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斜井打捞解卡工艺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青川
黄建强
赵正勋
张光军
龙晓雨
艾大欣
-
机构
华北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中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
-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6期49-50,52,共3页
-
文摘
针对斜井打捞解卡作业受井况条件的限制,工艺参数需优化配置的问题,对倒扣作业工艺提出了一种易于判断和实施的方法;对套铣筒的长度选择研究了一个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优选原则。实例证明上述方法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节时省力,实现完全打捞。
-
关键词
斜井
打捞解卡
倒扣
工艺
优化
-
Keywords
cline well, fishing and unfre ezing, back off, technique,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靖边东坑大阳湾地区管道超声波除碳酸钙垢实验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正勋
寇恒治
覃栋优
凌帅
李栋
-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陆梁油田作业
塔里木油田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10期25-27,共3页
-
文摘
超声波除垢技术因具有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成本低、性能稳定及无污染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油田管道除垢实践中。为验证超声波除碳酸钙垢的效果,进行了超声波除碳酸钙垢实验,结合超声波除垢机理及碳酸钙垢成因,判定超声波在不同功率、频率、辐照时间,以及不同介质温度、流速和黏度条件下去除结垢试件上碳酸钙垢的效果。实验证明,超声波装置在功率300 W、频率30 kHz,介质温度55℃、流速1 400 L/h,以及介质黏滞系数趋近于0条件下,去除碳酸钙垢效果最优。
-
关键词
超声波
碳酸钙垢
功率
频率
温度
流速
黏滞系数
-
Keywords
ultrasonic
calcium carbonate scale
power
frequency
temperature
flow rate
viscosity coefficient
-
分类号
TE358.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浅薄稠油油藏水平井CO_2吞吐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陈举民
李进
曹红燕
张梦千
赵正勋
-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520,共6页
-
文摘
针对浅薄稠油油藏,通过将长岩心组合模型的水平和竖直放置对比实验,研究水平井CO_2吞吐相比于直井吞吐对油藏开发的改善效果,探明其增油机理。通过平行实验研究注入压力、注入时间及焖井时间对多轮次水平井CO_2吞吐开发浅薄稠油油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稠油油藏CO_2吞吐最主要的驱油机理是CO_2对原油的溶解膨胀作用及降黏作用;在浅层稠油的地层条件下,重力引起的CO_2对阁楼油动用规模以及CO_2-原油体系接触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是水平井CO_2吞吐的采收率显著高于直井的成因;稠油油藏中进行多轮次水平井CO_2吞吐,其最终采收率随注入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焖井时间的增长而升高,第1和第2周期为主力产油阶段;采收率与注入时间的关系有待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
-
关键词
浅薄稠油油藏
水平井CO2吞吐
降黏作用
注入压力
焖井时间
-
Keywords
thin and shallow heavy oil reservoir
horizontal CO2 huff and puff
viscosity reduction effect
operating pressure
soakingperiod
-
分类号
TE357.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埋地原油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杨松克
赵正勋
杨曦宇
孔未臣
古丽努尔.牙哈甫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沙漠运输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
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储运分公司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5期11-15,共5页
-
文摘
风险评价是指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其对原油管道的安全输送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云模型理论对管道风险因素评分进行修正,建立了埋地原油管道的风险计算模型,从而计算出孔口泄漏及断裂泄漏两种不同泄漏情况下一定时间内的原油泄漏量,得到了不同泄漏孔径在30、60、120 s暴露时间下的热辐射影响范围。通过对国内某条埋地原油管道实例计算表明:对于100、610 mm泄漏孔径,泄漏速率分别为460、1 685 kg/s时,10 min两者泄漏量可达到2.76×10~5、1.01×10~6kg;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池火灾热辐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暴露时间为120 s时,两种泄漏孔径的死亡区域半径为40.5、69.7 m,影响区域距离可达175.8、303.6 m;该危险管段的个人风险值在可接受范围内。
-
关键词
原油管道
定量风险评价
泄漏速率
失效频率
个人风险
-
Keywords
crude oil pipeline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leakage rate
failure frequency
individual risk
-
分类号
TE8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