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心理、程序和语言对刑法立法公信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小锁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9期64-73,共10页
语言对刑法立法公信力有重要影响。刑法立法公信力是指国家关于犯罪与刑罚的立法能够产生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刑法立法能否反映民众所持有的解决民众、被害人和犯罪人之间的欲望冲突的方案中所体现的民众共识,刑法立法程序设置能否赋予... 语言对刑法立法公信力有重要影响。刑法立法公信力是指国家关于犯罪与刑罚的立法能够产生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刑法立法能否反映民众所持有的解决民众、被害人和犯罪人之间的欲望冲突的方案中所体现的民众共识,刑法立法程序设置能否赋予民众享有平等、充分参与权和赋予一些民族地区的民众享有差别对待权,刑法文本语言能否根据不同情况做到适度清晰、更加清晰或者尽可能清晰,皆影响着刑法立法公信力的有或者无、强或者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立法 公信力 心理 程序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官额度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小锁 《人民论坛》 2005年第10期84-86,共3页
我国法官人数的科学额度是多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法官人数太多,国家就无法解决如此众多的法官待遇、培训方面等问题;法官数量太少,就会造成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堆积如山的案件的审判工作。建立我国法官的科学额度必须考虑我国... 我国法官人数的科学额度是多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法官人数太多,国家就无法解决如此众多的法官待遇、培训方面等问题;法官数量太少,就会造成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堆积如山的案件的审判工作。建立我国法官的科学额度必须考虑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因素,必须考虑我国法制建设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官额度 法官助理制度 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法词义的本质、原型范畴及法官解释——以盗窃罪中“盗窃”词义为例证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小锁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0,共7页
刑法词义具有社会属性,是人们对犯罪和刑罚相关的客观事物的抽象与概括的反映。人们对刑法词义的理解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并且会发生变化。刑法词义不是以一组特征的形式表征的,而是以原型范畴方式存储于人脑中。人们只有掌握了... 刑法词义具有社会属性,是人们对犯罪和刑罚相关的客观事物的抽象与概括的反映。人们对刑法词义的理解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并且会发生变化。刑法词义不是以一组特征的形式表征的,而是以原型范畴方式存储于人脑中。人们只有掌握了刑法词义原型,刑法词义才能被达到。法官解释的刑法词义的内容,是广大民众的大脑中存储的刑法词义原型,或者是刑法词义其他成员中的某一个成员。法官对刑法词义的解释体现了经验积累性和经验检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词义 属性 原型范畴理论 法官解释 经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法价值冲突的协调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小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2,共3页
刑法价值是指刑法的积极作用。刑法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体系。刑法的不同价值之间会产生冲突。"正义"是协调刑法价值之间矛盾时所追求的目标。对刑法价值进行协调时要体现的"正义",需要由立法和执法各个环节来... 刑法价值是指刑法的积极作用。刑法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体系。刑法的不同价值之间会产生冲突。"正义"是协调刑法价值之间矛盾时所追求的目标。对刑法价值进行协调时要体现的"正义",需要由立法和执法各个环节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刑法价值 冲突协调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封建社会诉讼证明原则——以情折狱原则之含义及成因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小锁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3期221-226,共6页
诉讼中的任何证明活动都有一定的证明原则作指导。在中国封建社会“以情折狱”原则是司法官吏收集证据、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以判决案件时所遵循的准则。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有关于“以情折狱”原则的直接或者间接提法 ,而且历代... 诉讼中的任何证明活动都有一定的证明原则作指导。在中国封建社会“以情折狱”原则是司法官吏收集证据、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以判决案件时所遵循的准则。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有关于“以情折狱”原则的直接或者间接提法 ,而且历代封建王朝所适用的对案件进行证明的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封建社会 诉讼证明原则 “以情折狱”原则 证据制度 成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我国陪审员制度的改革
6
作者 赵小锁 《人民论坛》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陪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员只参与案件的事实审而不参与法律审。大陆法系国家的陪审员与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员不同,不但参与案件的事实审,而且也参与案件的法律审。我国陪审员制度是在借鉴了前苏联和大陆法系国家陪审... 陪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员只参与案件的事实审而不参与法律审。大陆法系国家的陪审员与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员不同,不但参与案件的事实审,而且也参与案件的法律审。我国陪审员制度是在借鉴了前苏联和大陆法系国家陪审员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实际上只是一项诉讼制度,而不是一项宪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员制度 中国 陪审员 司法制度 诉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措施调节法官的人性
7
作者 赵小锁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0-251,共2页
赵小锁撰文《论法官的人性调节》指出,国家在保障法官享有充裕物质保障待遇和充足休息时间的基础上,根据法官的动物性与社会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采取以下措施调节法官的人性:首先,加强法官培训,促使法官自愿将生存欲望限定在合理范围... 赵小锁撰文《论法官的人性调节》指出,国家在保障法官享有充裕物质保障待遇和充足休息时间的基础上,根据法官的动物性与社会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采取以下措施调节法官的人性:首先,加强法官培训,促使法官自愿将生存欲望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欲望 休息时间 司法公正 授权性规范 义务性规范 徇私枉法罪 行贿罪 民事行政 为人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