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大口黑鲈底排污高位池养殖新模式及其效益评估
1
作者 赖玉荣 张乐纪 +3 位作者 赵柳兰 刘巧 颜浩骁 杨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56-159,168,共5页
作为近年来我国重要的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大口黑鲈养殖技术和模式正不断创新,当前在追求养殖高产高效的同时还应聚焦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因此,创建新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综合效益,探索大口黑鲈绿色生态养殖,建立新的尾水处理模式显得适... 作为近年来我国重要的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大口黑鲈养殖技术和模式正不断创新,当前在追求养殖高产高效的同时还应聚焦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因此,创建新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综合效益,探索大口黑鲈绿色生态养殖,建立新的尾水处理模式显得适时而重要。基于此,对四川省大口黑鲈底排污高位池养殖新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养殖模式的优势,以期为大口黑鲈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借鉴,同时为其他名优鱼类养殖和水产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底排污 高位池 养殖尾水 人工生态湿地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循环水高位池养殖效益高
2
作者 刘行 张乐纪 +3 位作者 刘巧 何阔 赵柳兰 杨淞 《科学养鱼》 2024年第8期33-34,共2页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并总结四川地区大口黑鲈一种循环水高位池养殖新模式的发展情况,阐明该养殖模式的构成,合理评估其经济与生态效益,从而为今后大口黑鲈的养殖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指导,对水产养殖绿色经济发展和养殖模式转型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 循环水 模式转型 绿色经济发展 参考作用 合理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鲈1号”大口黑鲈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吞噬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柳兰 陈侨兰 +3 位作者 杨淞 李胜杰 王艳 杜宗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50,共8页
用Wright's染色及细胞化学方法,对"优鲈1号"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通过吞噬实验分析其血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Ⅰ型、Ⅱ型和Ⅲ... 用Wright's染色及细胞化学方法,对"优鲈1号"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通过吞噬实验分析其血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Ⅰ型、Ⅱ型和Ⅲ型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栓细胞;其中红细胞数最多,白细胞较少;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比例最大(62.73%)。通过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苏丹黑B(SBB)、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POX)、酚氧化酶(PO)染色,红细胞染色均呈阴性,而白细胞除AKP、POX染色外,染色均呈阳性,且不同白细胞阳性染色程度不一致,其中血栓细胞染色均较强烈。吞噬实验表明,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吞噬率为(16.17±1.08)%;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具黏附能力,且血栓细胞能形成黏附花环,这可能与血栓细胞形态多样性及糖原、脂类、ACP和P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鲈1号”大口黑鲈 血细胞 形态特征 吞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似鲇高原鳅外周血细胞及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柳兰 代敏 +4 位作者 杨淞 吴应斌 汤巨平 杨世勇 杜宗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3,31,共9页
通过对成年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外周血细胞涂片及中肾、肝脏和脾脏组织的印片进行瑞氏(Wright’s)、过碘酸雪夫氏(PAS)和苏丹黑B(SBB)染色,观察各类血细胞形态、大小、分布及细胞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似鲇高原鳅血细胞可... 通过对成年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外周血细胞涂片及中肾、肝脏和脾脏组织的印片进行瑞氏(Wright’s)、过碘酸雪夫氏(PAS)和苏丹黑B(SBB)染色,观察各类血细胞形态、大小、分布及细胞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似鲇高原鳅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各类血细胞的发生(除血栓细胞)均可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外周血中红细胞比例最多,为97.56%,白细胞中血栓细胞数量最多占52.86%,居白细胞的首位;三种粒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占30.25%。粒细胞的主要发生场所在中肾占45.18%,红细胞的主要发生场所在脾脏,占71.62%,肝脏中未见原始血细胞。在中肾中同时可见嗜酸性、嗜碱性和嗜中性三种粒细胞的发生。各阶段的白细胞PAS染色均显示阳性,但只有各阶段的粒细胞SBB染色显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 外周血细胞 血细胞的发生 造血组织 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金锋 杨筱珍 +3 位作者 吴旭干 赵柳兰 王小艳 成永旭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组织胺(1 mg/L、3 mg/L和5 mg/L)养殖水体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其中0 mg/L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水体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其中高浓度组(5 mg/L)黑褐新糠虾存活率仅为(83±12.47)%,而对... 研究了不同浓度组织胺(1 mg/L、3 mg/L和5 mg/L)养殖水体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其中0 mg/L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水体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其中高浓度组(5 mg/L)黑褐新糠虾存活率仅为(83±12.47)%,而对照组为(97±4.7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用药17 d后,对照组体长为6.18±0.30 mm,而最高组织胺浓度组(5mg/L)的体长仅约为对照组的87%,即5.35±0.26 mm,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抱卵雌虾的体长各组基本一致,均约为7.58±0.24 mm;组织胺能抑制黑褐新糠虾蜕壳,表现为同一时期内蜕壳比例较低;组织胺能延迟雄性黑褐新糠虾第二性征出现和雌性黑褐新糠虾抱卵的时间,分别延迟约1 d和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新糠虾 组织胺 生长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眉山市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淞 曾敏 +1 位作者 赵柳兰 杨世勇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4,共2页
眉山市岷江祥德大闸蟹养殖有限公司于2011年初开始进行大闸蟹引种养殖,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掌握了大闸蟹一整套成熟养殖技术,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眉山市大闸蟹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生态养殖技术 大闸蟹 眉山市 池塘 引种养殖 经济效益 蟹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大鲵生物胺中毒综合征防治实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亚 王二龙 +2 位作者 杜宗君 赵柳兰 杨淞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63,共1页
生物胺(Biogenicamine)是一类低分子量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组胺、酪胺、尸胺、腐胺、色胺等多种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及多种食品当中。研究表明,适量的生物胺对机体健康有益,在人和动物的生物活性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 生物胺(Biogenicamine)是一类低分子量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组胺、酪胺、尸胺、腐胺、色胺等多种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及多种食品当中。研究表明,适量的生物胺对机体健康有益,在人和动物的生物活性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组胺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和呼吸系统以及免疫反应中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理调节作用。然而,当摄入过量的生物胺时,能够造成机体严重的食物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生物胺 综合征 实例 防治 大鲵 生理调节作用 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大口黑鲈养殖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淞 孙俊龙 +5 位作者 韩帅帅 赵柳兰 曾开虎 徐垚峰 唐钢 杜宗君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1期5-7,共3页
大口黑鲈是四川省重要的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长江上游网箱拆除,池塘养殖新模式不断涌现。截至2017年统计数据,四川省已经成为全国大口黑鲈养殖的主养区域,养殖面积超过4万亩,产量超过1.7万吨。本文将四川省大口黑鲈产业... 大口黑鲈是四川省重要的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长江上游网箱拆除,池塘养殖新模式不断涌现。截至2017年统计数据,四川省已经成为全国大口黑鲈养殖的主养区域,养殖面积超过4万亩,产量超过1.7万吨。本文将四川省大口黑鲈产业发展状况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养殖现状 四川省 养殖品种 长江上游 池塘养殖 统计数据 养殖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攀枝花地区大口黑鲈秋繁技术总结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淞 何阔 +4 位作者 赵柳兰 黄文勋 唐钢 孙俊龙 吴建 《科学养鱼》 2019年第4期8-9,共2页
大口黑鲈作为肉食性名优鱼类,生长快,当年即可达商品鱼规格。然而,全国大口黑鲈苗种主要由华南地区早春繁育的苗种提供,常导致商品鱼集中上市,一旦大量上市之后,大口黑鲈销售价格下降明显,严重影响养殖效益。与华南相比,四川地区年有效... 大口黑鲈作为肉食性名优鱼类,生长快,当年即可达商品鱼规格。然而,全国大口黑鲈苗种主要由华南地区早春繁育的苗种提供,常导致商品鱼集中上市,一旦大量上市之后,大口黑鲈销售价格下降明显,严重影响养殖效益。与华南相比,四川地区年有效生长周期短,养殖管理不科学往往当年不能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亲鱼培育 饵料生物 攀枝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口裂腹鱼感染小瓜虫的症状及防治
10
作者 杨淞 赵柳兰 +1 位作者 肖青 杜宗君 《当代水产》 2014年第10期72-73,共2页
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裂腹鱼亚科(Schizothpracinae)裂腹鱼亚属的鱼类,俗称"雅鱼",属底栖喜冷水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等水域;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受人们喜爱,需求... 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裂腹鱼亚科(Schizothpracinae)裂腹鱼亚属的鱼类,俗称"雅鱼",属底栖喜冷水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等水域;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受人们喜爱,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捕捞过度、梯级水电站的不断开发,野生资源锐减,2000年将其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口裂腹鱼 小瓜虫 冷水性鱼类 防治 症状 感染 裂腹鱼亚科 梯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中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立森 周亚 +5 位作者 杨淞 王滨 杜宗君 杨世勇 赵柳兰 唐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5-419,共5页
池塘增氧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减少鱼病发生风险,也是提高池塘渔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增氧机的重要性已经被养殖户认识到,但是它们的使用很不科学。为研究池塘养殖中增氧机的增氧效果,本文选择1.5 kW功率叶轮式增氧机为研究对象,研究开机... 池塘增氧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减少鱼病发生风险,也是提高池塘渔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增氧机的重要性已经被养殖户认识到,但是它们的使用很不科学。为研究池塘养殖中增氧机的增氧效果,本文选择1.5 kW功率叶轮式增氧机为研究对象,研究开机后池塘水体溶氧变化规律。分别取开机后不同时间内(0,30,60,90,120,150,180 min)、不同水深(0.2,0.5,1.0,1.5 m)、不同水平距离(1,3,5,7,9,15 m)的水样,以Winkler's碘量法测定溶氧。结果表明,180 min后,水深1.5 m的溶氧量与表层0.2 m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叶轮式增氧机能够显著增加1.5 m水深的溶氧量,具有应急增氧的功能,且适用水体较深养殖池塘使用;对水深1 m处以及水平距离为3 m较增氧效果较佳;在池塘养殖过程中溶氧达到最低前提前2.5 h开增氧机,以避免鱼类浮头而造成损失;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不同时间的溶解氧的研究为其在水中的设置地点以及台数的确定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式增氧机 池塘 水深 水平距离 增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注射葡萄糖对大口黑鲈血糖稳态和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磊 刘浩 +6 位作者 赵柳兰 刘巧 黄瑞 刘昌勇 唐小鸿 胡一帆 杨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和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选取96尾体质量为165.42±5.45 g的大口黑鲈禁食24 h,设置对照组(C组,0.8%生理盐水)和实验组(G组,注射2g/kg体重葡萄糖)。结果显示:注射葡萄糖后,血...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和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选取96尾体质量为165.42±5.45 g的大口黑鲈禁食24 h,设置对照组(C组,0.8%生理盐水)和实验组(G组,注射2g/kg体重葡萄糖)。结果显示:注射葡萄糖后,血糖水平先上升后下降,在8 h达到最高水平,直至48 h恢复至基础水平。G组肝糖原含量、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且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G组血液、肝脏和肌肉中乳酸(LD)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Na^(+)-K^(+)-ATP酶的活性显著升高。G组肝脏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在1 h显著上升,然后持续下降并且在12 h显著低于C组。G组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AMPKα)和葡萄糖转运体(Glut 1)的基因表达量低于C组;G组Glut 4的表达量在注射后的短时间内上调。以上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较低。注射葡萄糖加强其糖酵解过程并促进了乳酸和糖原生成,而对糖异生途径的调控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糖耐量 糖代谢 葡萄糖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食不同种类饵料的鲤肝脏组织miRNA表达谱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杰 杨淞 +5 位作者 杜杰 刘巧 杜宗君 杨世勇 李胜杰 赵柳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7,共7页
MicroRNA(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8-25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免疫、脂肪代谢等过程。本试验以三组投喂不同类型饵料的鲤(Cyprinus carpio)肝脏为研究材料,通过HiSeq 2500深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miRNA,鉴定... MicroRNA(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8-25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免疫、脂肪代谢等过程。本试验以三组投喂不同类型饵料的鲤(Cyprinus carpio)肝脏为研究材料,通过HiSeq 2500深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miRNA,鉴定出235个已知miRNAs。三种饵料组共表达的差异miRNAs有13个,随机挑选5个miRNA并采用qPCR进行验证,表达趋势在qRT-PCR结果和RNA测序结果中高度相似;对13个共表达的差异表达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共预测到靶基因530个。对预测靶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参与2-羰基羧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等通路的调节。本研究首次了解鲤摄食不同种类饵料的miRNAs表达特征,可以为深入了解miRNA对鲤摄食不同种类饵料过程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miRNA测序 饵料 肝脏 差异表达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