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庄2号井立井上仓胶带装煤车场风流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志军 吴世跃 +1 位作者 张红军 彭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68,共4页
赵庄2号井立井上仓胶带装煤车场通风系统在气象条件变化或调节主、副井进风流时,井底与上仓之间风流经常反向不稳定,材料平巷风速超限。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理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主立井位于复杂角联通风网络中的角联分支上,且车... 赵庄2号井立井上仓胶带装煤车场通风系统在气象条件变化或调节主、副井进风流时,井底与上仓之间风流经常反向不稳定,材料平巷风速超限。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理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主立井位于复杂角联通风网络中的角联分支上,且车场绕道风阻较大,而检修巷风阻较小。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增大检修巷的风阻,新掘一条进风平巷。通过治理,解决了主立井下部风流反向和材料平巷风速超限问题,降低了矿井通风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煤车场 复杂角联风网 风流反向 风速超限 通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雨萌 徐菲 +1 位作者 姚世杰 赵志军 《天工》 2025年第7期28-31,共4页
研究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基于536项数据,以黑龙江省非遗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学分析方法对非遗的时空分布进行可视化呈现,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基于536项数据,以黑龙江省非遗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学分析方法对非遗的时空分布进行可视化呈现,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黑龙江省非遗在时间上呈现“向中心汇聚”的发展轨迹,不同历史阶段的非遗在数量和类型上差异显著;空间上呈现聚集性分布,在哈尔滨、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形成了3个高密度核心区。河流水系、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都是影响黑龙江省非遗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针对黑龙江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重视松花江、嫩江、牡丹江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促进非遗与经济的合理互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黑龙江省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传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斡尔传统烟荷包植物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3
作者 赵志军 熊顺利 +1 位作者 徐菲 王慧 《纺织报告》 2024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当前,达斡尔传统烟荷包的技艺传承面临挑战。文章通过对实物样本的分析,解析了达斡尔传统烟荷包植物纹样的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和构成形态。结果表明,达斡尔族传统烟荷包的植物纹样内容与该族群的文化习俗及其自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展现... 当前,达斡尔传统烟荷包的技艺传承面临挑战。文章通过对实物样本的分析,解析了达斡尔传统烟荷包植物纹样的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和构成形态。结果表明,达斡尔族传统烟荷包的植物纹样内容与该族群的文化习俗及其自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展现出造型简洁而丰富、色彩鲜明和构成形态有序和谐的艺术风格,不仅凸显了达斡尔族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还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值得充分保护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烟荷包 植物纹样 构成形态 色彩搭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机器人在轨操作用多指灵巧末端研究
4
作者 赵志军 张文明 +2 位作者 胡成威 张晓东 王耀兵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6-752,共7页
空间机器人在轨操作涉及抓握、旋拧、插拔、移动、对接等精细动作,这对末端灵巧操控性能提出极高要求,如自由灵活、多状态感知、轻便可靠等。基于仿形思想,开展了五指灵巧末端研究,采用腱驱动连杆耦合方式,拇指、食指、中指各有3个自由... 空间机器人在轨操作涉及抓握、旋拧、插拔、移动、对接等精细动作,这对末端灵巧操控性能提出极高要求,如自由灵活、多状态感知、轻便可靠等。基于仿形思想,开展了五指灵巧末端研究,采用腱驱动连杆耦合方式,拇指、食指、中指各有3个自由度,无名指、小指、腕部各有2个自由度,手指内部集成六维力/力矩、腱拉力、指节位置等传感器,驱动机构后置于手臂位置;此外,开展了三指灵巧末端研究,3个手指结构相同且各有1个自由度,其中2个手指可根据目标形状调整相对位姿;采用力/位混合等控制策略对末端的抓取及操作能力进行了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2种末端可对多种形状及不规则物体进行可靠抓取及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操作 灵巧操作 灵巧末端 多指 空间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航天员的发展综述及展望
5
作者 徐坤 韩萌 +4 位作者 赵志军 庄星瀚 陈佳伟 王耀兵 丁希仑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4-868,共15页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使用机器人航天员辅助或替代人类航天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综述了世界主要航天强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机器人航天员在空间站舱内服务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关键技术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介...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使用机器人航天员辅助或替代人类航天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综述了世界主要航天强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机器人航天员在空间站舱内服务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关键技术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国内外在机器人航天员方向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领域发展所面临的4个关键技术挑战:环境感知、自主决策、运动规划和灵巧操作;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先进感知技术、自主决策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的操作技术。研究内容有望为机器人航天员在空间站舱内执行任务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航天员 在轨舱内操作 环境感知 自主决策 灵巧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知识图谱的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研究状况及趋势分析
6
作者 徐菲 琴琴 赵志军 《纺织报告》 2024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近50年关于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文章系统梳理和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采用了Cite Space6.2.R4和VOSviewer两款科学知识图谱软件,结合文献计量法和内...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近50年关于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文章系统梳理和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采用了Cite Space6.2.R4和VOSviewer两款科学知识图谱软件,结合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发文量、关键词、文献引用和贡献机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该结论为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 Space VOSviewer 鄂伦春族 兽皮文化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小碎片抱捕用连续型机器人结构综述
7
作者 杨承旭 王丽华 +2 位作者 危清清 赵志军 王耀兵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空间小碎片的抓捕任务需要空间机器人在没有合作信息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抓捕,连续型机器人本体可在缺少抓捕对象精确测量信息的条件下,直接利用大容差实现高可靠抱捕任务。文章针对连续型机器人在空间小碎片抓捕领域的应用需求,对连续... 空间小碎片的抓捕任务需要空间机器人在没有合作信息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抓捕,连续型机器人本体可在缺少抓捕对象精确测量信息的条件下,直接利用大容差实现高可靠抱捕任务。文章针对连续型机器人在空间小碎片抓捕领域的应用需求,对连续型机器人的驱动方式,以及绳驱动连续型机器人的主干、关节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绳驱动连续型机器人结构设计需关注的关键问题,最后针对应用于空间抱捕任务的连续型机器人结构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型机器人 空间抱捕任务 结构设计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服饰染色技艺之褐色系复原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赵志军 刘剑虹 +1 位作者 徐菲 杨晓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6,共6页
对《天工开物》《多能鄙事》两部著作记载的相关染色技艺、染材、染液、色名、色彩等进行摘选整理,从中选择褐色系中9种传统色彩进行复原实验,确认染色工艺为媒染法或媒染法与套染法的结合,及其L*、a*、b*值的大致范围。结果显示,9种色... 对《天工开物》《多能鄙事》两部著作记载的相关染色技艺、染材、染液、色名、色彩等进行摘选整理,从中选择褐色系中9种传统色彩进行复原实验,确认染色工艺为媒染法或媒染法与套染法的结合,及其L*、a*、b*值的大致范围。结果显示,9种色彩显色清晰,色相明确,与色名的描述基本一致。染色后褐色系试样耐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的标准,可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复原色彩对推广植物染色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用于相关行业及设计领域中,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色彩 染色技艺 复原 植物染色 褐色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窖泥中酯化型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志军 位宁 +4 位作者 刘延波 刘宁 王洪彬 孙西玉 潘春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79,共6页
为了提高浓香型白酒的品质,提升人工窖泥质量,对赊店老酒窖泥中酯化型细菌进行筛选,从中筛选出一株产酯化酶活力较高的细菌S2D27,并对其进行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 为了提高浓香型白酒的品质,提升人工窖泥质量,对赊店老酒窖泥中酯化型细菌进行筛选,从中筛选出一株产酯化酶活力较高的细菌S2D27,并对其进行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酯化酶活力为响应值,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产酶条件为:豆粕添加量1.3%、培养基初始pH值5.0、培养时间3d。在此优化条件下,酯化酶活力可达17.25U/mL,是优化前的1.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细菌 鉴定 酯化酶 产酶条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染剂质量浓度对毛织物石榴皮植物染料媒染工艺颜色特征值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志军 徐菲 +2 位作者 李东 高彩云 刘剑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31,共5页
为研究媒染剂质量浓度在媒染工艺中的作用,明确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使用白矾为媒染剂,采用水煎法萃取石榴皮色素,对毛织物进行媒染工艺,确定了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条件下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 为研究媒染剂质量浓度在媒染工艺中的作用,明确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使用白矾为媒染剂,采用水煎法萃取石榴皮色素,对毛织物进行媒染工艺,确定了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条件下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对毛织物媒染工艺影响较大。毛织物石榴皮染色时,前、同媒染最佳媒染剂质量浓度为10 g/L,后媒染工艺为20 g/L。毛织物石榴皮媒染工艺的色域宽度依次为前媒染、后媒染、同媒染。在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条件下,主要呈灰黄色调、黄绿色调和灰绿色调。调整媒染剂质量浓度能够小幅度改变色相,同时派生出很多临近色彩,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传统服饰色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织物 染色工艺 植物染色 石榴皮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之红色系染色工艺及显色探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志军 徐菲 +1 位作者 王慧 杨晓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31,共12页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较为深远,但传统色彩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文章以大红色、小红色,以及相关色彩莲红色、桃红色、银红色、水红色、丹矾红共7种传统服.饰色彩为例,对其染色技艺、染材、染液、色名、色彩等进...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较为深远,但传统色彩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文章以大红色、小红色,以及相关色彩莲红色、桃红色、银红色、水红色、丹矾红共7种传统服.饰色彩为例,对其染色技艺、染材、染液、色名、色彩等进行研究整理,并通过染色实验确定了最终的染色工艺及其L、a、b 值的大致范围。结果显示,大红色和小红色两者显色清晰、饱和度较高,为明度不同的对立色。其中大红色呈鲜艳的红色;小红色和丹矾红色相接近,均呈深红褐色,为同色、同技而不同名的色彩:其他4种色彩均与色名描述相符。染色后对7种色彩试样进行耐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测试,大红色、莲红色、桃红色、银红色、水红色皂洗牢度中的褪色为1~2级、沾色为3级,摩擦色牢度为3级以上,不能满足现代服装服用色牢度要求;小红色和丹矾红均达到3级以上的标准,可满足现代服装服用色牢度要求。同时通过调整媒染剂的用量可改变小红色和丹矾红的色相,使之呈鲜艳的棕红色,其改良结果与小红色、丹矾红同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色彩 染色技艺 植物染色 大红色 小红色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织物苏木染色色谱的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志军 刘洪澍 刘剑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1,共6页
苏木为古代著名的红色染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丝织物苏木染色一直受外界因素影响,文章采用水煎法萃取苏木染液,设定不同的染色工艺研究工艺参数对染色色谱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关键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进行显色比较与分析... 苏木为古代著名的红色染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丝织物苏木染色一直受外界因素影响,文章采用水煎法萃取苏木染液,设定不同的染色工艺研究工艺参数对染色色谱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关键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进行显色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苏木染液质量分数、染色时间、p H值、媒染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媒染工艺等对丝织物色光变化均有影响。其中苏木染液质量分数、媒染剂种类及媒染工艺、媒染剂质量浓度、p H值对丝织物色光影响较大,并呈一定的变化规律,最佳染色时间30 min。苏木丝织物显色范围广泛,色彩丰富,适用于植物染色服饰品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色彩 染色技艺 植物染色 苏木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肥虹吸输液对缺铁失绿苹果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志军 刘子英 +3 位作者 高一宁 崔美香 刘贵巧 薛进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8-884,共7页
为了进一步探索矫正苹果缺铁失绿症途径,采用铁肥虹吸输液方法,研究了铁肥虹吸输液对缺铁黄化叶片复绿,叶片解剖结构、色素含量、光合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虹吸输液处理的复绿苹果叶片单个细胞叶绿体数目比对照增... 为了进一步探索矫正苹果缺铁失绿症途径,采用铁肥虹吸输液方法,研究了铁肥虹吸输液对缺铁黄化叶片复绿,叶片解剖结构、色素含量、光合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虹吸输液处理的复绿苹果叶片单个细胞叶绿体数目比对照增加了3.6个,淀粉粒有所减少;叶绿体内基粒结构更清晰、垛叠增多;线粒体内嵴数量增多、清晰度提高;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被膜结构得到修复。虹吸输铁后失绿程度由2.00级恢复到0.49级;铁肥虹吸输液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降低了细胞间隙的CO2浓度。输铁处理其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为最高。缺铁失绿苹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未输液对照增加2.97倍和3.18倍。说明采取铁肥虹吸输液的方法能够矫正苹果缺铁失绿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铁肥 虹吸输液 叶绿素 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酯化酶细菌的复合诱变选育及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志军 张艳珠 +3 位作者 刘延波 周平平 葛少华 孙西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4-181,共8页
为了获得高产酯化酶的细菌,该研究以先期分离获得的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Nz 1.201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及硫酸二乙酯(diethyl sulfate,DES)复合诱变技术进行诱变育种。采用透明圈法初筛、酯化酶酶活力... 为了获得高产酯化酶的细菌,该研究以先期分离获得的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Nz 1.201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及硫酸二乙酯(diethyl sulfate,DES)复合诱变技术进行诱变育种。采用透明圈法初筛、酯化酶酶活力测定法复筛,选育出高产突变菌株D27。经过5次连续传代培养验证其遗传性能较稳定,测定其菌株酶活力可达62.45 U/100g,比初始菌株提高了66%。对D27菌株进行固态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酯化酶酶活力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该突变菌株D27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3℃、培养时间6 d、菌种接种量3%、原料含水量73%,此时,酯化酶酶活力最高为89.52 U/100g,较初始菌株提高了137%。研究表明,突变菌株D27在固态培养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产酯化酶能力,在白酒生产中有着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酯化酶细菌 复合诱变 固态发酵 响应面优化 酯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糟醅中生香酵母的筛选及培养条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志军 王瑞卿 +4 位作者 刘延波 刘宁 王洪彬 孙西玉 潘春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67,共7页
为了提高浓香型白酒品质,作者以酿酒糟醅为原料,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纯化出酵母菌,再通过液态发酵筛选出高产酯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26S rDNA同源性分析,最后采用响应面法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作者从酿酒糟醅... 为了提高浓香型白酒品质,作者以酿酒糟醅为原料,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纯化出酵母菌,再通过液态发酵筛选出高产酯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26S rDNA同源性分析,最后采用响应面法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作者从酿酒糟醅中分离出1株产香浓郁的菌株,编号为S5。经鉴定S5菌株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优化后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4.95,发酵时间3 d,初始糖(葡萄糖)质量浓度6 g/d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总酯质量浓度为7.67 g/L,比优化前提高了64.2%.由此可见,S5菌株对浓香型白酒品质的提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糟醅 生香酵母 菌株筛选 生香酵母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型红曲菌复合诱变选育及其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志军 +4 位作者 刘延波 刘宁 葛少华 潘春梅 孙西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2,共7页
为了获得高酯化力红曲菌,采用紫外线结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复合诱变对实验室保藏的红曲菌进行诱变育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固态发酵条件,提高菌株产酯化酶能力。出发菌株N3经过复合诱变,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及酯化酶活力... 为了获得高酯化力红曲菌,采用紫外线结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复合诱变对实验室保藏的红曲菌进行诱变育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固态发酵条件,提高菌株产酯化酶能力。出发菌株N3经过复合诱变,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及酯化酶活力测定法复筛,得到1株产酯化酶活力高且遗传稳定性较好的诱变菌株Z14,其酶活稳定至34.44 U/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4%。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优化的固态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5%、含水量为70%、培养时间为7 d。在该条件下Z14产酯化酶活力达到38.53 U/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酶 复合诱变 固态发酵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含量对梨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志军 程福厚 +3 位作者 高彦魁 田春雨 梁伟玲 宋慧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2-413,共2页
以盆栽黄冠梨幼树为试材,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SWC)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规律,以确定梨园节水灌溉适宜的土壤水分调控指标。结果表明,SWC为50.6%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SWC由97.9%降至50.6%时,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净光合速率(Pn... 以盆栽黄冠梨幼树为试材,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SWC)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规律,以确定梨园节水灌溉适宜的土壤水分调控指标。结果表明,SWC为50.6%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SWC由97.9%降至50.6%时,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净光合速率(Pn)均下降,但Tr的下降幅度大于Pn的下降幅度而导致WUE的升高。SWC由50.6%降至19.7%时,WUE降低,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羧化效率下降导致Pn的大幅度降低。干旱复水后,Pn和Tr均有较大的回升,复水第2天后SWC为98.5%时,Pn和Tr大幅度的回升,但Tr回升的幅度更大,导致此时的WUE降为整个试验阶段的最低;复水第5天SWC为66.8%时,Pn和WUE均低于对照,这可能与叶片羧化功能受损后Pn不易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含量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协作式小天体附着取样机器人机械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志军 全齐全 +2 位作者 潘博 危清清 京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为解决探测器在弱引力、特性未知小天体表面的附着取样难题,提出一种融合着陆缓冲、附着固定、取样、放样等核心功能为一体的附着取样一体化机器人设计方案。基于腿臂复用,提出多臂协作主动自适应式着陆缓冲方案;利用超声波钻钻压力小... 为解决探测器在弱引力、特性未知小天体表面的附着取样难题,提出一种融合着陆缓冲、附着固定、取样、放样等核心功能为一体的附着取样一体化机器人设计方案。基于腿臂复用,提出多臂协作主动自适应式着陆缓冲方案;利用超声波钻钻压力小、硬质岩石表面钻进效率高的特点,提出针对岩石类小天体的超声波钻式附着固定方案;针对星表特性不确定,取样适应性要求高的需求,提出砂轮磨削、毛刷清扫的双模式取样方案。采用仿真方法对着陆缓冲性能、取样性能等进行分析;在原理样机研制基础上,开展附着取样全流程实验。结果表明,附着取样机器人可实现着陆缓冲、附着固定、取样、放样等功能,验证了该系统的核心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天体附着取样方法,为小天体取样返回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 附着 取样 主动缓冲 多臂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整层大气透过率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志军 许方宇 +1 位作者 魏超群 杨昆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8-722,共5页
提出了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方程的红外大气透过率测量方法,使用中波红外辐射亮度测量装置在青海德令哈和北京怀柔对红外大气透过率进行了实测验证;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只需在短时间内精确测量不同天顶角处的大气辐射亮度,采用大... 提出了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方程的红外大气透过率测量方法,使用中波红外辐射亮度测量装置在青海德令哈和北京怀柔对红外大气透过率进行了实测验证;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只需在短时间内精确测量不同天顶角处的大气辐射亮度,采用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对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即可得到测试波段整层大气透过率。实测结果:德令哈大气透过率0.730,相对不确定度2.4%;怀柔大气透过率0.625,相对不确定度0.8%。此测量方法不需使用大口径望远镜,简便易行;更重要的是测量不基于大气外的标准星,透过率测量精度不受标准星亮度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红外 整层大气透过率 辐射测量 天顶角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响应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志军 荣见华 +1 位作者 黄方林 岳海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20,共9页
针对于随机荷载作用下动响应为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问题,基于结构拓扑优化思想,提出了一种变动响应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方法。采用分式有理式和幂函数识别结构材料单元特性参数,以微观单元拓扑变量倒数为设计变量,导出了频率及振型对微观... 针对于随机荷载作用下动响应为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问题,基于结构拓扑优化思想,提出了一种变动响应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方法。采用分式有理式和幂函数识别结构材料单元特性参数,以微观单元拓扑变量倒数为设计变量,导出了频率及振型对微观单元设计变量的一阶导数,进而得到了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均方响应的一阶近似展开式。结合变约束限的思想,建立了以结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均方响应作为约束条件的连续体微结构拓扑优化近似模型,并采用对偶方法进行求解。对典型结构进行了考虑单个和多个动响应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设计,优化所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拓扑优化 动响应约束 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