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食疗法对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旭燕 刘惠亮 +1 位作者 吕利 荆丽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519-519,共1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冠心病 饮食疗法 病理生理学基础 心脑血管疾病 不良生活方式 血脂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联合倍他乐克治疗QT间期延长综合征1例
2
作者 赵旭燕 刘惠亮 罗建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苑雯雯 杨勇 +2 位作者 赵旭燕 毛积分 刘惠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拟行急诊PCI治疗的10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B组32例,C组38例。观察术后90 min内ST段回落、术后24、72 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肌酸...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拟行急诊PCI治疗的10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B组32例,C组38例。观察术后90 min内ST段回落、术后24、72 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3组患者入院和术后24 h 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术后72 h hs CRP明显升高(P<0.05)。术前3组CK与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纽比较,B组、C组术后CK、CK-MB明显升高,ST段回落均值及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A组、B组、C组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4%、9.4%和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抑制STEMI患者炎性反应,减轻心肌梗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质 肌酸激酶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东星 姚宏英 +5 位作者 刘惠亮 吴晓霞 赵旭燕 张耀芬 陈燕 蒲朝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试验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病变血管部位、血管支数、狭窄程度所作的评估。方法选择116例可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腺苷注射液按140μg/(kg.min)在6min内匀速静脉泵入。当...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试验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病变血管部位、血管支数、狭窄程度所作的评估。方法选择116例可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腺苷注射液按140μg/(kg.min)在6min内匀速静脉泵入。当腺苷泵入3min时经三通管快速静推99m锝-2-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1.5h后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显像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所有患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116例患者中,73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其中单支病变22例,两支病变32例,三支病变19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7%、72.1%和65.5%。诊断单支、两支和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敏感度分别为59.1%、84.4%和89.5%(P<0.05)。对管径狭窄为50%~75%组的敏感度为57.1%,管径狭窄≥75%组的敏感度为89.4%,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单支病变、两支病变还是三支病变,累及前降支血管病变的心肌核素的阳性率均高(P<0.05)。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17例患者中,有7例病变斑块面积狭窄率>50%或管腔面积<4mm2,有偏心或不稳定性斑块,给予冠脉介入治疗,而此7例腺苷负荷心肌核素均为阳性。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老年患者冠心病的敏感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相关。对重度狭窄和两支、三支病变的患者有较高的敏感度,但对轻中度狭窄和单支病变的患者敏感度较低。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预测左前降支病变的阳性符合率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且对临界病变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细菌群落对纳帕海高原湿地退化的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定蓉 陆梅 +6 位作者 赵旭燕 闪昇阳 孙官发 孙煜佳 刘国庆 郭础鸟 陈志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6-418,共13页
【目的】探明高原退化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动态特征,为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高原湿地退化的响应过程及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方法】以纳帕海高原不同湿地退化阶段(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 【目的】探明高原退化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动态特征,为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高原湿地退化的响应过程及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方法】以纳帕海高原不同湿地退化阶段(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干湿季变化规律。【结果】①共检测到土壤细菌10门21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未分类菌属为优势门和属,相对丰度分别达35.92%和20.64%。②相较于原生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的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增加14.06%和47.72%,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显著减少38.54%(P<0.05);草甸的酸杆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210.15%、231.37%、229.55%和315.22%。上述菌门相对丰度均为干季大于湿季。沼泽化草甸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在干季显著增加72.38%,在湿季显著减少73.17%(P<0.05);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在干季显著减少55.50%,在湿季显著增加223.54%(P<0.05)。③沼泽化草甸和草甸的Shannon指数较原生沼泽湿地显著增加(P<0.05),且沼泽湿地和沼泽化草甸表现为湿季大于干季,草甸则表现为干季大于湿季。④Mantel分析结果表明:干季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由土壤pH和氮、磷、钾质量分数调控,湿季则由含水量、有机质、氮磷及pH调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水量、有机质、氮和pH是影响干季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控因子;湿季则为磷、钾和碳氮比。【结论】高原湿地退化导致土壤含水量和pH减小,进而影响土壤碳、氮、磷和钾养分状况,最终调控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干湿季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帕海 湿地退化 土壤细菌 群落多样性 干湿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蚂蚁筑巢对纳帕海面山土壤碳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攀 陆梅 +7 位作者 吕晶花 杨志东 赵定蓉 孙官发 闪昇阳 李聪 赵旭燕 陈志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5,共12页
【目的】揭示纳帕海面山森林蚁巢与非蚁巢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配特征,为阐明蚂蚁活动对森林土壤有机碳沉积影响的过程及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方法】以纳帕海面山云杉−冷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蚁巢和非蚁巢2种... 【目的】揭示纳帕海面山森林蚁巢与非蚁巢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配特征,为阐明蚂蚁活动对森林土壤有机碳沉积影响的过程及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方法】以纳帕海面山云杉−冷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蚁巢和非蚁巢2种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储量、活性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及其碳分配(微生物生物量碳/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有机碳)的差异,并分析蚂蚁筑巢活动引起土壤理化环境改变对总有机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蚂蚁筑巢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及活性碳组分分配(P<0.05)。其中,蚁巢土壤有机碳储量是非蚁巢的5.7倍;蚁巢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3.8、2.7、4.0、3.5倍;蚁巢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总有机碳均值大小比蚁巢高出1.50%,而非蚁巢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有机碳均值分别比蚁巢高0.43%、3.30%、3.21%;不同处理和土层仅对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分别解释了96.45%、96.35%、95.13%、94.27%的总有机碳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密度、全氮和速效磷是总有机碳储量的主控因子,而速效氮、速效磷、土壤密度等是活性碳组分积累的主要驱动因子;全钾、含水量分别是颗粒性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碳分配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蚂蚁筑巢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紧实度、氮磷养分条件等环境因子,进而调控纳帕海面山森林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与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配,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高原湿地面山土壤碳积累过程的土壤动物学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筑巢 土壤有机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分配 纳帕海面山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白荷荷 聂晓静 +2 位作者 赵旭燕 赵萌 彭莉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筛选西安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280例糖尿病患者,以血尿酸水平为基准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各140例,检测两组患者心血管相关指标和肾损害指...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筛选西安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280例糖尿病患者,以血尿酸水平为基准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各140例,检测两组患者心血管相关指标和肾损害指标,评价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结果高尿酸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及甘三油酯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组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高尿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时间分别为12.58±2.36月和11.75±1.96月,短于正常尿酸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呈正相关,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概率更高、发病时间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水平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湿地纳帕海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区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怀秀 杨飞龄 +5 位作者 赵旭燕 陈志明 吴富勤 梁政红 叶坤 李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2,共7页
纳帕海湿地是横断山区和长江上游的生物地理区域核心部位,植物多样性丰富,但其种子植物多样性调查及其区系分析研究尚待开展。为此,2021年8月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对该区域种子植物开展野外调查,并分析其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区系特征。... 纳帕海湿地是横断山区和长江上游的生物地理区域核心部位,植物多样性丰富,但其种子植物多样性调查及其区系分析研究尚待开展。为此,2021年8月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对该区域种子植物开展野外调查,并分析其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区系特征。结果显示:(1)种子植物共40科91属166种,禾本科、菊科、毛茛科、蔷薇科、蓼科、莎草科、玄参科为优势科,占总种数的60.24%;委陵菜属、蓼属、马先蒿属、毛茛属为优势属,所含种数均在8种以上。此外,单种科、单种属占总科数、总属数比例均较大,占比分别为52.50%、67.03%。(2)各水分生态型中,以中生植物为主,湿生植物次之,水生植物较少,分别占总种数的53.01%、33.73%、12.05%,陆生植物最少,仅有2种;各生活型中,多年生草本优势明显,占比高达78.92%,一年生草本较少,占比为19.88%,另有灌木2种。(3)在科水平上区系类型较为单一,以世界分布型为主,占总科数的75%,热带性质科和温带性质科之比为1︰1;在属水平上区系成分多样性高,包含10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显著,具有部分热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纳帕海湿地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以中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为主,区系成分较复杂,温带成分显著,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研究结果可为纳帕海或类似湿地的生态系统保护以及恢复、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区系分析 高原湿地 纳帕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整合医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至轩 刘培楠 +5 位作者 张涵芷 赵旭燕 郭晨东 马锋 吕毅 严小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7期186-188,197,共4页
目的了解国内整合医学研究现状,探讨我国整合医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整合医学”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检索建库至2019年12月整合医学相关研究文献,从年度、期刊、地域、作者、机构、科室分布及... 目的了解国内整合医学研究现状,探讨我国整合医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整合医学”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检索建库至2019年12月整合医学相关研究文献,从年度、期刊、地域、作者、机构、科室分布及基金支持方面对纳入的整合医学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291篇文献发表于137种期刊,涉及的223位作者分布于我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187家研究单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樊代明,最多的省份为陕西省,最多的单位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获省部级及以上基金支持的文献共104篇。结论国内整合医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但总体发文量较少,研究机构相对分散,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整体整合医学 整体观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帕海典型草甸群落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组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攀 陆梅 +4 位作者 李聪 吕晶花 杨志东 赵旭燕 陈志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目的】探索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引起纳帕海典型草甸湿地土壤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理解高原湿地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0年11月,在纳帕海湿地选择地下水埋深由高到低的疏花早熟禾Poa pratensis... 【目的】探索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引起纳帕海典型草甸湿地土壤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理解高原湿地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0年11月,在纳帕海湿地选择地下水埋深由高到低的疏花早熟禾Poa pratensis群落、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群落和云雾薹草Carex nubigena群落3种典型草甸群落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的质量分数以及沿土层的分布特征,并分析碳组分与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地下水埋深降低,不同典型草甸群落土壤总有机碳储量(0~40 cm土层)呈减少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疏花早熟禾群落(47.55 t·hm−2)、云雾薹草群落(42.28 t·hm−2)、鼠曲草群落(32.14 t·hm−2),并沿土层加深而降低,其中鼠曲草群落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下降幅度最大;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均随地下水埋深降低而减少,变幅为1.8~3.4倍;土壤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沿土层加深而降低,下降1.0~3.4倍;植物生物量、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随着地下水埋深的降低而减小,降幅达1.5~2.8倍;土壤含水量、pH、全磷同样显著减少(P<0.05);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地上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容重、全氮和全磷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最为强烈,是影响纳帕海典型草甸群落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的主控因子。【结论】纳帕海湿地典型草甸土壤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及垂直分布的特征主要取决于不同地下水埋深所引起的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土壤理化状况的改变。因此,在纳帕海湿地典型草甸群落的保护过程中,建议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防止地下水位过低对湿地碳库稳定性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帕海湿地 典型草甸群落 土壤碳储量 土壤碳组分 地下水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在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子燕 赵世伟 +4 位作者 马万平 赵旭燕 尹柯茹 陈敏 杨子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6-111,116,共7页
目的:为了筛选应用于活性乳酸菌饮料生产的优质益生菌。方法:以云南省各地区发酵样品中分离出的120株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具有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胆盐耐受性及对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同时将筛选出的菌株用于褐色活性乳... 目的:为了筛选应用于活性乳酸菌饮料生产的优质益生菌。方法:以云南省各地区发酵样品中分离出的120株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具有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胆盐耐受性及对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同时将筛选出的菌株用于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发酵实验。结果:筛选出四株干酪乳杆菌L.casei1、L.casei2、L.casei3、L.casei5,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及耐受人工消化液的能力;能抑制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氏菌、肠炎沙门氏菌以及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的益生潜力。在进行200 L发酵罐的生产摸拟实验中干酪乳杆菌L.casei1、L.casei2、L.casei3、L.casei5四株菌的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成品在口感、稳定性及均能满足生产应用要求,具有很好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益生潜力 抑菌活性 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教育类事业单位合同制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研究——以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12
作者 吴兴军 赵旭燕 +1 位作者 黄雪芳 曾永青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10期100-102,149,共4页
本研究以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合同制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探讨优化管理的策略。结果发现,学院在档案管理中存在档案频繁重建、利用率低、缺乏公共服务性和信息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本研究以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合同制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探讨优化管理的策略。结果发现,学院在档案管理中存在档案频繁重建、利用率低、缺乏公共服务性和信息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还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包括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增强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档案利用率以及增强档案的公共服务功能,以期提升学院合同制人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制人员 人事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公共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