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提高小麦加倍单倍体技术育种效率的探讨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林姝
刘录祥
+2 位作者
郭会君
赵世荣
郑企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11-,共1页
在对随机选取的75个小麦基因型花药离体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出愈率、绿苗产率及白苗产率明显不同,表现出基因型特异性.75个基因型的平均出愈率为19.52%,变幅为0~94.00%;平均绿苗产率为3.33%,变幅为0~30.67%;平均白苗产率为0...
在对随机选取的75个小麦基因型花药离体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出愈率、绿苗产率及白苗产率明显不同,表现出基因型特异性.75个基因型的平均出愈率为19.52%,变幅为0~94.00%;平均绿苗产率为3.33%,变幅为0~30.67%;平均白苗产率为0.53%,变幅为0~4.67%.试验筛选出H60261,H96-4,HLM2等高绿苗产率基因型,特别是H60261具有高的出愈率(94.00%)、绿苗产率(30.67%)和较低的白苗产率(1.50%).进一步利用筛选出的高绿苗产率基因型与与生产上主栽品种进行连续复合杂交,所配组合的绿苗产率大幅提高,平均每100个花药获得的绿苗数由原来的1.10提高到3.43.利用C17和W14两种诱导培养基对随机选取的73个小麦基因型进行花药培养,73个基因型在C17和W14两种诱导培养基上的平均出愈率分别为21.68%和18.38%,平均绿苗产率分别为3.14%和3.70%,平均白苗产率分别为0.49%和0.60%.进一步对以上结果进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结果表明C17培养基诱导愈伤效果好于W14培养基,但两种培养基的绿苗产率和白苗产率没有显著差别,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任意选择其一.试验同时发现,个别基因型利用两种诱导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某些特别珍贵的材料如果利用一种培养基不能获得绿苗时可以考虑选择另外一种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苗
产率
绿苗
出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Li离子束注入小麦籽粒的径迹的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杨俊诚
于伟翔
+8 位作者
刘录祥
潘伟
王晶
赵林姝
陈景坚
朱永懿
郑企成
赵文荣
白希祥
《同位素》
CAS
2000年第4期215-218,共4页
本工作利用串列加速器提供的 7Li离子束与生物体中 H原子发生内靶核反应 ,根据核反应产物 7Be的可探测性和可示踪性 ,研究了 7L i离子束注入小麦籽粒的径迹。研究结果表明 ,7L i离子束在生物体中的注入深度与注入离子能量有关 ,在 2 2 ....
本工作利用串列加速器提供的 7Li离子束与生物体中 H原子发生内靶核反应 ,根据核反应产物 7Be的可探测性和可示踪性 ,研究了 7L i离子束注入小麦籽粒的径迹。研究结果表明 ,7L i离子束在生物体中的注入深度与注入离子能量有关 ,在 2 2 .0~ 4 2 .3Me V呈现较好的相关性 ,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y =1.2 0 73+31.877x - 0 .2 4 2 x2 ( r2 =0 .9995) ;能量为 4 2 .3Me V的 7L i离子束 ,注入剂量为1.2 8× 10 10~ 1.2 8× 10 12 / cm2时 ,注入深度与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定量地描述为 :y=2 65.65+2 3.886lnx ( r2 =0 .9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靶核反应
小麦
锂离子束
诱变育种
辐照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小麦加倍单倍体技术育种效率的探讨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林姝
刘录祥
郭会君
赵世荣
郑企成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11-,共1页
文摘
在对随机选取的75个小麦基因型花药离体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出愈率、绿苗产率及白苗产率明显不同,表现出基因型特异性.75个基因型的平均出愈率为19.52%,变幅为0~94.00%;平均绿苗产率为3.33%,变幅为0~30.67%;平均白苗产率为0.53%,变幅为0~4.67%.试验筛选出H60261,H96-4,HLM2等高绿苗产率基因型,特别是H60261具有高的出愈率(94.00%)、绿苗产率(30.67%)和较低的白苗产率(1.50%).进一步利用筛选出的高绿苗产率基因型与与生产上主栽品种进行连续复合杂交,所配组合的绿苗产率大幅提高,平均每100个花药获得的绿苗数由原来的1.10提高到3.43.利用C17和W14两种诱导培养基对随机选取的73个小麦基因型进行花药培养,73个基因型在C17和W14两种诱导培养基上的平均出愈率分别为21.68%和18.38%,平均绿苗产率分别为3.14%和3.70%,平均白苗产率分别为0.49%和0.60%.进一步对以上结果进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结果表明C17培养基诱导愈伤效果好于W14培养基,但两种培养基的绿苗产率和白苗产率没有显著差别,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任意选择其一.试验同时发现,个别基因型利用两种诱导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某些特别珍贵的材料如果利用一种培养基不能获得绿苗时可以考虑选择另外一种培养基.
关键词
白苗
产率
绿苗
出愈率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Li离子束注入小麦籽粒的径迹的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杨俊诚
于伟翔
刘录祥
潘伟
王晶
赵林姝
陈景坚
朱永懿
郑企成
赵文荣
白希祥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
出处
《同位素》
CAS
2000年第4期215-21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70 44 6)
文摘
本工作利用串列加速器提供的 7Li离子束与生物体中 H原子发生内靶核反应 ,根据核反应产物 7Be的可探测性和可示踪性 ,研究了 7L i离子束注入小麦籽粒的径迹。研究结果表明 ,7L i离子束在生物体中的注入深度与注入离子能量有关 ,在 2 2 .0~ 4 2 .3Me V呈现较好的相关性 ,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y =1.2 0 73+31.877x - 0 .2 4 2 x2 ( r2 =0 .9995) ;能量为 4 2 .3Me V的 7L i离子束 ,注入剂量为1.2 8× 10 10~ 1.2 8× 10 12 / cm2时 ,注入深度与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定量地描述为 :y=2 65.65+2 3.886lnx ( r2 =0 .9758)。
关键词
内靶核反应
小麦
锂离子束
诱变育种
辐照生物学
Keywords
Li ion beam
nuclear reaction
wheat
track
分类号
S512.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24.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提高小麦加倍单倍体技术育种效率的探讨
赵林姝
刘录祥
郭会君
赵世荣
郑企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7Li离子束注入小麦籽粒的径迹的研究
杨俊诚
于伟翔
刘录祥
潘伟
王晶
赵林姝
陈景坚
朱永懿
郑企成
赵文荣
白希祥
《同位素》
CAS
200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