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制麦工艺对特种麦芽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赵川艳
尹永祺
杨正飞
王友根
沙永山
方维明
-
机构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2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140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50448)
+1 种基金
扬州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江苏省苏北专项(2018dt01)。
-
文摘
为探讨不同制麦工艺条件下特种麦芽品质变化,以特种麦芽色度、α-氨基氮含量及特征风味物质2,5-二甲基吡嗪和糠醛含量为指标,研究特种麦芽制麦过程中焙焦温度和焙焦时间以及麦芽原料对麦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焦温度的升高,所有处理下的特种麦芽的水分含量、α-氨基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在温度达到160℃时,水分质量分数已低于1%,且采用发芽3 d的麦芽制成的特种麦芽,α-氨基氮质量浓度下降最快,由228.157 mg/L降到118.427 mg/L;原麦芽β-葡聚糖含量最高,随着浸麦、发芽时间的延长,β-葡聚糖含量逐渐降低,同种麦芽焙焦温度的不同对β-葡聚糖含量影响较小;色度、还原力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均随焙焦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发芽3 d的麦芽制得的特种麦芽色度增长最快,还原力最高,达1.303;硫代巴比妥酸值与啤酒的老化严重程度呈正比,因此在制麦过程中应合理控制麦芽的硫代巴比妥酸值;随着温度的升高,2,5-二甲基吡嗪含量先减少后增加,糠醛含量在80~120℃条件下无明显变化,120℃时开始显著增加,2,5-二甲基吡嗪和糠醛均主要在120~160℃条件下生成。
-
关键词
特种麦芽
焙焦工艺
色度
风味物质
-
Keywords
specialty malt
roasting process
color
flavor substances
-
分类号
TS210.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响应面法优化结晶麦芽制备工艺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赵川艳
尹永祺
杨正飞
方维明
-
机构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6-19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140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50448)
扬州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
文摘
为提高结晶麦芽品质及结晶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晶麦芽制备中预糖化和焙焦工艺,分别以游离氨基氮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研究预糖化工艺对结晶麦芽的影响,同时以水分含量、结晶率和色度为指标优化焙焦工艺。结果表明:选择发芽时间为72 h的绿麦芽,在45℃下进行蛋白质休止1.5 h,在pH=6.0、温度为66.4℃下进行糖化2.0 h,此条件下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糖化效果最佳;进一步在127℃下焙焦27 min,制得水分含量为3.75%、色度为(158.9±1.19)EBC、结晶率高达99%的结晶麦芽。与市售结晶麦芽相比,该结晶麦芽内部能够完全结晶,结晶品质较高,其他质量指标也得到明显优化。
-
关键词
结晶麦芽
响应面试验
预糖化
焙焦
结晶率
-
Keywords
crystalline malt
response surface test
pre-saccharification
baking
crystallization rate
-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