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农村地区居民硒摄入量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
作者 曹宁 刘艳斌 +2 位作者 赵惠子 赵桐荫 李忠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矿物质硒的摄入量,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11年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了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居民1 380人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生物样品检测。计... 目的:了解吉林省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矿物质硒的摄入量,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11年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了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居民1 380人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生物样品检测。计算后的硒摄入量经能量校正按照三分位数分为3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其他因素后,以第1组为参照估计其余2组发生高血压的危险。结果:吉林省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7.4%,硒的平均摄入量为35.908μg·d-1,低于中国营养学会规定的硒的推荐摄入量。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硒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比值比(OR)值为:1.00、0.471(95%CI0.290-0.765)、0.596(95%CI 0.373-0.951),P值分别为0.002、0.030。女性硒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无相关性(P>0.05),汉族与朝鲜族人群硒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硒摄入量是吉林省农村地区成年男性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提示增加膳食中硒的摄入对于预防男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农村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农村地区居民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关系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赵桐荫 褚运松 +3 位作者 赵惠子 刘志明 曹宁 李忠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0-40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膳食模式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为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从膳食方面改善血压异常、早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2011年抽取吉林省8个自然村的40~8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人口1 ... 目的:研究不同的膳食模式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为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从膳食方面改善血压异常、早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2011年抽取吉林省8个自然村的40~8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人口1 394名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压测量。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结果:吉林省农村地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5.3%。因子分析得到腌制品类膳食模式、酒类膳食模式、调味品类膳食模式和高蛋白类膳食模式4种膳食模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民族、学历和职业后,饮酒模式与高血压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OR=1.43,95%CI 1.07~1.90)。结论:酒类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长期大量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少饮酒、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预防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群 膳食模式 高血压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部分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文玲 赵桐荫 +5 位作者 李若琳 刘子贤 霍焱 齐忠 张玲 张世怡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55-959,共5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吉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及PPS法抽取吉林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点及脱贫县监测点,以入户调查的方式对15~69岁常... 目的了解吉林省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吉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及PPS法抽取吉林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点及脱贫县监测点,以入户调查的方式对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抽取其中3249份农村居民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趋势χ^(2)检验,调查对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2.10%。咳嗽、打喷嚏应正确遮掩口鼻行为具备率最低,为31.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相对于30岁以下人群,60~69岁居民素养水平较低(OR=0.520,95%CI:0.305~0.888),相对于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人群,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素养具备率较高(OR=10.544,95%CI:7.165~15.518),相对于家庭常住人口数为1人,家庭人口数在3人及以上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较高(OR=1.855,95%CI:1.289~2.669)。结论调查的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普及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居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世怡 吴晶 +5 位作者 李文玲 刘子贤 李若琳 狄柏涛 赵桐荫 张秀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43-947,共5页
目的 了解吉林省居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吉林省10个监测点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 目的 了解吉林省居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吉林省10个监测点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调查对象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调查吉林省15~69岁居民2456人。吉林省居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7.77%。其中女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9.52%,男性为25.71%;城市居民为32.83%,农村居民为2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是居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女性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OR=1.208,95%CI:1.000~1.459)高于男性。以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居民为参照,大专/本科及以上居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更高(OR=2.477,95%CI:1.670~3.673)。以农民为参照,医务人员和其他企业人员的OR值分别为3.072(95%CI:1.583~5.963)和1.513(95%CI:1.035~2.213)。以家庭年收入﹤2万元者为参照,家庭收入为2~<5万元和≥5万元的居民OR值分别为1.419(95%CI:1.098~1.833)和1.694(95%CI:1.289~2.226),即随着家庭年收入增加,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升高。结论 吉林省居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农民和家庭收入较低者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需要重点干预的人群。建议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对重点人群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素养 居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医护人员健康科普工作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世怡 李文玲 +4 位作者 刘子贤 霍焱 李若琳 狄柏涛 赵桐荫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二级及以上医护人员健康科普工作开展情况,为相关部门更好的推进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全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抽取4014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 目的了解吉林省二级及以上医护人员健康科普工作开展情况,为相关部门更好的推进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全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抽取4014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77.55%的医护人员经常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科普和指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士(OR=1.182;95%CI:1.002~1.394)经常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科普及健康指导的比例高于医生。以从业年限<10年为对照,从业年限≥20(OR=1.462;95%CI:1.200~1.782)的医护人员经常提供健康科普和指导的比例更高。工作之后参加过健康教育相关培训(OR=2.218;95%CI:1.873~2.625)、健康科普知识掌握程度(OR=2.074;95%CI:1.251~3.437)和人际沟通技巧自评为好(OR=3.728;95%CI:1.977~7.028)、所在医院有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相关要求(OR=1.753;95%CI:1.491~2.060)的医护人员经常提供健康科普和指导的比例更高。结论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会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健康科普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吉林省健康教育机构人力资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世怡 钱晓波 +4 位作者 赵璐 霍焱 李若琳 赵桐荫 李文玲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8-861,共4页
目的分析吉林省2015—2019年健康教育机构人力资源特征,为吉林省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省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填报的《健康教育所(中心)基本情况调查表》为数据来源,对人员数量、结构、人才匹配度进行分析。结果2015—2... 目的分析吉林省2015—2019年健康教育机构人力资源特征,为吉林省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省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填报的《健康教育所(中心)基本情况调查表》为数据来源,对人员数量、结构、人才匹配度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吉林省健康教育机构在编业务人员数有所减少,到2019年平均每机构2.91人;在编业务人员与服务人群比例有所降低,2019年为0.73人/10万人;平均年龄无明显变化,2019年为(43.96±9.60)岁;文化程度以大学本科为主,2019年占47.76%,大学本科和硕士及以上人数有所增加;专业以预防医学为主,5年间无明显变化,2019年占22.45%;职称结构2018年无职称者所占比例最高,其余年份初级职称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吉林省健康教育机构人员数量难以满足服务人群的需求;文化程度、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还须进一步优化,建议根据新形势下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继续引进高学历、预防医学等健康教育相关专业优秀人才,不断优化健康教育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人力资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文玲 钱晓波 +4 位作者 张世怡 赵桐荫 霍焱 李若琳 周常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0-1113,1132,共5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的方法,对抽取到的吉林省86家基层医疗单位所辖范围内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3.9%。其中18~39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 目的了解吉林省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的方法,对抽取到的吉林省86家基层医疗单位所辖范围内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3.9%。其中18~39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较高,为16.4%;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较高,为25.3%;职业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为22.8%;非在婚居民素养水平为17.9%,高于在婚居民;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为16.4%;中部地区居民素养水平较高,为21.9%(P<0.05)。"需要慢性病防治指导""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减少慢性病的患病风险重要""就诊时医护人员进行过行为生活方式指导"的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分别为14.6%、14.7%和15.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比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4.203(2.823~6.258),相比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2.586(1.902~3.516),相比于认为"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重要的",认为重要的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3.050(1.637~5.682),相比于"就诊时医护人员没有进行过行为生活方式指导"的,被指导过的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662(1.250~2.210)。结论居民慢性病防治养水平有待提高,应注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基层医务人员整体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来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15岁及以上非吸烟居民二手烟暴露及危害认知情况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文玲 张世怡 +4 位作者 赵桐荫 钱晓波 霍焱 狄柏涛 周常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15岁及以上非吸烟居民二手烟暴露以及对二手烟危害认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烟草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20个调查点7200个家庭户,每户随机抽取1名15岁及以上非吸烟调查对象进... 目的了解吉林省15岁及以上非吸烟居民二手烟暴露以及对二手烟危害认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烟草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20个调查点7200个家庭户,每户随机抽取1名15岁及以上非吸烟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吉林省非吸烟居民二手烟的暴露率为60.8%,暴露频率以"几乎每天"最高为28.2%,农村居民暴露率为66.5%高于城市居民的56.8%,25-44岁年龄居民暴露率最高为67.8%,65岁以上居民暴露率最低为39.4%。各场所中,酒吧、KTV、夜总会二手烟的暴露率最高,为79.6%,医疗卫生机构的暴露率最低,为16.9%。居民对二手烟可导致成人肺癌(71.7%)和儿童肺部疾病(74.3%)的知晓率高于对二手烟导致成人心脏病的知晓率(53.5%),其中城乡及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二手烟危害认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随着文化程度升高,居民对二手烟危害知晓率呈升高的趋势。结论吉林省居民二手烟暴露率较高,二手烟危害相关知识掌握率偏低,应大力宣传二手烟危害,同时加强对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的督导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手烟 暴露 危害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