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盛希忠 刘作勤 +4 位作者 武乐斌 唐军 赵成如 孔令斌 王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材料的合成及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氮异丙基丙烯酰胺(N isoprophlacrylamide ,NIPAM)和氮正丙基丙烯酰胺(N n propylacrylamide ,NNPAM)合成共聚物,进行物理性质分析和体外AVM...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材料的合成及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氮异丙基丙烯酰胺(N isoprophlacrylamide ,NIPAM)和氮正丙基丙烯酰胺(N n propylacrylamide ,NNPAM)合成共聚物,进行物理性质分析和体外AVM模型栓塞试验。结果共聚物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及水溶性和非粘附性的特点,能成功栓塞体外AVM模型。结论共聚物为一种新型液体栓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敏感性共聚物 氮-异丙基丙烯酰胺 氮-正丙基丙烯酰胺 动静脉畸形 神经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材料的体外实验研究
2
作者 盛希忠 刘作勤 +4 位作者 武乐斌 唐军 赵成如 孔令斌 王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材料,并探讨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氮-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氮-正丙基丙烯酰胺合成共聚物,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和体外AVM模型栓塞试验。结果共聚物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特性,具有...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材料,并探讨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氮-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氮-正丙基丙烯酰胺合成共聚物,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和体外AVM模型栓塞试验。结果共聚物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特性,具有水溶性和非黏附性等特点,能成功栓塞体外AVM模型。结论该共聚物为一种脑AVM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新型液体栓塞材料,可进一步用于动物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栓塞材料 温度敏感性 体外实验研究 血管内栓塞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丙烯酰胺 共聚物 方法应用 栓塞试验 物理性质 溶解温度 脑AVM 动物实验 可能性 异丙基 黏附性 水溶性 合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滑导尿管润滑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成如 夏毅然 +1 位作者 刘文冰 文志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96,F004,共3页
采用特殊工艺 ,在普通导尿管的表面有机地结合上一层医用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 ,使导尿管遇水后具有极为润滑的表面 ,且不易脱落。本文对超滑导尿管的润滑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超滑导尿管具有非常好的润滑性 ,摩擦... 采用特殊工艺 ,在普通导尿管的表面有机地结合上一层医用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 ,使导尿管遇水后具有极为润滑的表面 ,且不易脱落。本文对超滑导尿管的润滑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超滑导尿管具有非常好的润滑性 ,摩擦系数仅为普通导尿管的百分之一左右 ;在水中浸泡 10天以上 ,其摩擦系数无改变 ,润滑涂层的脱落量不超过附着量的 1.5 % ,润滑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滑导尿管 润滑涂层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导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传栋 刘庆 +3 位作者 赵成如 刘作勤 王勤 武乐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9期682-686,共5页
介绍了介入导管的坯管材料、球囊材料 ,导管填料 ,导管管体加工工艺 。
关键词 介入导管 医用材料 填料 焊接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粘合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夏毅然 徐永祥 +1 位作者 刘文冰 赵成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4期9-12,共4页
本文按医用粘合剂材料分类 ,介绍了化学粘合剂和生物粘合剂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并分别对其代表品种α -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和纤维蛋白粘合剂的粘接机理、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医用粘合剂 研究 应用 化学粘合剂 生物粘合剂 α-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 纤维蛋白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及股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6
作者 王琼 赵成如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股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扩张性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彩色超声仪,高频探头检查26例DCM患者和38例ICM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股动脉,并对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分级。结果:颈动脉... 目的:探讨颈动脉、股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扩张性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彩色超声仪,高频探头检查26例DCM患者和38例ICM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股动脉,并对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分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股动脉粥样硬化(FAS)预测ICM及DCM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52%、80%。DCM患者中,CAS、FAS1~2级改变者分别占100%(26/26)、92%(24/26);ICM患者中CAS、FAS3~4级改变者分别占100%(38/38)、97%(37/38)。结论:CAS、FAS可对DCM及ICM进行预测,其中FAS具有更高的特异性。CAS、FAS阴性可考虑为排除ICM的重要条件。CAS、FAS的严重程度可指导DCM及ICM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股动脉 心肌病 充血性 彩色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