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形状名茶制茶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王云
李春华
赵康由
杨建材
杨亮材
-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9-64,共6页
-
基金
四川省农科院资助
重庆市科委重点资助
-
文摘
用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的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制成扁形、毛峰形、针形和卷曲形名绿茶。结果表明,用相同原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名茶间品质差异较大,其中以扁形名茶品质最好,毛峰形茶次之,其他形状茶品质较差。生化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扁形茶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酚氨比最小;福鼎种制成的扁形茶和云大种制成的毛峰形茶,其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4种主要氨基酸组分及维生素含量均相对较高。表明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
-
关键词
名茶
鲜叶原料
加工工艺
形状
品质
-
Keywords
Famous tea Fresh leave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ppearance Quality
-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不同加工技术对名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云
李春华
赵康由
杨亮材
-
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茶叶研究中心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7-91,共5页
-
基金
四川省科委及省农科院重点资助
-
文摘
名茶鲜叶不同摊放程度、不同形状和加工工艺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鲜叶摊放至含水量70%左右时,其氨基酸总量(福鼎种名茶:6.20%;蜀永103品种名茶:4.56%)及多数氨基酸组分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但摊放过度(摊放叶含水量降至64.0%以下),其含量又下降;以茶树大中叶种为原料加工的扁形或毛峰形名茶,其氨基酸含量较高,而加工的卷曲形或针形名茶则含量相对较低;与炒青和烘青工艺比较,半烘炒工艺加工的名茶大多数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次是炒青工艺。
-
关键词
氨基酸含量
名茶
水份
茶树品种
茶叶加工
-
Keywords
Famous tea Amino acid cont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Effect Analysis
-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对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钟毅
赵康由
宋梅
李颖
-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37-138,145,共3页
-
文摘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实施,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转变观念,抓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创新管理,整合政府、科研单位、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资源要素,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服务全国经济发展大局。
-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转化效率
-
Keywords
agricultu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
分类号
F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