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配合物Eu(TTA)_3Phen掺杂的PMMA树脂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曙辉 李文刚 +1 位作者 刘军 咸春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6-18,共3页
用新的合成方法合成了稀土配合物Eu(TTA) 3Phen。研究了该配合物的IR、UV、TGA、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采用加热方法将Eu(TTA) 3Phen掺入PMMA树脂中 ,制成发光塑料树脂 ,并测定其发光性能。结果表... 用新的合成方法合成了稀土配合物Eu(TTA) 3Phen。研究了该配合物的IR、UV、TGA、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采用加热方法将Eu(TTA) 3Phen掺入PMMA树脂中 ,制成发光塑料树脂 ,并测定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 ,Eu(TTA) 3Phen掺入PMMA树脂后仍保持该稀土配合物原有的发光特性 ,制成的Eu(TTA) 3Phen -PMMA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其发光强度与Eu(TTA) 3Phen掺入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Eu(TTA)3Phen 掺杂 PMMA树脂 制备 发光性能 铕配合物 噻酚甲酰三氟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系列邻菲啰啉硝酸根稀土四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曙辉 咸春颖 +1 位作者 李文刚 黄象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36,共3页
在酸性介质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中合成得到了四元混配配合物 [Ln(C6 H5COO) 2 (NO3)(phen) ]2 (Ln =La ,Ce ,Pr ,Nd ,Sm ,Eu ,Gd ,Er ,Tm)和 [Nd(x MBA) 2 (NO3) (phen) ]2 (x =o、p、m) (MBA =甲基苯甲酸 )。用元素分析、IR和UV方法对... 在酸性介质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中合成得到了四元混配配合物 [Ln(C6 H5COO) 2 (NO3)(phen) ]2 (Ln =La ,Ce ,Pr ,Nd ,Sm ,Eu ,Gd ,Er ,Tm)和 [Nd(x MBA) 2 (NO3) (phen) ]2 (x =o、p、m) (MBA =甲基苯甲酸 )。用元素分析、IR和UV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对配合物的抗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白念珠菌、和霉菌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邻菲哕啉硝酸根稀土 四元配合物 抗菌活性 表征 酸性介质 乙醇 水混合溶剂 医药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化学网络教学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曙辉 咸春颖 李国维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0-84,共5页
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描述了一个基于WWW的无机化学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方法及过程,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运行方式。该系统包括化学原理模块、化学元素模块、有问必答模块和网上测试模块。
关键词 无机化学 网络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还原棕BR扩散性的研究
4
作者 赵曙辉 朱建兵 +2 位作者 陈坚钢 杨华 李兰 《印染助剂》 CAS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研究了不同的分散剂、木质素以及分散剂间、分散剂与木质素间复配比对还原棕BR扩散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分散剂CNF和意大利分散剂MF效果较好.2种分散剂配伍研究发现,质量比m(染料)∶m(木质素M9)∶m(意大利分散剂MF)∶m(分散剂CNF)为102∶8... 研究了不同的分散剂、木质素以及分散剂间、分散剂与木质素间复配比对还原棕BR扩散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分散剂CNF和意大利分散剂MF效果较好.2种分散剂配伍研究发现,质量比m(染料)∶m(木质素M9)∶m(意大利分散剂MF)∶m(分散剂CNF)为102∶8∶2∶时有较好的扩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棕BR 分散剂 木质素 复配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钨铈(Ⅳ)酸及其盐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5
作者 赵曙辉 顾翼东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9-14,共6页
本文用10—钨铈(Ⅳ)酸钠溶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得了10—钨铈(Ⅳ)酸溶液,并用冻析法制得了固体10—钨铈(Ⅳ)酸。通过化学分析,得知其组成为H_6[CeW_(10)O_(35)]19H_2O。并对10—钨铈(Ⅳ)酸及其盐的性质进行了测试。红外(IR)分析显... 本文用10—钨铈(Ⅳ)酸钠溶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得了10—钨铈(Ⅳ)酸溶液,并用冻析法制得了固体10—钨铈(Ⅳ)酸。通过化学分析,得知其组成为H_6[CeW_(10)O_(35)]19H_2O。并对10—钨铈(Ⅳ)酸及其盐的性质进行了测试。红外(IR)分析显示,10—钨铈(Ⅳ)酸与10—钨铈(Ⅳ)酸纳相比,在生成10—钨铈(Ⅳ)酸的过程中,聚合杂多阴离子的结构有些变形。此外,10—钨铈(Ⅳ)酸及其盐与其它杂多酸相比,性质上差异较大,稳定性也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稀土元素 离子交换 冻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紫HFRL的同质异晶现象与晶型热稳定性的鉴别
6
作者 赵曙辉 周小寅 陈坚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32,共4页
本文对分散紫HFRL的两种不同晶型进行了研究。从DSC谱上发现,砂状β-型为较稳定的晶型,针状α型在180℃时转变为砂状β型。这一结果进一步地为加热180℃时晶型的X-射线衍射图所证实。最后运用燃烧热法再次证实了分散紫HFRL不同晶型的热... 本文对分散紫HFRL的两种不同晶型进行了研究。从DSC谱上发现,砂状β-型为较稳定的晶型,针状α型在180℃时转变为砂状β型。这一结果进一步地为加热180℃时晶型的X-射线衍射图所证实。最后运用燃烧热法再次证实了分散紫HFRL不同晶型的热稳定性。确定了稳定性的序列为:砂状β型>针状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同质异晶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晶 赵曙辉 +2 位作者 王倩倩 侯书雅 李兰 《印染助剂》 CAS 2008年第11期41-44,共4页
采用半干法制备了柠檬酸-β-环糊精(CA-β-CD)的衍生物,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柠檬酸-β-环糊精衍生物中羧基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n[次亚磷酸钠(SHP)]∶n(柠檬酸)∶n(β-环糊精)=1∶2∶1,反应前固液比为1∶0.6,100℃下反应... 采用半干法制备了柠檬酸-β-环糊精(CA-β-CD)的衍生物,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柠檬酸-β-环糊精衍生物中羧基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n[次亚磷酸钠(SHP)]∶n(柠檬酸)∶n(β-环糊精)=1∶2∶1,反应前固液比为1∶0.6,100℃下反应1h.将柠檬酸-β-环糊精衍生物和柠檬酸/β-环糊精混合体系整理棉织物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经柠檬酸-β-环糊精整理后织物的增重率、白度和断裂强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柠檬酸 接枝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紫内酯可逆热变色复配物的DSC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军 赵曙辉 +1 位作者 李文刚 李兰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41,共3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技术对结晶紫内酯-双酚A-月桂酸、结晶紫内酯-双酚A-肉豆蔻酸、结晶紫内酯-双酚A-棕榈酸和结晶紫内酯-双酚A-硬脂酸的可逆热致变色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溶剂对变色温度的影响和不同的溶剂含量对变色速度的影响.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结晶紫内酯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变色温度 变色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鹰嘴豆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被引量:9
9
作者 高鹏 赵曙辉 邵志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77,共2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来自不同产地的鹰嘴豆中的油,经甲酯化处理利用GC-MS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鹰嘴豆油中鉴定出5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亚油酸、(Z)-十八碳烯酸、(E)-十八碳烯酸、8,11-十八碳二烯酸,...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来自不同产地的鹰嘴豆中的油,经甲酯化处理利用GC-MS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鹰嘴豆油中鉴定出5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亚油酸、(Z)-十八碳烯酸、(E)-十八碳烯酸、8,11-十八碳二烯酸,来自不同产地的鹰嘴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到80%以上。由此可知,鹰嘴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油 脂肪酸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整理剂单-(2-(2,3-二溴丙酰乙二胺基)-2-去氧)-β-环糊精的合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良晨 赵曙辉 罗光元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7-243,共7页
环糊精类物质通过改性可接枝到真丝上.在碱性水溶液中采用β-环糊精与对甲苯磺酰氯(TsCl)以1∶6的摩尔比反应合成了2位碳仲羟基单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酯(β-CD-2-OTs),然后采用乙二胺取代对甲基苯磺酸酯基合成了2-乙二胺基-β-环糊精(β... 环糊精类物质通过改性可接枝到真丝上.在碱性水溶液中采用β-环糊精与对甲苯磺酰氯(TsCl)以1∶6的摩尔比反应合成了2位碳仲羟基单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酯(β-CD-2-OTs),然后采用乙二胺取代对甲基苯磺酸酯基合成了2-乙二胺基-β-环糊精(β-CD-2-E),最后用2,3-二溴丙酰氯与2-乙二胺基-β-环糊精反应得到了对真丝具有反应活性的单-(2-(2,3-二溴丙酰乙二胺基)-2-去氧)-β-环糊精(β-CD-2-EDBA)单体,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明实验成功地获得了目标产物.通过采用合成产物对真丝进行接枝、恒重法测定接枝率、比较接枝前后真丝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比较,发现合成产物对真丝具有一定的接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乙二胺 2 3-二溴丙酰氯 芳香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纺厂腐化液中除油微生物的分离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雪霞 郭磊 +2 位作者 王惠芳 劳继红 赵曙辉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28,共2页
对绢纺厂腐化液中微生物菌群进行了研究,其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选用3种培养基对腐化液中的除油细菌进行分离,发现三丁酸甘油酯双层平板法更适合除油细菌的分离。对腐化液中细菌和除油细菌的分离结果表明,不同工厂腐化液中细菌总数和... 对绢纺厂腐化液中微生物菌群进行了研究,其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选用3种培养基对腐化液中的除油细菌进行分离,发现三丁酸甘油酯双层平板法更适合除油细菌的分离。对腐化液中细菌和除油细菌的分离结果表明,不同工厂腐化液中细菌总数和种类、除油细菌总数和种类均有较大差别,其中除油细菌数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因腐化液不同而不同,最高可达98.5%,最低仅为27.5%。该研究为绢纺原料的生物精练奠定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纺重油原料 除油微生物 腐化液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β-环糊精溶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晶 赵曙辉 +1 位作者 侯书雅 李兰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共4页
采用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备纳米TiO2溶胶,探讨了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各种因素,通过粒径和紫外线透过率分析,确定了最佳溶胶组分配比。向此溶胶中加入β-环糊精的DMF溶液,制成TiO2/β-环糊精复合溶胶,并整理织物,通过织物的抗紫外线效果... 采用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备纳米TiO2溶胶,探讨了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各种因素,通过粒径和紫外线透过率分析,确定了最佳溶胶组分配比。向此溶胶中加入β-环糊精的DMF溶液,制成TiO2/β-环糊精复合溶胶,并整理织物,通过织物的抗紫外线效果、增重率测试,以及表面衰减全反射(ATR-FTIR)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β-环糊精已接枝到织物表面,且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辐射整理 紫外辐射 溶胶 凝胶 纳米二氧化钛 环糊精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纤维的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慧春 赵曙辉 +2 位作者 程燕 李文刚 侯书雅 《印染助剂》 CAS 2006年第12期27-30,共4页
从分散染料选择、染色温度、染浴pH值、染色时间、升温速率、染料提升力以及染色牢度等方面研究了新型聚酯纤维PTT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PTT纤维的最佳染色温度为100~110℃,分散红60的升温速率为0.8℃/min.汽巴绥脱黑EL-FGL在6%(owf)时... 从分散染料选择、染色温度、染浴pH值、染色时间、升温速率、染料提升力以及染色牢度等方面研究了新型聚酯纤维PTT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PTT纤维的最佳染色温度为100~110℃,分散红60的升温速率为0.8℃/min.汽巴绥脱黑EL-FGL在6%(owf)时达到饱和值,分散红60在2%(owf)时达到饱和值,在pH 5~9染浴中染色,不需调节pH值,同时其摩擦牢度、水洗牢度可以达到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纤维 分散染料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磺酰化及改性聚酰胺纤维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华 赵曙辉 +1 位作者 罗世春 李兰 《印染助剂》 CAS 2006年第6期38-40,共3页
以对甲苯磺酰氯(p-TsCl)直接在β-环糊精的2号碳仲羟基处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β-环糊精-2-磺酰酯,借助IR、UV以及溶解度的测定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β-环糊精-2-磺酰酯的合成条件及其对聚酰胺纤维的改性应用.结果表明:用-β环糊精-2... 以对甲苯磺酰氯(p-TsCl)直接在β-环糊精的2号碳仲羟基处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β-环糊精-2-磺酰酯,借助IR、UV以及溶解度的测定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β-环糊精-2-磺酰酯的合成条件及其对聚酰胺纤维的改性应用.结果表明:用-β环糊精-2-磺酰酯对聚酰胺纤维进行改性,将环糊精接到聚酰胺纤维上,可以改善聚酰胺纤维的吸水性、染色性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羟基 磺酰化 改性 尼龙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混配配合物[Ln(x-MBA)_2(NO_3)(Phen)]_2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咸春颖 赵曙辉 朱龙观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42-345,共4页
在酸性介质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中合成得到了三个系列的四元混配配合物 [Ln(x- MBA) 2(NO3) (Phen) ]2 (Ln=La、Ce、Pr、Nd、Sm、Eu、Gd、Tb、Er;MBA=CH3C6H4 COO-)。用元素分析、IR、UV、DTA- TG和 1H NMR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测... 在酸性介质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中合成得到了三个系列的四元混配配合物 [Ln(x- MBA) 2(NO3) (Phen) ]2 (Ln=La、Ce、Pr、Nd、Sm、Eu、Gd、Tb、Er;MBA=CH3C6H4 COO-)。用元素分析、IR、UV、DTA- TG和 1H NMR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测量了三个 Eu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和三个 Gd配合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合成 表征 四元混配配合物 元素分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国标与欧标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薇 汪慧春 赵曙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0-44,共5页
试验比较GB/T 17592—201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与EN 14362-1:2012《纺织品从偶氮染料中释出的某些芳香胺的测定方法第一部分:通过萃取或不萃取纤维的方法检测某些偶氮染料的使用》对样品预处理、芳香胺分离和浓缩等方面的差异... 试验比较GB/T 17592—201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与EN 14362-1:2012《纺织品从偶氮染料中释出的某些芳香胺的测定方法第一部分:通过萃取或不萃取纤维的方法检测某些偶氮染料的使用》对样品预处理、芳香胺分离和浓缩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国标方法中影响检测准确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禁用偶氮染料 标准 芳香胺 萃取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黑染料染涤/棉织物的一浴法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晶 赵曙辉 +1 位作者 单兵 庄晓萧 《印染助剂》 CAS 2007年第8期31-33,共3页
研究了固体硫化黑染料对涤/棉织物的一浴法染色工艺,讨论了硫化黑染料、分散黑染料、分散剂、硫化碱、纯碱用量及pH值对涤/棉织物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一浴法用硫化黑染料染涤/棉的染色效果很好,并能减少染色工序.
关键词 涤/棉 硫化黑染料 分散黑 一浴法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钐硝酸盐、2,2-二羟甲基丙酸、1,10-邻菲咯啉四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连军 西鹏 +2 位作者 赵曙辉 黄象安 李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5-118,共4页
以8羟基喹啉作为酸度抑制剂,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了含稀土钐(Sm)的四元配合物Sm(CH3C(CH2OH)2COO)(NO3)2(Phen)。用元素分析、IR、UV、DTA TG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配合物的溶解性、导电性以及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稳... 以8羟基喹啉作为酸度抑制剂,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了含稀土钐(Sm)的四元配合物Sm(CH3C(CH2OH)2COO)(NO3)2(Phen)。用元素分析、IR、UV、DTA TG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配合物的溶解性、导电性以及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稳定性好、有很好的荧光性能;DMPA的双羟基没有参与配位反应,可以进一步合成高分子型稀土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配合物 表征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杂化硅溶胶整理织物的热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成志 赵曙辉 陈晓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6-1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杂化硅溶胶,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阻燃整理。通过红外(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了杂化硅凝胶的化学结构及插层后蒙脱土的层间距变化;通过热失重分析(TGA)及垂直燃烧测试,探讨了蒙脱土纳米...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杂化硅溶胶,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阻燃整理。通过红外(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了杂化硅凝胶的化学结构及插层后蒙脱土的层间距变化;通过热失重分析(TGA)及垂直燃烧测试,探讨了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织物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与硅溶胶发生物理作用,复合材料被包覆在凝胶薄膜中。杂化硅溶胶的成膜性较好,可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薄膜,提高了织物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且耐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硅溶胶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接枝蚕蛹蛋白纤维/蚕丝混纺纱线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华 赵曙辉 +2 位作者 邱菊菊 李文刚 李兰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8,31,共4页
对阳离子染料用于混纺比例为75/25、50/50、25/75的丙烯腈接枝蚕蛹蛋白纤维/蚕丝混纺纱线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染色试验,分析了pH值、电解质浓度等工艺因素对纱线上染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关键词 蚕蛹蛋白 接枝共聚 阳离子染料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