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加工方式下胡萝卜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1
作者 赵明姣 钟亚东 +4 位作者 张豪 胡婕伦 熊涛 聂少平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04-113,共10页
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传统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天然食物来预防和缓解结肠炎正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而加工方式对天然食物活性的影响仍未知。因此,本实验探究3种加工方式(打浆、高温蒸煮和发酵)对胡萝卜类胡萝卜素... 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传统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天然食物来预防和缓解结肠炎正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而加工方式对天然食物活性的影响仍未知。因此,本实验探究3种加工方式(打浆、高温蒸煮和发酵)对胡萝卜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含量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可及性的影响,并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C57BL/6J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14 d对小鼠进行胡萝卜(胡萝卜冻干粉添加量为5.05%,以干质量计)饮食干预,通过检测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相关指标(长度及病理情况、炎症因子含量、氧化应激水平、杯状细胞数量、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综合评价不同加工方式下胡萝卜对结肠炎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打浆胡萝卜相比,高温蒸煮和发酵处理总体显著降低了胡萝卜可溶性、不溶性和总膳食纤维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可及性(P<0.05),发酵处理显著提高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总膳食纤维中的比例(P<0.05)。与模型组相比,3种加工方式下的胡萝卜均能显著抑制结肠炎小鼠体质量的下降和DAI的增加(P<0.05),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P<0.05),提升IL-10水平(P<0.05),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P<0.05);其中高温蒸煮和发酵胡萝卜可以显著缓解小鼠结肠缩短(P<0.05),减轻结肠组织病理损伤(P<0.05);此外,发酵胡萝卜还可以显著抑制丙二醛的生成(P<0.05),改善结肠杯状细胞减少(P<0.05),提高丁酸水平(P<0.05),且抑制IL-6生成的作用最强。综上,不同加工方式下胡萝卜对溃疡性结肠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中发酵胡萝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加工方式 结肠炎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潘世杰 丁丽婷 +8 位作者 胡婕伦 钟亚东 黄钻元 赵明姣 方芳 聂少平 钟虹光 尧梅香 谢明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共6页
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对乙醇诱导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咪替丁组和PCP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脏器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测定胃液pH值,... 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对乙醇诱导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咪替丁组和PCP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脏器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测定胃液pH值,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并做出损伤评价,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切片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胃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rukin-10,IL-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含量及胃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PCP中、高剂量组胃液pH值相比模型组均有极显著回落;从表观图和病理切片图可知,PCP 3种剂量组胃黏膜损伤情况均有所改善;各给药组IL-10、LPS和胃蛋白酶水平相对模型组总体上具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乙醇 急性胃黏膜损伤 病理切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多糖对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丁丽婷 潘世杰 +9 位作者 胡婕伦 钟亚东 赵明姣 吴婷 方芳 黄钻元 聂少平 尧梅香 钟虹光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157,共8页
目的:探讨燕麦多糖对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致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均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西米替丁100 mg/kg m_(b)),燕麦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 m_(b)),分别灌胃相应受试... 目的:探讨燕麦多糖对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致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均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西米替丁100 mg/kg m_(b)),燕麦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 m_(b)),分别灌胃相应受试物;14 d后采用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建立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测定脏器指数并进行胃黏膜损伤评价,同时测定胃液pH值、血清NO浓度及胃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rukin-10,IL-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及胃蛋白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燕麦多糖各剂量组小鼠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燕麦多糖高剂量组效果最好,胃黏膜损伤抑制率达76.04%,各剂量燕麦多糖均能提高胃液pH值,血清NO浓度以及胃组织GSH、VEGF质量浓度和SOD活力,降低胃组织胃蛋白酶活力和LPS质量浓度,其中高剂量燕麦多糖对以上指标的改善效果显著。结论:燕麦多糖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中燕麦多糖高剂量组保护效果最佳,作用机制可能和燕麦多糖能够使胃液pH值、血清NO浓度、胃组织VEGF质量浓度增加,LPS质量浓度、胃蛋白酶活力降低及胃黏膜抗氧化能力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多糖 酒精诱导胃黏膜损伤 损伤指数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X2的嵌入式无人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宇 刘宇红 +3 位作者 张荣芬 彭燕 孙雨琛 赵明姣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3-186,共4页
为解决诸如"空巢老人"远程监测的难题,改善现有监测系统存在的时效性及智能性等方面欠缺,提出一款基于TX2的嵌入式无人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图像微型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实时处理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数据,对图像中被监... 为解决诸如"空巢老人"远程监测的难题,改善现有监测系统存在的时效性及智能性等方面欠缺,提出一款基于TX2的嵌入式无人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图像微型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实时处理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数据,对图像中被监测人的体态及面部表情进行识别,对跌倒、面部表情痛苦等危险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在嵌入式平台上采用Tornado+WSGI+Apache技术搭建Web服务器,通过4G技术Android终端可以远程连接嵌入式平台实时获取报警信息及监控视频数据,并根据需要远程调节监测终端运动及摄像头角度,以达到360°无盲区监测。经测试,该系统工作稳定,具有操作简单、稳定可靠、智能监测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测 系统设计 TX2 4G技术 人工智能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