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度火干扰对帽儿山次生林土壤呼吸组分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孙龙
李远
+2 位作者
赵彬清
李飞
胡同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0-98,共9页
选择帽儿山实验林场次生林中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中度火干扰后的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进行量化和分离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定量分析,揭示中度火干扰后,短期内生长季土壤呼吸组分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选择帽儿山实验林场次生林中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中度火干扰后的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进行量化和分离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定量分析,揭示中度火干扰后,短期内生长季土壤呼吸组分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度火烧后,短期内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土壤呼吸速率(Rs)不存在显著差异;火后土壤异氧呼吸速率(Rh)升高约18.6%,土壤自养呼吸速率(Ra)显著降低约41.9%(P<0.05);温度是控制该地区土壤呼吸组分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火干扰后,土壤呼吸、土壤异氧呼吸和土壤自养呼吸的Q10值(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与对照样地相比均降低,说明中度火干扰后,帽儿山地区次生林生态系统,短期内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火干扰后,土壤深度5 cm和10 cm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上升31.2%和7.3%。因此,对火干扰后,帽儿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定量分析,为火干扰后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次生林
土壤呼吸组分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凋落物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飞
胡同欣
+2 位作者
赵彬清
杨卓
孙龙
《森林工程》
2018年第5期31-38,共8页
利用网袋法在大兴安岭不同年限的火烧样地和对照样地中监测当年凋落物1年内分解动态变化,探究火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样地中针叶、阔叶、小枝平均分解速率分别为每年23.56%、29.36%、14.54%。火干扰后29 a内,随着火干扰年...
利用网袋法在大兴安岭不同年限的火烧样地和对照样地中监测当年凋落物1年内分解动态变化,探究火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样地中针叶、阔叶、小枝平均分解速率分别为每年23.56%、29.36%、14.54%。火干扰后29 a内,随着火干扰年限的增加,针叶和阔叶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与对照样地相比先降低后增高;小枝凋落物分解系数与对照样地相比持续增高,且随着火干扰年限的增加,分解系数增加幅度逐渐降低。火干扰对针叶和阔叶凋落物分解先抑制后促进,对小枝凋落物分解始终起促进作用。火后人工造林样地中,针叶置于地表、针叶贴近土壤和小枝处理下,分解系数分别比火后自然更新大0.041、0.088、0.077。火后人工造林样地中凋落物分解速率大于自然更新样地,对过火林分的修复,使用人工造林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人工造林
凋落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划火烧对阿里河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赵彬清
胡同欣
+2 位作者
李飞
李远
孙龙
《森林工程》
2018年第4期21-26,共6页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区域,也是我国森林火灾高发、频发区域。研究计划火烧对本地区土壤呼吸的影响,对探究计划火烧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变化规律,对未来指导计划火烧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阿里河林...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区域,也是我国森林火灾高发、频发区域。研究计划火烧对本地区土壤呼吸的影响,对探究计划火烧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变化规律,对未来指导计划火烧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阿里河林业局兴安落叶松林为样地,在计划火烧24h前、后使用LI-8 100取样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与土壤湿度等指标。火烧前后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18±0.19μmol/m2·s和0.89±0.29μmol/m2·s。计划火烧前土壤呼吸与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湿度显著相关(P<0.05),计划火烧后,土壤呼吸与土壤微生物碳氮、土壤湿度、温度等都没有相关性(P>0.05),且与火前相比,土壤呼吸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开展计划火烧不会导致本研究区域内土壤呼吸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对森林生产经营以及开展计划火烧对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火烧
土壤呼吸
兴安落叶松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被物载量和密实度对3种林型土壤呼吸的影响
4
作者
李飞
赵彬清
+3 位作者
周晓霞
刘婉云
胡海清
孙龙
《森林工程》
2015年第4期38-41,72,共5页
森林火灾改变林下死地被物床层结构,而死地被物床层结构又通过影响地被物温湿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而影响土壤呼吸速率。而这到底对土壤呼吸影响多大目前还说不清楚。因此,本实验于2013年8~11月,在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研究了...
森林火灾改变林下死地被物床层结构,而死地被物床层结构又通过影响地被物温湿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而影响土壤呼吸速率。而这到底对土壤呼吸影响多大目前还说不清楚。因此,本实验于2013年8~11月,在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研究了3种主要人工林型(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和蒙古栎林)死地被物层床层结构特点,并连续监测了不同床层结构下,3种林型8-11月各月份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死地被物床层结构对土壤呼吸有显著的影响。3种林型各载量处理模式下,各月份土壤呼吸速率均满足自然状态载量处理〉地被可燃物清除50%〉地被可燃物全部清除,地被可燃物栽量处理对土壤呼吸影响显著。其中白桦林9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蒙古栎林8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兴安落叶松林8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3种林型各密实度处理模式下,各月份土壤呼吸速率均满足压实处理〉自然状态〉全部清除地被可燃物,地被可燃物密实度处理对土壤呼吸影响显著。其中白桦林9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蒙古栎林8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兴安落叶松林10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的森林地被可燃物管理以及计划火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物可燃物
床层结构
土壤呼吸
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后不同年限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的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18
5
作者
朱光艳
胡同欣
+2 位作者
李飞
赵彬清
孙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6,共9页
火干扰一直是我国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氮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养分元素,研究火干扰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对于深入探讨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火后不同年限(3年...
火干扰一直是我国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氮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养分元素,研究火干扰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对于深入探讨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火后不同年限(3年、9年、28年)的重度火烧迹地,采用原位培养法,经过1个生长季的土壤氮素矿化采样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火后不同年限土壤的铵态氮(NH4+-N)平均值分别为82.99、93.27、108.38 mg·kg-1,随着火后时间的增加土壤NH4+-N含量呈递增趋势。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66、10.07、3.59 mg·kg-1,火后短期内NO3--N含量随着时间推移先增加再减小。火干扰后不同年限生长季土壤氮净矿化率(NMR)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动态变化,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为3.55 mg·kg-1,最低值出现在8月份为-1.96 mg·kg-1,不同年限NMR分别为1.20、-0.07、0.76 mg·kg-1,火后土壤NMR随着恢复年限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p H值与NMR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与NMR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p H值和速效钾是影响火后兴安落叶松林土壤NMR的主要因子。本研究将为深入揭示火后森林土壤氮库的变化以及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兴安落叶松林
土壤氮
矿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穆棱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3个树种木质部解剖参数比较
被引量:
3
6
作者
柳荻
宋文琦
+4 位作者
赵彬清
王兴昌
安杨
李宗善
王晓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65,共13页
【目的】明确不同生境下树木木质部的解剖特征差异和暖干化气候条件下树木木质部的生长变化。【方法】在黑龙江省穆棱市针阔叶混交林中设置了水分偏多和偏少2个生境采样点,在2个样点内分别对红松、蒙古栎、紫椴进行取样,使用滑走切片机...
【目的】明确不同生境下树木木质部的解剖特征差异和暖干化气候条件下树木木质部的生长变化。【方法】在黑龙江省穆棱市针阔叶混交林中设置了水分偏多和偏少2个生境采样点,在2个样点内分别对红松、蒙古栎、紫椴进行取样,使用滑走切片机对所取样芯进行切片,获取木质部解剖参数。【结果】偏干生境下蒙古栎的平均导管面积、木质部脆弱性指数显著增大,但水力效率在2个生境间差异不显著。从偏湿生境到偏干生境,紫椴的平均导管面积、木质部脆弱性指数、水力效率显著降低。在3个树种中,只有红松的平均管胞面积和木质部脆弱性指数在2个生境下差异不显著,同时在偏干生境下水力效率显著提高。偏干生境下红松、蒙古栎、紫椴的年轮宽度均与生长季的帕默尔干旱强度指数(PDSI)呈显著正相关,且其敏感性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偏干生境下蒙古栎的水力效率与前一年11月―当年10月的PDSI显著负相关,紫椴的年轮宽度、平均导管面积与前一年非生长季最低温显著正相关。【结论】生长季初期干旱是制约穆棱地区红松管胞面积和水力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红松可能会更强烈地感受到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紫椴在偏干生境下降低水力效率以提高水力安全。偏干生境下的蒙古栎生长量和平均导管面积大于偏湿生境,所以未来的暖干化气候条件可能对蒙古栎的生长更有益,但存在空穴化风险。明确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胁迫是否会改变树种生长状况,对调整当前的造林措施以使针阔混交林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暖干化气候条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部解剖
偏干生境
偏湿生境
水力效率
水力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度火干扰对帽儿山次生林土壤呼吸组分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孙龙
李远
赵彬清
李飞
胡同欣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0-9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65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5DA01,2572017PZ05)
文摘
选择帽儿山实验林场次生林中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中度火干扰后的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进行量化和分离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定量分析,揭示中度火干扰后,短期内生长季土壤呼吸组分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度火烧后,短期内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土壤呼吸速率(Rs)不存在显著差异;火后土壤异氧呼吸速率(Rh)升高约18.6%,土壤自养呼吸速率(Ra)显著降低约41.9%(P<0.05);温度是控制该地区土壤呼吸组分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火干扰后,土壤呼吸、土壤异氧呼吸和土壤自养呼吸的Q10值(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与对照样地相比均降低,说明中度火干扰后,帽儿山地区次生林生态系统,短期内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火干扰后,土壤深度5 cm和10 cm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上升31.2%和7.3%。因此,对火干扰后,帽儿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定量分析,为火干扰后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火干扰
次生林
土壤呼吸组分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Keywords
Fire disturbance
Secondary forest
Soil respiration component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分类号
S762.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凋落物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飞
胡同欣
赵彬清
杨卓
孙龙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2018年第5期31-38,共8页
基金
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31470657)
文摘
利用网袋法在大兴安岭不同年限的火烧样地和对照样地中监测当年凋落物1年内分解动态变化,探究火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样地中针叶、阔叶、小枝平均分解速率分别为每年23.56%、29.36%、14.54%。火干扰后29 a内,随着火干扰年限的增加,针叶和阔叶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与对照样地相比先降低后增高;小枝凋落物分解系数与对照样地相比持续增高,且随着火干扰年限的增加,分解系数增加幅度逐渐降低。火干扰对针叶和阔叶凋落物分解先抑制后促进,对小枝凋落物分解始终起促进作用。火后人工造林样地中,针叶置于地表、针叶贴近土壤和小枝处理下,分解系数分别比火后自然更新大0.041、0.088、0.077。火后人工造林样地中凋落物分解速率大于自然更新样地,对过火林分的修复,使用人工造林更合适。
关键词
火烧迹地
人工造林
凋落物分解
Keywords
Burned land
artificial afforestation
litter decomposition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划火烧对阿里河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赵彬清
胡同欣
李飞
李远
孙龙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2018年第4期21-26,共6页
基金
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3147065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5DA01)
文摘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区域,也是我国森林火灾高发、频发区域。研究计划火烧对本地区土壤呼吸的影响,对探究计划火烧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变化规律,对未来指导计划火烧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阿里河林业局兴安落叶松林为样地,在计划火烧24h前、后使用LI-8 100取样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与土壤湿度等指标。火烧前后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18±0.19μmol/m2·s和0.89±0.29μmol/m2·s。计划火烧前土壤呼吸与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湿度显著相关(P<0.05),计划火烧后,土壤呼吸与土壤微生物碳氮、土壤湿度、温度等都没有相关性(P>0.05),且与火前相比,土壤呼吸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开展计划火烧不会导致本研究区域内土壤呼吸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对森林生产经营以及开展计划火烧对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计划火烧
土壤呼吸
兴安落叶松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Keywords
Prescribed fire
soil respiration
Larix gmelinii Rupr.
Soil microbial biomass
分类号
S762.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被物载量和密实度对3种林型土壤呼吸的影响
4
作者
李飞
赵彬清
周晓霞
刘婉云
胡海清
孙龙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2015年第4期38-41,72,共5页
基金
东北林业大学科研计划训练项目(201310225011)
文摘
森林火灾改变林下死地被物床层结构,而死地被物床层结构又通过影响地被物温湿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而影响土壤呼吸速率。而这到底对土壤呼吸影响多大目前还说不清楚。因此,本实验于2013年8~11月,在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研究了3种主要人工林型(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和蒙古栎林)死地被物层床层结构特点,并连续监测了不同床层结构下,3种林型8-11月各月份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死地被物床层结构对土壤呼吸有显著的影响。3种林型各载量处理模式下,各月份土壤呼吸速率均满足自然状态载量处理〉地被可燃物清除50%〉地被可燃物全部清除,地被可燃物栽量处理对土壤呼吸影响显著。其中白桦林9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蒙古栎林8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兴安落叶松林8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3种林型各密实度处理模式下,各月份土壤呼吸速率均满足压实处理〉自然状态〉全部清除地被可燃物,地被可燃物密实度处理对土壤呼吸影响显著。其中白桦林9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蒙古栎林8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兴安落叶松林10月份差异变化最显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的森林地被可燃物管理以及计划火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被物可燃物
床层结构
土壤呼吸
载量
Keywords
dead ground cover
bed structure
soil respiration
fuel loading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后不同年限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的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18
5
作者
朱光艳
胡同欣
李飞
赵彬清
孙龙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657)
文摘
火干扰一直是我国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氮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养分元素,研究火干扰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对于深入探讨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火后不同年限(3年、9年、28年)的重度火烧迹地,采用原位培养法,经过1个生长季的土壤氮素矿化采样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火后不同年限土壤的铵态氮(NH4+-N)平均值分别为82.99、93.27、108.38 mg·kg-1,随着火后时间的增加土壤NH4+-N含量呈递增趋势。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66、10.07、3.59 mg·kg-1,火后短期内NO3--N含量随着时间推移先增加再减小。火干扰后不同年限生长季土壤氮净矿化率(NMR)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动态变化,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为3.55 mg·kg-1,最低值出现在8月份为-1.96 mg·kg-1,不同年限NMR分别为1.20、-0.07、0.76 mg·kg-1,火后土壤NMR随着恢复年限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p H值与NMR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与NMR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p H值和速效钾是影响火后兴安落叶松林土壤NMR的主要因子。本研究将为深入揭示火后森林土壤氮库的变化以及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火干扰
兴安落叶松林
土壤氮
矿化速率
Keywords
fire disturbance
Larix gmelinii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rate
分类号
S762.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穆棱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3个树种木质部解剖参数比较
被引量:
3
6
作者
柳荻
宋文琦
赵彬清
王兴昌
安杨
李宗善
王晓春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市长安公园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6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426、421774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572017DG02)。
文摘
【目的】明确不同生境下树木木质部的解剖特征差异和暖干化气候条件下树木木质部的生长变化。【方法】在黑龙江省穆棱市针阔叶混交林中设置了水分偏多和偏少2个生境采样点,在2个样点内分别对红松、蒙古栎、紫椴进行取样,使用滑走切片机对所取样芯进行切片,获取木质部解剖参数。【结果】偏干生境下蒙古栎的平均导管面积、木质部脆弱性指数显著增大,但水力效率在2个生境间差异不显著。从偏湿生境到偏干生境,紫椴的平均导管面积、木质部脆弱性指数、水力效率显著降低。在3个树种中,只有红松的平均管胞面积和木质部脆弱性指数在2个生境下差异不显著,同时在偏干生境下水力效率显著提高。偏干生境下红松、蒙古栎、紫椴的年轮宽度均与生长季的帕默尔干旱强度指数(PDSI)呈显著正相关,且其敏感性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偏干生境下蒙古栎的水力效率与前一年11月―当年10月的PDSI显著负相关,紫椴的年轮宽度、平均导管面积与前一年非生长季最低温显著正相关。【结论】生长季初期干旱是制约穆棱地区红松管胞面积和水力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红松可能会更强烈地感受到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紫椴在偏干生境下降低水力效率以提高水力安全。偏干生境下的蒙古栎生长量和平均导管面积大于偏湿生境,所以未来的暖干化气候条件可能对蒙古栎的生长更有益,但存在空穴化风险。明确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胁迫是否会改变树种生长状况,对调整当前的造林措施以使针阔混交林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暖干化气候条件至关重要。
关键词
木质部解剖
偏干生境
偏湿生境
水力效率
水力安全
Keywords
xylem anatomy
relatively dry habitat
relatively wet habita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hydraulic safety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3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Q948.11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度火干扰对帽儿山次生林土壤呼吸组分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孙龙
李远
赵彬清
李飞
胡同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凋落物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李飞
胡同欣
赵彬清
杨卓
孙龙
《森林工程》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计划火烧对阿里河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影响
赵彬清
胡同欣
李飞
李远
孙龙
《森林工程》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被物载量和密实度对3种林型土壤呼吸的影响
李飞
赵彬清
周晓霞
刘婉云
胡海清
孙龙
《森林工程》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火后不同年限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的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朱光艳
胡同欣
李飞
赵彬清
孙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穆棱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3个树种木质部解剖参数比较
柳荻
宋文琦
赵彬清
王兴昌
安杨
李宗善
王晓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