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用于超低浓度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
1
作者
赵文辞
尤方朔
+3 位作者
黄陈炜
汪涛
张鉴
戚昊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672,共6页
基于适配体修饰的金叉指电极(IDE),研发了一种简单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实现对超低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快速检测。在不使用额外预富集装置与步骤的前提下,利用交流电热微流体作用实现对AFB1分子的快速定向驱动与富集,并通过界面...
基于适配体修饰的金叉指电极(IDE),研发了一种简单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实现对超低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快速检测。在不使用额外预富集装置与步骤的前提下,利用交流电热微流体作用实现对AFB1分子的快速定向驱动与富集,并通过界面电容传感机制反映被测溶液中AFB1的浓度。该传感器集目标物富集和信号检测过程于一体,从加样到结果的时间短至30 s,并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 fmol/L~10 pmol/L),其检出限低至0.472 fmol/L。同时,通过选择性实验验证了该传感器对AFB1的特异性识别功能,其对非目标物的选择比为2296∶1。所提出的生物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AFB1提供了一种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黄曲霉毒素B1检测
交流电热效应
适配体
界面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微电极的交流电热效应粒子驱动理论与仿真分析
2
作者
尤方朔
赵文辞
+3 位作者
黄陈炜
汪涛
张鉴
戚昊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31-1538,共8页
交流电热效应对实现微流体的驱动和微流体中粒子的操控具有便捷高效等优势。采用对称、非对称平面电极、对称双面电极及螺旋叉指电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电场、温度场、流场和粒子浓度场进行了强耦合仿真计算,并分析了所施加电压和电导...
交流电热效应对实现微流体的驱动和微流体中粒子的操控具有便捷高效等优势。采用对称、非对称平面电极、对称双面电极及螺旋叉指电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电场、温度场、流场和粒子浓度场进行了强耦合仿真计算,并分析了所施加电压和电导率对局部流速及温度梯度的影响。进而,比较了不同几何类型叉指电极在相同激励下对微流体的驱动能力。结果表明,在只改变电压或电导率的情况下,电压与局部流速及温度梯度的平方成正比,电导率与局部流速及温度梯度呈线性关系;在相同激励下,四种叉指电极的局部流速和温度梯度大小依次为非对称电极、对称电极、双面电极和螺旋电极。实现了对多种典型几何形式微电极的交流电热效应仿真分析,可为优化利用该效应及相关的生物传感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
微流体
交流电热效应
粒子富集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用于超低浓度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
1
作者
赵文辞
尤方朔
黄陈炜
汪涛
张鉴
戚昊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
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67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605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74047)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08085MF180)。
文摘
基于适配体修饰的金叉指电极(IDE),研发了一种简单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实现对超低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快速检测。在不使用额外预富集装置与步骤的前提下,利用交流电热微流体作用实现对AFB1分子的快速定向驱动与富集,并通过界面电容传感机制反映被测溶液中AFB1的浓度。该传感器集目标物富集和信号检测过程于一体,从加样到结果的时间短至30 s,并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 fmol/L~10 pmol/L),其检出限低至0.472 fmol/L。同时,通过选择性实验验证了该传感器对AFB1的特异性识别功能,其对非目标物的选择比为2296∶1。所提出的生物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AFB1提供了一种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黄曲霉毒素B1检测
交流电热效应
适配体
界面电容
Keywords
biosensor
Aflatoxin B1 detection
AC electrothermal effect
aptamer
interface capa⁃citance
分类号
TP212.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电极的交流电热效应粒子驱动理论与仿真分析
2
作者
尤方朔
赵文辞
黄陈炜
汪涛
张鉴
戚昊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
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31-153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740047)。
文摘
交流电热效应对实现微流体的驱动和微流体中粒子的操控具有便捷高效等优势。采用对称、非对称平面电极、对称双面电极及螺旋叉指电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电场、温度场、流场和粒子浓度场进行了强耦合仿真计算,并分析了所施加电压和电导率对局部流速及温度梯度的影响。进而,比较了不同几何类型叉指电极在相同激励下对微流体的驱动能力。结果表明,在只改变电压或电导率的情况下,电压与局部流速及温度梯度的平方成正比,电导率与局部流速及温度梯度呈线性关系;在相同激励下,四种叉指电极的局部流速和温度梯度大小依次为非对称电极、对称电极、双面电极和螺旋电极。实现了对多种典型几何形式微电极的交流电热效应仿真分析,可为优化利用该效应及相关的生物传感器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电极
微流体
交流电热效应
粒子富集
仿真分析
Keywords
microelectrode
microfluidics
AC electrothermal effect
particle enrichment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分类号
O357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用于超低浓度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
赵文辞
尤方朔
黄陈炜
汪涛
张鉴
戚昊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微电极的交流电热效应粒子驱动理论与仿真分析
尤方朔
赵文辞
黄陈炜
汪涛
张鉴
戚昊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