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赵应云
-
机构
湖南日报理论评论部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44-48,共5页
-
文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重视客观物质条件和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又要充分发挥精神动力的巨大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导向,发扬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为培育强大的精神动力,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导向。
-
关键词
精神
精神动力
精神文明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市场经济与人的现代化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赵应云
-
机构
湖南日报理论部
-
出处
《湖湘论坛》
1995年第3期30-32,共3页
-
文摘
现代化作为衡量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既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但在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对现代化目标的期望比较倾向于物的现代化,而相对忽视了人的现代化,这与现代社会要求加快人的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总趋向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
关键词
现代化目标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化建设
现代市场经济
发展水平
中国社会
现代社会发展
科学文化素质
历史进程
-
分类号
F123.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从意识形态看全球化的本质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赵应云
-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
出处
《湖湘论坛》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
文摘
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来分析全球化现象 ,有利于我们对全球化的本质作出更全面的考察、更冷静的思考和更深刻的把握。全球化在其物质的表象下 ,隐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本质 ,掩蔽着文化帝国主义的阴影 ,潜伏着意识形态的陷阱。
-
关键词
全球化
意识形态
文化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文化冲突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
-
题名不应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人生价值领域
- 4
-
-
作者
赵应云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0-42,共3页
-
文摘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原则日益为人民所熟悉。一些人据此认为,应当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人生价值领域。有的人嘴上不说,而实际上却以此原则做人,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把“按劳分配”变成了“按酬付劳”。这里的要害是人生价值观价值目标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价值目标来看,
-
关键词
人生价值观
商品交换原则
价值领域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为人民服务”
等价交换原则
人生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F045.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始终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
- 5
-
-
作者
赵应云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4-20,共7页
-
文摘
始终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赵应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应当用怎样的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答案本来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邓小平不仅是实践这一原则的光辉典范,而且在如何坚持这一原则的问题上有许多...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集体主义道德
集体主义价值导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个人主义价值观
邓小平
价值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价值观
个人利益
-
分类号
D648.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