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动工况下液力偶合器涡轮轴向漩涡流场试验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柴博森 项玥 +2 位作者 马文星 赵恩鹏 寇尊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75,共7页
轴向漩涡流动是研究液力偶合器能量损耗的重要基础。该文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采集制动工况下液力偶合器轴向漩涡流场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并提取液力偶合器外壁面上特殊几何结构所呈现的光学特征,完成流动图像动态标定。利用霍夫... 轴向漩涡流动是研究液力偶合器能量损耗的重要基础。该文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采集制动工况下液力偶合器轴向漩涡流场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并提取液力偶合器外壁面上特殊几何结构所呈现的光学特征,完成流动图像动态标定。利用霍夫变化直线检测算法识别泵轮轴向流场流速方向,通过图像互相关算法并采用查询窗口偏移技术提取涡轮轴向漩涡流场结构,应用误矢量识别算法检测错误流速矢量并予以剔除,获得优化的流动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泵轮轴向流场中液流是一种复合加速运动;涡轮轴向流场中液流是一种多尺度漩涡流动,主流区域上流速值为0.2~0.4 m/s,叶片与壁面组成的角隅区域上形成小尺度涡旋,角隅区域上流速值为0.6~1.1 m/s。上侧叶片与泵轮、涡轮交界面处的角隅区域上存在与主流循环流动方向相同的小尺度涡旋,涡量数值为?8 s?1,此处涡旋将促进液力能量的传递与转换,其他3个角隅区域上的涡旋方向与此相反,涡量数值分别为13、15和20 s?1,由于该局部区域小尺度涡与主循环涡的相互混合作用,引起流动迟缓,造成能量损耗。试验研究结果将为液力偶合器轴向漩涡流动现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合器 涡流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粒子图像测速 轴向漩涡 动态标定 查询窗口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轮式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设计与物理模型试验 被引量:29
2
作者 彭贺 马文星 +2 位作者 赵恩鹏 卢秀泉 冯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6-44,共9页
为解决丘陵山地拖拉机在复杂工况下作业时车身难保水平、容易倾翻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基于数字化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具有该调平系统的丘陵山地拖拉机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运... 为解决丘陵山地拖拉机在复杂工况下作业时车身难保水平、容易倾翻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基于数字化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具有该调平系统的丘陵山地拖拉机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山地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结构能够实现调平运动且工作部件之间不发生干涉现象;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车身调平系统中各个油缸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动态受力和扭矩等关键数据,结果表明各部件受力能够满足强度以及刚度要求,证明了所设计的丘陵山地拖拉机车身调平机构的正确性。设计并搭建了具有调平功能的模型车体试验台,通过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最大误差为15%,最大平均误差为10.20%,验证了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仿真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拖拉机车身调平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模型 试验 丘陵山地拖拉机 车身调平系统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3
作者 赵恩鹏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1期26-28,48,共4页
近年来,水稻二化螟发生逐年加重,为了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为害,筛选出适合泾县水稻二化螟防治的有效药剂,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多种药剂中,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阿维•氯苯酰对二化螟防治效果一... 近年来,水稻二化螟发生逐年加重,为了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为害,筛选出适合泾县水稻二化螟防治的有效药剂,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多种药剂中,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阿维•氯苯酰对二化螟防治效果一般,而施用乙基多杀菌素以及有机磷类杀虫剂在2次施药中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较好,且持效时间较长。因此,建议在水稻生产中选用这两类药剂防治二化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杀虫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DNA导入大豆的后代POD S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杜海军 芦兴武 +2 位作者 赵恩鹏 许守民 王丕武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7-89,共3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花生DNA导入大豆中,得到变异后代D3.取结荚期大豆、花生和D4的不同器官为测试材料,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同工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导入后代D4种皮的...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花生DNA导入大豆中,得到变异后代D3.取结荚期大豆、花生和D4的不同器官为测试材料,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同工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导入后代D4种皮的SOD、POD活性明显增高,种子活性降低;其同工酶在凝胶上的分布及染色活性均表现出与受体和供体不同的特征,有的酶带明显来自花生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DNA导入 大豆 SOD POD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对茄子耐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益勇 周亚东 +2 位作者 申磊 赵恩鹏 杨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3期52-55,58,共5页
以低温敏感型材料“荷包茄”嫁接低温耐受型材料“喀西茄”砧木(处理组),“荷包茄”自我嫁接(对照组),进行低温胁迫(1℃)处理,分析其表型变化并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电导率变化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此分析... 以低温敏感型材料“荷包茄”嫁接低温耐受型材料“喀西茄”砧木(处理组),“荷包茄”自我嫁接(对照组),进行低温胁迫(1℃)处理,分析其表型变化并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电导率变化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此分析接穗低温耐受能力变化。结果表明,1℃处理5 d后对照组比处理组萎蔫明显,冷害指数统计表明处理组冷害指数比对照组低33%。接穗叶片叶绿素a、b含量在处理5 d后比对照组分别高约72%、100%;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3 d时上升至峰值,处理组比对照组高约65%,之后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 d时升至峰值,处理组比对照组低约13.7%;电导率在处理后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处理5 d时处理组比对照组低约5%;CAT活性并无规律性变化,但处理组一直显著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可知,以低温耐受型品种“喀西茄”为砧木进行嫁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低温敏感型品种“荷包茄”的低温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低温胁迫 嫁接 耐冷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栽培茄与赤茄杂交亲和性分析及杂交种鉴定
6
作者 薛金燕 吴隽香 +5 位作者 刘益勇 徐照璨 赵恩鹏 张杰 成玉富 杨旭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140-145,共6页
以L106、L108、L51、L171、L81为母本,赤茄(Solanum integrifolium Pro.)为父本,采用重复授粉、花柱短截及混合授粉3种授粉方式进行杂交,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后花粉管生长动态;利用田间表型鉴定及SSR分子标记鉴定,鉴定杂交种,以结果... 以L106、L108、L51、L171、L81为母本,赤茄(Solanum integrifolium Pro.)为父本,采用重复授粉、花柱短截及混合授粉3种授粉方式进行杂交,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后花粉管生长动态;利用田间表型鉴定及SSR分子标记鉴定,鉴定杂交种,以结果率、种子数及种子发芽率为判断指标研究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及授粉方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杂交组合亲和性越高,花粉管生长越好;授粉后48 h花粉管基本进入子房的品种具有杂交结果能力;在5个杂交组合中,L81与赤茄杂交亲和性最高,结果率为63.33%,种子发芽率为94.54%,其他杂交组合种子不能发芽;3种授粉方式中,重复授粉处理后杂交结果率及种子发芽率最高,花柱短截及混合授粉不能提高其坐果率及发芽率;杂交获得了L81与赤茄的杂交植株,田间表型偏向父本性状;筛选的17对SSR引物中,Q17能够作为特异性引物鉴定杂交种,结果表明杂交植株为L81×赤茄的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茄 赤茄 杂交 花粉管生长 SSR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