民族六大特征的具体的某一个民族共同体,如汉族、匈奴族、蒙古族等等;广义民族则指具有或某种程度具有民族特征的包括两个... 民族应该划分为狭义民族和广义民族两种,狭义民族是指具备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四大特征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民族六大特征的具体的某一个民族共同体,如汉族、匈奴族、蒙古族等等;广义民族则指具有或某种程度具有民族特征的包括两个狭义民族以上的多个狭义民族的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游牧民族、中华民族(即国族)等等。目前一些学者所引用的西方和日本学者有关民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民族定义,不过是广义的“国族”定义而已,既不包括狭义民族,也不包括其余的广义民族,不能颠覆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概念。从西方传入的“族群”概念涵义模糊,如果说“族群”是处于“政治共同体”的“民族”下位的话,那么,“族群”就具有发展成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并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必然前景,是十分有害的;如果说“族群”是指斯大林所说的具有四特征的“民族”下位的话,不见得比斯大林所说的“部族”高明多少;如果说“族群”是指斯大林四特征的民族的话,更没有必要用“族群”颠覆“民族”。我国学者已经在吸取、改造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民族理论体系,没有必要以西方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的民族理论为圭臬,并按照他们的理论用“国族”和“族群”去颠覆民族,应该形成我们自己的有关民族理论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国族 族群 斯大林民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养护及不同冷击方式下混凝土宏细观损伤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宿辉 王新宇 +5 位作者 赵永春 刘绍兴 袁乐忠 柴宏利 张婷 韩小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5-98,91,共5页
高地温引水隧洞通水后围岩温度场会产生急剧变化,会使混凝土衬砌结构遭受热—冷冲击作用而产生损伤。为揭示混凝土衬砌宏细观损伤规律,开展高温养护及不同冷击方式下混凝土的单轴压缩试验、核磁共振扫描试验(NMR)和SEM扫描试验,分析高... 高地温引水隧洞通水后围岩温度场会产生急剧变化,会使混凝土衬砌结构遭受热—冷冲击作用而产生损伤。为揭示混凝土衬砌宏细观损伤规律,开展高温养护及不同冷击方式下混凝土的单轴压缩试验、核磁共振扫描试验(NMR)和SEM扫描试验,分析高温养护后不同冷击方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孔结构及细观形貌特征的影响,探究不同冷击方式下高温混凝土宏细观损伤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养护温度增加,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60℃养护后混凝土宏观力学强度达到最大;随着初始养护温度增加,混凝土孔隙率不断增大。骤降冷击方式对混凝土孔隙率、大孔隙占比和小孔隙占比等孔隙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影响;相对自然冷击,骤降冷击下混凝土水泥砂浆界面产生较为明显的温度裂缝,混凝土损伤更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部高地温环境下引水隧洞安全施工与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 混凝土衬砌 冷击方式 孔结构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辽人的“中国”观 被引量:35
11
作者 赵永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90,共13页
契丹人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的影响,建国之后即因袭鲜卑人附会自己为"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观念,开始以"中国"自居。契丹人自称"中国"之初,并没有自称"正统&quo... 契丹人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的影响,建国之后即因袭鲜卑人附会自己为"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观念,开始以"中国"自居。契丹人自称"中国"之初,并没有自称"正统",直到辽圣宗后期才萌生自称"中国正统"的思想意识。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仍然称宋朝为"中国",在强调夷人懂礼是"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汉人懂礼也是"中国",在自称"正统"的同时,仍然称宋朝是"中国"。辽人的"中国观"具有辽宋同为中国、华夷懂礼即同为中国以及"正统"与"非正统"都是"中国"等特点。辽人的这种"中国观",实际上是一种"多元一体"的"中国观",对后来的金、元等王朝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人 中国 正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永春 王观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32,共12页
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继南北朝以来又一个中原汉族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对峙时期,辽、宋、西夏、金各个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正统",它们虽然没有得到他者的完全认同,但却出现了部分他者逐渐认同的发... 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继南北朝以来又一个中原汉族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对峙时期,辽、宋、西夏、金各个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正统",它们虽然没有得到他者的完全认同,但却出现了部分他者逐渐认同的发展趋势,这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国"极具魅力和吸引力,不仅成为汉族及其政权引以为自豪的自称,也成为少数民族试图跻身"天下中心"和"文化中心"行列所向往的对象。正是因为"中国"认同,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才形成了今天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权对峙 “中国”观 正统观 “中国”认同 统一的多民族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人自称“北朝”考论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永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7,共9页
辽人自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就遵循历史上称南北并立政权为"南北朝"的习惯而自称"北朝",那时,辽人还没有形成"北朝"高于"南朝"的理念。宋朝建立以后,辽人积极主张与宋朝互称"南北朝"... 辽人自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就遵循历史上称南北并立政权为"南北朝"的习惯而自称"北朝",那时,辽人还没有形成"北朝"高于"南朝"的理念。宋朝建立以后,辽人积极主张与宋朝互称"南北朝",具有意欲提高自己政治地位以取得和北宋对等往来的意图。到了辽圣宗后期,随着辽人"正统"意识增强,辽人意欲凌驾于北宋之上的欲望大增,辽重熙二十一年(1052)"其国书始去国号,而称南、北朝",就有了"意以自尊大"之倾向。辽人自称"北朝",具有强调"南朝"和"北朝"是"一家"之用意,"一家"就是"中国",辽人承认五代和宋朝是"中国",同时也自称"中国",他们强调"南朝""北朝"是一家人,就是"南朝""北朝"都是"中国"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人 宋人 南朝 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金人的“中国”历史认同--以《大金德运图说》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永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7,共13页
金人编成的《大金德运图说》一书,充分反映了金人对“中国”历史的认同观念。书中收录的德运承袭图,认同从神话传说人物伏羲至宋辽金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谱系,并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分裂时期的中国正统分成两个分支,在两个分支旁边标注... 金人编成的《大金德运图说》一书,充分反映了金人对“中国”历史的认同观念。书中收录的德运承袭图,认同从神话传说人物伏羲至宋辽金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谱系,并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分裂时期的中国正统分成两个分支,在两个分支旁边标注有南燕、后燕、北燕、姚秦、赫连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仅将“五德终始”学说的单线性发展模式改为复线性发展模式,认同汉族和少数民族都可以称正统,并且认为正统和非正统都是“中国”,充分反映了金人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认同意识。由于“五德终始”学说的单线性中国历史发展模式受到了复线性中国历史发展实际的挑战,所以,金人在关于金朝的德运讨论中,出现了“继唐”“继宋”“继辽”等观点的分歧,这不仅从侧面反映出金人对唐代历史、宋代历史和辽代历史均有认同意识,也促使“五德终始”学说这一单线性中国历史发展模式的理论逐步走向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认同 五德终始说 德运问题大讨论 金朝政权 《大金德运图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口迁移”、“移民”及其相关概念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永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8,共5页
中国历代边疆人口迁移是边疆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必须弄清楚有关中国历代边疆人口迁移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然而,学界对这些概念的使用则存在较大分歧,需要作一些辨析。下面仅就"人口迁移"、"人... 中国历代边疆人口迁移是边疆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必须弄清楚有关中国历代边疆人口迁移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然而,学界对这些概念的使用则存在较大分歧,需要作一些辨析。下面仅就"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移民"、"民族迁移"几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一些简单的辨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概念 移民 边疆治理 人口流动 民族迁移 历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考论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永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7-142,176,共6页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并非是辽末天祚帝时期由汉族史官耶律俨在纂修《皇朝实录》时附会《魏书.序记》虚构出来,而是契丹人由于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自称"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并非是辽末天祚帝时期由汉族史官耶律俨在纂修《皇朝实录》时附会《魏书.序记》虚构出来,而是契丹人由于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自称"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影响,早在辽太祖建国之初就已经自称"炎黄子孙"了。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不无与汉人攀附亲戚之嫌,但他们在自称"炎黄子孙"的同时,并不否认汉人也是"炎黄子孙",具有契丹人和汉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一体"、"中华一家"中成员的思想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炎黄子孙 耶律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人自称“正统”的理论诉求及其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永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金人在初建大金政权之时,曾依据"封贡体系"的封贡理论,请求辽朝封册,以求取得辽政权对自己所建政权合法性的承认。当他们灭亡辽政权之后,又依据继承辽政权之"正统"的理论和思想,而自称"正统"。到了金熙... 金人在初建大金政权之时,曾依据"封贡体系"的封贡理论,请求辽朝封册,以求取得辽政权对自己所建政权合法性的承认。当他们灭亡辽政权之后,又依据继承辽政权之"正统"的理论和思想,而自称"正统"。到了金熙宗时期,又不以继承属于夷狄的辽政权的半壁江山的"正统"为满足了,又依据金政权在"封贡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即"倒过来的朝贡"的理论和思想,重新塑造金政权的"中国正统"形象。到了海陵王完颜亮时期,对金朝已经令南宋等各个政权俯首称臣的地位仍不满足,又依据"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后可为正统"的理论和思想,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试图让整个"天下"都承认他大金王朝的"中国正统"地位。金世宗则依据"我国家绌辽、宋主,据天下之正"以及"有德"者应该为"正统"的理论和思想,向天下宣示,金朝没有统一天下,仍然是"中国正统"。金章宗和金宣宗大规模开展"德运"问题大讨论,是想依据"五德终始"的"正统"理论和学说,试图为金政权自称"中国正统"再加理论依据的砝码。金人自称"正统"的理论依据,虽然主要是依据和运用历史上以汉儒为代表的学者和政治家们所提出来的传统的"正统"理论,并无太多创新之处,但也时而出现对传统的"正统"理论进行一些改造和发挥之处。所提出的"不必以五行相生为序",应"以德之衰旺见其运"的思想,对历史上影响很大的"五德终始"学说进行公开挑战;他们反对"以中国种族(主要指汉族)为正,而其余为伪也"等传统的正统理论和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人 中国 正统 理论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辽金的“正统性”问题——以元明清辽宋金“三史分修”问题讨论为中心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永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7-155,共9页
辽宋金对峙时期,宋人自称"中国"、自称"正统",辽人和金人也自称"中国"、自称"正统"。元人自从议修辽宋金三史之始,就围绕着纂修义例问题,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激烈争辩,绝非仅仅是史书编纂体例问... 辽宋金对峙时期,宋人自称"中国"、自称"正统",辽人和金人也自称"中国"、自称"正统"。元人自从议修辽宋金三史之始,就围绕着纂修义例问题,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激烈争辩,绝非仅仅是史书编纂体例问题,而是有关辽宋金"正统性"的大问题。直至元朝末年,由脱脱拍板,最终确立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明清时期,有人反对辽金的"正统性",也是围绕着辽宋金"三史分修"问题展开。明朝确实有人试图通过颠覆辽宋金三史"各与正统"的"正统体系",否定辽金的正统地位,但并非是"普遍否认辽金正统",这从明朝官方未支持有关重修宋史的建议、并由国子监主持刊行包括《辽史》和《金史》在内的中国正史"二十一史"就能看出来。清朝统治者无论是在坚持北方民族王朝立场阶段还是从北方民族王朝立场转向中国大一统王朝立场之后,都承认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这从乾隆皇帝并没有"抑辽金",允许四库馆臣在编修《四库全书》时持辽宋金"各与正统"的观点,以及钦定了包括《辽史》和《金史》在内的中国正史"二十二史"、"二十三史"和"二十四史"等方面也能看出来。民国以后对辽金"正统性"的认识曾有所反复,但很快就转到承认辽宋金"三史分修""各与正统"的立场上来。说明逐渐强化"华夷之辨",并按照"尊夏贱夷"思想区分正统和非正统,并不能从一个侧面彰显出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而逐渐淡化"华夷之辨",倡导"华夷一体",主张华夷互相吸收,逐渐否定单一的汉文化选择而强调多元文化选择,才能从一个侧面彰显出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金 辽宋金“三史分修” 三史正统体系 元朝 明朝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的背离与重合——中国古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进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永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5-220,共6页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权的概念,与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存在背离现象,但有时也用来指称政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国号"为代表的各个政权的自称,在古代"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下,这种"中国"自称与各个政权皆自称"中国"的统称仍然存在背离现象,只有在历史上中国处于统一的情况下"中国"与"国号"才会出现某种重合,这种重合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最终完成,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与"国号"才最后实现了统一。另一种情况是后来的政权在追述本朝历史或议论以前各个朝代时,对历史上以中原地区为主且有相互递嬗关系或没有递嬗关系但为自己政权所继承的多个政权的通称,这种通称虽然与一些"国号"也会出现某种背离,但基本上符合古代中国历史实际,并成为我们认识前代历史的一种准则,今天认识中国历史疆域也应该遵循这种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号 中国 国家观念 历史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院前急救的展望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永春 《中国医院》 2003年第11期11-13,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院前急救的现状分析,提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对21世纪中国院前急救的发展方针、政策、方向和运作方法等进行探讨,以提高中国院前急救医疗水平、队伍素质,并拓展急救医疗业务范围,实现与国际接轨,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 本文通过对中国院前急救的现状分析,提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对21世纪中国院前急救的发展方针、政策、方向和运作方法等进行探讨,以提高中国院前急救医疗水平、队伍素质,并拓展急救医疗业务范围,实现与国际接轨,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医疗水平 人员素质 组织机构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