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或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被引量:3
1
作者 许能文 李琳洁 +3 位作者 裘红英 刘伟红 金炀缙 赵敏蕾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2期1819-1821,共3页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病因不明,可能与JAK2基因V617F突变有关[1,2]。EF临床特点是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显著增多,且伴有功能异常,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显著,可无临床症状,有的出现四肢麻木及疼痛,有的以出血及血栓形成表现为主,4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病因不明,可能与JAK2基因V617F突变有关[1,2]。EF临床特点是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显著增多,且伴有功能异常,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显著,可无临床症状,有的出现四肢麻木及疼痛,有的以出血及血栓形成表现为主,40%左右患者B超显示脾脏增大。治疗药物以羟基脲(HU)为主,但长期应用可增加白血病的发生率,寻求新的替代药是迫切所需。本科应用干扰素加高三尖杉酯碱和干扰素加羟基脲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高三尖杉酯碱 治疗药物 羟基脲 干扰素 V617F突变 外周血血小板 核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β_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裘红英 方炳木 +3 位作者 李琳洁 刘伟红 金旸缙 赵敏蕾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6期762-762,共1页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血清Β2-微球蛋白 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蛋白检测 恶性肿瘤诊断 Β2-MG 常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3
作者 朱梦萍 张隽瑜 +1 位作者 李琳洁 赵敏蕾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0期1529-1530,共2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髓系细胞发育异常、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点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髓系细胞发育异常、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点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比30%~40%[2],在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具有较大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非霍奇金淋巴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髓系细胞 克隆性疾病 无效造血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