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再认识 被引量:44
1
作者 赵孟军 王招明 +3 位作者 潘文庆 柳少波 秦胜飞 韩剑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综合考虑下古生界烃源岩的纵向分布特征,认为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主要发育中、下寒武统,中、下奥陶统和上奥陶统3套烃源岩。中、下奥陶统黑土凹组烃源岩与中、下寒武统烃源岩的沉积相特征和发育特征相似,有机质丰度高、... 综合考虑下古生界烃源岩的纵向分布特征,认为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主要发育中、下寒武统,中、下奥陶统和上奥陶统3套烃源岩。中、下奥陶统黑土凹组烃源岩与中、下寒武统烃源岩的沉积相特征和发育特征相似,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局限、类型差。3套烃源岩具有不同的热演化特征,以满加尔凹陷中西部地区为例,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中、下奥陶统烃源岩在海西晚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上奥陶统烃源岩则在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满加尔凹陷古生界烃源岩的三分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实际分布情况,同时构筑了解决油气来源、油气成藏观点冲突的框架,能更准确认识不同地区海相原油的混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界 烃源岩 热演化史 满加尔凹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克1井气藏气源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赵孟军 夏新宇 +5 位作者 秦胜飞 宋岩 柳少波 刘胜 邱斌 杨芝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
阿克 1井气藏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新近发现的气藏。其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为 - 2 3.0‰ ,干燥系数超过 0 .999,说明气藏是烃源岩在高—过成熟期阶段聚气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 :喀什凹陷白垩系—第三系和二叠系烃源岩不发育 ,不会是该... 阿克 1井气藏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新近发现的气藏。其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为 - 2 3.0‰ ,干燥系数超过 0 .999,说明气藏是烃源岩在高—过成熟期阶段聚气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 :喀什凹陷白垩系—第三系和二叠系烃源岩不发育 ,不会是该气藏的烃源岩 ;侏罗系在晚第三纪强烈构造运动之前仅达到成熟阶段 ,难以满足晚期聚气的条件 ,并且阿克 1井气藏所在地区中侏罗统湖相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值较轻、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以薄层状分散于厚层砂岩中 ,也不大可能是该气藏的主要烃源岩 ;而石炭系干酪根碳同位素值、成熟度、生烃史等均与阿克 1井天然气对比良好 ,应是阿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坳陷 碳同位素 干燥 塔里木盆地 阿克1井 气藏 气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油气来源及其成藏过程 被引量:36
3
作者 赵孟军 王招明 +4 位作者 宋岩 张水昌 肖中尧 王清华 秦胜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4,共5页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目前发现的最为重要的烃源岩分布于下石炭统和中、下侏罗统.下石炭统为Ⅱ型海相烃源岩,中、下侏罗统以湖相的Ⅱ-Ⅲ型杨叶组烃源岩为主,其次为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油气源对比表明,喀什凹陷的克拉托、杨叶等油苗主要源...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目前发现的最为重要的烃源岩分布于下石炭统和中、下侏罗统.下石炭统为Ⅱ型海相烃源岩,中、下侏罗统以湖相的Ⅱ-Ⅲ型杨叶组烃源岩为主,其次为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油气源对比表明,喀什凹陷的克拉托、杨叶等油苗主要源自中侏罗统杨叶组的湖相烃源岩,阿克1井天然气主要源自石炭系Ⅱ型烃源岩.成藏过程研究表明,阿克1井天然气主要聚集了石炭系烃源岩在R.值为1.5%~1.8%阶段生成的天然气,具有晚期阶段聚气的特征,这是造成阿克1井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偏重的主要原因.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烃类在上新世早期形成油藏,在上新世晚期受到破坏形成地表油苗或油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油气来源 成藏过程 喀什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发现和证实两种裂解气 被引量:81
4
作者 赵孟军 曾凡刚 +1 位作者 秦胜飞 卢双舫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东部的桑塔木断垒带的天然气与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为实例 ,讨论了两种来源成因的天然气———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的组分特征和碳同位素特征。虽然塔北隆起东部与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都是寒武系烃源岩的产物 ,...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东部的桑塔木断垒带的天然气与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为实例 ,讨论了两种来源成因的天然气———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的组分特征和碳同位素特征。虽然塔北隆起东部与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都是寒武系烃源岩的产物 ,但由于二者的生成过程不同 ,即塔北隆起东部天然气主要为干酪根裂解气 ,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主要为原油二次裂解气。因此二者在天然气组分及其碳同位素特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如虽然二者成熟度一致 ,但和田河气田较之于塔北隆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成因 天然气组分 碳同位素 干酪根 原油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偏腐殖型烃源岩的发现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孟军 张宝民 +3 位作者 肖中尧 李梅 彭燕 边立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36,共5页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奥陶系没有陆生高等植物出现,故而不会出现腐殖型有机质。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中、上奥陶统泥灰质烃源中发现了类似于腐殖型有机质的海相偏腐殖型烃源岩。生物学、有机岩石学及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奥陶系偏腐殖...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奥陶系没有陆生高等植物出现,故而不会出现腐殖型有机质。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中、上奥陶统泥灰质烃源中发现了类似于腐殖型有机质的海相偏腐殖型烃源岩。生物学、有机岩石学及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奥陶系偏腐殖型烃源岩以宏观藻为主要生烃母质,其产物主要为凝析油和天然气。该类烃源岩主要是发育在灰泥丘沉积模式的丘间洼地和层状生物灰泥丘沉积亚相中的泥质灰岩类。该类烃源岩及其产物具有独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较高的姥植比值、三环萜烷中低碳数部分含量较高及丰富的重排甾烷等。由该类烃源岩所生成的天然气的地化特征也较为特殊:较高的氮气含量、偏轻的甲烷碳同位素值和较高的干燥系数等。由于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故该类烃源岩是塔中地区重要的气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腐殖质 烃源岩 干酪根 盆地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定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关键地质时期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孟军 宋岩 +3 位作者 苏现波 柳少波 秦胜飞 洪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4,i027,共5页
文章在地温梯度、埋藏史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沁水盆地煤层的热演化过程及其对煤层气地球化学特 征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阳城地区和西部霍州地区的煤层热演化史和煤层气地化特征的对比研究表 明,演化程度最高的地质时期决定... 文章在地温梯度、埋藏史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沁水盆地煤层的热演化过程及其对煤层气地球化学特 征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阳城地区和西部霍州地区的煤层热演化史和煤层气地化特征的对比研究表 明,演化程度最高的地质时期决定了煤层气的组份和组份碳同位素特征,即是决定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关键地 质时期,如沁水南部晋城地区的3#煤层在早白垩世末的Ro值达到2.4%~4.2%的最大值,从而形成甲烷碳同位素 分布为-29.9‰~-36.7‰的煤层气;三叠系末期,霍州地区2#煤层处于成熟阶段(Ro=0.8%~1.2%),决定了 该地区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分布为-47.6‰~-51.7‰。反之,煤层气的组份和组份碳同位素特征也反映了煤层 所经历的热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球化学特征 热演化 地温梯度 埋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油气系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被引量:64
7
作者 赵孟军 卢双舫 李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共4页
库车油气系统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 ,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整体偏干 ,依奇克里克构造带天然气主要表现为湿气 ,前缘隆起地区则主要为凝析气。库车油气系统天然气的δ13 C2 、δ13 C3 和δ13 C4明显偏重 ,具有典型腐殖型天然气的特征 ,主... 库车油气系统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 ,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整体偏干 ,依奇克里克构造带天然气主要表现为湿气 ,前缘隆起地区则主要为凝析气。库车油气系统天然气的δ13 C2 、δ13 C3 和δ13 C4明显偏重 ,具有典型腐殖型天然气的特征 ,主要属于陆相腐殖型干气和陆相腐殖型湿气。综合分析认为 ,库车油气系统天然气主要源自三叠系、侏罗系湖相烃源岩 ,且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大于三叠系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天然气组分 天然气碳同位素 气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泥岩和煤岩生成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赵孟军 肖中尧 +1 位作者 彭燕 李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10,共3页
阳霞煤成油系统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据碳同位素特征判断,该系统中的提尔根油气田和依奇克里克油气田的原油都是煤系地层的产物。但它们的生物标志物特征有明显差异:提尔根煤成油与煤系泥岩十分相似,依奇克里克煤成油则与煤... 阳霞煤成油系统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据碳同位素特征判断,该系统中的提尔根油气田和依奇克里克油气田的原油都是煤系地层的产物。但它们的生物标志物特征有明显差异:提尔根煤成油与煤系泥岩十分相似,依奇克里克煤成油则与煤岩相似。根据对该系统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烃源岩及其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首次将源于煤系泥岩的原油与源于煤岩的原油区别开来。肯定了煤系泥岩和煤岩都具有生烃能力,一定类型的煤岩(富氢贫氧煤)能够形成商业性油气藏。图2表1参2(梁大新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泥岩 原油生成 地球化学特征 煤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孟军 +1 位作者 张水昌 刘培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7,共6页
通过对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研究认为,中下泥盆统盆地相沉积的黑色泥质岩类是南盘江盆地最主要的烃源岩,石炭系、二叠系和中下三叠统为次要烃源岩。6个浅井的120个样品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0.37%~3.63%... 通过对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研究认为,中下泥盆统盆地相沉积的黑色泥质岩类是南盘江盆地最主要的烃源岩,石炭系、二叠系和中下三叠统为次要烃源岩。6个浅井的120个样品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0.37%~3.63%.平均值为1.65%;为腐泥型有机质,热演化已经处于过成熟阶段。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的生标分布总体上反映了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但是由于其成熟度很高,使得低碳数的孕甾烷和三环萜烷系列含量很高,且总体生标特征具有很强的趋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发育 烃源岩评价 生标特征 南盘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地球化学控制因素比较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孟军 宋岩 +3 位作者 苏现波 柳少波 秦胜飞 洪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4,共4页
山西沁水盆地南部晋城地区和西部霍州地区的煤层热演化史和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表明,演化程度最高的地质时期决定了煤层气的组分和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煤层气的组分和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也反映了煤层所经历的热演化过程。... 山西沁水盆地南部晋城地区和西部霍州地区的煤层热演化史和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表明,演化程度最高的地质时期决定了煤层气的组分和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煤层气的组分和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也反映了煤层所经历的热演化过程。由于煤层气储集于其源岩煤层中,因此热演化过程对其地化特征的控制作用既不同于常规气藏的阶段聚气过程,也不同于常规气藏的连续聚气过程。由于储气方式的差异,次生作用对煤层气和常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方式和效果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球化学特征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9
11
作者 赵孟军 黄第藩 +1 位作者 廖志勤 熊传武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23,共5页
利用原油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可以明显地将陆相原油和海相原油区分开,结合原油的硫含量,可以初步判断油源岩沉积环境和岩性。利用原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以进行油/油对比,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反映原油运移效应,Eu异常反映油源岩沉积... 利用原油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可以明显地将陆相原油和海相原油区分开,结合原油的硫含量,可以初步判断油源岩沉积环境和岩性。利用原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以进行油/油对比,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反映原油运移效应,Eu异常反映油源岩沉积时的相对氧化-还原条件。本文根据塔里木盆地原油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区分了陆相、海相原油,源于石炭系的原油接近于陆相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油源对比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单体烃类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赵孟军 黄第藩 张水昌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利用新兴的原油单体烃类在线同位素分析技术(GC-C-MS)测定了塔里木盆地原油及凝析油的正构烷烃、轻烃部分的异构烷烃和植烷、姥鲛烷的稳定碳同位素值。根据原油单体烃的碳同位素分布,并结合地质情况,将塔里木盆地原油分... 本文利用新兴的原油单体烃类在线同位素分析技术(GC-C-MS)测定了塔里木盆地原油及凝析油的正构烷烃、轻烃部分的异构烷烃和植烷、姥鲛烷的稳定碳同位素值。根据原油单体烃的碳同位素分布,并结合地质情况,将塔里木盆地原油分为源于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新生界和上述源岩混源的4种成因类型,并确认塔里木盆地是一个以下古生界油源为主的多油源的复合含油气盆地。本文还对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成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凝析油 碳同位素 成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轮西地区奥陶系潜山油藏油气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孟军 秦胜飞 +5 位作者 潘文庆 宋岩 王招明 韩剑发 柳少波 张宝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西地区重油具有低饱和烃(或低饱和烃与芳香烃比值)和高含蜡、高含硫、高胶质、沥青质的特征,说明该地区原油经历了大量的轻烃散失和降解过程。通过对该区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和储集层沥青研究,认为该地区原油主...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西地区重油具有低饱和烃(或低饱和烃与芳香烃比值)和高含蜡、高含硫、高胶质、沥青质的特征,说明该地区原油经历了大量的轻烃散失和降解过程。通过对该区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和储集层沥青研究,认为该地区原油主要为中下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混源油。同时,从烃源岩发育及油气充注的时期分析,也可以得出中下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是轮西奥陶系潜山油藏的主要油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北隆起 奥陶系 潜山油藏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热演化史及油气生成史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孟军 张水昌 +1 位作者 刘培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南盘江盆地过成熟烃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因此恢复该地区油气生成过程将十分困难。应用化学动力学的2种方法开展了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和油气生成、演变过程的研究。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 南盘江盆地过成熟烃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因此恢复该地区油气生成过程将十分困难。应用化学动力学的2种方法开展了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和油气生成、演变过程的研究。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总体上在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就已经进入了过成熟阶段,但是不同地区的热演化过程存在差异。同时油气生成史表明,南盘江盆地东部地区大致在晚二叠世末期或早三叠世初期,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完全裂解成甲烷天然气;西部地区则在晚三叠世,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才彻底裂解成甲烷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热演化 油气生成 泥盆系 南盘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孟军 曾强 张宝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塔里木是一个既富油也富气的盆地,它发育寒武系、中上奥陶统、石炭系和三叠-侏罗系等多套烃源岩,这是油气勘探的基础,也决定了其具有多期成藏的特点。分析认为,由于晚期生成的油气经历的破坏运动较少,对于成藏更具有实际意义;早... 塔里木是一个既富油也富气的盆地,它发育寒武系、中上奥陶统、石炭系和三叠-侏罗系等多套烃源岩,这是油气勘探的基础,也决定了其具有多期成藏的特点。分析认为,由于晚期生成的油气经历的破坏运动较少,对于成藏更具有实际意义;早期形成的油藏有破坏也有保存,油气可以在深部保存的必要条件是高压低热流;盆地中发育的五套储盖组合,为大型、特大型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此外,结合具体地质条件讨论了库车油气系统、塔北地区和塔中地区的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条件 塔里木盆地 油气勘探 储盖组合 上奥陶统 寒武系 塔中地区 勘探方向 成藏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演化的两个极端过程 被引量:30
16
作者 赵孟军 张水昌 刘丰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3,共3页
油气藏形成之后,在地质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储集层中的油气一般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当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油气藏中则发生明显的蚀变。其中两个极端的演化过程,一是抬升破坏形成生物降解沥青,一是深埋发生原油裂解转化成焦沥青和天然... 油气藏形成之后,在地质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储集层中的油气一般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当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油气藏中则发生明显的蚀变。其中两个极端的演化过程,一是抬升破坏形成生物降解沥青,一是深埋发生原油裂解转化成焦沥青和天然气。生物降解沥青没有一定的形态,在显微镜下呈席状分布,沥青反射率低,抽提物具有明显的生物降解特征。原油裂解形成的焦沥青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沥青反射率很高而无常规抽提物。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在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上与干酪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生物降解 原油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裂解气在天然气勘探中的意义 被引量:98
17
作者 赵孟军 张水昌 廖志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49,共3页
从油气生成理论和古油藏演化过程的讨论中引申出原油裂解气的问题。一般所说的原油裂解气主要是指古油藏演化中的原油裂解气 ,油藏中的原油由于后期深埋 ,必然发生裂解而形成天然气和沥青。这种原油裂解气只有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形... 从油气生成理论和古油藏演化过程的讨论中引申出原油裂解气的问题。一般所说的原油裂解气主要是指古油藏演化中的原油裂解气 ,油藏中的原油由于后期深埋 ,必然发生裂解而形成天然气和沥青。这种原油裂解气只有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形成 ,如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的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 ,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使早期形成的油藏埋藏很深导致原油裂解的产物。塔北隆起东部桑塔木断垒带的天然气与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同是源自寒武系烃源岩 ,但桑塔木天然气主要为干酪根裂解气 ,而和田河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 ,因此二者在天然气组成和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上存在差异 ,如虽然二者成熟度一致 ,但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非烃气体含量高于桑塔木天然气 ,其甲烷碳同位素值则比桑塔木天然气的轻。对于古油藏而言 ,原油裂解既对油藏起破坏作用 ,同时又可形成天然气藏的特殊气源。图 6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天然气勘探 油气生成 勘探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α(H)-重排藿烷在塔里木盆地中的指相意义 被引量:40
18
作者 赵孟军 张水昌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烃源岩抽提物和原油中的 1 7α(H) 重排藿烷可能与细菌藿类先质有关 ,但是其含量的高低明显受沉积环境控制 ,在氧化至亚氧化沉积环境和酸性介质及黏土矿物催化作用下 ,细菌藿类先质易于发生重排 ,形成 1 7α(H) 重排藿烷。从塔里木盆... 烃源岩抽提物和原油中的 1 7α(H) 重排藿烷可能与细菌藿类先质有关 ,但是其含量的高低明显受沉积环境控制 ,在氧化至亚氧化沉积环境和酸性介质及黏土矿物催化作用下 ,细菌藿类先质易于发生重排 ,形成 1 7α(H) 重排藿烷。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叶城凹陷和巴楚隆起的烃源岩发育特征和产物特征来看 ,1 7α(H) 重排藿烷具有明显的指相意义 ,即高含量的 1 7α(H) 重排藿烷一般反映滨浅湖—沼泽相的煤系泥质烃源岩的沉积特征 ,这种沉积环境最具备形成 1 7α(H) 重排藿烷的条件。图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17α(H)-重排藿烷 指相意义 油气勘探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沉积环境生成的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19
作者 赵孟军 黄第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1-179,共9页
本文应用原油单体烃类的气相色谱和同位素质谱在线分析技术(GC/C/MS),通过对原油单体烃类碳同位素分布的讨论,初步按其源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成因分类,这在油-油、油-源对比中,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原油 同位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成藏条件 被引量:29
20
作者 赵孟军 张水昌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2期27-31,共5页
近年来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过程中,天然气勘探获得很大突破。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有多种成因类型,这与塔里木盆地发育多套源岩有关。该盆地主要发育有三套重要的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由于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在晚近期以形成天然气为主,中、... 近年来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过程中,天然气勘探获得很大突破。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有多种成因类型,这与塔里木盆地发育多套源岩有关。该盆地主要发育有三套重要的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由于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在晚近期以形成天然气为主,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则由于其特殊的生烃母质而既能生油又能生气,侏罗系则由于其Ⅲ型烃源岩而以生成天然气为主。气源对比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目前发现的天然气主要源自这三套重要的烃源岩。塔里木盆地广泛发育多套储集体和五套区域盖层是形成大型、特大型天然气藏的必要条件。因此,从生成、聚集和保存等方面说明塔里木盆地具备形成大中型天然气藏的条件,是一个富含天然气的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类型 气源岩 储层 盖层 塔里木盆地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