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肥促进作物提质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谢亚萍 袁明璐 +10 位作者 任亮 赵宝勰 张建平 王利民 李闻娟 赵玮 党照 周阳晨 王兴珍 齐燕妮 安明远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下,对Se肥改变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品质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加。本文从外源Se在作物抵御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物质摄取、提升产量品质方面发挥的作用,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进行了综述,旨在为Se肥在农业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提质 增产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参试材料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雨阳 赵宝勰 +3 位作者 杜世坤 俞华林 师学豪 马泉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23-627,共5页
为科学准确地对2021年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为胡麻新品种的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的18份胡麻参试材料的千粒重... 为科学准确地对2021年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为胡麻新品种的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的18份胡麻参试材料的千粒重、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份参试胡麻材料的生育期为109~113 d,与对照品种陇亚13号生育期差异不大。不同参试材料的各主要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介于1.34%~114.37%。对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工艺长度、单株果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与单株果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果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与有效分茎数及主茎分枝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茎数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株生产力因子、千粒重因子、株高因子和分茎因子的特征值累计达80.06%,能够全面地代表胡麻的特征特性。对产量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参试胡麻材料1310-6、0724-18、2009-1A-1、GFWK-03、H2011、D439、09-3-11的折合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陇亚13号(P<0.05),可进入下一步试验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品种 区域试验 多元分析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灌区不同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效应
3
作者 郑彩霞 赵宝勰 +4 位作者 俞华林 李雨阳 师学豪 邱小娟 马泉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39-842,共4页
为探索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规律,筛选适宜白银市灌区胡麻的种植密度。以陇亚1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600万、750万、900万、1050万、1200万粒/hm^(2))对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为探索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规律,筛选适宜白银市灌区胡麻的种植密度。以陇亚1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600万、750万、900万、1050万、1200万粒/hm^(2))对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胡麻产量、株高、工艺长度、单株生物量、单株粒重、每果粒数和经济系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分茎数、分枝数、分枝长、果层厚度、单株果数和千粒重逐渐降低,主茎贡献率增加,分茎贡献率逐渐降低。在白银市灌区现阶段生产水平下,胡麻种植密度为750万粒/hm^(2)时,产量水平最高,为2299.6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种植密度 产量 植株性状 沿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生产性能评价
4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3 位作者 魏孔梅 赵宝勰 师学豪 贾瑞丽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01-704,共4页
为全面了解银春11号的生产特性,依据2016—2017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2018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对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春11号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16、2017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 为全面了解银春11号的生产特性,依据2016—2017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2018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对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春11号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16、2017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3.25%、9.90%;银春11号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2016、2017年高稳系数分别为102.82、100.06,均高于对照品种西旱2号的90.90;银春11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16、2017年适应度分别为80%、60%,在各试验点中增产点率为90%。综上,银春11号丰产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强,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春麦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小麦 新品种 银春11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小麦银春11号适宜氮肥施用量研究
5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2 位作者 魏孔梅 赵宝勰 师学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4-16,26,共4页
为了探索旱地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在白银市年降雨量300~400 mm干旱地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2020年在会宁县柴门乡通过设置5个氮肥施用梯度(施纯N 0、30、60、90、120 kg/hm^(2)),开展了旱地小麦银春11号氮肥施用量试验,评估氮肥施用量对旱... 为了探索旱地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在白银市年降雨量300~400 mm干旱地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2020年在会宁县柴门乡通过设置5个氮肥施用梯度(施纯N 0、30、60、90、120 kg/hm^(2)),开展了旱地小麦银春11号氮肥施用量试验,评估氮肥施用量对旱地小麦银春11号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施氮量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蘖成穗率呈降低趋势,小麦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先增后降趋势。回归方程分析可知,银春11号在施纯N 67.08 kg/hm^(2)(折合施尿素145.83 kg/hm^(2))时,产量达最高,为2553 kg/hm^(2)。综上,在年降雨量300~400 mm的白银市南部旱作农业区,小麦生产的氮肥(纯N)适宜施用量为60~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银春11号 氮肥 施肥量 性状 产量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6
作者 魏孔梅 俞华林 +2 位作者 赵宝勰 师学豪 杨继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03-204,217,共3页
银春10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卫星搭载,经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银春10号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产量构... 银春10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卫星搭载,经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银春10号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等特点,适宜在西北水地春麦区种植,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银春10号的优点,分析了其不足,阐述了其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银春10号 优点 不足 适用范围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马铃薯块茎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宝勰 程李香 +2 位作者 林必博 王蒂 王玉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以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大西洋"的试管薯为材料,针对马铃薯块茎富含多糖和酚类化合物的特点,分别采用Chan法和Trizol法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结果表明,Chan法比Trizol法更适宜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该法提取的总RNA的28S、18S和... 以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大西洋"的试管薯为材料,针对马铃薯块茎富含多糖和酚类化合物的特点,分别采用Chan法和Trizol法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结果表明,Chan法比Trizol法更适宜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该法提取的总RNA的28S、18S和5S rRNA条带清晰可见,无降解现象,未被蛋白质、多糖、酚类物质以及残余试剂所污染,且通过RT-PCR技术可以成功扩增出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块茎 总RNA提取 Chan法 TRIZO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时期和次数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宝勰 汪磊 +5 位作者 俞华林 李雨阳 谭美莲 师学豪 杨继忠 马泉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9-26,共8页
【目的】明确灌溉时期和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胡麻产区节水灌溉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生育期(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期)不同灌溉次数(各时期1次、以上任意2个时期各灌溉1次、3个时期均灌溉)的灌溉处理,评估不同时期、... 【目的】明确灌溉时期和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胡麻产区节水灌溉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生育期(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期)不同灌溉次数(各时期1次、以上任意2个时期各灌溉1次、3个时期均灌溉)的灌溉处理,评估不同时期、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品质和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年降雨量220 mm左右的干旱地区,灌溉对胡麻生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各灌溉处理比不灌溉对照增产2.5%~75.1%;单次灌溉处理平均产量为1321.5 kg/hm^(2),二次灌溉平均产量为1375.5 kg/hm^(2),三次灌溉平均产量为1870.5kg/hm^(2),比对照(1068.0 kg/hm^(2))分别增产23.7%、28.8%和75.1%;枞型期灌溉处理(含单次和多次灌溉)比枞型期不灌溉处理均表现为植株更健壮、抗折力更高。各灌溉处理下胡麻粗脂肪和α-亚麻酸含量均低于不灌溉对照,降幅分别为2.22%~6.96%和0.21%~9.44%。【结论】从灌溉次数看,灌溉3次(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期各灌1次)是该地区胡麻种植的有效灌溉措施,纯收益最高,比不灌溉增收4807.5元/hm^(2);从灌溉时期看,枞型期灌1次的灌溉产投比最高、为4.06,增产效益好,可达3次灌溉处理收益的97%,可作为该地区节水灌溉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灌溉时期 灌溉次数 产量 品质 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宝勰 俞华林 +6 位作者 李雨阳 杨继忠 杜世坤 师学豪 强旭阳 陈彩霞 马全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白银市胡麻生产现已基本实现良种普及,但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及推广相对滞后。为了充分挖掘胡麻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以白银市当前主栽胡麻品种陇亚10号、定亚24号、陇亚1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白银市胡麻生产现已基本实现良种普及,但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及推广相对滞后。为了充分挖掘胡麻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以白银市当前主栽胡麻品种陇亚10号、定亚24号、陇亚1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影响显著,生育期随着播期的延后而缩短,生育进程则加快,播期每推迟7 d,生育期则缩短3耀4 d。播期延后对胡麻出苗率、株高、单株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果数、单株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大,且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对蒴果大小、千粒重影响则不显著。不同播期处理对胡麻品种的折合产量影响显著,陇亚10号、定亚24号、陇亚13号的折合产量均以3月24日播期处理最高,分别为2493.3、2533.3、2433.3 kg/hm^(2)。综合考虑认为,陇亚10号最适播期为3月24—31日,陇亚13号最适播期为3月17—24日,定亚24号最适播期为3月24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品种 播期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会宁县半干旱区旧膜穴播的胡麻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宝勰 杨继忠 +6 位作者 李雨阳 杜世坤 俞华林 强旭阳 陈彩霞 马全芳 师学豪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63-69,共7页
在旧膜穴播条件下,以胡麻品种陇亚10号为对照,在会宁县半干旱区于2010—2016年对引进的20个胡麻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亚8号、定亚22号、陇亚10号、陇亚11号4个品种(系),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且较为稳定,可确定为会宁... 在旧膜穴播条件下,以胡麻品种陇亚10号为对照,在会宁县半干旱区于2010—2016年对引进的20个胡麻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亚8号、定亚22号、陇亚10号、陇亚11号4个品种(系),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且较为稳定,可确定为会宁县半干旱区旧膜穴播栽培的主推胡麻品种。9622、97047、坝亚11号、陇亚杂3号4个品种参试年限虽短,但增产效果明显,有望成为会宁县半干旱区旧膜穴播栽培的接班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品种筛选 旧膜穴播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银豆2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宝勰 杜世坤 赵振宁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4-16,共3页
大豆新品种银豆2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的大豆高代材料经过多年选育而成。银豆2号2011—2012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463.7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20.26%... 大豆新品种银豆2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的大豆高代材料经过多年选育而成。银豆2号2011—2012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463.7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20.26%。2012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2 906.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3.29%。籽粒粗蛋白含量430.6 g/kg,粗脂肪含量206.5 g/kg。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大豆黑斑病。高产、稳产性强、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河西、陇东等同类生态区间作套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银豆2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在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30
12
作者 赵振宁 赵宝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对3个大豆品种(黄豆、晋豆19及郑9007)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0、12%、14%、16%、18%和2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均降低了3个大豆品种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及相对胚根长,18%... 对3个大豆品种(黄豆、晋豆19及郑9007)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0、12%、14%、16%、18%和2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均降低了3个大豆品种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及相对胚根长,18%PEG处理为合适的干旱胁迫条件。在18%PEG处理下,3个大豆品种胚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黄豆胚根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分别为对照的5.41、2.13、2.64、2.84、2.13倍和10.98倍,均高于晋豆19和郑9007,而MDA含量上升为对照的1.59倍,低于晋豆19和郑9007。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发现,3个大豆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黄豆>郑9007>晋豆19,说明黄豆的抗旱能力高于晋豆19和郑9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萌发期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大豆种质资源的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玉芳 张彦军 +2 位作者 赵振宁 赵宝勰 杜世坤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9-1041,共13页
【目的】研究甘肃省引进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豆育种提供优异亲本。【方法】利用SPSS 17.0软件和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国内外引进的417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目的】研究甘肃省引进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豆育种提供优异亲本。【方法】利用SPSS 17.0软件和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国内外引进的417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417份大豆种质资源中有363份在甘肃中部地区能够正常成熟,折合产量最高为3901.65 kg/hm^(2),百粒重最高为42.71 g。16个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0.0842~1.9160,变异系数在18.17%~35.70%,除子叶色外,其余性状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将363份种质划分为8个类别,甘肃省大豆种质与我国华北和黄淮地区大豆种质相似系数比较接近。【结论】引进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筛选出26份特异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适应性 遗传多样性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3 位作者 罗健科 魏孔梅 师学豪 赵宝勰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21-23,共3页
为提高白银市春小麦单产,实现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选育和推广丰产性好、抗旱性强、适宜性广的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势在必行。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品系0636为母本、西旱1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择选育出旱地春小麦新品种... 为提高白银市春小麦单产,实现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选育和推广丰产性好、抗旱性强、适宜性广的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势在必行。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品系0636为母本、西旱1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择选育出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在2016—2017年的甘肃省旱地组春小麦区域试验中,银春11号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810.4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1.60%。在2018年的甘肃省旱地组春小麦生产试验中,银春11号平均折合产量为2107.1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0.10%。银春11号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154.7 g/kg,降落值118 s,湿面筋(以14%水分计)含量336.0 g/kg,赖氨酸(干基)含量4.6 g/kg,容重801.00 g/L。该品种抗旱性较好,中抗条锈病,适应性较好,成熟落黄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周边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银春11号 旱地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胡麻新品种多点区域试验初报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继忠 俞华林 +2 位作者 李雨阳 赵宝勰 师学豪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
2019年在白银市旱作农业区、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选择4个试点,进行了胡麻新品种多点试验研究。通过对6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初步确定白银市不同生态区域的主栽胡麻品种和搭配品种,即旱作区胡麻主栽品种为定... 2019年在白银市旱作农业区、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选择4个试点,进行了胡麻新品种多点试验研究。通过对6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初步确定白银市不同生态区域的主栽胡麻品种和搭配品种,即旱作区胡麻主栽品种为定亚22号,搭配品种为陇亚13号、陇亚14号;沿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主栽品种为陇亚13号和陇亚14号,水肥条件较好的沿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首选搭配品种为陇亚10号,水肥条件不充足的高扬程黄河灌区首选搭配品种为定亚2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沿黄河灌区 高扬程黄河灌区 井泉砂田灌区 胡麻 主栽品种 搭配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甘肃省大豆品种区试白银点总结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玉芳 赵宝勰 +2 位作者 杜世坤 赵振宁 强旭阳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31-35,共5页
2014年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白银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6个表现较好,达到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的增产要求。以汾豆92折合产量最高,为22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72.2 kg/hm2,增产... 2014年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白银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6个表现较好,达到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的增产要求。以汾豆92折合产量最高,为22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72.2 kg/hm2,增产率8.16%;其次是汾豆93,折合产量为2277.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6.7 kg/hm2,增产率7.90%;0331位居第3,为2272.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1.1 kg/hm2,增产率7.63%;陇黄2号、GZ11-277均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5.26%;中黄4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4.21%。以上6个品种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甘肃省区域试验 2014年 白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点总结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振宁 赵宝勰 +1 位作者 杜世坤 杨继忠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20-22,共3页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7个品种(系)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8010-24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388.89 kg/hm2,较对照增产16.53%;其次是3213,折合平均产量2 372.22...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7个品种(系)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8010-24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388.89 kg/hm2,较对照增产16.53%;其次是3213,折合平均产量2 37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5.72%;承9835居第3位,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张98-7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汾豆93号折合平均产量2 3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3.28%;国安3号折合平均产量2 26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0.57%;陇黄2号折合平均产量2 2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8.40%。以上7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 新品种(系) 白银试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白银沿黄灌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2 位作者 郑彩霞 赵宝勰 师学豪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8-23,共6页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在白银沿黄灌区试验分析了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加密度可以提高小麦成穗数,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小麦产量在6300 kg/hm^(2)以上时,95%的置...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在白银沿黄灌区试验分析了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加密度可以提高小麦成穗数,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小麦产量在6300 kg/hm^(2)以上时,95%的置信区间播期为-0.8559~0.0547,密度为-0.2754~0.6728,相应的播期在9月17日至9月29日、密度为231.52~338.19 kg/h时增产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密度 产量 饱和D最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优质大豆新品种银豆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振宁 赵宝勰 +2 位作者 杜世坤 高玉芳 强旭阳 《大豆科技》 2019年第3期46-48,共3页
大豆新品种银豆3号是高蛋白品种,蛋白质含量为45.32%,丰产性较好。2014—2015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中,2年9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428.50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0.31%。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 386.50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 大豆新品种银豆3号是高蛋白品种,蛋白质含量为45.32%,丰产性较好。2014—2015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中,2年9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428.50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0.31%。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 386.50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0.99%。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银豆3号在田间表现高抗大豆黑斑病。适宜在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河西、陇东等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银豆3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QUE法在评价马铃薯品种(系)抗旱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玉芳 赵宝勰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29-32,共4页
采用MINQUE法对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抗旱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叶面积、商品率和产量均可作为马铃薯抗旱品种(系)筛选与鉴定的重要性状指标,在参试3个马铃薯品种(系)中,大西洋抗旱性较强,其次为L0031-17,LK99抗旱性较弱。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系) MINQUE法 抗旱性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