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心软脉颗粒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林钢 钱玉良 +1 位作者 许立 严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观察补心软脉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ISO)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肢根部和背部皮下多点注射ISO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补心软脉颗粒对心电图ST段位移的影响,并测定血清LDH、CK活性及心肌病理学形态。结果补心... 目的观察补心软脉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ISO)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肢根部和背部皮下多点注射ISO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补心软脉颗粒对心电图ST段位移的影响,并测定血清LDH、CK活性及心肌病理学形态。结果补心软脉颗粒对ISO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心肌损伤酶学指标(LDH、CK)和组织病理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补心软脉颗粒通过增强机体对心肌缺血的耐受力,稳定细胞膜,减少心肌坏死范围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心软脉颗粒 大鼠 急性心肌缺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新靶点LRG1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兆国 范方田 +5 位作者 赵林钢 吴红雁 陶羽 郑仕中 王爱云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LRG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 1)蛋白是富亮氨酸重复(leucine-rich repeat,LRR)蛋白家族高度保守的成员之一,它不仅参与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在信号转导、细胞黏附以及发育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LRG1蛋白的异常表... LRG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 1)蛋白是富亮氨酸重复(leucine-rich repeat,LRR)蛋白家族高度保守的成员之一,它不仅参与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在信号转导、细胞黏附以及发育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LRG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组织恶性肿瘤的发病有关。最新研究结果表明,LRG1蛋白能够促进血管的生长,尤其是异常血管的生长,而肿瘤血管生长是肿瘤这类疾病的典型特征。更为重要的是,LRG1蛋白在正常血管生长中较少发挥作用,LRG1有可能与异常的血管生长密切相关。这使得LRG1作为治疗靶点,备受人们关注。该文对LRG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LRG1蛋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机制及其与肿瘤治疗的关系,为临床的后续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G1蛋白 信号调节 异常表达 血管生成 分子机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瘀方对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程莉华 徐康康 +1 位作者 赵林钢 许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观察清瘀方对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H2O2及Na2S2O4造成的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缺血缺氧模型,通过MTT染色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观察清瘀方含药血清对造模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较大剂量清... 目的观察清瘀方对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H2O2及Na2S2O4造成的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缺血缺氧模型,通过MTT染色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观察清瘀方含药血清对造模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较大剂量清瘀方含药血清能明显减少LDH的漏出,抑制H2O2及Na2S2O4造成的内皮细胞损伤。结论清瘀方对缺血缺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瘀方 缺血缺氧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清胃散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欢欢 张倩 +6 位作者 徐婷婷 王颖卓 王珏 赵林钢 姚毅 张先林 刘史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0-456,共7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经典名方清胃散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煎煮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出膏率及主要成分异阿魏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经典名方清胃散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煎煮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高效液相(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出膏率及主要成分异阿魏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指标相关性权重法(CRITIC)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正交试验计算综合评分,优化清胃散的煎煮工艺。结果确定清胃散的煎煮工艺为:取处方量饮片粗粉共24 g至锅中,加12倍水量,浸泡30 min,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60 min,煎煮两次,浓缩至200 mL,过滤即得。优化煎煮方法后的清胃散出膏率大于39.99%,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0.964,主要成分阿魏酸、异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盐酸小檗碱和丹皮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61%、0.535%、0.060%、0.261%、0.054%。结论特征图谱能较好表现清胃散全方及主要指标成分的信息,经考察后优化的煎煮工艺能更好地反映清胃散的综合煎煮质量,便于医疗机构煎煮操作,为清胃散标准汤剂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其后续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胃散 提取工艺 AHP结合CRITIC法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NaCN致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燕 赵林钢 +3 位作者 袁冬平 吕高红 梁涛 许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4-556,共3页
目的 观察环维环杨星D(CVB-D)对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NaCN诱导细胞内缺氧,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病理模型,从细胞存活率、LDH外漏释放、细胞凋亡率等方面,观察CVB-D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CVB-D能明显抑... 目的 观察环维环杨星D(CVB-D)对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NaCN诱导细胞内缺氧,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病理模型,从细胞存活率、LDH外漏释放、细胞凋亡率等方面,观察CVB-D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CVB-D能明显抑制NaCN造成的心肌细胞死亡、减少细胞内LDH的漏出(P<0.05~0.01),并能减少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CVB-D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及降低细胞凋亡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CVB-D) 心肌细胞 缺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