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过滤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复杂查询优化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志滨 李斌阳 +1 位作者 姚兰 于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65-968,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无法获得持久的能量供应,因此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能量,尽可能多地延长节点工作时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重要研究点.介绍了一种基于过滤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复杂查询优化算法FbUA.其基本思想是为每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无法获得持久的能量供应,因此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能量,尽可能多地延长节点工作时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重要研究点.介绍了一种基于过滤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复杂查询优化算法FbUA.其基本思想是为每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置一个过滤器.过滤器本质上是一个由样本值确定的取值区间.当节点采集到新数据时,根据本地的过滤规则决定是否向上提交.这样可以屏蔽某些无用通信,节省节点能量,延长其工作时间.FbUA可以完成Top-k,k-NN等复杂查询.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FbUA可以节约通信量5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样本 过滤器 TOP-K K-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志滨 高江涛 +3 位作者 景治安 刘彦军 李纪华 胡和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419-420,共2页
目的研究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其中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设为A组,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的... 目的研究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其中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设为A组,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设为B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手术并发症(创口感染、出血或血肿、包皮水肿及包皮畸形)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B组短,术中出血量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方式相当,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包皮过长 包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U/ATH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运学 赵志滨 +2 位作者 王艳龙 李兰 姚鹏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69,共3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和氢氧化铝(ATH)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复合材料,着重研究了TPU/AT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ATH的加入量为20%时,处理的和未处理的ATH的共混体系300%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 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和氢氧化铝(ATH)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复合材料,着重研究了TPU/AT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ATH的加入量为20%时,处理的和未处理的ATH的共混体系300%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8.87MPa和6.30MPa。ATH加入量大于10%时,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从DSC图谱上看,复合材料硬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受热分解温度相比于纯TPU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XRD实验结果表明ATH的加入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性,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SEM照片显示:ATH含量小于20%时,ATH比较均匀的分布在共混体系中。当ATH含量为25%时,可以看到明显的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U ATH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泽泻-白术药对治疗血脂异常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志滨 李李 +1 位作者 陈欣燕 林嬿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37-4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泽泻-白术药对治疗血脂异常的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检索收集泽泻、白术的活性成分,基于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泽泻-白术药对治疗血脂异常的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检索收集泽泻、白术的活性成分,基于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血脂异常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靶点;采用DAVID6.8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3.8.0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核心活性成分;利用SwissDock数据库对核心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A、白术内酯Ⅲ等10个核心活性成分,VEGFA、IL6、EGFR等11个关键靶点,KEGG分析得到影响基础代谢率的HIF-1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生成的AMPK信号通路,影响食欲、脂肪代谢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103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泽泻-白术药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治疗血脂异常的关键靶点可紧密结合。结论泽泻-白术药对的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A、白术内酯Ⅲ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VEGFA、IL6、EGFR等靶点的表达,激活或抑制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抑制食欲、抑制胆固醇转运及合成、抑制脂肪细胞生长等作用,从而治疗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白术 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的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志滨 李李 +1 位作者 陈欣燕 林嬿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6期141-146,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的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文献,利用...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的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文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获取核心药物,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结合文献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相关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取交集后通过DAVID 6.8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分析,并构建“核心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共纳入文献969篇,涉及790首方剂、316味中药。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获得核心药物:净山楂、丹参、泽泻、茯苓、决明子、白术。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靶点有420个,血脂异常疾病靶点1767个,交集靶点132个。“核心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的活性成分共有62个,包括槲皮素、24-乙酰泽泻醇A、丹参酮ⅡA、茯苓酸、白术内酯Ⅰ等。KEGG富集通路共有91条,其中与治疗血脂异常相关的通路有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结论中医治疗血脂异常多用健脾益气之药补虚,兼用活血化瘀、利湿泻浊、清肝通便之药治标。核心药物对血脂异常的治疗存在分子靶点、化学通路层面的理论及实验依据。临床治疗可参考本研究获取的用药规律及药物作用机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医案云平台 血脂异常 中药复方 组方规律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热泵VRV空调系统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志滨 王培硕 +2 位作者 冯熙鹏 李公璞 林峰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93-295,共3页
结合实际工程,详细介绍了水环热泵VRV空调系统调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水环热泵 调试 应用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玄参-麦冬药对治疗焦虑症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罗晓婉 赵志滨 +1 位作者 陈奕群 张志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玄参-麦冬药对治疗焦虑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玄参-麦冬药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收集玄参、麦冬的化学成分,结合TCMSP、SwissADME...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玄参-麦冬药对治疗焦虑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玄参-麦冬药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收集玄参、麦冬的化学成分,结合TCMSP、SwissADME数据库及文献筛选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获取焦虑症的相关靶点,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取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3.8软件对PPI网络进行MCODE聚类分析,得出关键靶点;利用DAVID6.8数据库对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核心活性成分,用分子对接模拟核心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强度。结果共筛选出玄参-麦冬药对37个活性成分,潜在靶点471个,焦虑症相关靶点753个,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42个,对其PPI网络进行MCODE聚类分析得到4种类簇,筛选出关键靶点14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玄参-麦冬药对治疗焦虑症主要涉及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活性、苯二氮受体活性、5-羟色胺(5-HT)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含5-HT的神经突触、GABA能的神经突触、多巴胺(DA)能神经突触等15条信号通路。最后筛选出12种与关键靶点结合强度较强,且具有显著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的核心活性成分。结论玄参-麦冬药对可能通过5-HT、GABA、DA等分子靶点及相关化学通路调节神经细胞活动,并通过抗氧化、保护及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等机制治疗焦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麦冬 焦虑症 焦虑障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