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肥对西南喀斯特区玉米—大豆轮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氮形态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罗焱霞 肖孔操 +3 位作者 赵易艺 苏以荣 刘坤平 王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5-201,共7页
依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玉米—大豆轮作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研究长期不同施肥策略下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氮形态及酶活性特征,为提高喀斯特地区农田氮肥利用效率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包括不施肥(Contr... 依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玉米—大豆轮作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研究长期不同施肥策略下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氮形态及酶活性特征,为提高喀斯特地区农田氮肥利用效率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包括不施肥(Control)、单施化肥(NPK)、70%NPK+30%秸秆(LSNPK)、70%NPK+30%牛粪(LMNPK)、40%NPK+60%秸秆(HSNPK)、40%NPK+60%牛粪(HMNPK)6个处理。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氮形态和酶活性的影响因农田作物类型而异。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提高了玉米季非根际土壤和大豆季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整体低于非根际。施肥处理除增加大豆根际土铵态氮含量外,对玉米季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对施肥响应不显著,大豆季土壤MBN含量整体要低于玉米季土壤。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未对玉米季土壤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活性产生显著影响,而显著提高了大豆季非根际土壤NAG活性。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变化对施肥响应不敏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硝态氮含量的关键因子。NAG和LAP活性与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间相关性不显著,说明喀斯特农田土壤氮转化酶活性不受底物限制。可见,西南喀斯特地区农田土壤氮形态及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特征有别于其他地区,有必要结合区域气候条件、地质背景以及耕作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轮作 施肥 根际 氮素 土壤酶活性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地区生物黑炭和有机肥配施化肥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勇 赵易艺 +5 位作者 张玉平 唐丽 何石福 石敦杰 刘强 荣湘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7-203,215,共8页
研究生物黑炭和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旱地作物种植和养分损失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索高温多雨的南方丘陵地区旱地作物合理施肥和高产高效种植以及资源优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 研究生物黑炭和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旱地作物种植和养分损失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索高温多雨的南方丘陵地区旱地作物合理施肥和高产高效种植以及资源优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生物黑炭(CF+B)、有机无机肥配施(OF+CF)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且添加生物黑炭(OF+CF+B),探讨了生物黑炭和有机肥施用对春玉米产量、地表氮磷径流损失、作物氮磷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黑炭或有机肥的施用可显著增产8.2%~11.1%,但有机肥和生物黑炭结合施用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可高达13.7%。相比CF处理,CF+B处理可显著降低15.9%的氮素径流损失和24.2%磷素径流损失,显著提高26.3%和11.8%的地上部氮磷累积量;OF+CF处理可显著降低17.5%的氮素径流损失和25.0%磷素径流损失,提高36.5%(P<0.05)和8.2%(P>0.05)地上部氮磷累积量;OF+CF+B处理可显著降低33.3%的氮素径流损失和35.2%磷素径流损失,显著提高52.1%和29.0%地上部氮磷累积量,且氮磷肥料利用率最高,分别达49.1%和26.4%。OF+CF+B处理施肥方式一方面可促进春玉米旺盛生长,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和增强土壤的抗蚀性,显著降低了地表的径流体积;另一方面可以全面降低土壤氮磷养分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径流损失,培肥了地力。因此,从产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综合来看,认为添加生物黑炭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结合化肥施入土壤是最合理的施肥方式,值得在该区域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黑炭 有机肥 产量 氮磷径流损失 肥料利用率 春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和胍基乙酸复合物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翼 刘继根 +2 位作者 曹娜 肖灿辉 赵易艺 《饲料博览》 CAS 2022年第6期31-37,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和胍基乙酸复合物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50 kg左右西门塔尔肉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TMR基础日粮,试验组每天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和...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和胍基乙酸复合物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50 kg左右西门塔尔肉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TMR基础日粮,试验组每天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和胍基乙酸复合物30 g·头^(-1),试验期共18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3.62%,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组肉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胴体脂肪和非胴体脂肪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9.63%和31.70%(P<0.05),眼肌面积较对照组提高了3.90%,背膘厚度较对照组降低了37.66%(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肌肉剪切力提高了0.48%,肌肉的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分别下降了14.61%和5.25%(P<0.05),肌肉中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6.84%和6.66%(P>0.05),肌肉亮度L*、红度a*、黄度b*值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49%、2.45%和1.93%(P>0.05);(4)试验组肉牛血清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和胍基乙酸复合物能提高西门塔尔肉牛平均日增质量、胴体质量和屠宰率,显著减少脂肪沉积,提高背最长肌的肉品质,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植物甾醇 胍基乙酸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胴体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素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德清 刘继根 +2 位作者 曹娜 肖灿辉 赵易艺 《饲料博览》 CAS 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素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5kg左右湖羊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活酵母3g·(只·d)^(-1),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添加复...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素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5kg左右湖羊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活酵母3g·(只·d)^(-1),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添加复合益生素1g·(只·d)^(-1),试验共60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湖羊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高17.06%(P<0.05)和8.42%(P>0.05),料重比降低7.47%(P>0.05);试验Ⅱ组总蛋白和白蛋白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1%和4.67%(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较对照组降低了3.19%和2.67%(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了2.08%(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了20.93%(P<0.05);试验Ⅱ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77%、10.72%、8.89%和7.26%(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19.49%(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1g·(只·d)^(-1)复合益生素能够提高湖羊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改善湖羊的生长性能,并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复合益生素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殖营养素对西杂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继根 +2 位作者 曹娜 张翼 赵易艺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6期46-49,54,共5页
[目的]探究繁殖营养素对西门塔尔杂交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对33头390 kg左右妊娠8~9月的初配西门塔尔杂交母牛饲喂不同添加量的繁殖营养,对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数据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究繁殖营养素对西门塔尔杂交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对33头390 kg左右妊娠8~9月的初配西门塔尔杂交母牛饲喂不同添加量的繁殖营养,对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饲喂10 g/(头·d)繁殖营养素母牛人工助产率较对照组大幅降低,且犊牛成活率提高,犊牛发病率减少。第1次发情时间提前7.42 d,且受胎率也有所提高;饲喂10 g/(头·d)繁殖营养素大幅度降低了母牛胎衣不下、子宫炎和乳房炎疾病的发病率;添加了10 g/(头·d)繁殖营养素组的犊牛从出生到产后3月龄,其体重和体尺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母牛日粮中添加10 g/(头·d)繁殖营养素能提高母牛繁殖性能、降低母牛产后疾病的发生率以及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营养素 母牛 繁殖性能 产后健康 犊牛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霉产品对西门塔尔肉牛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组织霉菌毒素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继根 +3 位作者 张翼 曹娜 肖灿辉 赵易艺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6期41-45,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脱霉产品对西门塔尔肉牛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组织霉菌毒素残留的影响。[方法]试验对60头353 kg左右西门塔尔肉牛饲喂不同脱霉剂后的生长情况、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肌肉组织和肝脏中AFB1、ZON、DON残留含量结果进... [目的]探究不同脱霉产品对西门塔尔肉牛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组织霉菌毒素残留的影响。[方法]试验对60头353 kg左右西门塔尔肉牛饲喂不同脱霉剂后的生长情况、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肌肉组织和肝脏中AFB1、ZON、DON残留含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日粮中添加1 g/kg解毒包处理料重比较对照组和脱霉剂组分别降低了4.34%(P<0.05)和4.10%(P<0.05);解毒包组ALT、AST、GR、GST、ADA酶活较对照组和脱霉剂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蛋白酶(SOD)、过氧化物分解酶(GSH-PX)较对照组和脱霉寄组有不同程度提高,血清中丙二醛(MDA)解毒包组较对照组和脱霉剂组降低了16.7%(P<0.05)和11.8%(P<0.05);解毒包组肌肉中的AFB1、ZON、DON残留量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63.04%、10.55%和16.64%,肝脏中的AFB1、ZON、DON残留量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9.26%、7.94%和34.04%。[结论]日粮中添加1 g/kg解毒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肉牛的生长性能,降低了料重比,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肝脏健康状况,同时降低了霉菌毒素在肌肉和肝脏中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脱霉剂 生长性能 毒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瘤胃缓冲剂对肉牛消化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继根 +2 位作者 曹娜 赵易艺 罗书波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评价3种瘤胃缓冲剂对肉牛的采食量和消化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对24头425 kg左右西门塔尔肉牛服用缓冲剂后的采食量、粪筛数据以及养分表观消化率进行分析。[结果]日粮中添加0.8%巴菲特处理的采食量较日粮中添加2%小苏打和1%... [目的]评价3种瘤胃缓冲剂对肉牛的采食量和消化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对24头425 kg左右西门塔尔肉牛服用缓冲剂后的采食量、粪筛数据以及养分表观消化率进行分析。[结果]日粮中添加0.8%巴菲特处理的采食量较日粮中添加2%小苏打和1%瘤胃缓冲剂分别增加了2.6%和1.94%,日粮中添加0.8%巴菲特处理粪便筛上层、中层、下层占比试验后较试验前分别降低了44.7%,59.14%以及增高了55.92%。日粮中添加0.8%巴菲特处理肉牛的DM、GE、CP、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0.4%巴菲特瘤胃修复剂可提高肉牛的采食量,对其饲料表观消化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缓冲剂 肉牛 采食量 粪筛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氟苯尼考制剂溶出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Keanpen 刘继根 +1 位作者 赵易艺 温华鑫 《湖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3期41-44,共4页
为评价星月尼考、普通水溶氟苯尼考和普通不水溶氟苯尼考三种氟苯尼考制剂的体外溶出度以及在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试验测定了三种氟苯尼考制剂在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溶出度及试验猪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在人工胃液中... 为评价星月尼考、普通水溶氟苯尼考和普通不水溶氟苯尼考三种氟苯尼考制剂的体外溶出度以及在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试验测定了三种氟苯尼考制剂在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溶出度及试验猪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在人工胃液中,星月尼考的终溶出度最高,30 min达72.19%;在人工肠液中,普通水溶性的氟苯尼考粉的终溶出度最高,30 min达94.88%;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星月尼考、普通不水溶氟苯尼考、普通水溶氟苯尼考的药峰浓度分别为8.05μg/L、7.36μg/L和7.58μg/L,达峰时间分别为:4.0h、1.68h和1.57h,计算得到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59.87h·μg/m L、37.31h·μg/m L和42.29h·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溶出度 星月制剂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环境关键点监测法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应用
9
作者 Keanpen 刘继根 +1 位作者 曹娜 赵易艺 《猪业科学》 2022年第4期98-99,共2页
我国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养猪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众多规模猪场和养殖户认为非洲猪瘟病毒难防,但是只要在复产前和生产管理过程中构建好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综合防控主要疫病,做好猪场内外环境监测,便可以有效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 我国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养猪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众多规模猪场和养殖户认为非洲猪瘟病毒难防,但是只要在复产前和生产管理过程中构建好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综合防控主要疫病,做好猪场内外环境监测,便可以有效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因此,环境监测在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以及制定防控措施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HSP环境关键点监测,一方面能够发现环境病毒与溯源,另一方面让消毒措施更具有实战性,更匹配猪场实际生物安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生物安全体系 动物疫病 规模猪场 养猪业 生产管理过程 防控措施 监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消化道对不同工艺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吸收利用评价试验
10
作者 Keanpen 刘继根 +2 位作者 赵易艺 温华鑫 罗昌 《中国猪业》 2021年第6期63-66,共4页
为评价猪消化道对4种不同工艺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吸收利用率,试验对20头体重40 kg左右健康三元商品猪服药后的采食情况以及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星月技术"包被的替米考星在猪体内起到了药物的缓释作用,减轻了药物... 为评价猪消化道对4种不同工艺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吸收利用率,试验对20头体重40 kg左右健康三元商品猪服药后的采食情况以及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星月技术"包被的替米考星在猪体内起到了药物的缓释作用,减轻了药物对猪胃的刺激和胃酸对药效的影响,并且血中药物浓度高且药效持续时间更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 适口性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