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JSG6束管监测系统在上湾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晋伯 陈宇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5-98,共4页
为精准预测预报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情况,上湾煤矿引入了JSG6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束管取样加红外分析实现了束管系统的气体连续分析,在连续监测系统发现气体异常状况时启动色谱仪进行精准分析,并且可提供高质量的气体爆炸图... 为精准预测预报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情况,上湾煤矿引入了JSG6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束管取样加红外分析实现了束管系统的气体连续分析,在连续监测系统发现气体异常状况时启动色谱仪进行精准分析,并且可提供高质量的气体爆炸图表及比例计算。在上湾煤矿实地安装使用时遇到了采样探头位置过低、束管进水、束管漏气难以检测以及管路阻力增大流量过小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分别采用铁管保护抬高采样头、正压自动排水装置、正压发烟法束管检漏装置和双泵法改造采气装置等一系列技术改进,保证了束管监测系统在上湾煤矿的正常运行,气体的分析结果有效增加了对防灭火措施的针对性,提高防灭火工程的预防效果,进而有效预防自燃事故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自然发火 束管 气体分析 防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湾煤矿22104工作面低氧原因及治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桂林 赵晋伯 +1 位作者 侯开达 张严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4,共5页
针对上湾煤矿22104工作面回风隅角低氧问题,对低氧气体来源及涌出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地表大气压、温度变化对采空区气体涌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2104工作面低氧原因是由于处于CO_(2)~N_(2)带煤层氮气含量较高,以及遗煤氧化消耗氧气导致... 针对上湾煤矿22104工作面回风隅角低氧问题,对低氧气体来源及涌出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地表大气压、温度变化对采空区气体涌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2104工作面低氧原因是由于处于CO_(2)~N_(2)带煤层氮气含量较高,以及遗煤氧化消耗氧气导致采空区存在大量氮气,在采动影响下地表裂隙容易与采空区形成漏风通道,使得采空区内低氧气体向工作面回风侧运移,从而导致回风隅角的气体浓度异常。在对低氧涌出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均压通风技术平衡工作面与采空区之间的压差,以减少采空区向工作面的漏风和低氧气体的涌出,保持工作面氧气浓度处于正常水平,为工作面回风隅角低氧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矿井通风 回风隅角 均压通风 漏风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工作面低氧防治技术
3
作者 李玉福 翟春宝 +1 位作者 吕帅 赵晋伯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9-102,共4页
针对上湾煤矿22104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时出现的低氧情况,认定导致低氧的五个原因分别为:煤层处于CO_(2)-N_(2)带、超大面积复合采空区、直达地表的漏风通道、矿井负压通风和地表大气压变化。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22104综采工作面采用均... 针对上湾煤矿22104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时出现的低氧情况,认定导致低氧的五个原因分别为:煤层处于CO_(2)-N_(2)带、超大面积复合采空区、直达地表的漏风通道、矿井负压通风和地表大气压变化。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22104综采工作面采用均压和偏“Y”型通风技术的具体方法及使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通风方式均能有效抑制工作面低氧,均压通风技术布置简单,效果明显;偏“Y”型通风技术需辅助采取一些其它措施,但工作面低氧基本不受大气压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低氧防治 压差 均压通风技术 偏“Y”型通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