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研究
1
作者 余智颖 范楷 +8 位作者 黄晴雯 孟佳佳 郭文博 周剑 聂冬霞 杨梦瑞 李亮 韩铮 赵志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279,共9页
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给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2020年从上海本地蔬菜种植基地或农贸市场抽样采集常见蔬菜391份,包括101份生菜、90份番茄、100份黄瓜和10... 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给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2020年从上海本地蔬菜种植基地或农贸市场抽样采集常见蔬菜391份,包括101份生菜、90份番茄、100份黄瓜和100份茼蒿。蔬菜样品粉碎后用含1%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水溶液(80∶20,体积比)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准确测定蔬菜中35种真菌毒素的含量。4种蔬菜基质中35种真菌毒素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0.990,检出限为0.05~5μg/kg,定量限为0.1~10μg/kg,平均回收率为70.83%~119.05%,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06%~17.9%和0.46%~19.8%。调查结果发现,在391份蔬菜样品中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白僵毒素、链格孢毒素、单端孢霉烯类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11种真菌毒素,总检出率为47.06%,平均含量为0.49~65.17μg/kg;生菜、番茄、黄瓜、茼蒿4种蔬菜中真菌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64.35%、34.44%、50.00%和38.00%,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蔬菜中毒素的污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上海地区生菜、番茄、黄瓜和茼蒿等常见蔬菜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普遍,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部分毒素含量相对较高,值得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真菌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污染水平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新悦 孟佳佳 +5 位作者 郭文博 范楷 聂冬霞 赵志辉 伍晓斌 韩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目的探究连续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的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方法将10株链格孢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连续继代培养,分析菌株的生长、产孢情况;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 目的探究连续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的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方法将10株链格孢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连续继代培养,分析菌株的生长、产孢情况;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并分析主要链格孢霉毒素[包括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交链孢烯(altenuene,ALT)、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的含量变化。结果在PDA培养基中,连续继代培养链格孢菌极易出现角变、菌丝变白、菌丝生长速率加快等菌株退化现象。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株生长速度加快,菌落直径变大,角变率增大;10株链格孢菌中有7株(MY-4、MY-12、MY-15、MY-73、MY-80、MY-103、MY-117)产孢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3株(MY-65、MY-67和MY-108)产孢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显著降低;10株链格孢菌中有4株可以产生TeA毒素,且Te A毒素的含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第五代菌株(F5)产毒能力最强。继代培养对ALT毒素含量影响较大,除MY-103以外,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ALT毒素的含量显著降低(达91.13%~99.85%)。AOH和AME毒素含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呈下降或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连续继代培养5代对链格孢菌的生长、产孢、产毒等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菌株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避免菌株过多次的继代培养,尽量使用5代以内的链格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菌 继代培养 角变 产孢 链格孢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在不同植入材料界面黏附力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志辉 王永清 +3 位作者 熊庆广 毕红宾 孙晋保 李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MTB)在不同植入材料界面黏附力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钴铬钼合金、钛合金、聚乙烯样品各两块分别置入3支离心管中,加入8 m L Middlebrook7H9液体培养基,再接种初始浓度为1010CFU/...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MTB)在不同植入材料界面黏附力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钴铬钼合金、钛合金、聚乙烯样品各两块分别置入3支离心管中,加入8 m L Middlebrook7H9液体培养基,再接种初始浓度为1010CFU/m L的MTB悬液2 m L混匀,恒温(37℃)下培养30 d,从每支离心管中,随机取出一块材料,经固定、干燥、喷金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MTB对不同植入材料的黏附力,同时观察界面生物膜形成情况。然后每支离心管中加入2 m L浓度为1μg/m L的利福平溶液,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30 d。取出材料块,经固定、干燥、喷金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解利福平对MTB黏附力的影响及对MTB生物膜的破坏情况。结果 MTB对不同植入材料界面的黏附力由强到弱依次是聚乙烯、钴铬钼、钛合金;聚乙烯界面可见生物膜形成,钴铬钼合金、钛合金界面均未见生物膜形成;利福平干预后,植入物界面黏附的菌落数显著减少,聚乙烯界面生物膜呈不同程度破坏。结论利福平能抑制MTB对不同植入材料界面的黏附及生物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细菌黏附 生物膜 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和饲料中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和危害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志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8-11,共4页
对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等常见真菌毒素的来源、种类、特点、毒性等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阐述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国内外对农产品及饲料中真菌毒素控制的相关法... 对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等常见真菌毒素的来源、种类、特点、毒性等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阐述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国内外对农产品及饲料中真菌毒素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危害 农产品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志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5,共4页
无砟轨道结构以其自身高平顺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特性得到国外高速铁路发达国家的广泛认同。我国高速铁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想指导下,先后研发出CRTSⅠ、CRTSⅡ、CRTSⅢ型板式及CRTSⅠ型双块式等无砟轨... 无砟轨道结构以其自身高平顺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特性得到国外高速铁路发达国家的广泛认同。我国高速铁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想指导下,先后研发出CRTSⅠ、CRTSⅡ、CRTSⅢ型板式及CRTSⅠ型双块式等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并在国内多条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上得到成功应用。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还处于不断优化完善阶段,对各种轨道结构的技术特点、适用性以及工程造价等尚没有统一的认识。从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的角度对我国已应用的主要型式的无砟轨道进行技术特点分析和对比研究,并对不同型式无砟轨道的造价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设计 施工 养护维修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中国大国地位政策的起源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志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4-69,共6页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中国大国地位政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美国战时政治军事战略的需要,也体现了美国的对华政策思想与传统;同时,美国的中国形象和罗斯福总统本人对此政策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美国 中国大国地位 政策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志辉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津秦客运专线全长261.285 km,结合区域地形及经济特点,着重对天津至唐山及唐山至北戴河间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论述,提出合理的线路方案。
关键词 津秦客运专线 线路走向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铁摩尔对近代东北移民的考察及其认识限度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志辉 方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130,共6页
欧文·拉铁摩尔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和边疆学家,东北移民现象是其边疆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将东北的移民进程置于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中加以分析,将东北移民分为季节性移民、军事移民以及近代的铁路移民。东北的移民在近代发生了巨大... 欧文·拉铁摩尔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和边疆学家,东北移民现象是其边疆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将东北的移民进程置于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中加以分析,将东北移民分为季节性移民、军事移民以及近代的铁路移民。东北的移民在近代发生了巨大变化。铁路的出现改变了移民长久以来的季节性迁徙方式;军事移民从传统的征兵制度转变为职业性雇佣兵的军事体制;关内移民的汉文化对东北地区的渗透逐渐被西方的工业文明传播所取代。拉铁摩尔对东北移民的考察揭示了关内移民开发东北的历史进程和东北发展的多民族文化特征,为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中国性"内涵提供了注脚。但是,拉铁摩尔毕竟只是一位徒步考察的边疆学者,他难以从中国的内部解释移民的动因,也没有完全站在移民的视角上看待问题,因而有认识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铁摩尔 东北 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分辨率阈值选取原则的图像分割方法
9
作者 赵志辉 朱亚红 +1 位作者 汪民乐 翟世梅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68,共4页
针对多源目标图像区域分割问题,采用了多分辨率阈值选取方法,依据图像小波分解后的最小距离求得最优多分辨率阈值,对多源图像进行分割,标定重点目标区域。仿真研究表明,利用小波变换在较小尺度下对区域边缘点定位比较准确,可得到图像区... 针对多源目标图像区域分割问题,采用了多分辨率阈值选取方法,依据图像小波分解后的最小距离求得最优多分辨率阈值,对多源图像进行分割,标定重点目标区域。仿真研究表明,利用小波变换在较小尺度下对区域边缘点定位比较准确,可得到图像区域边缘增强图,并与全局阈值分割结果比较发现,此方法提取出的有效区域,为图像信息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解 多分辨率阈值 最小距离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对肝癌标志物GP73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10
作者 赵志辉 杨盛力 +3 位作者 曹仕琼 司志龙 薛磊 吴燕茹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90-391,400,共3页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肝癌新标记物GP7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2(L02/HBx)细胞系,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GP73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HBx基因后GP73的mRNA和蛋白...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肝癌新标记物GP7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2(L02/HBx)细胞系,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GP73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HBx基因后GP7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分别为对照组的(52±2)%和(42±5)%(P<0.05)。结论乙肝病毒X蛋白下调肝癌标志GP73的表达,乙肝病毒(HBV)上调GP73的表达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的,是多种调控途径综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肿瘤标志物 高尔基体糖蛋白-73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对一个定积分错误解法的分析
11
作者 赵志辉 刘素兵 郝琳 《河南科技》 2014年第2期196-196,共1页
本文通过对一道定积分的计算,给出三种解法,并发现其中一种解法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对其进行分析,给出错误原因,并进行修正最终得到正确结果。
关键词 定积分 原函数 偶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园区生态循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12
作者 赵志辉 张晨 《上海农村经济》 2016年第5期29-31,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首批涌现的农业新型经营业态典型。农业科技园区集科技、生产、市场于一体,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设施、品种、技术相融合,高新技术、常规... 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首批涌现的农业新型经营业态典型。农业科技园区集科技、生产、市场于一体,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设施、品种、技术相融合,高新技术、常规技术、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具有资源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技术指标体系 生态循环 20世纪90年代 农业现代化建设 现代农业园区 资源利用率 经营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啶虫脒在工厂化双孢蘑菇栽培中的残留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其才 董茂锋 +6 位作者 宋卫国 付白莲 王伟民 赵志辉 王坦 陈珊珊 曲明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3-379,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PDA)测定了双孢蘑菇及其覆土和培养料中啶虫脒的残留量,研究了啶虫脒在工厂化双孢蘑菇栽培中的残留规律。样品以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在0.02~3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PDA)测定了双孢蘑菇及其覆土和培养料中啶虫脒的残留量,研究了啶虫脒在工厂化双孢蘑菇栽培中的残留规律。样品以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在0.02~3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啶虫脒在双孢蘑菇、覆土和培养料3种基质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1%~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7%~9.6%。在不同施药水平下,啶虫脒在覆土和培养料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方程,平均半衰期分别为34和23 d。覆土单独施药后啶虫脒会向培养料迁移,培养料内的啶虫脒残留量总体先升高后降低。随覆土或培养料中啶虫脒施药剂量的增加,双孢蘑菇中啶虫脒的残留量随之增加,当啶虫脒在覆土或培养料中的施药量有效成分在10~250 mg/kg之间时,双孢蘑菇子实体中啶虫脒的残留量在0.03~2.6 mg/kg之间,且第一潮、第二潮和第三潮菇间残留量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处理剂量下,覆土单独施药后蘑菇中啶虫脒的残留量显著高于培养料单独施药后蘑菇中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啶虫脒 双孢蘑菇 消解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安全及风险预测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杨慧 赵志辉 +2 位作者 王瑞霞 董茂锋 宋卫国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概述食用菌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和预测基础研究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对于开展相关研究、控制农药残留危害、确保食用菌产品安全和贸易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食用菌 农药残留 吸收 降解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中农药的环境行为浓度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卫国 李宝聚 +2 位作者 叶志华 赵志辉 石延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74-1581,共8页
根据农药的理化参数和环境参数预测农药在田间土壤中的分布浓度是进行农药管理的重要手段。以Freundlich等式衍化出来的线性吸附曲线X=Kf×C和农药指数降解动力学C(t)=C0×exp(-kt)为基础,根据农药有机碳吸附常数(Koc)、辛醇/... 根据农药的理化参数和环境参数预测农药在田间土壤中的分布浓度是进行农药管理的重要手段。以Freundlich等式衍化出来的线性吸附曲线X=Kf×C和农药指数降解动力学C(t)=C0×exp(-kt)为基础,根据农药有机碳吸附常数(Koc)、辛醇/水比常数(Kow)、半衰期(DT50)等重要参数和土壤理化性质参数,建立了一段时间后田间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浓度、渗漏在地下水中的浓度、蒸发在空气中浓度和吸收在植物体内的浓度的预测方法,为农药管理、使用和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工具,以降低农药污染。该方法被应用于预测42种喷雾用杀菌剂和7种土壤施用杀菌剂的环境浓度。结果表明,喷雾施用丙森锌渗漏在地下水中的浓度最高,超过欧盟标准0.1μg·L-1两倍多;土壤残留浓度较大的为硫酸铜(0.039mg·kg-1)、多菌灵(0.023mg·kg-1)和甲霜灵(0.24mg·kg-1)。土壤施用90d后,噁霉灵渗漏在地下水中的浓度约为1.11μg·L-1,五氯硝基苯土壤中残留浓度更是达到1.78mg·kg-1。浓度预测结果可以与毒理学数据相结合用于农药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参数 土壤环境 不同行为 浓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常见农产品中40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16
16
作者 范楷 唐占敏 +6 位作者 聂冬霞 祭芳 徐剑宏 钱鸣蓉 段劲生 赵志辉 韩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9期7019-7029,共11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同时检测小麦、玉米、稻谷、番茄和桃等常见农产品中40种真菌毒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谷物样品先后经水和含1%(V/V)甲酸...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同时检测小麦、玉米、稻谷、番茄和桃等常见农产品中40种真菌毒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谷物样品先后经水和含1%(V/V)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果蔬样品经1%(V/V)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取上清液氮吹至干,残渣经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乙腈(80:20, V/V)复溶,过膜后上机测定,通过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40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10.0μg/kg和0.5~20.0μg/kg。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5种农产品基质中40种真菌毒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8%~118.6%精密度为1.2%~16.9%(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实用性强,适用于小麦、玉米、稻谷、番茄和桃等常见农产品中40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真菌毒素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红牛改良群体H-FABP基因SNP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文力正 赵玉民 +5 位作者 姜昊 张国梁 戴立胜 赵志辉 陈承祯 张嘉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7期66-69,共4页
试验采用PCR-SSCP的方法对含1/2利木赞血缘的改良草原红牛的H-FABP基因5’-调控区进行SNP分析,并分析其多态性与改良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改良草原红牛H-FABP基因5’-调控区存在多态位点,在136位点发生1个T碱基的插入突... 试验采用PCR-SSCP的方法对含1/2利木赞血缘的改良草原红牛的H-FABP基因5’-调控区进行SNP分析,并分析其多态性与改良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改良草原红牛H-FABP基因5’-调控区存在多态位点,在136位点发生1个T碱基的插入突变,在142位点,发生了G→A转换。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剪切力在AA和AB、BB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AB与BB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A基因对剪切力有负效应,其余肉质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H-FABP基因对改良草原红牛肉质嫩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 PCR-SSCP SNP 肉质性状 草原红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粒工艺对饲料中β-葡聚糖酶及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海锋 刘泽辉 +1 位作者 宋卫国 赵志辉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7,47,共4页
试验随机抽取饲料厂不同制粒工艺生产的饲料样品,检测5个不同生产阶段———调质前、调质后、制粒后、冷却后和打包处样品的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通过对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 试验随机抽取饲料厂不同制粒工艺生产的饲料样品,检测5个不同生产阶段———调质前、调质后、制粒后、冷却后和打包处样品的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通过对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酶活性显著下降,在60℃调质温度下,耐高温型β-葡聚糖酶活和纤维素酶活保存率分别为91.30%和90.40%;在85℃调质温度下,β-葡聚糖酶活酶活和纤维素酶活保存率分别为36.70%和5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Β-葡聚糖酶 纤维素酶 制粒工艺 调质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邱峥艳 郭将 +1 位作者 杨春 赵志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3-178,共6页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之一,对基因的表达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众多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如高通量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DNA甲基化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热点。在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由于DNA甲基化程度的...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之一,对基因的表达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众多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如高通量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DNA甲基化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热点。在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由于DNA甲基化程度的改变,可能影响众多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因此改变动物的各种性状。所以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开始探索DNA甲基化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的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检测方法 杂种优势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粒工艺对饲料脂溶性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泽辉 杨海锋 +2 位作者 黄志英 雷胡龙 赵志辉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4期45-47,52,共4页
重点监测了不同调质温度下环模制粒和挤压膨化制粒过程中,不同加工环节饲料维生素A、D3、E活性的变化,评估调质温度和制粒工艺对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集混合后、调质后、制粒后和打包处的饲料样品,检测样品中的水分... 重点监测了不同调质温度下环模制粒和挤压膨化制粒过程中,不同加工环节饲料维生素A、D3、E活性的变化,评估调质温度和制粒工艺对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集混合后、调质后、制粒后和打包处的饲料样品,检测样品中的水分和维生素A、D3、E的含量。结果表明,调质温度和制粒工艺对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活性有较大影响,饲料中维生素A、D3、E活性损失主要集中在调质和制粒阶段,随调质温度升高而增加,且挤压膨化制粒较环模制粒对饲料中维生素A、D3、E的破坏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维生素 损失率 环模制粒 挤压膨化 制粒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