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gF_3:Mn^(2+)晶体中Mn^(2+)离子处于近似的六配位八面体对称晶场中,基态零场分裂参量a(即自旋哈密顿参量)已被测出,d—d跃迁吸收谱已被Sibley等人测出。Betty等人用自旋相关模型(SCCF)对其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其结果不令人满意。一般...KMgF_3:Mn^(2+)晶体中Mn^(2+)离子处于近似的六配位八面体对称晶场中,基态零场分裂参量a(即自旋哈密顿参量)已被测出,d—d跃迁吸收谱已被Sibley等人测出。Betty等人用自旋相关模型(SCCF)对其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其结果不令人满意。一般而言,统一地计算掺杂晶体的吸收谱和零场分裂参量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尤其对d^5系问题就更加困难;Low et al甚至断言用简单的晶体场模型不可能统一地分析Mn^(2+)离子的立方零场分裂和光谱。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KMgF_3晶体中Mn^(2+)离子的光谱和立方零场分裂值的统一理论解释。本文利用O_h点群表象强场方案,构造了d~系O_h点群的严格的完全能量矩阵,用以统一分析KMgF_3晶体中Mn^(2+)的光谱和立方零场分裂。展开更多
CaF<sub>2</sub>晶体中的Mn<sup>2+</sup>离子受到八个邻近F<sup>-</sup>离子所产生的立方(O<sub>h</sub>)晶场作用。Mckeev-er et al曾测定并从理论上分析计算了Mn<sup>2+<...CaF<sub>2</sub>晶体中的Mn<sup>2+</sup>离子受到八个邻近F<sup>-</sup>离子所产生的立方(O<sub>h</sub>)晶场作用。Mckeev-er et al曾测定并从理论上分析计算了Mn<sup>2+</sup>离子的吸收谱。在七十年代初,Gekom测定了Mn<sup>2+</sup>离子的基态立方零场分裂参量(CZFS)<sub>a</sub>,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段明谦等人才利用高阶微扰理论给出了理论解释。段明谦等人利用其微扰近似公式,代入Powell et al曾选用的光谱参量,计算出的结果与 Powell et al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别(见表1)。至于CaF<sub>2</sub>晶体中Mn<sup>2+</sup>离子的光谱及基态立方零场参量。展开更多
文摘KMgF_3:Mn^(2+)晶体中Mn^(2+)离子处于近似的六配位八面体对称晶场中,基态零场分裂参量a(即自旋哈密顿参量)已被测出,d—d跃迁吸收谱已被Sibley等人测出。Betty等人用自旋相关模型(SCCF)对其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其结果不令人满意。一般而言,统一地计算掺杂晶体的吸收谱和零场分裂参量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尤其对d^5系问题就更加困难;Low et al甚至断言用简单的晶体场模型不可能统一地分析Mn^(2+)离子的立方零场分裂和光谱。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KMgF_3晶体中Mn^(2+)离子的光谱和立方零场分裂值的统一理论解释。本文利用O_h点群表象强场方案,构造了d~系O_h点群的严格的完全能量矩阵,用以统一分析KMgF_3晶体中Mn^(2+)的光谱和立方零场分裂。
文摘CaF<sub>2</sub>晶体中的Mn<sup>2+</sup>离子受到八个邻近F<sup>-</sup>离子所产生的立方(O<sub>h</sub>)晶场作用。Mckeev-er et al曾测定并从理论上分析计算了Mn<sup>2+</sup>离子的吸收谱。在七十年代初,Gekom测定了Mn<sup>2+</sup>离子的基态立方零场分裂参量(CZFS)<sub>a</sub>,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段明谦等人才利用高阶微扰理论给出了理论解释。段明谦等人利用其微扰近似公式,代入Powell et al曾选用的光谱参量,计算出的结果与 Powell et al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别(见表1)。至于CaF<sub>2</sub>晶体中Mn<sup>2+</sup>离子的光谱及基态立方零场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