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猕猴颅骨变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晓进 翟心慧 +2 位作者 张新胜 张文学 宛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方法 :对 19例太行山猕猴颅骨变量进行了测量 ,测量定点参照吴汝康、王香亭等方法。所测变量进行相关分析、R聚类和回归分析 ,并同其它猕猴亚种颅骨变量进行比较。结果 :所测变量之间呈同长趋势 ,其相关程度在不同变量之间存在一... 目的、方法 :对 19例太行山猕猴颅骨变量进行了测量 ,测量定点参照吴汝康、王香亭等方法。所测变量进行相关分析、R聚类和回归分析 ,并同其它猕猴亚种颅骨变量进行比较。结果 :所测变量之间呈同长趋势 ,其相关程度在不同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与其它猕猴资料比较 ,表现出一定的形态结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 ,可知所计算欧氏距离的远近与其实际地理分布大致吻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颅骨 形态结构 相关性研究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掌骨和跖骨的形态学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晓进 张岩 +1 位作者 安娜 王耿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了解成年太行山猕猴的掌骨和跖骨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8例(雄性10例,雌性18例)太行山猕猴的掌骨和跖骨6项变量进行测量,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别建立掌骨和跖骨判别函数。结果:第1掌骨和跖骨很容易与其他4个掌骨和跖骨区分,第3... 目的:了解成年太行山猕猴的掌骨和跖骨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8例(雄性10例,雌性18例)太行山猕猴的掌骨和跖骨6项变量进行测量,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别建立掌骨和跖骨判别函数。结果:第1掌骨和跖骨很容易与其他4个掌骨和跖骨区分,第3和第4掌骨之间的形态特征有很大的重叠,第2和第4跖骨之间有很大的重叠。第2、第3和第5掌(跖)骨之间容易鉴别。其正确判别率掌骨为92.0%,跖骨为100.0%。结论:各掌骨和跖骨之间有明显的形态学特征。各掌骨或跖骨的长度顺序在不同的物种是不同的。根据多变量判别函数很容易将大部分掌骨或跖骨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掌骨 跖骨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牙齿的性别判别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晓进 雷梦云 +2 位作者 吴宿慧 胡春红 赵玉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成年太行山猕猴头骨标本的上、下颌牙齿有关变量在性别判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中的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多变量判别分析。结果:太行山猕猴牙齿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成年猕猴牙齿(尤其是犬齿)在... 目的:研究成年太行山猕猴头骨标本的上、下颌牙齿有关变量在性别判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中的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多变量判别分析。结果:太行山猕猴牙齿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成年猕猴牙齿(尤其是犬齿)在性别判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对牙齿进行性别判别时,采用不同的判别方法其判别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牙齿 性差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猕猴盆骨的性别逐步判别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晓进 张红绪 +1 位作者 雷梦云 翟鹏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 :探讨盆骨有关变量在性差判别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4例 (♀ 1 5 ,♂ 9)成年太行山猕猴盆骨 1 5项变量时行测量 ,进行单变量性别判别分析和多变量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有 6项变量性别间差异显著。选择盆骨有关变量建立的性别判别... 目的 :探讨盆骨有关变量在性差判别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4例 (♀ 1 5 ,♂ 9)成年太行山猕猴盆骨 1 5项变量时行测量 ,进行单变量性别判别分析和多变量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有 6项变量性别间差异显著。选择盆骨有关变量建立的性别判别函数式 ,正确判别率为 87.5 %~ 1 0 0 .0 0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猕猴 盆骨 性别 判别分析 性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跖面囊形纹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晓进 段文存 +2 位作者 丁金芝 党晓云 靳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了解太行山猕猴跖面囊形纹特征.方法:通过直接观察或拍照,对26例(8雄,18雌)太行山猕猴跖面囊形纹进行形态观察.结果:囊形纹的形态特征明显,分布区明确.囊形纹主要分布在趾间Ⅱ区,箕形纹主要分布在趾间Ⅰ区,斗形纹主要分布在... 目的:了解太行山猕猴跖面囊形纹特征.方法:通过直接观察或拍照,对26例(8雄,18雌)太行山猕猴跖面囊形纹进行形态观察.结果:囊形纹的形态特征明显,分布区明确.囊形纹主要分布在趾间Ⅱ区,箕形纹主要分布在趾间Ⅰ区,斗形纹主要分布在趾间Ⅲ和Ⅳ区.在趾间Ⅰ~Ⅳ区,它们交替出现.结论:囊形纹与箕形纹和斗形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根据其复杂程度、特征及分布区域,推测囊形纹可能是箕形纹与斗形纹之间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肤纹 囊形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掌面肤纹三角分布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晓进 范红军 靳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1,共3页
了解太行山猕猴掌面三角的分布特征。方法:直接观察太行山猕猴掌面肤纹标本31例。结果:太行山猕猴掌面三角常出现的三角有10个,三角数目在8~11个之间,平均9.1个。结论:太行山猕猴掌面三角分布模式与其他灵长类掌面三角相比有差... 了解太行山猕猴掌面三角的分布特征。方法:直接观察太行山猕猴掌面肤纹标本31例。结果:太行山猕猴掌面三角常出现的三角有10个,三角数目在8~11个之间,平均9.1个。结论:太行山猕猴掌面三角分布模式与其他灵长类掌面三角相比有差异。掌面三角性差和侧差无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与灵长类动物进化程度、掌垫发育、花纹类型以及观察方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肤纹 掌面 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下颌骨的性别判别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晓进 刘延霆 +2 位作者 胡春红 吴宿慧 王训练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1-423,共3页
目的:研究SD大鼠下颌骨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对37例(♀19,♂18)SD成年大鼠下颌骨的11项变量进行测量,数据用SPSS 11.0统计软件的进行判别分析。采用逐步判别法和全模型法,用下颌骨变量建立性别判别函数。通过回代和交互检验方法... 目的:研究SD大鼠下颌骨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对37例(♀19,♂18)SD成年大鼠下颌骨的11项变量进行测量,数据用SPSS 11.0统计软件的进行判别分析。采用逐步判别法和全模型法,用下颌骨变量建立性别判别函数。通过回代和交互检验方法来确定判别函数的效果。结果:大鼠下颌骨3项变量在性别之间有明显统计学意义,4项变量有非常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性别判别函数的性别正确判别率大于80.0%。结论:大鼠下颌骨变量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用SD大鼠下颌骨变量进行性别鉴定有一定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下颌骨 性差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掌骨的形态学判别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晓进 党晓云 +1 位作者 苏亚 王凤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太行山猕猴掌骨形态学特征。方法:测量30例成年太行山猕猴掌骨标本10个形态学变量。数据用SPSS13.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建立掌骨的多元判别函数模型。结果:第1根和第5根掌骨正确判别率是100.0%,中间3根正确判别率范围是... 目的:进一步了解太行山猕猴掌骨形态学特征。方法:测量30例成年太行山猕猴掌骨标本10个形态学变量。数据用SPSS13.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建立掌骨的多元判别函数模型。结果:第1根和第5根掌骨正确判别率是100.0%,中间3根正确判别率范围是92.2%~95.6%,回代检验和交互检验结果相似,说明判别函数稳定有效。结论:太行山猕猴5根掌骨的形态差异显著。采用多元判别函数可以有效地将未知掌骨标本进行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掌骨 形态学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掌(跖)骨长度与质量的性差比较
9
作者 赵晓进 刘宇 +2 位作者 党晓云 赵俊杰 雷梦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太行山猕猴掌(跖)骨长度与质量间性别差异。方法:对29例(13雄,16雌)成年太行山猕猴的掌(跖)骨长度和质量进行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用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对掌骨和跖骨长度和质量的性别差异进行比... 目的:探讨太行山猕猴掌(跖)骨长度与质量间性别差异。方法:对29例(13雄,16雌)成年太行山猕猴的掌(跖)骨长度和质量进行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用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对掌骨和跖骨长度和质量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猕猴掌骨和跖骨长度或质量的性差显著。长度变量性差大于质量变量性差;掌骨长度或质量的性差大于跖骨长度或质量的性差。结论:猕猴掌骨和跖骨长度或质量性差大小不同。这种性差的起源可能与生命早期的性激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掌(跖)骨 长度 质量 性差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锁骨弯曲特征与功能
10
作者 赵晓进 宋洁 +1 位作者 田缘 毛晓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太行山猕猴锁骨颅面观和背面观弯曲特征。方法:对51例成年猕猴锁骨弯曲值进行测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结果:猕猴锁骨颅面观投射特征是1个明显内弯曲(10.2)和1个较小外弯曲(5.7),背面观是1个明显下弯曲(13.8... 目的:观察太行山猕猴锁骨颅面观和背面观弯曲特征。方法:对51例成年猕猴锁骨弯曲值进行测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结果:猕猴锁骨颅面观投射特征是1个明显内弯曲(10.2)和1个较小外弯曲(5.7),背面观是1个明显下弯曲(13.8)和1个不明显上弯曲(5.O)。颅面观弯曲值和背面观弯曲值之间存在相关性。锁骨长与4个弯曲值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猕猴锁骨弯曲度特征是颅面观内弯曲明显,背面观下弯曲明显,推测锁骨形态与他们的行为习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锁骨 弯曲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下旱作玉米田土壤CO_2排放量及其与土壤水热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俊丽 张锦丽 +3 位作者 赵晓进 廖允成 景小丽 薛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93,共6页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玉米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设置深松耕(DT)、翻耕(PT)和免耕(NT)3个处理,分析3种耕作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10-2011年夏玉米生长季,3种耕作方式下土...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玉米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设置深松耕(DT)、翻耕(PT)和免耕(NT)3个处理,分析3种耕作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10-2011年夏玉米生长季,3种耕作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量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表现为DT>PT>NT,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耕作方式可显著影响夏玉米生育前期土壤温度,且土壤CO_2排放量对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土壤温度分别可以解释PT、DT和NT处理土壤CO_2排放量季节变化的50.72%~53.90%、48.10%~59.63%和13.31%~19.90%;土壤水分和温度共同分别可以解释旱作夏玉米田DT和PT处理下土壤CO_2排放量季节变化的57.61%~76.83%和56.62%~67.12%。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旱作农田DT和PT处理下土壤CO_2排放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2排放量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夏玉米 耕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下颌骨的异速生长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翟鹏飞 赵晓进 +2 位作者 雷梦云 吴宿慧 胡春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9-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太行山猕猴下颌骨随年龄变化的形态学改变,为太行山猕猴的体质学、医学实验、进一步确定其分类地位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30例太行山猕猴下颌骨标本,按其齿序及牙齿磨损程度的不同分成6组,并对其18项变量进行了测量、统计和分... 目的:探讨太行山猕猴下颌骨随年龄变化的形态学改变,为太行山猕猴的体质学、医学实验、进一步确定其分类地位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30例太行山猕猴下颌骨标本,按其齿序及牙齿磨损程度的不同分成6组,并对其18项变量进行了测量、统计和分析。结果:下颌骨的有关变量与齿序和牙齿磨损程度成异速生长,即有关变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与其年龄相关,并且不同变量在不同年龄段呈现不同的生长模式。结论:下颌体各变量的变化趋势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与猕猴的食物组成和其取食习性亦具有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异速生长 下颌骨 牙齿磨损 形态学改变 不同年龄段 年龄变化 医学实验 分类地位 年龄相关 发育过程 生长模式 不同变量 相关关系 食物组成 体质学 骨标本 下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终端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晓进 董建园 杨沙乐 《节能技术》 CAS 2009年第2期164-166,180,共4页
目前,集中供热普遍采用分户计量按流量计费,在此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节约能源,本文进行了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终端设计,实现了通过发送手机短信远程控制、红外遥控、定时控制、手动控制等多种方式灵活控制用户端暖气控制阀的开闭,使用户可... 目前,集中供热普遍采用分户计量按流量计费,在此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节约能源,本文进行了集中供热节能控制终端设计,实现了通过发送手机短信远程控制、红外遥控、定时控制、手动控制等多种方式灵活控制用户端暖气控制阀的开闭,使用户可根据实际的供暖需求灵活控制室内供暖状态;对供暖费用的收取采用射频卡预付费结合手机卡支付的方式,在有效解决热供应系统"收费难"问题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用户缴热费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分户计量 短消息 远程控制 预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跖骨性别逐步判别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闫鑫甜 张弯弯 +2 位作者 徐小解 胡晓林 赵晓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根据猕猴跖骨形态变量建立判别函数来鉴定性别。方法:测量37例太行山猕猴跖骨的9个形态学变量。数据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多变量判别分析。结果:跖骨长度等变量在性别之间有明显差异。用全模型法跖骨性别正确判别率范围为85... 目的:根据猕猴跖骨形态变量建立判别函数来鉴定性别。方法:测量37例太行山猕猴跖骨的9个形态学变量。数据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多变量判别分析。结果:跖骨长度等变量在性别之间有明显差异。用全模型法跖骨性别正确判别率范围为85.3%~94.6%,用逐步判别法跖骨性别正确判别率范围为82.4%~91.2%。在跖骨9个形态学变量中长度变量首先被挑选出来,说明长度变量在性别判别中起重要作用。用判别函数判别性别时跖骨左、右侧无差异。结论:用每根跖骨形态学变量建立多元判别函数可以有效地区分猕猴性别,对灵长类跖骨标本的性别鉴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跖骨 性差 逐步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东部地区农田土壤养分演化趋势——以临渭区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权峰 王益权 +2 位作者 赵晓进 胡明 景小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3,共6页
以临渭区2007—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监测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关中东部地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变异趋势。结果表明,临渭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平均含量均比1982年土壤普查时有了很大... 以临渭区2007—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监测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关中东部地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变异趋势。结果表明,临渭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平均含量均比1982年土壤普查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6.02 g.kg-1、0.21 g.kg-1、28.6 mg.kg-1、13.6mg.kg-1。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降低了12.6 mg.kg-1,农田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等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与1982年前相比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提高了3.157 mg.kg-1、2.305 mg.kg-1、1.485mg.kg-1、0.852 mg.kg-1。由此可看出,临渭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均呈累积态势;耕层土壤氮素盈余、磷素富积、钾素虽有减少,但仍处于适量状态,有效硫和有效锌在田块间盈缺不一,有效铁、有效锰处于普遍缺乏状态,有效铜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临渭区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掌骨和跖骨体质量的性差与排序 被引量:3
16
作者 党晓云 赵晓进 +2 位作者 梁芝栋 赵阳 鲁梦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3-535,共3页
目的:了解太行山猕猴掌(跖)骨体质量性差和排序。方法:测量25例掌骨和27例跖骨体质量。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掌(跖)骨体质量性差和排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掌(跖)骨体质量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侧之间则没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了解太行山猕猴掌(跖)骨体质量性差和排序。方法:测量25例掌骨和27例跖骨体质量。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掌(跖)骨体质量性差和排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掌(跖)骨体质量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侧之间则没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不同的方法各掌(跖)骨体质量的排序不同。掌骨体质量均值顺序是3〉2〉4〉5〉1。在侧别和性别之间无差异;跖骨体质量均值排序在性别之间有差异,雄性是3〉4〉2〉5〉1,雌性是3〉4〉2〉1〉5。结论:太行山猕猴掌(跖)骨体质量存在性差,各掌(跖)骨体质量的排序也有一定性差,此性差产生的原因与基因调控、出生前性激素水平及出生后异速生长速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掌(跖)骨 体质量 性差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措施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俊丽 高明博 +5 位作者 雷建新 赵晓进 索龙 杨圆圆 王建民 汪晓霞 《农学学报》 2020年第8期38-41,共4页
农艺措施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绿色技术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水分管理技术、施肥技术、耕作栽培技术、替代种植、添加钝化物质等农艺措施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原理或应用效果,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 农艺措施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绿色技术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水分管理技术、施肥技术、耕作栽培技术、替代种植、添加钝化物质等农艺措施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原理或应用效果,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重金属 土壤污染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跟骨性别判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俊杰 赵晓进 +2 位作者 党晓云 赵璇 王耿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判别函数,用猕猴跟骨变量进行性别鉴定。方法:测量太行山猕猴跟骨标本31例(雌19,雄12)的14项变量。运用SPSS13.0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成年猕猴跟骨的性差明显,14项变量中有9项变量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模... 目的:通过建立判别函数,用猕猴跟骨变量进行性别鉴定。方法:测量太行山猕猴跟骨标本31例(雌19,雄12)的14项变量。运用SPSS13.0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成年猕猴跟骨的性差明显,14项变量中有9项变量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模型法和逐步法判别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正确判别率的范围是90.3%0~100.0%。结论:用跟骨某些变量建立判别函数可以有效鉴定猕猴的性别,比较结果表明灵长类(猕猴)和人类性别判别函数具有一定种群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跟骨 性别鉴定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掌面和跖面的花纹强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梦云 赵晓进 +1 位作者 魏丽莉 薛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灵长类不同种属间的亲源关系。方法: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取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由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折线图和聚类分析的聚类图可以得出,无论掌面或跖面,花纹强度在种属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差异... 目的:探讨灵长类不同种属间的亲源关系。方法: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取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由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折线图和聚类分析的聚类图可以得出,无论掌面或跖面,花纹强度在种属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论:各种种属都具有自己特征性的肤纹,并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此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分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 肤纹 花纹强度 种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掌(跖)面花纹强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春红 赵晓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9-701,共3页
目的:研究太行山猕猴掌面和跖面的花纹强度(PI)在两性之间和左右两侧之间的差异性。方法: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53只猕猴(♂:20,♀:33)的掌面和跖面7个主要花纹区,即近端小鱼际(HP)、远端小鱼际(HD)、大鱼际(TH)及指间4区 (Ⅰ-Ⅳ)... 目的:研究太行山猕猴掌面和跖面的花纹强度(PI)在两性之间和左右两侧之间的差异性。方法: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53只猕猴(♂:20,♀:33)的掌面和跖面7个主要花纹区,即近端小鱼际(HP)、远端小鱼际(HD)、大鱼际(TH)及指间4区 (Ⅰ-Ⅳ)的花纹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掌面和跖面所有研究变量没有一项达显著性差异水平。结论:掌面和跖面的花纹强度在两性之间和左右两侧之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花纹强度 性别差异 两侧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