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条件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宗武 王映红 董昀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6期127-128,共2页
强筋小麦品质受品种、环境、生态和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强筋小麦生产中,一直存在着配套栽培技术滞后问题,加之生产条件的变化对强筋小麦优良品质的形成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应对栽培技... 强筋小麦品质受品种、环境、生态和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强筋小麦生产中,一直存在着配套栽培技术滞后问题,加之生产条件的变化对强筋小麦优良品质的形成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应对栽培技术措施.为强筋小麦持续高产、品质优良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小麦品质 生产条件 配套栽培技术 栽培措施 小麦生产 优良品质 品质优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新麦19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盛坤 杨丽娟 +3 位作者 蒋志凯 王映红 董昀 赵宗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7,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新麦19产量、干物质转运、水分利用效率、籽粒全氮含量和面团粉质拉伸参数的影响。试验于2009)2010年度,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辉县试验基地一号地和辉县市孟庄镇高村同时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新麦19产量、干物质转运、水分利用效率、籽粒全氮含量和面团粉质拉伸参数的影响。试验于2009)2010年度,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辉县试验基地一号地和辉县市孟庄镇高村同时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三次重复。试验设5个处理: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底墒水+拔节水,底墒水+越冬水+孕穗水,越冬水+孕穗水,越冬水+起身水+开花水+灌浆水(对照)。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对新麦19的产量、干物质转运、水分利用效率及籽粒品质性状有显著的影响,两地结果基本一致。/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0处理的产量最高,两地平均比对照增产5%,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率、水分利用率、降水利用效率、灌水利用率和品质性状均高于对照。/底墒水+拔节水0处理的水分利用率最高,比对照高出6%以上。小麦全生育期灌两水以上时,随灌水量的增加籽粒品质将变劣;花后灌一水与花后不灌水处理的籽粒品质性状差异较小,二者均优于花后灌两水的处理。综合籽粒产量、品质、水分利用率多方面因素,在河南北部地区强筋小麦生产中适宜采用/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0的水分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灌水 籽粒产量 品质性状 水分利用效率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中后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杨丽娟 蒋志凯 +3 位作者 付亮 盛坤 张栩 赵宗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999-1000,共2页
[目的]探索提高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稳产性的途径,明确大田条件下气候变化对小麦的影响。[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19为试验材料,用小麦生育中后期高温棚增温的方法,研究小麦生育中后期高温对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自... [目的]探索提高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稳产性的途径,明确大田条件下气候变化对小麦的影响。[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19为试验材料,用小麦生育中后期高温棚增温的方法,研究小麦生育中后期高温对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自开花前至灌浆中期,随着高温处理时期的推迟,小麦籽粒灌浆时间缩短,千粒重显著降低。开花前高温明显导致产量降低,灌浆前中期一定程度的高温有利于产量提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后期高温逆境条件下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强筋小麦 灌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播量对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航 盛坤 +2 位作者 赵酒林 赵宗武 蒋志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为新麦28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豫北地区采用裂区试验研究播期和播量对新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小麦新品种新麦28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播期及其与播量的互作对新麦28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播期对新麦28农艺性... [目的]为新麦28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豫北地区采用裂区试验研究播期和播量对新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小麦新品种新麦28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播期及其与播量的互作对新麦28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播期对新麦28农艺性状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推迟播期后,新麦28的成穗数和产量均有所降低,而播量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显著。[结论]10月12日播种新麦28的最佳播量为150 kg/hm2,晚播(10月19日)的最佳播量为18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28 播期 播量 产量 产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小麦籽粒质量及其加工利用潜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影全 张波 +3 位作者 关二旗 赵宗武 杨春玲 魏益民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2,38,共8页
为明确豫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分析区域小麦加工利用潜力,以2008年_2013年在豫北地区按试验设计采集的486份大田小麦样品为材料,分析豫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探讨小麦加工适用性及加工利用潜力。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大... 为明确豫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分析区域小麦加工利用潜力,以2008年_2013年在豫北地区按试验设计采集的486份大田小麦样品为材料,分析豫北地区大田小麦籽粒质量现状,探讨小麦加工适用性及加工利用潜力。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大田小麦容重、面团稳定时间较高,湿面筋含量偏低;沉降指数、面团形成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年际间变化较大。2008年~2013年豫北地区大田小麦样品有2.88%达到《优质小麦强筋小麦》二等标准。湿面筋含量较低是豫北地区优质小麦比例较低的限制性因素。以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同时满足要求作为参考依据,豫北地区大田小麦样品满足不同食品要求的比例依次为面条〉馒头〉饺子〉发酵饼干〉面包〉酥性饼干〉蛋糕、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质量性状 食品加工 利用潜力 豫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筋品种新麦26系谱和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董昀 王映红 +2 位作者 盛坤 杨丽娟 赵宗武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2-13,共2页
对新麦26亲缘关系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遗传基础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其品质性状具有双亲互补和累加超亲遗传效应,品质和产量超过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强筋品种;在品质性状选育上有重大突破。
关键词 新麦26 品质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昀 王映红 +2 位作者 盛坤 杨丽娟 赵宗武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57-58,共2页
在大田生产管理条件下,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新麦26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播期、播量的最佳栽培方案,结果表明,其最佳施氮量为17 kg(666.7m2用量,下同),播期为10月6日,播量(基本苗6,66.7m2的数值,下同)为17万。
关键词 新麦26 施氮量 播期 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大白菜源流 被引量:2
8
作者 安志信 孙德岭 +1 位作者 赵宗武 孟庆良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4,共4页
对古、近代有关大白菜的文献试行勘校和补充。首次利用AFLP技术,通过聚类分析初步查明白菜类和芜菁亲缘关系不在同一类群;北方现有的几个大白菜品种和南方的黄芽白、黄秋白虽在同一类群但不属于同一亚群。在中青麻叶大白菜×四月慢... 对古、近代有关大白菜的文献试行勘校和补充。首次利用AFLP技术,通过聚类分析初步查明白菜类和芜菁亲缘关系不在同一类群;北方现有的几个大白菜品种和南方的黄芽白、黄秋白虽在同一类群但不属于同一亚群。在中青麻叶大白菜×四月慢小白菜的试验中F3发生了严重的分离现象,不仅出现了"白苗",还表现出多种亲本不具备的性状;自交F9部分株系出现球叶顶部抱合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演化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号的特点及广阔应用发展前景 被引量:11
9
作者 付亮 马华平 +3 位作者 刘朝辉 李洋 蒋志凯 赵宗武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7期145-146,共2页
国审超强筋半冬性小麦品种新麦26号,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好、适应性广,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一级标准且稳定性强,适合规模化种植和深加工,有着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可以满足黄淮南片麦区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需求,有效促进我国优... 国审超强筋半冬性小麦品种新麦26号,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好、适应性广,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一级标准且稳定性强,适合规模化种植和深加工,有着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可以满足黄淮南片麦区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需求,有效促进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26号 小麦 突出特点 应用前景 规模化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26号的选育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亮 蒋志凯 +4 位作者 李洋 刘震宇 刘朝辉 李江伟 赵宗武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4期155-157,共3页
新麦26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用新麦9408作母本,济南17作父本杂交,利用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标记,优良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互补和聚合,5+10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累加,经过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其品质... 新麦26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用新麦9408作母本,济南17作父本杂交,利用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标记,优良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互补和聚合,5+10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累加,经过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其品质经多次化验,达到甚至超过国标一级强筋粉标准,品质总体评价居国内先进水平,可用作面包生产专用粉,也可用作快食面及饺子等的配麦、配粉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26 小麦 特征特性 选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9号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朝辉 赵宗武 +7 位作者 董韵 蒋志凯 马华平 王映红 范永胜 程玉民 周德慧 史兆新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0期77-78,共2页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9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用自己创造的新种质(C5/577)F3d0作母本,新麦9号作父本杂交,用系谱法经多年选择,于2001年出圃,2003年参加预试,2004~2006年分别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试、国...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9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用自己创造的新种质(C5/577)F3d0作母本,新麦9号作父本杂交,用系谱法经多年选择,于2001年出圃,2003年参加预试,2004~2006年分别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试、国家黄淮南片高冬组区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特性 强筋 农业科学院 杂交组合 父本杂交 新麦9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号的系谱分析和遗传性状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亮 蒋志凯 +4 位作者 李洋 刘朝辉 王映红 马华平 赵宗武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对新麦26号的品质性状、农艺性状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新麦26号品质性状属双亲互补且超亲遗传,年际间品质性状稳定,在产量与品质两个负相关性状选育上有重大突破。新麦26号遗传基础丰富,农艺性状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 对新麦26号的品质性状、农艺性状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新麦26号品质性状属双亲互补且超亲遗传,年际间品质性状稳定,在产量与品质两个负相关性状选育上有重大突破。新麦26号遗传基础丰富,农艺性状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5+10优质亚基和含有偏凸山羊草的抗病基因来源于亲本新麦18和济南17,品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26 小麦 系谱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节水高效小麦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映红 黄志泽 +4 位作者 董昀 盛坤 杨丽鹃 赵宗武 彭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筛选豫北地区节水条件下的小麦高产品种,连续两年选用6个当地主推品种,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品种表现。结果表明:品种在不同灌水模式下产量潜力的大小有差别,在只灌底墒水模式下,首选周麦22种植,其次是矮抗58和新麦19;在底墒水+拔节... 为筛选豫北地区节水条件下的小麦高产品种,连续两年选用6个当地主推品种,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品种表现。结果表明:品种在不同灌水模式下产量潜力的大小有差别,在只灌底墒水模式下,首选周麦22种植,其次是矮抗58和新麦19;在底墒水+拔节水模式下,可以选择种植周麦22,其次是洛麦22、矮抗58;在底墒+拔节水+开花水模式下,首选洛麦22种植,可以选择种植周麦22、矮抗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 灌溉模式 筛选 小麦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甜瓜新品种丰雷的选育
14
作者 吕敬刚 李秀秀 +1 位作者 彭冬秀 赵宗武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28,I0002,共3页
丰雷是以太阳品种经连续自交选育出的株系MW-9为母本、法国引进品种经连续自交纯合的自交系Me-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果实成熟期35 d(天)左右,果实圆形,单果质量1.3 kg左右。果皮黄绿色,覆10条灰色条带,沟肋明显。果... 丰雷是以太阳品种经连续自交选育出的株系MW-9为母本、法国引进品种经连续自交纯合的自交系Me-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果实成熟期35 d(天)左右,果实圆形,单果质量1.3 kg左右。果皮黄绿色,覆10条灰色条带,沟肋明显。果肉白绿色,肉厚3.5 cm,折光糖含量15%左右,香味浓郁。耐贮运,适应性广,每667 m2产量2 500 kg左右,春、秋保护地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甜瓜 丰雷 一代杂种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多抗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9号的优良特性和产量结构分析
15
作者 蒋志凯 赵宗武 +2 位作者 陈梅英 王映红 郑秋道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1期60-61,共2页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早熟抗寒、抗病广适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证号分别...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早熟抗寒、抗病广适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证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国审麦2006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结构分析 优良特性 强筋 产量 多抗 品种审定 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麦19号生育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
16
作者 董昀 王映红 +2 位作者 刘朝辉 周德慧 赵宗武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6期28-30,共3页
在优质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对新麦19号新品种群体茎蘖动态、分蘖成穗、干物质积累、幼穗发育、籽粒灌浆等生育特点的研究,应采取适期匀播,创建优质合理群体,实施"氮肥后移"及科学合理灌水等栽培技术,实现优质高产稳产。
关键词 新麦19号 生育特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电泳和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映红 董昀 赵宗武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6期122-123,共2页
综述了近年来室内电泳和分子遗传标记在小麦品质育种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已成为品质育种中亲本选配和杂交后代选择的重要依据,HMW-GS的基因克隆、分子标记、小麦育种与转化等分子遗传标记方面的深入研... 综述了近年来室内电泳和分子遗传标记在小麦品质育种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已成为品质育种中亲本选配和杂交后代选择的重要依据,HMW-GS的基因克隆、分子标记、小麦育种与转化等分子遗传标记方面的深入研究,为小麦品质育种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育种 HMW-GS 分子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露雁 盛坤 +4 位作者 乌云毕力格 李晓航 杨丽娟 董昀 赵宗武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30-32 36,36,共4页
以泰山28、中育9398和新麦26为材料,采用3个不同密度处理研究其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品种、种植密度对公顷穗数、穗粒数有显著影响;品种对千粒重的影响显... 以泰山28、中育9398和新麦26为材料,采用3个不同密度处理研究其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品种、种植密度对公顷穗数、穗粒数有显著影响;品种对千粒重的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泰山28、中育9398和新麦26的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300万、300万、225万苗/hm2,因品种特性的差异,3个小麦品种的主攻方向也不相同,泰山28和新麦26应侧重提高穗粒数,中育9398应侧重提高公顷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赵宗武 马华平 +1 位作者 蒋志凯 周勤智 《河南科技》 1998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稻茬小麦 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