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钴铜合金湿法分离及氧压水解法制备氧化铁工艺研究
1
作者 路文 王战宏 +4 位作者 施善林 许卫 舒方霞 赵宣泊 王硕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69,共9页
针对铁钴铜合金中铜、钴分离回收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从铁钴铜合金中低酸浸出铁、钴分离铜,再采用氧压水解法分离铁、钴,制备氧化铁,考察了各因素对低酸浸出和氧压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铜合金在硫酸质量浓度30 g/L、液固体积... 针对铁钴铜合金中铜、钴分离回收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从铁钴铜合金中低酸浸出铁、钴分离铜,再采用氧压水解法分离铁、钴,制备氧化铁,考察了各因素对低酸浸出和氧压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铜合金在硫酸质量浓度30 g/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条件下,经4次浸出后,铁、钴浸出率分别达98.57%、99.21%,铜浸出率仅为0.3%。铁钴浸出液在氧分压0.4 MPa、反应温度180℃、搅拌速度400 r/min、反应时间120 min条件下氧化水解沉淀铁,水解产物为FeOOH和Fe_(2)O_(3)混合物,铁质量分数达58%以上,Fe沉淀率达92%左右,水解过程Co回收率99.5%以上,硫酸产率为96.41%。该法可实现铁钴铜合金中铁、钴、铜的分离,水解过程产生的硫酸可循环利用,抵消浸出过程硫酸消耗,并能大幅提高溶液中钴浓度。研究结果对从含铜、钴等有价金属铁基合金的湿法分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钴铜合金 湿法分离 氧压水解 氧化铁 硫酸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合肼-硼氢化钾-氢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工艺研究
2
作者 路文 施善林 +2 位作者 舒方霞 赵宣泊 张家赫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2,共8页
针对目前超细镍粉制备存在的粒度分布控制和防氧化问题,本文以硫酸镍为原料,提出采用水合肼-硼氢化钾-氢还原体系制备超细镍粉的方法,并采用SEM、XRD等表征方法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镍粉进行性能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水合肼还原工艺优... 针对目前超细镍粉制备存在的粒度分布控制和防氧化问题,本文以硫酸镍为原料,提出采用水合肼-硼氢化钾-氢还原体系制备超细镍粉的方法,并采用SEM、XRD等表征方法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镍粉进行性能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水合肼还原工艺优化条件为还原温度333.15 K、还原时间150 min、溶液pH8.0~8.5、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1.25 mol/L、水合肼与镍离子物质的量比1.35、六偏磷酸钠质量浓度1.5‰,在此条件下,镍还原率可稳定在99%左右;镍粉还原沉淀过程中引入适量的硼氢化钾,可克服水合肼还原所具有的诱导期,改善镍粉粒度的可控制性,在试验条件下,加入8.37×10^(-3)g/L硼氢化钾可以使镍粉粒径达到1μm以下;采用氢气还原镍粉可以降低产物氧含量,控制粉末颗粒的长大幅度,在还原温度673.15 K、还原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镍粉含氧量为0.56%,粒径为0.51μm;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镍粉纯度高于99.5%、粒度0.5~1μm、比表面积3.6~4.24 m^(2)/g、松装比重0.5~0.6 g/cm^(3),该指标由于国内同类产品,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本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镍粉制备过程中引入硼氢化钾控制粒径范围及采用氢还原进行防氧化处理,此方法工艺流程短、劳动环境好、无污染,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镍粉 水合肼 还原法制备 防氧化技术 粒度控制 比表面积 松装比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