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流模式飞行时间中子能谱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宗方 王松林 +3 位作者 周斌 于全芝 姚泽恩 梁天骄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9-1235,共7页
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中子学性能调试期间需要发展快速的中子能谱测量系统,希望在一个或几个质子脉冲周期内获得中子能谱。本研究发展了一套高探测效率的电流模式飞行时间能谱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锂玻璃探测器、NI-PXIe-5122数据采集卡、Lab... 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中子学性能调试期间需要发展快速的中子能谱测量系统,希望在一个或几个质子脉冲周期内获得中子能谱。本研究发展了一套高探测效率的电流模式飞行时间能谱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锂玻璃探测器、NI-PXIe-5122数据采集卡、Lab VIEW数据采集控制软件、高压电源等组成。在绵阳研究堆极化中子反射谱仪中子束线上开展了电流模式飞行时间中子能谱测量系统测试,分别测量了中子能谱和中子通量。同时,利用脉冲计数模式飞行时间方法和金箔活化法分别测量了该中子束线的中子能谱和中子通量,将测得的数据与电流模式飞行时间中子能谱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电流模式飞行时间方法测量中子能谱和中子通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裂中子源 电流模式中子飞行时间 锂玻璃探测器 中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玻璃探测器辐射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登辉 赵宗方 +5 位作者 何振林 刘安林 郭俊材 施敏懿 梁魁 陈亮 《核安全》 2020年第2期51-55,共5页
锂玻璃中子探测器具有中子探测效率高的特点,尤其在高热中子注量率条件下,能够迅速得到中子通量数据,为脉冲堆等热中子辐射场的中子通量快速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本文用锂玻璃探测器样机对252Cf中子源进行测试,获得了输出的中子... 锂玻璃中子探测器具有中子探测效率高的特点,尤其在高热中子注量率条件下,能够迅速得到中子通量数据,为脉冲堆等热中子辐射场的中子通量快速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本文用锂玻璃探测器样机对252Cf中子源进行测试,获得了输出的中子脉冲信号,并计算得出对应的中子脉冲信号的平均电荷量。分析结果表明,锂玻璃探头厚度对中子脉冲平均电荷量有影响,且脉冲平均电荷量及光电倍增管(PMT)增益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PMT在较高的工作电压条件下测量得到的中子脉冲平均电荷量更为精确,可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玻璃探测器 中子通量 脉冲线性 P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 keV He+辐照改性锐钛矿TiO2薄膜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晓东 徐宇 +2 位作者 王佳恒 徐国庆 赵宗方 《能源与节能》 2019年第11期42-46,共5页
为研究锐钛矿TiO2薄膜经200 keV He+辐照改性后的结构、形貌和性能变化,并探索其变化机制,利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一批具有统一工艺参数的锐钛矿TiO2薄膜,在室温环境下进行能量为200 keV,注量为1×1016ions/cm2、5×1016ions/cm... 为研究锐钛矿TiO2薄膜经200 keV He+辐照改性后的结构、形貌和性能变化,并探索其变化机制,利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一批具有统一工艺参数的锐钛矿TiO2薄膜,在室温环境下进行能量为200 keV,注量为1×1016ions/cm2、5×1016ions/cm2和1×1017ions/cm2的He+薄膜辐照实验。结合未辐照样品且经一系列表征可知,XRD、XPS结果显示辐照后薄膜相结构无明显变化,表面部分Ti4+转化为Ti3+,并出现表面吸附O2分子的情况;SEM、TEM、AFM结果显示辐照后表面部分Ti"液滴"因辐照生热过高而熔化,氦泡沿薄膜生长方向分布;经四探针电阻测量仪、紫外-可见分光度仪测量可知,因缺陷引入导致薄膜光吸收性能及电阻率提升;从表面接触角测量仪结果可知,薄膜表面亲水性得到了改善;纳米压痕仪测量结果显示,硬度及弹性模量随辐照先因缺陷、位错等引入而增加,后因氦脆现象而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 TIO2薄膜 He^+辐照 形貌变化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测量系统模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国庆 王登辉 +4 位作者 苏明 熊忠华 赵德山 高凡 赵宗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6-223,共8页
为满足放射性废物快速准确分拣和解控测量的需求,采用MC理论与实验结合方式设计了一套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测量系统。实验建立本底计数率与探测器人射窗面积的关系,以此推算拟设计系统存在10mm铅屏蔽下的本底计数率;利用152Eu放射源建立... 为满足放射性废物快速准确分拣和解控测量的需求,采用MC理论与实验结合方式设计了一套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测量系统。实验建立本底计数率与探测器人射窗面积的关系,以此推算拟设计系统存在10mm铅屏蔽下的本底计数率;利用152Eu放射源建立解控水平下最小可探测活度与钚γ射线发射率和系统计数率之间的关系。模拟研究与实验验证表明,设计系统的探测效率不低于30%,本底计数率低于10500s^-1;当测量时间为1000s,系统对15kg废物包的MDA优于300Bq/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解控 探测效率 MC模拟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