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石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豆甙原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心齐 王超杰 赵文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6-847,850,共3页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豆甙原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试样0.5g溶于含有内标正丁醇的二甲亚砜中,定容5mL。在优化条件下,用配有DB-17石英毛细管分离柱(0.54mm×30m,1.0μm)和火焰电离检测器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测定黄豆甙原中残留的...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豆甙原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试样0.5g溶于含有内标正丁醇的二甲亚砜中,定容5mL。在优化条件下,用配有DB-17石英毛细管分离柱(0.54mm×30m,1.0μm)和火焰电离检测器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测定黄豆甙原中残留的有机溶剂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和DMF的检出限分别是9.6pg和5.7ng;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0.04627+0.65369X,r=0.9982和Y=0.02531+0.35654X,r=0.9934;线性范围分别为50.4~718.9g·L^(-1)和9.8~137.2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 黄豆甙原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氰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荣森 赵文善 张长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44-346,共3页
为了探索茶叶中总铁含量测定的新方法,利用湿法把茶叶消化,使茶叶中的铁游离出来,加入NH2OH·HCl使Fe3+还原为Fe2+,再加入K3[Fe(CN)6],Fe2+与K3[Fe(CN)6]生成可溶性普鲁士蓝,再通过测定普鲁士蓝的吸光度来测定茶叶中总铁的含量。Fe3... 为了探索茶叶中总铁含量测定的新方法,利用湿法把茶叶消化,使茶叶中的铁游离出来,加入NH2OH·HCl使Fe3+还原为Fe2+,再加入K3[Fe(CN)6],Fe2+与K3[Fe(CN)6]生成可溶性普鲁士蓝,再通过测定普鲁士蓝的吸光度来测定茶叶中总铁的含量。Fe3+含量在0.02~9.60μg/m L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D=0.184 2C+0.028 8(D为吸光度;C为质量浓度,μg/m L),相关系数r=0.999。测定了市售3种茶叶中铁的含量,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7%。该法具有分析成本低、试剂无毒、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较宽、仪器普及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分光光度法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胺链长短与苯并噁嗪树脂热性能的关系
3
作者 于静 赵文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4-337,共4页
以苯酚、甲醛和不同的胺源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了不同的苯并噁嗪中间体,再将中间体经加热开环聚合得到苯并噁嗪树脂(PBz)。利用FTIR,DSC,TG等表征手段分析了中间体和PBz的结构,并探讨了胺链长短对PBz热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苯并... 以苯酚、甲醛和不同的胺源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了不同的苯并噁嗪中间体,再将中间体经加热开环聚合得到苯并噁嗪树脂(PBz)。利用FTIR,DSC,TG等表征手段分析了中间体和PBz的结构,并探讨了胺链长短对PBz热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苯并噁嗪中间体的实际固化温度约为180℃。以脂肪胺为胺源合成的PBz中,随胺链的增长,热稳定性呈下降趋势。以乙二胺为胺源制备的PBz-1在800℃氮气氛围下残炭率最高为45%,而以四乙烯五胺为胺源制备的PBz-4的残炭率仅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胺 苯并嚅嗪树脂 链长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